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正文

存在主义的四个基本观点&如何用存在主义解读BoJack?

原标题:如何用存在主义解读BoJack?(完整版上) | 小声喧哗 X 微思客

编者按

最新的一期“小声喧哗”请到了林垚老师和小钱、刁刁一起探讨美国动画片BoJack,国内熟知的马男波杰克。微思客将这一期《如何用存在主义解读BoJack》的完整版,整理成上下两篇文章推送,以飨读者。感谢林垚老师对此版本的修订与补充。

小声喧哗 Loud Murmurs, 是一档由几个当代青年一起讨论美国流行文化、电影、电视剧的播客,点击【阅读原文】,连接“小声喧哗”频道。

(图来自Netflix)

刁刁:

9月15日,在美国和国内都非常火的一部动画片BoJack 马男波杰克的第五季又要开播了,这是非常让人期待的。

BoJack讲的是一个在好莱坞的中年大叔,或者说一个中年大马。BoJack现在是四五十岁,他年轻的时候在90年代的一个情景喜剧里面大火了一把,大挣了一笔钱,现在住在好莱坞的一个豪宅里。BoJack这部剧是情景喜剧的反面。情景喜剧更多的是围绕一个中心角色和ta的一堆朋友,面对生活各种各样的问题,然后每一件事情都是皆大欢喜。但是在BoJack里面,按照国内的说法,就是每一件事情都是非常丧、非常致郁的。

今天请到了三土老师和我们的新朋友小钱,希望他们讲一讲BoJack这个剧的哲学内核。在这个剧里面,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编剧插进去的很多非常明显的哲学家的原话,或者是一些哲学意象。我们希望把这些剥离出来,看看这些都是什么,为什么要有这些意象,以及这个剧本身的结构是在一个怎样的哲学话语体系下的。

网上很多人把BoJack划分为存在虚无主义的一个剧,那么存在主义又是什么?虚无主义又是什么?

三土:

不同哲学家对存在主义的定义会有所差别,但总的来说,大家说到存在主义第一反应就是,世界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意义是由人自己创造出来的,这和中世纪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大相径庭的,因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创造世界就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人更善良,本身有这样一个目的,所以人们不用担心意义的丧失。但随着现代化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质疑上帝的存在,连带着开始怀疑:世界并没有一个外在的意义在驱使我们行动,人活着有什么意义,我为什么要做一个好人等等,存在主义和虚无主义都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

存在主义特别的地方是不仅认为世界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意义是人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而且对人生有一个隐隐的预设:人活在世界中,这个世界到处都是障碍,人作为一个完全的赤裸裸的行动者,你在创造意义的过程中,得不到任何世界的帮助,你是一个孤独的人在行动,你生活的意义就是由你的每一个选择和不选择,你的每一步的叠加构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世界本身不能给你任何帮助,整个外在世界是一个充满敌意的存在,所以你的这个创造意义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非常痛苦的过程。你的每一个选择,用萨特的话说,是在做一个激进选择,radical choice,你每做一个选择,都无所依托,这和很多非存在主义的当代道德理论是构成比较大的区别的。这些非存在主义的当代理论也承认世界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同时又认为,人在选择的过程中可能受到很多环境的约束,很多事情不是你真正选择的后果,或者说,你要创造意义你需要一种道德内化的过程、价值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比存在主义所想象的要复杂地多。

存在主义把所有道德的内化,人与人相处的关系网络全部都拨开以后,只剩下一个孤独行动者的意象,所有的后果都要由你这个行动者来承担。所以他给人造成的印象就是,创造意义给每一个人制造了一个非常难以承担的重负,好像你在人世间的每一步行走都非常举步维艰。所以存在主义给人的印象就是在对抗整个世界,对抗荒谬,对抗这种沉重的这样一个孤独者,而且他是没有头绪的,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因为并没有一个预先设定好的道路,告诉你应该往这条路走你就能找到意义,而是你每走一步都是凭空地开出一条新的道路。

