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2022年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4题

【原题呈现】

4.材料一在论证方面有哪些突出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参考答案】

4.①材料一采用总分结构,先阐述文学计算的产生背景,然后分别从两个方面论述受文学计算的影响,文学批评思维发生的变革;论证思路清晰严谨。②主要运用了举例、对比两种论证方法,对文学计算在文学批评思维变革中的作用阐述得更加具体,易于理解。(4分。每点2分,要点明确、意思相符即可)

【试题分析】

第四题考查的是材料一的论证特点。论述类文本的基本特点包括论证结构、论证方法和论述语言。在论证结构上,材料一采用总分结构,第一、二段先阐述文学计算的产生背景,三至六段分别从主观理论建构到客观数据实证、确证因果关系到呈现相关关系变革两方面论述文学计算的影响及文学思维的变革;论证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在论证方法上,主要运用了举例和对比的论证方法,如分别举萧红、萧军和沈从文、师陀作品的事例,在对比中论证了确证因果关系的批评思维对小部分文学作品有效,但面对大规模的文学作品难以实践的观点;事例具体,易于理解。论述语言整体上呈现出严谨、客观、准确的特点。

【存在问题】

1.审题不清,未分条作答,完全按论证思路回答。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2张

2.论证结构分析有误。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3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4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5张

3.作答角度单一,论证特点相关知识不完备。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6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7张

4.内容空洞,只答术语。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8张

5.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9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0张

【优秀答卷】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1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2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3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4张

【复习建议】

1.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知识点,确定答题方向,强化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

高考及模拟考试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题不只要求学生思考准确,更要求思考全面。学生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避免知识点遗漏和重复作答。

2.平时严格规范学生的试题卷面。要求学生,无论字写得如何,一定要认真书写,书写过程中减少或者避免涂改,以保持卷面的干净整洁。

3.答题一定要条理。围绕核心概念或词语,准确精炼概括观点;可以借助标点,也可以用序号,但最好用序号,这样更清晰。

第5题

【原题呈现】

5.有研究者计划运用数据分析,为唐诗做一个影响力排行榜。请你结合材料,就从哪些方面分析相关数据提出建议。(6分)

【参考答案】

5.①分析唐诗作品在读者群中是否收到欢迎、传播的频次等。②分析唐诗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对后人、后世社会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影响。③分析唐诗作品的艺术技巧、语言风格等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④分析唐诗作品在中国文学、文化的传承与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共6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评分细则】

共6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答题内容须与材料相关,脱离材料的主观建议不得分。

【存在问题】

学生审题精准度有待提高,抓不住题干中核心信息和修饰限制信息,答案擦边却不得分。结合文本分析概括能力较差,不能讲文本中语言转换成答案所需。答题规范意识较差。

①_x0001_ 审题不清,答非所问。相当一部分学生理解成怎样做数据分析。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5张

②分析提炼不到位或照抄材料。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6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7张

③不分要点,层次不清晰。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8张

④脱离材料,主观化表达。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9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20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21张

⑤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22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23张

【二轮备考建议】

1.强调规范意识。对于字数较多的主观题,必须分清层析,分条陈述。

2.强调审题意识和文本意识。本题要求学生找出数据分析的对象,不少同学理解为对诗歌内容和艺术的分析,或是怎样做数据分析,导致答非所问。结合文本,在答题时要落到实处。

3.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不能照抄文本,要根据题干情境进行合理转换。

4.继续强调书写的重要性。

5.进行限时精准训练。

第8题

原题呈现:

8.小说中对车轮、脚步等各种声音作了较多描写,有哪些作用?(4分)

参考答案:

①声音描写使小说中的都市环境更加生动鲜活,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②小说中的声音变化体现了时间与情节的推移,烘托了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心情。

(4分。每答对一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阅卷标准:

①具体写出声音的作用的一点给1分。

②每一处的声音都进行分析的,内容靠边的分析一处且点不重合的给1分。

③涉及主题、人物形象的言之有理给1分。

④只答套话,不联系文本的给1分。

优秀答案展示:

