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妙第
日期:2017年08月24日
前提:未来主义
对于未来的畅想首先是从艺术圈开始的,意大利作曲家弗鲁奇奥·布索尼在1907年创作了《新音乐审美概论》的著作。1909年由意大利马里内蒂倡始,1911年至1915年广泛流行于意大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跨越意大利国界、传布于欧洲各国。其理论的根源被认为源自以尼采﹑柏格森哲学为基础,强调未来的艺术应具有“现代感觉”,并主张表现艺术家进行创作时的所谓“心境的并发性”。显然,这些观念被看作未来主义的雏形,是未来主义思潮主要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意大利诗人、作家兼文艺评论家马里内蒂于1909年2月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一文,标志着未来主义的诞生。他强调近代的科技和工业交通改变了人的物质生活方式,人类的精神生活也必须随之改变。他认为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的时空观念,旧的文化已失去价值,美学观念也大大改变了……未来主义Futurism马里内蒂在1909年的开山的概括性宣言之后,自己动笔或参加草拟一系列关于诗歌、戏剧、建筑以及其他各种艺术的宣言。他于1905年在巴黎创办《诗歌》杂志,后来又创办同名报纸以发表该派的作品。
一.未来科学的诞生
1.诞生
1909年2月20日,艺术家菲利波·托马索·马利内特(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费加罗》报上发表了未来主义宣言,该宣言更多的是显现了为了冲破传统的束缚,为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未来学”一词,是德国学者O·弗莱希泰姆在1943年首先提出和使用的。未来学是研究未来的综合学科。又称未来预测、未来研究。通过定量、定时、定性和其他科学方法,探讨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预测按人类需要所作选择实现的可能性。狭义的未来学着重研究现代工农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后果,探讨未来社会的发展前景;广义未来学指关于地球和人类未来的一般理论。
2.未来科学产生的原因
但是未来给予人类最大的机遇是巨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成长性、逆袭性以及迭代性。其根源在于人类在开展经济活动时,受到的干扰因素主要来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自身心理活动三大范畴。而随着人类对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生命规律逐渐认识,在此基础上逐渐掌握了并知道上述这三种不确定因素的根源,从而为人类在经济活动开展时规避各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尤其是心理活动作为特殊的不确定因素在未来的社会格局中制造的各种问题日益引发人类的警觉并深入进行研究。
而且,人类自从有了独立的意识之后,对于未来始终有着观念。具体表现为保守观念下的内卷化等的轮回状态、消极状态下的忧患意识、积极状态下的乌托邦思想。至于那种观念占据主要地位则要根据当时的社会思潮而定。
所以,《未来学》理论的兴起和发展,一方面是为了适应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客观形势,更主要的,是为了应付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挑战。
3.未来科学构建的基础
但在理论的构建角度来说,作为《未来学》理论必须是基于学术性具有概括性、模糊性以及混沌性,而在科学性上则要体现出趋势性、耗散性以及演化性;在哲学性上则要体现出综合性、辐射性以及关联性等的架构。
从以往的《未来学》理论创建的学术定位来说,更多的是着重于幻想、预测以及文学,如此一来,这样的理论很容易陷于《预测学》的框架之内。而且,以往的《未来学》著作往往是更多地体现出文学性,这就令人啼笑皆非。
既然作为未来的发展路径中,事实上或多或少会面临到意想不到的事情,可能是管理、经营、亦或业务方面的问题,这些突发事件暂且称之为“不确定性”;面对突入而至的“不确定性”,任何一位当事者更关心的是如何去面对与管理它,致使自己能从中化险为夷。
二.未来科学组成的内容
从理论的架构上可以看到,作为未来科学的理论基础是立足于当下对未来的探索。
所以,它的理论分类是以未来不确定因素产生的来源作为类别化前提。
1.未来规划
未来规划是以预测学、未来学、战略学、谋略学、策划学、会展学等理论为基础构建,强调的是针对未来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未雨绸缪的做好预防、规避以及降低损失等举措。
通过对未来的规划,相信未来的科学将会按照人类的需求不断的发展,而远没有把世界变成无所不知,所以,未来科学--就是不断把未知变为已知,这是我们人类伟大的真谛,也是弘扬探索精神之目的。
无所不知与无知其实都不存在,但是,无所不知与无知的思想意识,人类智慧、聪明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最高境界,也是未来科学的顶峰。显然,对于未来的无知,不仅仅是没有文化,也不是知识极度贫乏,其实是用已知的知识随意否定和妄下结论的狂妄自大。
《策划学》
《策划学》首先研究的是在具体的策划的过程,需要多少种思维方法与各个部门以及成员和素材结合,共同联袂促使目标实现。其次,策划的结果就是要体现在对结果的追求,这样的结果追求与策划的诉求是否吻合?最后,策划的价值在思维、意识、社会这三个主要的价值方面又是如何体现的?