(图来自Netflix)

刁刁:

BoJack把背景设在好莱坞,其实编剧没有给他一个意义点,不像复仇者联盟,他是要拯救世界,那么我今天所有的行动都有意义了。但是在BoJack这个剧里,所有的人都在寻找一个意义,都在追求世俗上的成功,他在追求和家庭的和解,追求爱情,但他不断在给你展示这其中荒谬的部分,这些追求是没有意义的部分。

三土:

至少在我们印象中,好莱坞式的成功文化,制造出来的意义,或者给大家灌输的所谓的“人生意义”是非常经不起推敲的。

一方面是这样的成功文化很单一化,另一方面是你追求到这些东西以后,接下来该怎样办?这些东西到底是不是人生真正应该值得追求的东西,对此可能很多人多多少少都会有疑惑。如果被好莱坞给你灌输的成功文化驱使下,你不断地往前走,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忘记这个目标本身是缺乏根基的,但一旦停下来就会陷入这样一种虚无的状态之中。

存在主义之所以会兴起,这背后是有一种拷问。以往人们都认为说,意义是已经铺好的道路,我们只要走上去就好了,结果你发现这个路,弯弯绕又绕到了起点上来了,其实你并没有走出什么东西来。BoJack里面的人物都不是哲学家,在这样困难的环境下,要开出一条能让自己满足的意义的道路是非常困难的。由于开不出来,又对现状隐隐约约有不满,很多人也没有想清楚说为什么我生活在这种好莱坞的环境之下,追求大家想要追求的东西,到底为什么?意义在哪里?但是我就总觉得很不满足。一方面看不到出路,另一方面自己也开不出出路来,就会感觉非常地丧。

现实中绝大部分人并没有在好莱坞那样的环境之下,他们想追求金钱和名望也追求不了,但现实中也有很多不同的方式让你看不到出路。在看不到出路的同时,又不知道该怎么去追求,没办法说服自己说有一条可行的出路的时候,就会沦入这种丧的状态。

(图来自Netflix)

刁刁:

出路对于BoJack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主题,因为他第一季上来这个人就是有钱、有名、豪宅。但是又迅速给你展示了一个特别特别不快乐的人,一个人在家里吃一大堆东西,躺在那个地方,眼一睁一闭,一天过去了。这一段其实戳到了很多人,就我在家里也是这样,不知道我今天要做什么,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

BoJack就不断地去寻找很多很多事情,比如在第三季他决定要去拿一个奥斯卡,他就去做各种路演,但是整个过程中,有一个姐姐专门管他申奥这个事情,跟他讲,你申奥这个事情,不会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不会让你更开心,就那一夜,第二天醒来你还是你自己,该干嘛干嘛,它不会让你人生变得更有意义,但是那一夜会让你特别爽。BoJack说,好。但在整个过程中,他还是很不开心,非常空虚。编剧后来就玩了他一把,最后发现奥斯卡送错了,送错了我们就会想,这个奥斯卡有没有对他这个人有什么区别呢?有的话狂欢一下,没有的话失落一下,但他一直就是一个失落的人。

小钱:

这个剧我很喜欢的一点是有很多动物的双关,有一句说BoJack is running circles. 就是他作为一匹马,在赛马场不停不停地重复,这是非常存在主义的一个东西。

第一季的时候,不管他怎么样嗑药到医院也好,他都会带着自己当年成名火的情景喜剧录像带,走到哪里都要看,哇,我当时是辉煌过的,活在回忆里。除此之外,他寻找意义的旅程是非常不顺的,甚至他不停给自己制造一些障碍。比如说,他去演戏的时候,明明可以演好,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消极怠工,故意演砸,又制造出跟同事各种各样的矛盾。这是一种非常反哲学的叙事,但是会让你作为一个观众去反思,我如何能够通过这个去反思我的生活。

(图来自Netflix)

刁刁:

我们先把BoJack放一边,他身边的四个人还是很有象征意义的。他的经纪人也是前女友Princess Carolyn,他的灵魂至交Diane,还有她后来的老公,大金毛Mr. Peanutbutter,还有迷之住在他家的大路人Todd,非常迷的存在,你也不知道他在干嘛,但他就是不断进入剧情又跳出剧情。

大家对BoJack里面的这些角色又有什么看法?