信息全面,条分缕析,书写工整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24张

突出问题:

1、书写潦草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25张

2、没读懂题目要求,答非所问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26张

3、对题目理解出现偏差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27张

4、脱离文本,只写套话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28张

学习建议

1、强化审题指导,增强题干意识。让学生能够细致读题干,明确题型,明确题干的要求。注重良好审题意识的培养,倡导学生读题时勾画题干要求的关键元素,问什么,答什么。

2、强化文本阅读训练。要在读懂文本读全文本上下功夫。回答主观题仍有个别学生停留在借助选择题的选项,甚至出现对主题理解失误的情况。要加强学生的阅读,提升理解文本的能力。

3、强化规范作答意识。如分条分点作答;重复点不需要转换着话说;联系文本作答等,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4、强化书写训练。书写答案要认真仔细,合理布局,增强卷面的整洁美观。

第9题

【原题再现】

9.作者认为,“一个好的作品,应该能……让忧伤的人得到安慰,让绝望的人重新点燃希望的灯火”。这篇小说是怎样体现作者这一文学观的?(6分)

【参考答案】

①小说中的主人公一家虽然生活穷苦,处境艰难,但他们辛勤劳动,诚信经营,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量;②虽然他们经常遭遇各种磨难,但也有好心的警官友善地对待和帮助他们。③在作者笔下,生命既让人满怀悲悯又让人心生敬意,世界虽然有些冷酷但也不乏温情和善良,让人从忧伤中得到了安慰,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6分。每答对一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题目分析】

本题为考查小说小说的主旨。作答时,可以结合题干关键词从三个角度结合文本来进行探析,进行采点赋分。

【评分主要问题总结】

参考答案共3条。但经过试评,发现大多数学生回答时能结合文本概括并分析第1、2条,一部分同学回答不上来,或表述不准确。在作答时不分条作答学生多。

【优秀答题范例】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29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30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31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32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33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34张

【问题答案】

1.只答套话、术语,没有结合“怎么问怎么答”的回答问题思路。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35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36张

2.要点意识不强,答案缺乏条理性,或不会分条作答。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37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38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39张

3. 角度重复,多条实为一个角度的内容。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40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41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42张

4. 误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曲解文意、审题不清以致概括偏差太大,得分极少或不得分。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43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44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45张

5.部分学生卷面书写较乱,答题思路混乱。有错别字。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46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47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48张

6. 审题不清,理解力较差,致使概括和分析不到位,表述上“词不达意”。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49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50张

【下一步复习建议】

1.立足读懂文本。借助文章有效信息,结合小说主要要素,有效把握文章内容,同时要理解文章主旨,明白作者创作意图,利于准确有效答题。

2.要重视小说知识的讲解,要细致全面构建小说知识体系,督促学生全面记忆落实。

3.培养审题能力,强化题型意识。要用日常对题干的细致解读培养学生的题干解读能力,明确题目的答题要求。

4.结合训练过的题目,让学生反复推敲标准答案,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强化规范作答意识,分条分层;有要点有解析。要点分条,重点前置;加强语言的表达训练,力求表达完整准确,层次条理。

5.强化书写卷面意识,要持之以恒下大力气抓卷面书写,要认真整洁,注意卷面的合理布局,向规范要分数。

第13题

原题再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

(2)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比也!

