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中药分类——温里药

中药分类——温里药

【【【【温里药综述】】】】 一、概念   凡能温里祛寒,用以治疗里寒症候的药物,称为温里药,又称祛寒药。    此类药物多为辛温大热之品,辛散温通、大热除寒,故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回阳救逆、温经止痛等功效,适用于里寒之症。即是《内经》所说的“寒者温之”的意义。部分温里药还有和中止呕、开胃进食等作用。 所谓里寒,包括两个方面:一为寒邪内侵,阳气受困,而见呕逆泻利、胸腹冷痛、食欲不佳等脏寒症,必须温中祛寒,以消阴翳;一为心肾虚,阴寒内生,而见汗出恶寒、口鼻气冷、厥逆脉微等亡阳症,必须益火扶阳,以除厥逆。  本类药物因其主要归经之不同而奏多种效用。其主入脾胃经者,能温中散寒止痛,可用治脾胃受寒或脾胃虚寒证,症见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舌淡苔白等;其主人肺经者,能温肺化饮而治肺寒痰饮证,症见痰鸣咳喘、痰白清稀、舌淡苔白滑等;其主入肝经者,能温肝散寒止痛而肝经受寒少腹痛、寒疝作痛或厥阴头痛等,其主入肾经者,能温肾助阳而治肾阳不足证,症见阳萎宫冷、腰膝冷痛、夜尿频多、滑精遗尿等;其主入心肾两经者,能温阳通豚而治心肾阳虚证,症见心悸怔忡、畏寒肢冷、小便不利、肢体浮肿等,或能回阳救逆而治亡阳厥逆证,症见畏寒倦卧、汗出神疲、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 二、温里药配伍  使用温里药时应根据证情的不同,合理配伍用药。 里寒兼有表证者,当配辛温解表药; 寒凝气滞血瘀者,当配行气活血药; 亡阳厥脱冷汗不止者,当配固表收涩止汗药; 亡阳气脱者,当配大补元气固脱药; 寒痰咳喘者,当配温化寒痰药;寒湿内蕴者,当配苦温燥湿药。    三、温里药应用注意事项   1、祛寒药适应病症不同,具有祛寒回阳、温肺化饮、温中散寒以及暖肝止痛等功能,须根据辨证选择相适应的 药物进行治疗。外寒内侵,如有表症未解的,应适当配合解表药同用。    2、本类药物可用于真寒假热之症;对真热假寒病症不可应用。若是真寒假热,服祛寒药后出现呕吐现象,是为 格拒之象,可采用冷服之法。    3、祛寒药药性温燥,容易耗损阴液,故阴虚火旺、阴液亏少者慎用;个别药物孕妇须忌用;夏季天气炎热,或 素体火旺,剂量宜酌量减轻。   4、祛寒药中的某些药物,如附子、肉桂等,再应用时必须注意用量、用法以及注意事项。 四、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影响心率,抗心肌缺血,改善循环,抗休克作用; 2、对消化系统作用 增加胃液分泌、增强消化机能、排除消化道积气、减轻恶心呕吐、抗溃疡等作用; 3、对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影响 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改善阳虚证,使阴虚证恶化; 4、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镇静和局麻作用,影响植物神经功能,影响内分泌功能; 5、抗炎和镇痛作用 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温里祛寒药对于西医诊为消化不良、胃肠痉挛疼痛、肠胀气、蛔虫腹痛、蛔虫性肠梗阻、慢性气管炎、慢性 肠炎、痢疾、疝气腹痛、慢性肾炎水肿、性功能障碍等病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一、温中散寒药】】】】 主要用于寒邪内侵、阳气被困,或脾阳不足、寒自内生,所致脘腹冷痛、呕吐泻痢等脏寒证。 【干姜】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 辛,温,入心、肺、脾、胃、肾经。 功效: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主治:(1)本品善温脾胃之阳而除里寒,常与党参、白朮、炙甘草等配伍同用。如辅助附子,可增强回阳救逆 之功,以治阴寒内盛、四肢厥冷等症。 (2)本品温燥辛散,不仅能温肺以散寒,又能燥湿以化痰,故可用于寒咳多痰之症,常与细辛、五味 子、茯苓、炙甘草等同用。 ***** 关于姜: 1、姜,原为民间常用药物,亦作为佐餐之品。由于治疗上的需要,通过不同的加工炮制,就分为生姜、煨姜、 干姜、炮姜等数种。 2、生姜性温味辛,长于发散,又能温中而止呕,多用于外感风寒及胃中寒饮等症;干姜辛散之性已减,而偏于 治里寒之症,故以温中回阳、温肺化痰为主;炮姜又名黑姜,已无辛散作用,故以温经止血及温中止泻为它 的专长。因此,前人有“生姜走而不守,干姜能走能守,炮姜守而不走”的说法。至于煨姜,是用生姜煨 熟,比生姜则不散,比干姜则不燥,其性与炮姜略同而力较逊,专主温里而治胃腹冷痛。 3、干姜与附子同,功能回阳;但干姜偏脾胃之阳,而附子偏温脾肾之阳。
中药分类——温里药 中药分类——温里药

