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我用上瘾模型给自己设计了人类高质量读书任务

上瘾模式是由尼尔·埃亚尔,瑞安·胡佛提出的, 它由四个阶段构成,分别是:触发、行动、多变的筹赏、投入。

为帮助自己养成读书、复盘、写作的好习惯,遂按照上瘾模型为自己设计一套“上瘾”计划。

上瘾模型看似相对独立的四个阶段,却又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正循环”。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并不受控制的做某件事情。这种“正循环”是无数产品设计者都想要去寻找的触点,也是要催使笔者养成习惯的主要方式。

如何触发?

触发的方式主要分为外部触发和内部触发。外部触发又包括:付费型、回馈型、人际型和自主型这四种。内部触发包括:负面情绪和正面情绪。

而我的需求是:触发我每日要读书的动作,需要有以下触发类型和动作:

1、加入读书社团:在豆瓣和知乎甚至app内都有各类读书社团,加入读书社团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心理满足”。每个人都想要找到那个能够容纳个人的群体。这种“群体效应”会对个人产生影响。例如看到别人打卡完成了读书计划,自己也会有一种负面情绪驱使自己完成任务。当自己完成了阅读后,又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霍桑效应”很明显的揭示了人的心理需求,也是人们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很重要的一环。

2、读书后分享:读书后的分享动作是触发“正循环”重要的一环。分享后我们希望得到关注,来满足自己炫耀的心理需求。这种人际性的交往是我们炫耀的对象。

3、设置时间节点,告诉自己这是一项任务,必须完成:设置节点后,就会在内心营造一种紧急感,这种负面压力会迫使遵循看书计划。

如何行动?

如果没有行动,那么一切的触发都只是徒劳。决定用户是否行动起来的三个因素是:你有没有充分的动机、你有没有完成这个行为的能力、你有没有付诸行动的触发。用福格行为的模型公式体现即为B=MAT。B代表行为(Behavior),M代表动机(Motivation),A代表能力(Ability),T代表触发(Triggers)

触发行为的动机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手机上/电脑上设置提醒,在固定时间告诉自己需要开展阅读计划了

2、营造一种阅读的心理暗示,例如吃完饭洗洗澡,喝杯奶茶,吃个水果,然后坐在书桌旁,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可以开始投入阅读了。这时候的阅读效率会更高

3、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罗切斯特大学的心理教授爱德华.德西博士对于动机的定义:行动时拥有热情。而时刻保持心胸开阔是做一切事情最基本的要求,不管是阅读还是工作。工作后的劳累让我一回家就打开B站,这时候我是在寻求快乐,是想摆脱工作的劳累。如果把读书当做一种快乐的话,那就很容易让自己行动起来。

如何给自己“多变的酬劳”?

在《上瘾》一书中介绍到,多变的酬赏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

社交酬赏:人们从产品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而获取的人际奖励;

猎物酬赏:人们从产品中获得的具体资源或信息;

自我酬赏:人们从产品中体验到的操控感、成就感和终结感。

从读书中获取信息是我们读书最基本的需求,我们从书中找到信息,并填补自己的空白。我个人觉得,这类“猎物筹赏”并无法真正养成习惯,要想实现“需求”,需要以下动作:

1、将读书学到的知识进行二次加工,形成自己的观点。无论是以文章还是随笔的方式都可以形成自己的观点。观点不在乎对错,只在于让自己二次思考。

2、线性的知识加工方式只会让自己觉得没什么观点,如果可以实现网状的知识链接。就可以快速实现“镝”增,就如“复利模型”描述的那样,终值以一种指数倍的方式增长。

投入多少?

投入多少才算合理,这个暂时没有什么答案。但一切都需要跟着自己的节奏。目前的计划是:

1、每周至少五次阅读,每次最少不低于一小时。

2、每月至少一本书籍。

以上就是我为自己设计的上瘾模型。

聊聊最近:

1、某大破产:关于某大的破产,我翻阅了很多论坛观点,但目前自己还没形成观点,暂且不发表观点。

2、微信等各大平台放开外链限制:9月17日,已经有部分app可以支持直接打开微信小程序了,并且点击微信聊天链接会直接跳到对于的app,这对整个互联网行业影响重大。后续我会写一篇文章专门来介绍我的看法。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