二.参考答案

(1)听说今天国君召见您来选择宰相,究竟谁担任宰相呢?(关键词:卜、果、为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关键词:进、臣、恶各1分,句意通顺1分)

三.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所考查的文言文知识点较明确,重点考查学生对重点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兼及文言虚词的考查,同时还隐含对语境的考查。

四.评分标准

整体原则:关注评分点,采点得分,关键点翻译正确即可得分,一点1分。

第一句关键词:“卜”是动词“选择”,译为“挑选”也可以;“果”是副词“最终、究竟、到底”之意:“为”是动词翻译比较灵活,“担任、任、做、当”都可以。

第二句关键词:“进”是动词,“推荐、荐举”之意,“推举”也可以;“臣”是名词,后面带宾语“之”,这里是名词的意动用法,译为“以……为臣子、把……当作臣子”;“恶”读作“wū”,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之意。

五.错误原因

1、重点实词没翻译或翻译错误。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51张

分析:第一句“果”,是副词,“最终、究竟、到底”之意,该考生错译为“结果”;第二句“进”,是动词,“推荐、荐举”之意,该考生错译为“接触”。好多同学没有翻译,直接抄写,真是聪明极了!

2、没有理清句意,翻译错误,甚至语句不通顺。

例如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52张

第一句“卜”译为“选择”,有好多学生翻译成“占卜、卜卦”等皆不正确;“臣之”不知道名词和代词连用,名词活用动词的常识,翻译为“以臣子看待”不合语境。

3、基础太差,导致错误频出。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53张

如“所进”由于不知道所字结构,而频频出错,应该译为“所推荐的”;“君皆臣之”,该考生译为“君主和大臣们人人皆知”,胡乱猜测。

4、书写潦草,字迹模糊不清,很难辨认。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54张

六.复习建议

1、要加强书写,不求美观大方,但求工整规范。对书写潦草的同学,加强字体规范训练。

2、加强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落实,注重课本的翻译及背诵,可以利用晨读,让学生进行强化记忆,进而达到学以致用。

3、对重点字词要让学生知其意而识其形。

4、多做文言文试卷,精讲精练。

5、加强基础知识的梳理与归纳!

第14题

【原题呈现】

14.魏文侯在听取李克的建言之后,为什么会选择魏成担任宰相?(3分)

【参考答案】

①因为魏成富贵时能结交贤才;

②显达时能推荐国君都以之为师的人才;

③与翟璜相比,更符合李克提出的宰相人选的标准。

【评分标准】

此题共3分,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照抄原文不给分,。

【答卷情况】

1. 少部分同学不理解文意,找不到答题区间,答非所问。

2.大部分同学能概况出前两点,但要点不全。

3. 部分学生仍然直接摘抄原文原句,不能体现对原文的理解和概括。

4.一部分同学卷面不整洁,涂污不清,字体潦草,阅卷老师分辨不清。

【教学建议】

1.提升学生文言文整体阅读理解能力,打牢文言字词基础;

2.训练学生抓取答题区间,筛选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3.训练学生审题和概括能力;

4.强调分条规范作答。

第16题

原题及答案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55张

16.本诗以“自贺”为题,“贺”中包含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56张

二、试题分析

本题考的是鉴赏诗歌的情感并结合诗句加以分析。试题考察的是名家的非典型作品。试题设计角度精妙,别出心裁,富有创新性,打破了学生思维定式。想到陆游学生们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于是很多同学先入为主的把本诗情感定位为此类词语,这道题反其义而考之,很多同学答题方向出现了偏差。在一模时出现这样一道题能教会学生认真审题,走出思维定式。本题很好地考察了学生对诗歌的大意的理解和对情感的鉴赏,难易适中,区分度理想,整体得分没有想象的高。本题答案设计详细,分析到位。总之本题是一道非常经典的题目。

三、错误类型分析

1.诗歌鉴赏素养有待提高,基础知识欠缺,没有读懂诗歌。

有的同学认为“贺”使用了“反语”或者是自嘲,不是真正的“贺”,没有读出闲居乡里的满足,对往日辉煌的自豪和对收复失地的期待等情感。有的同学没有读懂“太平/民”,断句失当,理解成了太/平民,从而将感情错误的理解为对平民生活的不满意了。有的甚至理解的不合逻辑,不合事理,如:“对于自己晚年得到陆游赏识的自贺”。

2.审题不清,导致答非所问。

(1)不理解“贺”字的真正含义,看到问情感,就把悲伤的和喜悦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作答,导致某些点无法得分。

