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浙江举子朱庆余到京城去赶考,但一直心存疑虑。十年寒窗,读了不少,也写了许多,但就是无法知道自己写的诗是否合乎主考大人的胃口,想着想着,越发忐忑不安。怎么办呢?如果能找到一个在朝廷里主事的有些权威的诗人评点一下,即使有欠缺之处,也是可以防患于未然的呀!
他经过一番了解,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京城里的著名诗人很多,但热心的少。其中,口碑最佳的当属张籍。当时,张籍官府的水部郎中。朱庆余即刻想到,张籍的诗自己此前也读过许多,觉得他的诗风与自己的相仿佛,于是,他决定投石问路。把自己平时写的一些代表作选择一部分,再写了一首干谒诗,请张籍指点指点。这首诗的题目就叫《近试上张水部》,诗是这样写的:
昨夜洞房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乍读这首诗,的确有些困难。因为诗歌通篇都用比喻,我们不知道诗里用什么比什么。因此,要读懂此诗,需要先了解诗里的各比喻的所属。
在诗里,朱庆余把自己比作新娘,将张籍比为新郎,考官为舅姑(公婆)。因为,古代风俗,新嫁娘婚后第三天必须下厨房做饭菜,如果连饭菜也不会做或做不好,那就会被新郎的父母瞧不起。王建有一首《新嫁娘》写的就是这种风俗: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这个新娘三天后,就下厨房亲手制作羹汤了。她非常郑重,这是关系到今后婆媳能否和谐相处的第一道关,不能掉以轻心。所以,她把手洗净,做好饭菜后,因为不了解婆婆的口味,先让小姑尝尝,我做的菜味道怎么样,妈妈喜欢这样的口味吗?
然而,结婚开始两天,新娘是用不着下厨的,需要接待来访的亲朋。因此,每天早晨都需要画眉、梳妆,头发乱蓬蓬的,像个披发魔鬼,那肯定会贻笑大方的。朱庆余诗里说:天亮了,我这个新娘应该去拜见公婆,但是,虽然我认真梳妆打扮了,却不知道画的眉毛颜色深浅是否符合京都长安的时尚?
张籍读后,心领神会,同样用比兴方式写了一诗作答:
越女新妆出镜心,已觉明艳自沉吟。
齐纨不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这首诗结合了越地的民情风俗写就。朱庆余是越州人,越州即如今的浙江省绍兴市。镜湖则是绍兴的名胜,而且江南多莲藕,秋天采莲姑娘一边在湖里愉快地采莲,一边唱着山歌,这是令古代文人墨客喜爱的一道亮丽风景。所以张籍将朱庆余比为一位越地的采菱姑娘。
自古以来,越地盛产美女,最著名的美女西施,就是越国诸暨人。诗作写这位采菱姑娘刚刚打扮好,出现在镜湖的湖心,边采菱边唱着歌。她虽然知道自己长得美艳,光彩照人,但总觉得自己有所不足,因此又沉吟起来,想采取什么办法来补救。此时对着镜湖水反复观照,顾影自怜。这样的描写,正好回答朱庆余的担心。后面接着称赞道:虽然有许多其他姑娘。这里指参加考试的天下举子。身上穿的衣服是齐地的丝绸制成(暗指能写锦绣文章),可是那并不值得人们的看重,而这采菱姑娘的甜润歌喉(暗指诗的独特风格),才价值万金。为了进一步打消朱庆余“入时无”的顾虑,所以特别用“时人”与之相对。
身在京城的几天里,朱庆余着实有些惴惴不安,唯恐自己写的诗不合长安官员们的胃口,看到张籍在这首诗里的安慰与鼓励后,朱庆余一下子把心放了下来,坦然地去迎接考试,果然进士及第。
朱、张的两首诗,一问一答,都用比体。前者以一新妇身份,借询问夫婿画眉是否入时,来探听自己的诗作,是否符合时代潮流,能否中举?后一首则借越女新装和一曲菱歌作喻,暗示朱庆馀的诗作别出心裁,朴实清新,令人感到耳目一新,不是其他举子的作品可以匹敌的,暗示他肯定一举成名。双方的问答都在比喻里含蓄地道出。
这两首诗,可谓珠联璧合,历来传为诗坛佳话。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