《战略学》
所以,《战略学》理论就是为了利益竞争而做出的各种宏观上的定位和方案,未雨绸缪的指导着未来的行动纲领和方针,从而决战于千里之外。
《预测学》
《预测学》理论的核心价值在于立足当下,针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未知中的探索,从而在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结局以及事态进行预案选择,进而规避风险,成功的走向未来。
《谋略学》
在写出《运筹学》之后,才明白谋略的概念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知道了“战略”的概念和意义。显然,“谋略”的的重要意义在于见招拆招的应对性。也就是说,具有相应的模糊性。即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和组织之间发生博弈行为之时,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博弈?以多种方法应付一种或多种方法的特征说明,“谋略”的形态有着以变应变的随机应变要求。这是否说明“谋略”的最高境界就是应变自如的境界?
《会展学》
会展业是会议业和展览业的总称。是一个方兴未艾的服务行业,影响面广,关联度高。会展既包含集会,也包含论坛和展览。作为组织者就是通过会展组织相关领域的人士与会起到形象展示、进行供需对接,最终就是起到各取所需的作用。
《未来学》
《未来学》理论的核心着重解析在未来即将来临之际如何了解未来的状态所具有的演化路径、变化规则以及对于其它领域具有的影响力,从而坦然接受并欣然面对。从而在现实的事务处理中,以变应变,从而立于不败之地。如此,使得未来的即将到来不致影响最终的发展目标。唯此,未来一切变化,尽可能在掌控之下!
2.未来科技
未来科技是指超越现实的科学技术。未来科技与高科技、最新科技以及前沿科学技术等的概念完全不同,而且是有本质区别的。包括人类未来的科学技术总和以及某一项科学技术。
未来科技给人类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科研前景,未来科技的创建就是弘扬探索精神科技创造未来。
因为,人类到目前为止,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恐怕连整个自然奥秘的亿分之一也没有,所以,未来科技,并不是指虚无缥缈的猜想和臆想,而是硬实需要人类去研究和发明创造的科学技术,只是,我们目前还没有达到那样的先进水平而已。
未来科技主要体现在基因工程、生物工程、智慧城市、万物互联、智慧生活、太空技术、通信技术、航天技术、宇宙科学、建筑科学、城市科学、交通工具等等;
基因工程:
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基因工程技术为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生物工程:
所谓生物工程,一般认为是以生物学(特别是其中的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化工、机械、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工程技术,充分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就,自觉地操纵遗传物质,定向地改造生物或其功能,短期内创造出具有超 远缘性状的新物种,再通过合适的生物反应器对这类"工程菌"或"工程细胞株"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以生产大量有用代谢产物或发挥它们独特生理功能一门新兴技术。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万物互联:
又称之"物联网技术",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因此,物联网技术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叫做物联网技术。
智慧生活:
智能生活平台可以自由的与主流智能家居品牌产品互通,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家庭用户可以自由的通过无线链接Internet,直接上互联网远程查询到相关所需信息并具备社交互动特点。
太空技术:
太空技术(Space Technology)又称空间技术。与实现太空活动相关的技术。它包括研究、生产和发展太空飞行器技术及其配套装置的技术,把太空飞行器送到预定轨道的运载器技术和对太空飞行器进行监视、测控和管理的技术。
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专业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电路基础、通信基础原理、交换技术、无线技术、计算机通信网、通信电子线路、数字电子技术、光纤通信等。
航天技术:
航天技术是指将航天器送入太空,以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又称空间技术。
宇宙科学:
《宇宙学》的理论首先要研究的是宇宙运行的规律所在。其次,《宇宙学》的理论是要研究宇宙运行的规律对人类的影响何在?最后,通过对宇宙的运行规律的掌握和运用,能够多大层面上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和未来发展?
建筑科学:
随之而来的是文化界各领域的冠以"未来主义"名称的宣言纷纷发表。1914年7月,意大利年青的建筑师圣伊里亚发表了《未来主义建筑宣言》,激烈批判了复古主义,认为:历史上建筑风格的更迭变化只是形式的改变。因为人类生活环境没有发生深刻改变,而现今这种改变却出现了,因此,未来的城市应该有大的旅馆、火车站、巨大的公路、海港和商场、明亮的画廊、笔直的道路以及对我们还有用的古迹和废墟……在混凝土、钢和玻璃组成的建筑物上,没有图画和雕塑,只有它们天生的轮廓和体形给人以美。这样的建筑物将是粗犷的像机器一样简单,需要多高就多高,需要多大就多大……城市的交通用许多交叉枢纽与金属的步行道和快速输送带有机地联系起来。……建筑艺术必须使人类自由地、无拘无束地与他周围的环境和谐一致,也就是说,使物质世界成为精神世界的直接反映……【】佚名未来主义,360百科
城市科学:
以人类未来生活的城市总体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主要探讨未来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各种宏观的、综合的战略问题,研究未来城市的功能、作用以及未来城市规划和发展规律等。
交通科技:
就是揭示未来交通科技的发展成就和趋势以及各种科技与交通科技结合和转化。从而全面、具体地研究交通动态、技术经验、科研成果,多视角这些先进技术和产品如何在未来城市和人类的生活中所能发挥的价值及其意义。
3.未来创建
未来科学技术发展是个漫长的历程。近百年来,人类科技的发展是史前多少万年人类发明的总和,按照这样的发展规律,再过50年、100年,未来科技发展是什么样子?包括汽车、住房、航空、航天、电视、网络等等,显然,未来科学所创建的全新生活方式和生产形式以及社会模式都是在人类基于现实的基础下不断地想象和抉择以及判断。
那么,现在人类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非常多,这些项目还未被人类完成发明、创造和掌握使用,这些是否属于未来科技?当然是未来科技!