(2)审题不细心,没有看到题目问的是“贺”中反映了诗人的什么情感,直接答情感,而且只按自己平常学过的诗歌中体现了陆游诗的什么情感,没有认真读原诗。

(3)把情感答成了比喻、反语、虚实结合、今昔对比等手法,或者把情感与手法都答上了。

3.情感理解的偏差。

很多同学理解出了如下情感:时光易逝的感伤,胜时不再的感慨,对美好回忆的满足,对朋友的怀念,归居乡里的失落与无奈,年老不能参加抗战的惋惜,对曾经的生活的留念,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对自己长寿还未离世的感慨,借酒消愁等。

4.语言贫乏,表达缺少专业术语,表述不准确,欠缺文采。

5.卷面书写不认真,涂抹修改较多,卷面不够整洁,有的笔迹断断续续,非常不清晰(应选用质量较好的碳素笔芯),有的错别字较多。如:将“北伐”写成“北代”;将“赞颂”写成“赞讼”;将“年事已大”写成“年事己大”。

6.不能让阅卷老师快速找到采分点。出现三种情况:一是没有分点作答,导致条理不清楚;二是分点过多(5-6点),导致答案过于分散。三是两点内容很接近,实为一点。没有展开思考,回答角度受限。

7.答案不完整。有的同学只回答了情感没有结合诗句分析,有的只分析或翻译诗句没有鉴赏情感,导致失去一半的分数。

8.上一道题答题超出边界,导致本题答题空间小。

四、提升策略

1.真正读懂诗歌,读懂是鉴赏的前提,要了解诗歌的题目的含义、诗眼、主旨等,关注注释提供的信息。平日注重积累文化常识与典故。

2.加强审题能力训练,弄清楚问题中到底有几个限定词,做到严格针对题目要求作答。

3.增强古代诗歌主观题的训练,精讲,教给学生方法,并进行专业术语的积累,做好试题类型与解题思路的归类梳理,注意思考的深度。

4.梳理拟定同类题型的答题模板,强化记忆,加强训练,形成答题规范。

5.加强古诗文背诵与课外阅读与比较阅读,提升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忌在基础知识上失分。

6.书写潦草的同学,要在有限时间内加强书写训练,做到整洁、规范。错别字多的注意规范书写、克服盲点。强调要学生适当分点答题,做到条理清楚。

第17题

【原题呈现】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中所说的▲ , ▲ ”,是以积土成山为比喻,形象说明。

(2)杜甫中的“ ▲ , ▲ ”两句,描绘了绿水缭绕、生机勃勃的春景,表现出诗人的。

(3)同样是怀念发妻,抒发悼亡之情,苏轼在中▲ ”一句写,,凄凉无限;归有光则在中用“ ▲ ”一句写树的变化,,余味无穷。

【参考答案】

17. (1)譬如为山 未成一篑 (2)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3)夜来幽梦忽还乡 今已亭亭如盖矣(6分。每句1分,错1字该句不得分)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古代诗文名篇名句默写。情景设置新颖又开放,将学科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等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增强语文联系实际的能力,例如第(1)小题“比喻”手法“做事须持之以恒、不能前功尽弃的道理”,第(2)小题,第(3)小题“融现实感受于梦境”“移情于物”,既有生活情景、联系艺术手法,又发散学生思维,多角度展现学生素养,很好地体现了高考语文的考向。

【评分标准】

每句1分,错字、漏字、添字、空题均不得分。

【优秀示例】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57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58张

【存在问题】

1.总体分析:本题难度不大,但是学生背诵情况不容乐观。审题、背诵段落、错别字、位置颠倒、乱写、空题的现象比较严重。

2.具体分析:

(1)第(1)小题两句很多学生不会写,部分学生选取的不是《论语·子罕》的诗句,部分学生选取的诗句不符合题目要求。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59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60张