三土:

这些角色都是编剧创作出来特地跟BoJack相对比的,每一个角色好像都凸显BoJack人生轨迹中某一个特定的方面。

我们可以先大概说一下BoJack的失败之路,首先就是他追求的目标他自己没法认同,没有意义,比如你前面提到他想拿个奥斯卡,但又会马上质疑自己,我为什么要拿一个奥斯卡?奥斯卡有什么意义?其实我们如果从目标本质来分析的话,拿奥斯卡是一个很静态的某个时间点上的事情,拿到了以后那接下来应该怎么样?就好像你先定一个小目标,那还要再定一个大目标对不对?所以这个目标本身不解决任何问题。如果这时候我们想象一下站出来一个人,我不仅要拿这一个奥斯卡,我要奉献电影事业,给人类的艺术宝库作出更多贡献,拍更多电影,这样一个目标它至少是动态的,没有止境的过程,所以好像你定出这样一个目标以后,你就一直有事可以忙下去,当然质不质疑这个目标是另外一回事,至少它不是一个单一性的动作,哦我拿完奥斯卡就完了,接下来继续放纵,他是需要毅力跟坚持的,为这个动态的目标不断努力。

BoJack是有自毁倾向的,编剧给他安排了很多背景,比如家庭从小跟父母关系不好等等,导致成年之后他性格有很多缺陷,然后酗酒吸毒,意志力非常薄弱的一个人。对这样的人,他就很难追求一个长期的目标,但是Princess Carolyn是一个意志力特别强大的角色,所以编剧设计这么一个角色,一方面是用来对比BoJack他性格中不足的方面,另一方面又试图想要探讨光有意志力似乎也不解决空虚的问题。因为Carolyn也在不停反思自己的工作到底有没有意义,经纪人的工作好像并不能带来很崇高的意义,那么你怎样让自己认同这个工作,找到价值,这是一直困扰她的问题。她一直试图用意志力来消解这个问题,让自己重新投入到工作去,逼着自己去认同这个工作,但只要稍微停下来,她就会想要跳出这个疯狂工作的跑步机这样一个过程,于是她的这个疑问就会重新凸显出来。

(Princess Carolyn, 图:来自Netflix)

小钱:

第一季结尾的时候,BoJack跟Carolyn提让她帮自己搞到一个工作机会,Carolyn就提出了一个非常存在主义的问题,就是我为什么要反复做这样一个事情,明明知道你会搞砸,最后又会伤害我,就像西西弗斯推那块石头,反复推,还会砸到我。

三土:

对,西西弗斯的神话被法国哲学家加缪借用来呈现世界的荒谬。他说最大的哲学问题就是死亡,既然人生这么荒谬,你怎么还不自杀呢?其实一个有可能的出路就是,假设西西弗斯每推一次石头,就可以把山间10个人救出苦海,然后第二天再推,又可以救出10个,那就不是重复的无意义的事了,如果你做的事能让这个世界变好一点,你就会觉得说,我做的事情不是重复的工作。

在现实社会中,很多人很难看到自己工作的意义所在,很多工作可能就是赚钱而已。但像Diane这种人,她是一个相对看得到自己价值认同的人,很有正义感、道德感,她有办法可以潜在地克服世界的荒谬感,她会觉得说我的人生可能是有意义的。这点和BoJack、Carolyn有很大区别,就是你能直接从工作中找到意义和认同,这就又从另一个角度和BoJack构成对比冲突。但编剧又想用Diane来突出一点,就是你光找到人生意义还不够,人生意义并不能让你快乐起来,她时时会透露一种悲观沮丧的情绪,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不安全感。后来编剧说这是跟她小时候的家庭背景有关系,生在一个非常糟糕的家庭环境里,实际上BoJack也是原生家庭给他带来的各种伤痕。

