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夏桂成老教授“调周治法”临床发挥 值得收藏

一.行经期活血调经,重在祛瘀 一般调经法:加减五味调经汤:当归 赤芍各10g 五灵脂12g 艾叶6-9g 益母草15-30g 泽兰12g 川牛膝10g 经期停服,经净则停。 逐瘀通经法:促经汤:香附10 g 熟地10g 赤芍 莪术 12g 木通5g 苏木9g 当归10g 川芎5g 红花10g 肉桂5g 后下 桃仁9g 甘草3g 逐瘀脱膜汤:丹参 赤芍 五灵脂12g 肉桂5g 后下 延胡索12g 三棱 莪术各10g 五灵脂10g 化瘀止血法:加味失笑散:五灵脂12g 蒲黄6g 当归 赤芍 续断 各10g 大小蓟12g 血余炭9g 荆芥6g 益母草15g 二.经后初期滋阴养血,以阴扶阴。 1.滋阴养血法: 轻剂:归芍地黄汤加减 当归 白芍 怀山药 山萸肉各10g 熟地12g 丹皮9 茯苓 怀牛膝 寄生各10g 经后初期服 每日1剂 水煎服2次 小腹胀 矢气頻作,去当归 加丹参 10 g 砂仁 后下5g 煨木香 9g 出现纳差 舌苔厚腻 去当归 熟地 加入陈皮 制半夏 炒麦芽 12g 出现胸闷脘痞,时欲嗳逆,去熟地 加入荆芥 6g 郁金 9g 婆啰子 10g 归芍地黄汤中有当归 熟地 两药合用 容易导致腹胀便溏 故去当归 加入丹参10g 考虑天葵阴水,可以加入寄生 牛膝。 滋阴养血中剂:二甲地黄汤 炙鳖甲 6-9g 牡蛎15g 熟地 山药 各10g 山萸肉 6-9g 炒丹皮 10g 茯苓 白芍 怀牛膝各10g 滋阴养血重剂:三甲复脉汤 滋阴奠基汤 龟甲先煎 10-15g 左牡蛎 先煎 15-30g 怀山药 熟地各12g 山萸肉6-9g 丹皮 茯苓 怀牛膝 制首乌各10g 玄参 9g 太子参12g 2.降火滋阴法 (1)降火滋阴 知柏地黄汤 知母6g 黄柏10g 生熟地12g 怀山药9g 山萸肉6g 丹皮 茯苓 泽泻9g 怀牛膝 玄参各10g 寄生12g 若烦热口渴 咽喉干燥 上方加入沙参10g 麦冬9g ;如果出现脘腹作胀,矢气偏多,大便溏者,上方去知母 玄参 加入木香 9g 炒白术 12g 砂仁 后下 5g 白蒺藜 10g (2) 清心降火 常用方剂 清心莲子饮 导赤散 清心汤 加减清心饮: 钩藤12g 莲子心5g 茯苓12g 黄连3g 合欢皮9g 丹参 赤芍 生地各10g 麦冬6g 黛灯芯 1米 经后初期 日服1剂 水煎分2次 若心烦失眠 加入炒枣仁 9g 龙齿 10g 胸闷气窒 时欲叹气 加入广郁金9g 石菖蒲5g 如果头昏头痛 口干口苦 加入白蒺藜 全蝎5g 脘腹胀 加入木香 陈皮6g 佛手5g。 (3)清肝降火 加减滋水清肝饮 丹参 白芍 各10g 生地12g 炒丹皮 茯苓 怀山药 泽泻9g 山萸肉6g 钩藤15g 炒山栀10g 五味子 柴胡 甘草 各5g 头痛目赤为主:夏枯草10g 菊花6g 苦丁茶12g 必要时加入龙胆草 胸闷脘痞纳食不佳者 加入陈皮 佛手6g 木香9g ;胁肋乳房胀痛:加入青皮6g . 橘叶5g 金铃子 9g 3.健脾滋阴 健脾滋阴汤 药用党参12g 白术 茯苓 怀山药 各10g 山萸肉6g 煨木香 6g 砂仁 后下5g 赤白芍各10g 荆芥5g 莲肉 9g 广陈皮6g 若肠鸣鹿鹿 大便溏泻 小腹冷痛感者 加入炮姜 5g 六神曲10g 玫瑰花5g 三.经后中期滋阴养血 佐以助阳 1.