(2)审题不细 “比喻”,第(2)小题“春景”“闲逸心境”,第(3)小题 “梦中回乡”“树的变化”审题不仔细,导致第(1)小题多写“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第(2)小题多写“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第(3)小题第一个句子多写“我欲因之梦吴越”“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61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62张

(3)对诗文内容没有进行理解性记忆,错别字频出,不一而足。第(1)小题: “辟”“臂”,“篑”写成 “溃”“蒉”“匮”;第(2)小题: “舍南舍北”写作“舍前舍后”“社难社北”, “但”写成“旦”,“群”写成“郡”,“鸥”写成“欧”“鸭”“鹭”“翁”;第(3)小题:“夜深”,“幽”写成“悠”“忧”,“忽”写成“勿”“乎”,“已”写成“以”“亭亭”写成“婷婷”“庭庭”,“矣”写成“也”等。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63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64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65张

(4)次序颠倒、答非所问、乱答一气。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66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67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68张

(5)卷面潦草,字迹难辨。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69张

(6)空题。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70张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关注诗文基本信息:题目、作者、文体、标点等。

2.增强审题意识,养成习惯,做到三到:眼到、手到、心到。

3.强化理解记忆和动手能力,关注语境,字字落实,提高准确率。

4.规范书写。

第21题

原题呈现

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在我国传统手工染色技术中,靛蓝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荀子《劝学》中所说的“青”___①___,而“蓝”则是指蓼蓝这类能提取靛蓝的植物。

靛蓝属于吲哚类天然染料,___②___,对织物纤维更没有亲和力,常规的染色方法不能使其着色。这就需要先把靛蓝用水稀释,往染缸里加入石灰或其他碱性物质,再在染液中慢慢加入米酒或酒糟,让其中的微生物帮助染液发酵,将靛蓝变成蓝绿色的靛白。靛白再与碱性溶液发生反应,___③___。隐色体比靛蓝“乖巧”,不仅能溶于水,也更容易上染棉麻纤维。将织物在染液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捞出晾晒,在阳光和空气的作用下,黄绿色的隐色体经过氧化恢复成靛蓝,漂亮的蓝色就可以在织物上“重生”了。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意思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二、试题分析

本题较好地考查了"语言表达简明、连贯"这一要求,紧扣考纲,有明确的指向性,同时又具有较强的迷惑性。学生由于审题不准,出现了自以为是、逻辑不通、概述不清、错字别字、忽略字数限制的情况。多数学生能答出得分要点的其中之一,但忽略了前后文的逻辑关系,在具体表述上,不够严谨。基于以上事实,大部分学生得分偏低,3分左右。总体来看,此题较能拉开差距,从0分到6分,每个分数段都大有人在。

三、评分标准

1.参考答案

①其实就是靛蓝 ②不能溶于水 ③变成黄绿色的隐色体(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评分细则

①参考答案每条2分。

②超过字数扣一分。

四、存在问题及示例

1.自以为是、胡乱联想,忽略了文本的核心话题“靛蓝”以及前后文的逻辑关系,第①句想当然地直接使用《劝学》中的句子。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71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72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73张

2.理解出现偏差,第①句不能联系上下文将话题定位到“靛蓝”这种染料上,而强调它只是一种颜色。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74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75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76张

3.忽略上下文的联系

不能根据下文“隐色体比靛蓝'乖巧’,不仅能溶于水,也更容易上染棉麻纤维”读出第②句应填写是否能溶于水,导致答案五花八门。有的同学能发现这种关系,但表述为“和水没有亲和力”因而失1分。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77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78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79张

大部分同学将“棉麻纤维”和“织物纤维”理解成两类事物,从而导致失分。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80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81张

4.表述不准确、不全面。第③句大部分同学直接答“生成隐色体”,而忽略了修饰成分“黄绿色”,因而失1分。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82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83张

5.忽略字数限制,答案正确但超出10个字,扣一分。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84张

