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新的一年,从养成好习惯开始


我是从 2014 年开始运营公众号的,目前已经写了近 900 篇原创文章,这相当于平均 3 天就要输出一篇。 很多同期开始经营公众号的朋友,或者陆续变成团队写作,或者中途就放弃了。所以经常会有朋友问我:曹将,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这个问题的本质其实就是:如何养成一个习惯。它背后有六个驱动因子:
1.激发内在的动力 2.固定的启动刺激 3.让写作变得容易 4.设计奖赏机制 5.培养写作能力 6.设定清晰的计划安排
接下来,我们逐一展开,希望能让大家对「习惯的养成」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
01 激发内在的动力
每年我会参加几次聚会,聚会上是一些做自媒体的朋友。每次沟通自己会收获一些写作和运营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会收获很大的驱动能量。当你看到他人在持续努力、不断输出、并成为更厉害的人的时候,自己会被刺激到,继而在接下来的写作中,投入更多。
——同伴压力是最直接的驱动因子,因为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继而实现见贤思齐的目标。
另外,前两年我招了两个助理,他们帮我运营自媒体。每周天晚上我们会开周会,总结过去一周的工作,并对下一周进行规划。每当自己想要偷懒时,都会想到它的恶果:自己交不出计划,这很丢人。而且,如果自己不够积极向上,那怎么去要求别人努力工作?于是,偷懒自然被打败了。
——一个人走更快,一群人走更远,这便是一个论据。
一件事要坚持下去,纯粹靠兴趣肯定不可靠。核心就是要找到某种刺激,激发内在的动力。有些是内在的,有些则是外部的。对自己来说,更多的是通过外部刺激来实现:
1.行业聚会让自己看到别人的奋斗和付出,从而见贤思齐。 2.团队的互相监督让自己羞于懒惰,继而回归努力。
02 固定的启动刺激
每晚 11 点,我会自然而然回到工作台边,倒一杯水,播放轻音乐,进入写作模式。这基本上成为了雷打不动的写作节奏。很有仪式感,也很有效。这里有三个刺激点:
· 工作台。 工作台保证干净整洁,一旦坐下去,就能马上开始写作,而且视线不会受到其他干扰。 · 闹钟。 每天晚上 11 点闹钟固定响起,自己会有意识地坐到工作台上。 · 音乐。 我会播放轻音乐,它会让自己更快地进入状态。
或许你会觉得矫情,但一套启动机制若坚持下来,便会形成条件反射: 你知道该做某件事了,你的情绪和状态也会被调动起来,接下来便是行动起来。
03 让写作变得容易
选题上,我的文章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工作。 比如工作中遇到厉害的人,我会记录下他的优秀做法,总结会套路;比如做完了一个项目,自己会思考其中的经验和教训,然后在脱敏的前提下,分享相关的感受给读者。所以, 很多文章并非完全地重新搭建。同时,它也有助于工作,毕竟提炼的技巧也适用于自己的日常,继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积累上,日常我会做好各种记录。我有建立三套素材库:
1.金句库。 里面是在各种渠道看到的金句,收藏到一起,这样写作中如果想要升华观点、引发共鸣时,就会在这里找灵感。
2.知识库。 围绕自己重点关注的几个模块,我会建立对应的知识库,日常看书学习到相关的内容,会在这里做好记录。
3.选题库。 有新的选题思路时,自己会随手记录下来,并附上一两句切入点,这样每次开始写作时,便不是焦头烂额地想些什么,而是直接挑选快速动笔。

↑ 金句库
内容上,我会保持克制。 大多数文章,我会控制在 2000 字以内,把一件事说清楚就好,而不是追求每篇文章都要建立一个大体系。这样心理负担小一点,背包轻了,走得就远了。
一件事要坚持下去,核心就是要让它简单化,否则每次就复杂而焦虑,人就容易放弃。
· 选题上,让来源简单, 从工作入手,而不用刻意再花其他时间、找其他渠道。 · 积累上,让写作简单, 通过建立素材库,金句、知识和选题都提早积累好,需要的时候直接调用; · 内容上,让交付简单, 不追求大体系,解决一个个职场问题,不累才能走得远。
04 设计奖赏机制
每篇文章发完以后的 10 分钟,自己都会很激动。看着阅读量上去,一个个评论到来,会产生有巨大的满足感。因为付出得到了及时的良性反馈,自己也自然有持续写作的动力。有时候会收到他人的留言,说一路上陪伴他们的成长,这对自己而言也是莫大的鼓励。
我还有一个好物清单,里面都是自己平时逛淘宝时看到的想买物品。一旦某篇文章的阅读量超过了1.5万,自己就会从里面挑一个礼物送给自己。这样,付出与回报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就建立起来。
行动只有得到良性反馈,才会更积极地持续下去。对自己来说,这个反馈既有即时层面的阅读量和评论,也有达到某个目标后的物质奖励。这样,每次的写作本身也都会有期待。

↑ 给自己买的小礼物
05 培养写作能力
在这七年中,自己也有意识地提升两类写作能力 :第一是讲故事的能力,第二是结构化写作的能力。 并根据学习内容,整理了一套自己的写作套路:


第一步:确认选题。 有两类选题,一类是“主题类”,即当月重点关注的内容,如“高效学习”;一类是“跟进类”,即持续关注的内容,如“高效利用工具提升效率”。
第二步:信息搜集。 进行主题阅读,并完成知识卡片。卡片有三类:①知识点,如什么是“费曼技巧”;②文章,如公众号的文章;③灵感,如突然想到的想法。
第三步:信息梳理。 利用工具将信息梳理为结构化的内容,我常用到的工具有①幕布②思维导图③Post-it。
第四步:完成初稿 。 基本框架是 Why-What-How,也就是为什么要讨论这个主题,这个主题是什么,如何用好这个主题。
第五步:文章包装。 用到的方法有 ①图像法 ②具象法 ③故事法 ④金句法 ⑤短句法 ⑥设问法 ⑦总结法。
当相关的能力上去以后,码字这件事也自然变得更如鱼得水。
06设定清晰的计划安排

我给自己的任务是一周写三篇文章。这个计划很合适,因为它符合 SMART 原则:
1.它很具体。 这就比“提升写作能力”更实在。 2.它可衡量。 一周三篇,我可以到期检查是否完成。 3.我可以实现。 相当于两天写一篇,这样一天积累素材,一天完成写作,压力不会太大。 4.与大目标相关。 我的大目标是“可持续地运营公众号”,所以不追求日更。 5.有截止日期。 Deadline 就是生产力。
当一件事有清晰的计划安排,人便能更好地推动执行。否则,计划便只是一个自我感动的动作。
小结
以上便是坚持七年写作的经验,总结一下:
1.激发内在的动力。 见贤思齐和团队互相监督,让自己持续有动力坚持下去。 2.固定的启动刺激。 工作台、闹钟和音乐是写作的启动刺激点。 3.让写作变得容易。 从选题、积累和内容上让写作变得简单。 4.设计奖赏机制。 有即时层面的阅读量和评论反馈,也有达到某个目标后的物质奖励。 5.培养写作能力。 总结了一个写作套路,让码字如鱼得水。 6.设定清晰的计划安排。 “一周写三篇文章”满足 SMART 原则。
希望本文对你养成习惯有所启发。 - 更多值得一读的文章 -
《 2021曹将公众号职场精华合辑(183篇)》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