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用中成药前一定要先明确两个问题:一是病情证候的阴阳性质;二是拟用药物的寒热属性。你想具体了解一下中药的基本用药原则是什么吗?下面为你介绍中成药应用的基本原则。
中成药应用的基本原则
辨证用药是最根本的原则
应依据中医理论,辨认、分析疾病的证候,针对证候确定具体治法,依据治法,选定适宜的中成药。中药具有寒、热、温、凉4种特性,反映出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提出了以病证寒热作为用药依据的基本治疗原则。
分清病证的寒热属性
中医病证临床证型较多,在临床实践中若分证太细,不利于西医人员临床应用,所以临床强调抓住本质,分清病证寒热属性。其主要特征如下:①寒证:患者恶寒喜暖,面色白,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滑,脉迟或紧。②热证:患者恶热喜凉,渴喜冷饮,面色红赤,四肢灼热,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脉数。
掌握“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原则
辨证论治作为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既要看到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又要看到不同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同样证型。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可以分别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原则。
同病异治 比如感冒,由于四时受邪不同,要注意外感风寒、风热、挟暑、挟湿的不同而区别给药。
●风寒感冒,治宜发汗解表、疏散风寒。可选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颗粒等。
●风热感冒:治宜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可选银翘解毒片、芎菊上清丸等。
●感冒挟湿:治宜解表祛湿,可选用九味羌活丸等。
●感冒挟暑挟湿:宜解表化湿祛暑,选用藿香正气丸(口服液)等。
●小儿外感挟食、挟痰、挟惊,治宜解表、消食、化痰、定惊,可选用小儿宝泰康颗粒。
异病同治 就常用中成药举例如下。
●六味地黄丸可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现代医学诊断为高血压、糖尿病、围绝经期综合征、支气管哮喘、复发性口疮等属于中医肝肾阴虚证的,则均可选本品治疗。
●逍遥丸可疏肝健脾、养血调精,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现代医学诊断为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抑郁症、月经不调、围绝经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属于中医肝郁脾虚证的,均可选用本品治疗。
中药剂型选择的四个基本原则
(1)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剂型;
(2)根据药物本身及其成分的性质选择剂型;
(3)根据原方不同剂型的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特性选择剂型;
(4)根据生产条件和五方便的要求选择剂型。
中药选择适宜剂型的方法
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及各种剂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剂型。
根据治疗需要选择剂型 病有轻重缓急,剂型也要符合治疗目的,若是重症患者,应选择药物释放速度快、奏效迅速的舌下片、注射液等剂型;若是病程缠绵不绝,需要药物长期作用,则需要选择释放缓慢、作用持久的丸剂、膏剂等剂型;若是需要特定部位给药,则应选择膏剂、包衣片、栓剂等剂型。如回阳救逆、益肾固脱的参附注射液,急救阳气暴脱的休克患者经注射很快缓解,若选择其他剂型患者不能服用,药物奏效缓慢就失去急救的最佳时机而导致严重后果。
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剂型 根据中药的四大药性,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以及进入机体后的药物吸收、分布、代谢等特性选择适宜的制剂类型,可有效达到中药制剂增效减毒的目的。如将有毒性的药物制成丸剂,可减缓其成分释放速度,避免机体因剂量过大中毒。
根据剂型特性选择 每种制剂的剂型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选择剂型时应根据剂型特性充分利用优势加以选择,能使治疗增效。如治疗皮肤的外用药,应选择能够覆盖皮肤表面起治疗和保护作用的散剂或膏剂等。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