6.粗心大意,错别字多,卷面差。

例如,将“隐色体”写成“隐形体”“染色体”或“稳形体”等,将“溶”于水写成“融”。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85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86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87张

五、优秀范例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88张

六、复习建议:

1.对于主观题的复习,应该强化审题的准确和答题的规范。

2.连贯题在组织答案时,应注重结合语境,分析前后文的逻辑关系,务必做到“瞻前顾后”“前钩后连”,不要着急填答案。

2.端正态度,要避免出现错别字;组织好答案再作答,避免涂改勾画。

第22题

【原题呈现】

22.请用简洁的文字,概述用靛蓝染色的全过程,不超过50个字。(5分)

【参考答案】

①把靛蓝用水稀释,②在染液加入碱性物质,③再加入米酒或酒糟,④将织物在染液中浸泡,⑤最后捞出晾晒。(每答对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符合要求酌情扣分)

【阅卷分析】

第22题是语言运用中的语段压缩、提取关键词,考查学生辨别、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该语段介绍靛蓝在我国传统手工染色技术中扮演的重要的角色及染色过程,属于说明类语段,语言简洁平实,学生阅读无障碍,但是学生想得满分却不容易。

【评分细则】

阅卷时按点赋分,“稀释,加碱,加酒,浸泡,晾晒”一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符合要求的酌情扣分。

【满分答卷】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89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90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91张

【存在问题】

1.筛选信息不全面,遗漏要点,特别是“浸泡”“晾晒”等关键步骤。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92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93张

2. 不说过程,只说原因、结果,或者将过程中的顺序颠倒。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94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95张

3.表述不清楚,筛选不出关键信息,错将笼统的概述或一些次要信息当成关键信息。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96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97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98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99张

4.字数超过50字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00张

5.错别字特别多

将“浸”写成“侵”,将“晾”写成“掠”,将“晒”写成“哂”等。

【教学建议】

(1)知识储备层面:

存在问题:不能理解概念,不能区分概念关系。如答不清楚说明步骤,逻辑混乱。

解决方案:利用概念、定义和事例帮助学生区分典型常规概念及概念关系。如表达方式说明、描写、抒情等。

(2)思维能力提升层面:

存在问题:不能分角度分析,笼统作答。没有比较思维,找出不同点。

解决方案:训练答题思维要点,如分析语段特征、行文思路等。

(3)答题规范层面:

存在问题:不分点,无逻辑胡乱作答;未正确指出答案关键词(如加水稀释、加酒等),表述语言赘余;书写潦草。

解决方案:首先,强化规范意识,避免非智力因素丢分,要求学生端正答题态度,确保书写清晰、干净、整洁,提升卷面颜值;其次,学会分点答出层次,强化“因分赋点”原则。

第23题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目前,中国高铁运行的速度已越来越快。城市间的时空距离被不断压缩,人们的铁路出行体验在持续提高。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的冬奥高铁,为冬奥会参与者提供高效快捷的交通服务;乘动车到崇礼滑雪,成为越来越多北京人休闲的选择。

但我国还有81对同样忙碌的“慢火车”,这些列车主要服务于偏远地区、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和田玉龙号”旅客列车,是新疆停靠站点最多、票价最便宜的“慢火车”。众多群众喜欢选择乘坐这趟列车外出务工、经商、求学、就医等。

谈谈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整体解读】

从2021年新高考全国I卷作文来看,材料选自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一文,重在帮助考生思考体育之于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重要价值;注重考查考生内在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体现了向新材料作文的回归,任务驱动的性质淡化。本次考试作文是材料作文,要求结合材料整体理解写一篇文章。

材料包括两层内容:一是高铁速度越来越快,时空距离被不断压缩,出行体验持续提高,无论是为冬奥会提供交通服务,还是为普通人作为休闲的选择,高铁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是81对同样忙碌的“慢火车”,虽速度慢,但停靠站点最多、票价最便宜,成为了偏远地区、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外出务工、经商、求学、就医等的不二选择。