这个时候编剧似乎就想说好,你做了一个好人,找到人生意义了,但这还是不能让你快乐起来,所以有时候可能还是要没心没肺一点,所以后来Diane就嫁了这么一个没心没肺的人,Mr. Peanutbutter。又是从另一个角度和Diane、BoJack构成冲突,你光有意义,光有道德,光有价值,没有用。

(左:Mr. Peanutbutter, 右:Diane; 图:来自Netflix)

第一季有一集的标题是《Zoe和Zelda》,编剧试图用这种简单的二元对立来说,人类啊动物啊都可以用两类来分,一类Zoe,一类Zelda,前者乐观开心,没心没肺,特别外向,很喜欢跟人交往,充满阳光;后者悲观沮丧低落,看问题灰暗。当然这个区别是粗暴的,但是从这里可以看出导演的思路,他不想把存在主义解读得特别道德化,就是你给世界做贡献,做好事,这样你就能获得正能量。他试图把这种很道德化的思路往下压一压。就算你是一个好人,就算你做的事情很有意义,给世界很大贡献,你心里可能还是充满负能量的,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像Mr. Peanutbutter一样的人,阳光大男孩,充满了野蛮雄性气质的这样一个人物跳出来救场,来拯救你们这群不知道怎么就陷入了小资产悲观情绪的那些“白左”。

小钱:

这个剧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优点就是真的很好笑。像三土老师提到的Zoe 和Zelada,制作者自己未必真的想呈现这样的二元划分,这个可能本身是一个梗,是从其他的情景喜剧里拿过来的,更像是对这样二元划分的嘲讽。

三土:

我提到的二元划分这点,并不是这个剧内部存在什么问题,而是说在这样的编剧思路背后,其实是呈现了一种更大范围的文化倾向。自嘲当然是自嘲,但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自嘲,自嘲背后呈现出的是什么样的意识呢?可能有美国人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比如说在《傲骨贤妻》(The Good Wife)里,有一个角色也叫Diane,她是律所里面的合伙人。在剧里面,Diane喜欢上一个极右派枪支专家Kurt。他身上也是充满了原始的野蛮的雄性气质,这种气质对Diane构成了迷之吸引。Diane一看到他就情不自禁地喜欢上了,虽然两个人的价值观实在是相差太远了,但最后还是克制不住雄性气质的吸引,跟他结婚了。

(《傲骨贤妻》里的Diane 和Kurt)

其实,我们从《傲骨贤妻》里的Diane和BoJack里面的Diane这两个故事线就可以看出编剧背后有一种隐隐的、试图在美国当代政治里搞平衡这样的倾向;而且当它试图在搞平衡的时候,它从这两个方面抽出来的点是符合传统上对两党政治的刻板印象的。例如,共和党右派就是“胸”大无脑(胸肌大无脑),但这种“无脑”又是有“好处”的,符合一种很接地气,很有实干精神,很有雄性魅力,在性方面很有吸引力的刻板印象。当你们这些一脑袋理想主义幻想的“白左”在试图挣脱现实世界的约束往外跑,结果碰得满头是包,往下跌的时候,是我们用宽阔的胸膛把你们接住,搂在怀里,让你感觉到家的温暖。背后这整套社会文化观念是这样子的。

在BoJack里面你可以感觉到,虽然编剧它没有意识到背后这套约束自己的文化观念是什么,但是它觉得这里面好像有个问题,所以它不断地想要往外冲,不断让Diane去质疑这份关系。但是至少在前四季里,不管你怎么质疑,怎么离家出走,最后你还是要回Mr. Peanutbutter的怀抱里。因为你缺少了他,你的人生就没有办法快乐起来。你可以去做很多事情,但你就缺少快乐,缺少安全感。你一定要有这么一个家,这么一个港湾。这个港湾就是一个有着宽阔胸膛的男人。

小钱:

但是快乐这件事情真的很重要吗?