阴长运动有所迟缓者的治疗 (1)一般性阴虚者 滋阴养血 佐以助阳 归芍地黄汤 :丹参 赤白芍 怀山药各10g 山萸肉6g 熟地12g 炒丹皮9g 茯苓10g 怀牛膝 寄生 各10g 佐以助阳者,再加入川断 菟丝各10g 肉苁蓉6g 也可加锁阳 党参 白人参 (2)阴虚火旺 滋阴降火 佐以助阳 知柏地黄丸 +怀牛膝 玄参10g 寄生12g 加入杜仲 菟丝子各9g 锁阳6g (3)脾弱阴虚 健脾滋阴 必佐助阳 健脾滋阴汤 党参 白术12g 茯苓 怀山药 各10g 山萸肉6g 木香9g 砂仁5g 后下 赤白芍9g 莲子肉12g 陈皮6g 荆芥5g 其中党参 白术 砂仁属于阳性,必要时可以加入黄芪10-15g 泡姜3-5g 经后期 佐以助阳 加入续断 菟丝子 或加杜仲 覆盆子 2.间或运动倒退者 相间使用助阳药 3.超前倒退运动不协调,不仅滋阴佐以助阳,并需调理肝脾。 四.经后末期滋阴助阳,阴阳并调。 1.阴长运动稍弱者,滋阴助阳,阴阳并调。 补天五子种玉汤:丹参10g 赤白芍、怀山药、熟地各12g 炒丹皮、茯苓、枸杞各9g 山萸肉、五味子各5g 菟丝子、覆盆子、紫河车各9g 川续断12g 五灵脂10g 木香9g (五子衍宗丸合归芍地黄汤加减) 心烦寐差者 加炒枣仁10g 莲子心5g 若胃脘部不舒 腹胀矢气者 可加入陈皮6g 砂仁后下 5g 若湿浊内阻 舌苔黄白腻 尿少神疲者 可加入广藿香9g 荆芥6g 苍术9g 2.阴长较迟缓,或倒退者,滋阴助阳,着重助阳。 表现带下或多或少,用无比山药丸(阴阳并调) 山药10g 菟丝子12g 五味子6g 肉苁蓉、杜仲、牛膝、熟地、泽泻各10g 巴戟天、赤石脂各9g 临床上常去泽泻,加续断、茯苓各10g 若脾虚湿浊内阻者,出现腹胀矢气,大便溏泄,出现腹胀矢气,舌苔厚腻,可用健固汤 党参、苍白术、茯苓各12g 薏仁20g 巴戟天9g 木香9g 砂仁5g 佩兰 杜仲各5g; 3.阴长运动或前或后不协调者,补肾调肝脾,或清肝滋阴等法。 滋肾清肝饮: 丹参 赤白芍 怀山药 熟地 各10g 炒丹皮 茯苓各9g 钩藤12g 柴胡5g 川断 菟丝子各12g 杜仲9g 山萸肉6g 白术12g (六味地黄丸合丹栀逍遥散组成) 若高雌激素所致,临床出现带下过多,面部痤疮,脉弦,舌红苔黄腻者,予以滋阴降火,清肝宁心,用加味清经散。 地骨皮12g 炒丹皮、青蒿、黄柏各9g 白芍 茯苓 熟地各10g 川断 寄生 菟丝子 青龙齿 制苍术 各9g ) 五.经间期排卵期补肾活血,重在促新 1.气血活动欠佳,氤氲状不足者,重在活血通络,以促转化顺利,排出精卵。 (1).一般活血通络,促发排卵,加减排卵汤 (当归 赤芍 泽兰 茺蔚子10g 红花 香附各6g) 丹参 赤芍 各10g 川芎6g 五灵脂 泽兰 山楂 川断 香附 各6g 红花 荆芥各6g 经间期排卵服 日服1剂 心烦不寐者 加合欢皮10g 钩藤12g 两少腹疼痛者 加延胡索 全蝎6g 腹胀矢气者,大便溏泄者,加煨木香 六神曲 制苍术各10g ; 注意事项:其一有锦丝状带下物质 二是服药时间 3数律者 服药3剂 5数服5 7数服7 (2)血瘀 卵巢 输卵管有症瘕积聚 促排卵汤 :丹参 五灵脂 川断 香附 山楂 各10g 川芎 红花 荆芥各6g 地鳖虫 8g 山甲片 6g 若症瘕者 加炙水蛭5g ,若少腹疼痛明显,加入延胡索10g 全蝎6g (3)湿热 多指有盆腔炎症 加味红藤败酱散 药用红藤 败酱草各15-30 g 丹参 赤白芍各10g 薏仁 30g 土茯苓15g 木香9g 马鞭草 萹蓄各12g 佩兰 苍术 续断 五灵脂各10g 若少腹疼痛 加延胡索10g 制乳没6g 心烦失眠者 加莲子心5g 合欢皮10g 腹胀矢气 大便溏泄 加砂仁5g 六曲10g (4)痰湿 肥胖 多毛多脂 多囊卵巢综合征 温阳化痰促排卵汤 炒当归 赤白芍 怀山药 制南星 各10g 桂枝5g 川断 紫石英 各12g 红花6g 川芎5g 茯苓12g 香附9g 苍术10g 若口渴烦热,面红痤疮,去川桂枝 加栀子 丹皮 六一散包煎 ; 2.阴阳失衡,重阴或阳有所不足,重在调复阴阳,或扶阴或扶阳,稍佐活血,以促转化排卵。 (1)阴虚阳弱,阴阳失衡。(表现锦丝状白带,头昏腰酸) ,治当滋阴助阳,稍佐活血 补肾促排卵汤 当归 白芍 怀山药 熟地 丹皮 茯苓 川断 菟丝子 鹿角片 (先煎)各 10g 山萸肉6g 五灵脂12g 红花5g 经间期排卵服 日服一剂 若乳房胀痛 加柴胡 5g 青皮6g 绿萼梅5g (2)肾阴虚者: 一般表现为月经后期 量少 甚至闭经 经治疗后 初出现锦丝状者 并伴头昏腰酸 烦热口渴,治当滋阴养血,交济心肾,稍佐活血通经,方用益肾通经汤 药用柏子仁 丹参 熟地 川断 泽兰 川牛膝 炒当归 赤白芍10g 茺蔚子 生茜草 各15g 鳖甲(先煎)9g 山楂10g 若夹湿浊者,上方柏子仁 当归 加入木香9g 炒白术10g 六曲10g (3)肾虚偏阳 脾肾不足者 出现头昏腰酸 纳欠神疲,腹胀矢气,大便溏泄,有锦丝状白带 健脾补肾促排卵汤 党参15g 制帮苍白术 怀山药 丹皮 茯苓 川断 菟丝子 紫石英 (先煎)各10g 煨木香 9g 佩兰8g 五灵脂12g 六.经前期补肾助阳,扶助阳长 1.阳有所不足,以致阳长不及者,补肾助阳,维持阳长,这是经前期的主要治疗方法 (1)阴中阳虚者 ,当予以阴中求阳,水中补火之法。 右归饮 丹参 赤白芍 怀山药 地黄 炒丹皮 茯苓各10g 山萸肉6g 川断 菟丝子 紫石英 各12g 五灵脂10g 绿萼梅5g 胸闷心烦 夜寐甚差者 可加入钩藤15g 莲子心5g 头痛急躁 乳房胀痛 可加入白蒺藜 10g 炒柴胡 5g (2)血中阳虚者 头昏腰酸 胸闷烦躁 神疲乏力 或有腹胀 毓麟珠(四物汤+四君子汤+杜仲+菟丝子+鹿角片) (3)脾肾不足 气中阳虚 当予以气中补阳,脾肾双补,健脾温肾汤 党参15g 炒白术12g 怀山药 炒丹皮 茯苓 杜仲 菟丝子 紫石英 (先煎) 各10g 木香9g 五灵脂10g 陈皮6g (4)阴虚及阳 主在阴虚 治当滋阴养血 扶阴以助阳 (归芍地黄汤加减) 2.阳长过盛,或称阳长有余者,予以清热泄阳,或滋肾清火法,此为反治法,亦为反常治疗法。 (1)阳盛有余者,烦热口渴,乳房胀痛,便艰尿黄,脉象弦数,苔黄腻。 三和饮治之: 薄荷后下5g 栀子9g 黄连6g 郁金 9g 桔梗9g 甘草6g 当归 赤白芍 怀牛膝各10g 生地 9g 经前服 尿少色黄 加竹叶 心 5 g 泽泻10g 黛灯心1米 烦热失眠 口苦咽干 加入钩藤 12g 莲子心 5g 腹脘痞胀 矢气频作 加入木香 9g 陈皮6g 枳壳9g (2)肾虚火旺者 予以滋肾清火法 滋水清肝饮 (前有不祥述) 3.阳长不及与阳长过盛交替发作者,这是一种矛盾错杂病变,是一种不协调的病患,治当调理阴阳与协调肝脾气血相结合。 七.经前后半期助阳理气,补理兼施。 1.主要的治疗方法,在于助阳与理气并重。 (1).阳有所不足,常伴有一定血虚。 毓麟珠(四君四物加入川断 菟丝子 鹿角霜)和越鞠丸 (2)脾肾不足 气中阳虚 助阳补气 健脾补肾 常用健脾温肾汤 加入理气汤 党参 炒白术 怀山药 炒丹皮 茯苓 川断 紫石英各10g 煨木香9g 五灵脂10g 制香附9g 泽兰10g (3)重要加减 1.气郁 郁金 合欢皮 婆啰子各10g 柴胡5g 2.痰 加半夏 苍术10g 3.瘀血 肉桂 后下 3g 五灵脂10g 泽兰10g 2.反常治疗 (1)阳长有余,阳过盛者,治疗上清热泄阳与调经相结合,用先期饮和三和饮加减 知母6g 黄柏9g 黄连5g 黄芩9g 炒当归 赤白芍 桃仁 红花 各10g 制香附 泽兰各9g 艾叶5g 若心烦失眠 可加莲子心5g 大黄6g 经量多 色红,血块多,可加入大小蓟各12g 五灵脂40g 炒蒲黄 包煎 6g (2)肾虚火旺 右归饮合丹栀逍遥散加减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