【高良姜】 本品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根茎。 辛、热,入脾、胃经。 功效: 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主治: 本品善散脾胃寒邪,且有温中止痛之功,故适用于脘腹冷痛等病症。如治胃疼痛,常与香附配伍同用; 治腹部疼痛,可配肉桂、厚朴等同用。因为它温中散寒作用较好,所以还可用于胃寒呕吐,常与半夏、 生姜等配用。
中药分类——温里药 中药分类——温里药

【红豆蔻】 辛,温 ,入脾、胃经。 功效: 温中散寒 主治:(1)(寒湿所致之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不欲饮食行气止痛: (2)研末掺牙,治疗风寒牙痛。 中药分类——温里药 中药分类——温里药

【花椒】 辛热,有毒,归脾胃肾经; 功效: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主治:积食停饮,心腹冷痛,呕吐,咳嗽气逆,风寒湿痹,泄泻,痢疾,齿痛,蛔虫病,蛲虫病,阴痒,疮疥。
中药分类——温里药

【胡椒】 本品为胡椒科植物胡椒的果实。 辛、热,入胃、肾,肝,大肠经。 功效: 温中散寒,浮热牙痛,解食物毒 主治:(1)胡椒性热,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可用于胃寒所致的吐泻、腹痛等症,常配合高良姜、荜菝等同用 (2)可单味研粉放膏药中,外贴脐部,治受寒腹痛泄泻。
中药分类——温里药 中药分类——温里药

【丁香】 本品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树的花蕾或果实。 辛,温,入肺、胃、脾、肾经。 功效: 温中降逆,温肾助阳。 主治:(1)丁香温中散寒,善于降逆,故为治胃寒呃逆、呕吐的要药。治呃逆,常与降气止呃的柿蒂配伍;治 呕吐,可与降逆止呕的半夏同用。如遇胃热呕呃,因本品性温,则不宜应用。 (2)丁香又能温肾助阳,以治肾虚阳萎、寒湿带下等症,可与附子、肉桂、小茴香、巴戟天、肉苁蓉等 同用。 **** 注: 丁香与肉桂等分,共研细末,名丁桂散。外用有温经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可用于阴疽、跌打损伤等症。
中药分类——温里药 中药分类——温里药

【荜菝】 本品为胡椒科植物荜菝的未成熟的果穗。 辛、热,入胃、大肠经。 功效: 温中散寒。 主治:(1)本品辛热,善走肠胃,能温胃腑沉冷,又解大肠寒郁,功能温中散寒,故对胃寒引起的脘腹疼痛、 呕吐、腹泻等症,常与厚朴、广木香、高良姜等配合应用。 (2)本品又可用治牙痛,用荜菝为末揩之。
中药分类——温里药 中药分类——温里药