不管是从存在主义角度来看,还是从整个哲学史来看,快乐可能并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只是对于现代人来说,他们失去了本来是由宗教提供的更高层次的价值之后,才会觉得如果这件事情是能让我快乐的,它对我可能就是有价值,但仔细深究,其实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

三土:

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当我们试图用“快乐”这个词来翻译某些哲学概念,这会有一些误解,因为中文里面“快乐”这个词显得非常小,而相反,英文里的Happiness,以及对应的其它西文概念,在哲学里其实是有很重要的地位的,在古希腊或者古罗马的哲学文本里,亚里士多德他们就一直在讨论什么是快乐,什么是幸福,用eudaimonia等等概念将二者涵盖统合起来;但在中文里,当我们说快乐和幸福,很明显是在说两码事,我们指代的是更短暂的欢愉(pleasure)。但是如果我们把快乐理解成更高层次的幸福的时候,那这短期的欢愉和长期的快乐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以继续追问,那种更高层次的快乐和幸福到底是什么东西,它到底本身有什么意义,我为什么要去追求。这可以构成更深层次的追问。

对于存在主义者来说,对“为什么要快乐”的追问还可能导致一层新的责问:你知道世界是荒谬的,世界对你是充满敌意的,然后你在努力地给自己创造价值,设定价值和实现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你竟然还感觉不快乐,那你到底在追求什么,你出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肯定是出在你身上,就是说你没有真心实意地认同到你这个价值里面,你就陷入了一种自相矛盾里,价值没有东西,价值就是你创造出来的东西,但你竟然不认同它。这时候,体现在Diane身上,就是这种潜在的自我怀疑,明明我已经很努力地在做很多好事,我在创造意义,但是我为什么没能因此感到快乐,是不是我自己出了什么问题,所以这是一种很存在主义式的自我追问。

(BoJack and Princess Carolyn, 图来自Netflix)

在其他哲学流派里,可能有不同的解决思路,比如个体的幸福感和你行为的后果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它需要另外一些来源,比如家庭朋友的支持,或者指向自己和他人的幸福不是同一回事等等,但是对于一个已经用存在主义视角来看世界的人,你是赤裸裸的,所有的行为都需要你自己来负责,这个时候你居然还不快乐,这个就对你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否定,你是已经在自认为自己做的事情很有价值之后,这是Diane这类人遇到的很大的困境。

站在外人的角度来看,她已经做得很好了,她的人生非常有价值了,但是对她自己来说,她没法把这个外在的视角给内化进来,所以在这个内化的过程中,这种缺失和鸿沟就会导致她从根底上整个地怀疑自我,怀疑她自己是不是自以为的那么好的一个人,进而开始怀疑由她行动所创造出来的所有的种种价值。既然我没有办法从我做的事获得快乐,说明我就是一个有缺陷的人,我是一个坏人,我做的事就是虚伪的,那我创造出来的价值可能就是我一厢情愿的,那我之前做的这些又有什么意义,绕了一个圈,她就把自己做的事情又否定掉了。

(上篇完,下篇请继续关注微思客)

编辑:元嘉草草

微思客版本的《如何用存在主义解读BoJack | 小声喧哗 X微思客》上下两篇文章,是根据“小声喧哗”频道音频内容整理。本文经林垚老师以及小声喧哗授权,刊登在微思客上。

本文在公众号'0知不知0monologue'的《如何用存在主义解读BoJack》文字版基础上,补充了一些删减的段落,经林垚老师的修订整理成文。感谢公众号“0知不知0”前期的文字整理。

微思客邮箱:wethinker2014@163.com

责任编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公社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