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人之方-桂枝汤
仲景写下伤寒论,六经辨证它为名;
太阳中风分两种,虚实寒热要辨清;
实证中风脉浮缓,项背几几颈僵硬;
自汗多汗止不住,鼻鸣干呕还怕风;
这是中风第一证,桂枝汤解特别灵;
六经辩证从这起,立法定方太阳经;
虚证不见脉浮缓,半浮细软脉又沉;
虚风莫管脉大小,症状齐备桂枝灵;
太阳虚邪常不解,虚风背在太阳经;
虚风能带三五年,十年八年背在身;
一生带着太阳病,老死还带太阳风;
这种虚风太普遍,患者不知医不明;
六经不辨难知道,不知误了多少人。
伤寒问世两千年,桂枝症状未弄清;
医圣写下桂枝证,桂枝汤证是核心;
不用桂枝难辩证,桂枝辨证仲景魂;
虚风能辨多少证,医生临床未弄清;
虚风能辨多少证,来把条文明一明;
条文再多桂枝证,桂枝没离太阳经;
用上桂枝太阳病,阴阳双补桂枝灵;
太阳症状太普遍,桂枝写在太阳经;
虚病久病难辨证,太阳经上找病根;
三阳经病常不解,表证携带太阳经;
通过发汗来解表,桂枝汤解治虚风;
汗后慢慢来调养,不要脱衣去当风;
米粥天天常常用,只有米粥能养身;
米粥养身仲景设,后人莫当耳旁风;
牛奶养身骗人话,豆浆喝多放屁声;
一条就是太阳病,复脉甘草最后证;
复脉甘草桂枝配,虚风久病在条文;
八十一方桂枝证,临床加减特别灵;
仲景写下太阳病,桂枝用好能通神。
PS:恩师蔡长福先生常言:如果读懂了桂枝汤,那么伤寒论113方都明明白白,桂枝汤用好了,伤寒杂病篇也就知道了。杂病中只要有用到桂枝的方子都与太阳病有关。伤寒与杂病是仲景的一体之作,伤寒与杂病这是后人分开的。我们临床医生必须要用整体观的思维来读伤寒杂病论,伤寒就是杂病,杂病就是伤寒。悟透了这一点,才能算是入了仲景伤寒之门。悟透伤寒金匮,你才算走上六经大道。
通过反复研究这些通俗易懂的歌诀,并且在临床上反复琢磨,杨柳从一开始的盲目用桂枝汤到深入了解桂枝汤,越临床越感叹,蔡师把人体研究的真透彻,句句都是金口诀!他反复强调桂枝汤,把桂枝汤抬到至高的位置,称之为“常人之方”,常人之病就得用常人之方。
蔡师常言,桂枝汤调和营卫,其实谈的就是人身大太阳归位的问题。大太阳归位?也就是恢复太阳能量大哥大的位置,这种人能吃能喝,身体康健,精力充沛,动之有形,坐如钟,站如青松,正常的年轻人大都是这种状态。但是现在人大都因为饮食起居不规律,衣食保暖观念模糊,身体内外常常受损,人身大太阳也就脱离了正位。像昨天分享的一个肺癌患者的病例,身体看上去强壮,但是怕风,咳嗽,喝冷水则更严重,动之无型,这就是体内正气虚,脏腑本能衰(寒热不调),导致人身整体功能下降,大太阳能量不足以供养全身,也就形成了太阳病常携带的状态。太阳病常在,则人的身体藩篱不固,虚邪贼风常常来袭,体内的脏腑更加不和谐,对外提供常规能源的通道也就渐渐堵住,因时因地因人随时在变化。
纵观历代名家解读伤寒,众口一声,以病理逆推生理,说人身能量最大的地方就是阳明。为什么?因为阳明病热、渴、脉大、汗多,有白虎、承气等寒凉之方呀!如果这样的话仲景老祖爷为什么不把阳明排在第一篇,把阳明的条文演化成大篇目呢?能量(权力)最大的地方,往往就是纠纷最多的地方。正是因为人体脏腑本能衰弱,阳明内库能源不能很好的传递给太阳,日积月累,阳明有余,而太阳就渐渐不足,结合相表里的三阴三阳不协调,阴不出阳,阳难入阴,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营卫常常不调和,太阳不能实现其温煦保卫全身的大哥大职能,外有贼侵,内有兄弟阋墙,如此人身怎么能安,太阳病怎么可能好呢?!
蔡师反复强调桂枝汤是一张常人之方,常人太阳常病,需要桂枝汤来调和人身大太阳。桂枝汤有承前启后的功能,本身承载的就是人身大道,人身寒热虚实不调,太阳就病,就得用到桂枝汤来调和。临床上常常见到小儿常常出头汗以及背汗,大便秘结臭味浓,小便黄,小儿六经正在修建当中,还处于稚阳状态,寒热难调,易虚易实,常常会出现阳明有余太阳不足的情况,太阳不足则腑化湿热,阳明有余则腑结成实,桂枝汤合承气汤加减常常不需要一剂,就完全恢复正常。
蔡师在他的书里面,就全面总结了桂枝汤的玄机,玄机就在于她所承载的就是常道。常人之病,缘常道不常,舍桂枝汤何?!蔡师常讲,太阳篇上医多读,六经辨证胸中藏,明桂枝汤常人道,临证就把良医当。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