所以,未来科技的发展核心就是不断的形成全新的社会模式、创建全新的生活方式、以及更为经济合理的生产形式。
《创造学》:
首先,创造是指的发明创造活动的整个程序。其次,发明是创造行为的结果。最后,构成则是整个发明创造活动过程之中,将各种要素组合起来,使之形成一个逻辑系统的行为状态。《创造学》理论核心就是提出创造行为全新的本质观念,最终创造出全新的物品用以解放人类的思想和精神以及体力。
《创业学》:
创业既能促进原有产业的蜕变进化,引发更高层次的竞争,从而不断的改善创业者和人类的生活品质,更能施展创业者的宏图大志,最终实现创业者本人及其追随者的欲望和梦想。而作为成功的企业来说,事实上也存在着“永续创业”的指导思想。亦即不断的创新,从而摆脱不断被淘汰的厄运。而这些就是《创业学》理论研究的核心。
《文化学》:
《文化学》理论的研究必须从人类行为的角度进入,通过对人类行为的最高境界——能力着手,从中解析文化与能力的关系。同时通过详实的论证,阐述了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文化与野蛮的关系,文明与野蛮的关系。
《乌托邦学》:
《乌托邦学》理论就是研究,乌托邦如何是由思想发展之理论,并且付之于行动,使得乌托邦理念在地球上有着一个个小型的社区和国家的反智逻辑系统。
《运筹学》:
《运筹学》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在整个运行系统中,为了使系统更为高效的发挥作用,通过将各种模块、结构和单元按照各自的属性进行各得其所的最优化排列组合,并将这种排列组合镶嵌进整个系统中参与运行,从而使得整个系统能够最有效地进行信息反馈和产生效益。所以,《运筹学》理论其实质就是在于了解、发现系统在筹划及运用中需要和使用各种模块、结构和单元活动时的基本规律,以便更有效和极大的发挥各种有限资源的效益,达到总体或全局有效或平衡的目标。
三.未来科学的目标
所以未来科学的核心着重解析在未来即将来临之际如何了解未来的状态所具有的演化路径、变化规则以及对于其它领域具有的影响力,从而坦然接受并欣然面对。即不仅仅要从现有的制度、立场以及经验出发,还要面对“不确定性”,学会包容、接纳变化。以积极开放的心态,能够避免为了保护自己而做出不恰当的抵触。通过对客观事物不断演化的实际事实认知,强调变是不变的法则。从而在现实的事务处理中,以变应变,从而立于不败之地。如此,使得未来的即将到来不致影响最终的发展目标。唯此,未来一切变化,尽可能在掌控之下!
人文性:
人文主义(humanism)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
经济性:
在汉字中,“经济”的概念是这样的外延,即经世济用。何谓经世济用?即经得起长久使用。也就是说,一个手段或物品以及方法不是一起性消费,而是能够多次或更多次的消费,具有很好的性价比。显然,经世济用的内涵是具有理性的思维诉求,在这样的诉求下,“经济”的概念就有着持续性、性价比以及效益性的特征。这说明了人类在开展财富制造、积累、分配、储存和消费各项活动时,要求做到对各种资源的使用要做到尽可能的合理利用,就要在对资源配置和利用上运用各种优化的模式和方式,从而更有效的发挥各种资源价值,使得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的效益得到最大化和最合理化的体现以及消耗。
控制性:
控制是根据组织的计划和事先规定的标准,监督检查各项活动及其结果,并根据偏差或调整行动或调整计划,使计划和实际相吻合,保证目标实现的行为。
所以,控制的价值在于针对未来,作为人类需要信息来走向明天。不精确的、不完整的、过多的或延迟的信息会严重阻碍他们的行动。因此应该开发出一种管理信息系统,使它能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数量为正确的人提供正确的数据。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尽量避免不恰当的决策,针对客观事物不断演化的境况,强调以变应变,驾驭趋势的原则。
撰写者介绍:
韩妙第,1963年出生于上海。通过长期的理论撰写和创作,发现人类原有的二元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不能解决现实中的各种理论各种弊端和问题,于是将人文科学和哲学从原来的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中独立出来。可是发现有些书即使在四元化的结构上也无法归类。于是就琢磨问题在哪里?直到写出了《未来学》理论才恍然大悟。原来的四元化分类是不合理的,五元化才合理。所以,在此基础上将那些无法归类的理论进行梳理之后都归到“未来科学”理论体系,由此开创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未来科学以及哲学科学五大理论体系相关理论著作和撰写;
6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