整体理解,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科技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各行各业的发展无一不在追求这种高速度体验, “快”是人们喜欢和追求的。个人发展追求“快”,国家进步民族复兴也要“快”,“快”是速度,“快”是效率,“快”是标准,“快”是价值。日常生活中,速度越来越快的高铁为人们追求“快”提供了这种选择。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我们也要看到“慢”的重要性。这里的“慢”不是一无是处,更不是消极落后。这里的“慢”是一种结合国家发展实际,实事求是的一种态度,是考虑到城乡发展、东西部地区等发展的不均衡的一种正视现实的真诚。我们需要“快”,但不忽视“慢”,我们追求“快”,但不排斥“慢”,让“慢”变“快”,让“快”更好。不管是“高铁"还是“普通列车”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人民所需,二者又有所趋同。

要求 “结合材料的整体理解写一篇文章”,不是选择其中的一句或几句话,或者几个关键词,也不是选择一个方面,这一要求非常重要。因此,上述材料中的两层内容要兼顾或者统一,可以以一方为主,但不能将另一方弃之不顾。如只谈我国的高科技发展,只谈偏远地区的“慢火车”等观点都属偏题;要有思辨性。可否以历史的、发展的目光看问题,可否立足现实,全面地看问题,是考察一个人认知水平的重要方面。关于事物的发展、关于自己的定位、关于国家社会的变化,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要看主流,看进步,看努力,看进步的空间。作为当代中学生,应该有这样一种认识,这样一种格局。。

【立意分析】

(1)类比立意指向。将高铁和“慢火车”看做一类事物的两个方面,正确看待和处理这两个方面的关系。由此可以得出“既要追求快,也要发挥慢的作用(注意:不是追求慢)”“创新与发挥旧有事物的作用”“无论快慢,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等立意。

(2)比拟象征类立意指向。将高铁和“慢火车”比拟为人或物,高铁象征了能力强的人或物,“慢火车”象征虽然能力不强,但发挥作用明显的人或物。由此可以得出 “每一个人或物要找到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作用”“尺有所长,寸亦有所长”等立意。

(3)中国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讨论立意指向——人民的需求。这个材料用一个点说明了我国发展的基本面:发展是不均衡的,但是我们努力在改善,快和慢一起发挥作用。由此可以得出“发展既要追求高远,也要立足我国现实,想方设法改善提升”“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要注意均衡性,努力弥补差距”等立意。

以上立意可以单独阐发,也可以融合阐述,供参考。

【立意指导】

切题立意:

(1)建造快高铁与保有慢火车,都是为满足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需要而有 /无论快与慢,适合人民、适合发展的就是最好的 /让新(快)与旧(慢)共奏时代之歌

(2)辩证看待,快与慢为适应不同的地区或经济发展需要,各得其宜 / 尺有所长,寸亦有所长

(3)高铁引领时代速度,慢火车彰显时代温度 / 高铁速度,绿皮温度 /兼顾高效与关怀,寻找快慢新平衡 /社会的发展既要看先进的一面,更要看到关照弱势群体的温情的一面 / 文明的进步既看经济的发展,更要看温情的充溢。

(4)快与慢结合,协同共进。

偏题立意:

(1)发展高铁,追求创新(断章取义,没有“结合材料整体理解立意”)

(2) 物尽其用,发挥绿皮车的作用(断章取义,没有“结合材料整体理解立意”)。

(3)中国的改革复兴(大而无当,笼统模糊,命题人要求谈对“快”“慢”两种现象同时存在的认识)。

【赋分标准】

一类卷作文(53-60)

从整则材料生发出立意,立意符合题意,有属于自己的观点的阐述,体现对人、事物或国家发展的认识。

具有思辨性,有辩证的内容;有条理有层次的讲道理,能逐层深入或平行三层以上,有深度梯度的展开论述;文体特征鲜明规范,议论文不能大篇幅论据排列;例证、引证典型、新颖;行文流畅,语言生动,有表现力。