【荜澄茄】 本品樟科植物山鸡椒的成熟果实。 辛、温,入脾、胃、肾、膀胱经。 功效: 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主治:(1)本品功能温暖脾胃、散寒止痛,故适用于胃寒疼痛,以及胃寒引起的呃逆、呕吐、脘腹胀闷等症, 常与高良姜等配合应用。 (2)有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治疗寒疝腹痛,常与吴茱萸、香附、广木香等药配伍应用。 (3)可用于寒症小便不利,以及小儿寒湿郁滞引起的小便浑浊等病症。
中药分类——温里药 中药分类——温里药

【山柰】 为双子叶植物药姜科植物山柰的根茎。 辛,温,无毒,入胃,脾,心,肾,肝经。 功效: 温中,消食,止痛。 主治: 心腹冷痛,停食不化,跌打损伤,牙痛。
中药分类——温里药 中药分类——温里药

【【【【二、温肾回阳药】】】】 主要用于阴寒内盛、元阳衰微、下痢清谷、四肢厥冷、冷汗不止的亡阳厥脱证;或肾阳不足、阳痿宫冷、阴寒水肿、五更泄泻等证。 【附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肥大块根。 大辛,大热,有毒,入心、脾、肾经。 功效: 回阳救逆,温脾肾,散寒止痛。 主治:(1)附子辛烈而热,主要用于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脉微弱,或因大汗、大吐、大逆的功效,常配合人 参、干姜、炙甘草等品同用。如果冷汗淋漓、亡阳厥逆者,用附子人参外,须再加龙骨、牡蛎等固 涩敛汗药;如果大出血后引手足厥冷、汗出脉微,可以用参、附、龙、牡配合麦冬、五味子等同 用,以回阳救阴。 (2)附子功能峻补元阳,益火之源,凡肾阳不足、命火衰微、畏寒肢冷、阳萎、尿频之症,皆可应用, 多配伍肉桂、熟地、菟丝子、山萸肉等同用;如脾阳不振、脘腹冷痛、大便溏泄之症,又可用附子 配合益气温脾的的党参、白朮、干姜、炙甘草等药同用。 (3)附子药性温热,能祛除寒湿,因此对风湿痹痛属于寒气偏胜者,有良好的散寒止痛作用,常与桂枝 等品合用。
中药分类——温里药 中药分类——温里药

【乌头】 辛、苦,热;有大毒,入心、肝、脾 功效: 祛风,散寒止痛,消肿溃坚、祛腐。 主治:(1)痹痛,头痛,腹痛(乌头汤,活络丹,黑神丸,乌头赤石脂丸,乌头煎) (2)阴疽(四虎散,草乌揭毒散,外用)。 **** 注: 川乌,草乌的毒性与附子相似而过之,尤以草乌的毒性最强,应慎用。
中药分类——温里药 中药分类——温里药

【肉桂】 本品为樟科植物箘桂树的树皮。 辛、甘、大热,入肝、心、肾、脾经。 功效: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主治:(1)肉桂,为大热之品,有益火消阴、温补肾阳的作用,故适用于命门火衰、畏寒肢冷 、阳萎、尿频等 症,常与温补肝肾药如熟地、枸杞、山茱萸、等配伍;对脾肾阳虚所致的腹泻,可与山药、白朮、 补骨脂、益智仁等同用。 (2)本品能振奋脾阳,又能通利血脉,故常用于久病体弱、气衰血少之症,用少量肉桂配入补气、补血 药如党参、白朮、当归、熟地等品之中,有鼓舞气血生长之功。治阴疽自陷,可与炮姜、熟地、鹿 角胶、麻黄、白芥子、生甘草同用。 (3)肉桂能温中散寒而止痛,故遇虚寒性的脘腹疼痛,单用一味,亦有相当功效;如虚寒甚者,尚可与 其它温中散寒药如附子、干姜、丁香、吴茱萸等合用。治寒痹腰痛可用独活、桑寄生、杜仲、续 断、狗脊等同用。治妇人冲任虚寒、经行腹痛,可与当归、川芎、白芍、艾叶等配伍。 **** 比较: 1、肉桂与附子都能温补命火,以疗下焦虚寒、阳气不足之症。但两药各有特点,肉桂能温营血、助气化,凡属 气血寒滞之症,多于调气理血之中酌加肉桂,如妇科寒郁经闭腹痛等症,每多选用;又在峻补气血之中,用 肉桂为辅助药,可以鼓舞气血,促使阳生阴长,如十全大补汤。附子则以回阳救逆之功见长,如四逆汤、参 附汤中都用附子。 2、肉桂不仅与附、姜等祛寒等药同用能益火消阴,与参、地等补虚药同用能助阳益阴,而且可与寒凉药同用, 如滋肾丸用少量肉桂以助气化,热病伤津及假寒真热等症,不宜应用。
中药分类——温里药 中药分类——温里药

【【【【三、暖肝散寒药】】】】 主要用于寒犯肝经、厥阴头痛、寒疝腹痛等证。 【吴茱萸】 本品为云香科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 辛、苦,大热,有小毒,入肝、胃、脾、肾经。 功效: 温中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杀虫。 主治:(1)吴茱萸温散开郁、疏肝暖脾,善解厥阴肝经的郁滞,而有行气止痛的良效。其治胃腹冷痛,可配温 中散寒的淡干姜或行气止痛的广木香;治寒疝少腹痛,可配理气止痛的台乌药、小茴香及川楝子; 治脚气疼痛,可配舒肝活络的木瓜。由于本品祛寒止痛之功甚佳,故在临床上又常配合桂枝、当 归、川芎等品,治妇女少腹冷痛、经行后期。还可配伍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治脾肾虚寒、腹 痛泄泻。 (2)本品能疏肝理气,又有降逆止呕之功,故可用治肝胃不和而致呕吐涎沫,可配生姜黄连等同用。 **** 注: 1、吴萸是厥阴肝经的主药,其性虽属大热,但在肝气郁滞的情况下,如有热象,亦可配合寒凉药同用,如左金 丸,即以本品辅助黄连,治肝火胁痛、呕吐吞酸;又如戊己丸,用本品配伍黄连、白芍,治下痢腹痛。 2、本品温中散寒的功效,与干姜相似,故寒郁中焦,脘腹冷痛,吴萸、干姜,每常同用。但干姜尚能温上焦, 可温肺化饮;吴萸还能温下焦,暖厥阴以治寒疝,助肾阳而治寒泻,这是两药功用不同之点。
中药分类——温里药 中药分类——温里药

【小茴香】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成熟果实。 辛、温,入肝、肾、脾、胃经。 功效: 理气、散寒止痛,调中和胃。 主治:(1)本品功能散寒理气止痛,为治疗寒疝腹痛、睪丸偏坠的常用药,可与橘核、荔枝核等配伍应用;又 能温中散寒止痛,对脘腹冷痛,可配合吴茱萸等药同用。 (2)小茴香有调中醒脾之功,能开胃进食,故可用于胃寒呕吐、食欲减退之症。
中药分类——温里药 中药分类——温里药

【【【【四、温肺化饮药】】】】 主要用于寒痰停饮犯肺、喘咳痰稀等证。 【干姜】 【细辛】     辛,温;小毒,入肺、心、肾经 功效: 祛风,散寒止痛,散寒解表,温肺化饮。 主治:(1)头痛;痹痛;腹痛;牙痛(川芎茶调散,独活寄生汤) (2)风寒表证(九味羌活汤,麻黄附子细辛汤) (3)痰饮咳喘(小青龙汤) (4)鼻渊;窍闭神昏 **** 注: 气虚多汗,阴虚阳亢头痛,阴虚肺热咳嗽等忌用。
中药分类——温里药 中药分类——温里药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