二类卷作文(46-52)

从整则材料生发出立意,立意符合题意,对人、事物或国家发展的认识虽正确但有不深刻的表现(有的层面、段落),但还是较好体现了考生的体验和思考的过程与结果。

具有思辨性,有辩证的内容;有条理有层次的讲道理,能逐层深入或平行二层以上,有深度梯度的展开论述;文体特征鲜明规范,议论文不能大篇幅论据排列;例证、引证典型,虽不一定新颖,但恰当有力;行文流畅,语言简洁,有表现力。

三类卷作文(38-45),观点符合题意,但缺乏体验和思考。

内容空洞,事例与观点结合较差;行文松散,文体不清;行文不够通顺,例证与观点有不吻合的地方。

四类卷作文:(30—37分),只从一方面立意,跑题,内容与材料意义没有关系,中心混乱,语言杂乱。

五类卷作文:(0—29分),文章与材料毫无关系,语言严重不通,抄袭。

注:切入分:45分

阅卷报告

一、题目上:

1.题目空而大,与主题无关,不利于阅卷老师迅速把握立意,如“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得与失”“初心不改,万水长流”“仰视、平视与俯视”“做自己的星星”“生活”“岁月美味”等: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01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02张

2.题目用词不高雅,如“快节奏中的小调调”“豆浆油条”“新科技与老东西”等: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03张

3.题目只体现一个方面,不能兼顾两者,如“停下来,享受'慢生活’”;

4.漏写题目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04张

二、审题上: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05张

1.套作明显,偷换概念。只谈“选择/爱好/共同富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初心/变与不变’’,脱离材料中的“快慢火车的内涵、意义”;将“快火车”偷换成“奋斗/勤奋/奉献”,将“慢火车”偷换成“稳定/拙劣”等。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06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07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08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09张

2.立意上未能从整体上理解,割裂关系:

(1)只看到“慢火车”的弊端,没见到“慢火车”的好处。只认可“中国速度”中的“快速度”。

(2)将“慢火车”理解成要享受“慢生活”,否定“高铁/快生活”。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10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11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12张

三、内容表达上:

1.内容空而大,空谈“中国的发展奋斗”,“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新时代下的新生活,科技创新”等问题严重: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13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14张

2.抬高“慢火车”存在的价值,认为“慢”即“稳”,“更可贵”: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15张

3.议论文体加题记,看似高端,实则不明所以: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16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17张

4.虚构小说,或只拓展材料,叙述内容空洞生硬: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18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19张

5.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缺少与材料主题的联系: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20张

6.字体潦草,乱涂乱划: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21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22张

7.未能写完: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23张

8.抄袭前面阅读理解: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24张

9.错别字明显: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25张

2022年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阅卷报告  第126张

四、教学建议:

1.进一步做好学生审题立意/拟题训练,切入口要小,联系材料关键词,不可大而空。

2.做好思辨训练,勿割裂关系,只谈一方面。让学生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立足现实,全面地看问题。

3.平时写作时大而化小,将宏大的观点具体化。具体到某一个方面、领域,使论述更有针对性。

4.打造精品段落。平时做好规范优美的开头段、辩证段、论证段、概念阐释段练习。

5.积累运用新鲜丰富素材,彰显典型性/个性化。如本次作文学生素材集中于“冬奥会”上的谷爱凌/武大靖等人身上,语言缺乏文采且与主题联系不大。

6.继续规范学生书写。

五、可借鉴的优秀标题:

快是自强不息,慢是厚德载物

速度与情怀,繁荣与昌盛

快慢本无异,方因地制宜

快慢交织,共铸璀璨生活

快中促发展,慢中务民需

快慢结合,服务人民于高效之境

快慢皆手段,为民才是真

高效快捷促便利,忙慢服务显温情

快是速度的强劲,慢是中国速度的温情

高铁速度,绿皮温度

于快中领跑,于慢中惠民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