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液在身体内的流动会达到平衡状态即是健康状态。从中医视角看,胖子是身体“积水”导致。身体内水液的流动状态是人体寒热变化的载体,带动着身体内氧气的运行。身体内水流变慢,则意味着身体会出现相对缺氧。所以,身体肥胖者比一般人更容易感到疲倦和无力。
这种体质在遭遇伤寒的时候,往往经不起发汗。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茯苓、芍药、生姜各三两,白术二两,炮附子一枚。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身体容易“蓄水”的人一般是肾气不足的人,因为肾通过过滤血液当中水分变成尿液排出体外,从而让人体的水“流动”起来。肾虚很容易导致过滤血液的量偏少。中医所说的“肾虚”,是指肾的机能下降和低温状态下(或者热量不足)工作。当人体排尿较少的情况下,身体就会持续积水,肠胃通过也会蓄水很多。另外,人体的热量产生,肾脏系统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肾脏通过祛除掉血液当中的尿酸来提高人体血液的含氧量,以配合心脏运行血液提高人体的热效率。这种体质如果遭遇感冒,不恰当发汗则会导致人体热量损失过多,热量损失会导致人体水流速度进一步变缓,进一步引发肾虚,这种情况下病情会加重。“心下悸”是肠胃积水的感受,头晕、目眩、身体抖动都是心肾运行水液不足导致的能量供应不足。组方用茯苓作为君药,目的是让人体的水分流动起来,通过增强利尿来改善身体对的蓄水情况。芍药通过内收来改善人体热量损失的情况,生姜可以加强肠胃对水的吸收和运化。白术可以改善人体肠胃运化水的能力,对肾脏起到“分压”作用。炮附子可以温肾起到增加肾脏过滤血液的能力。真武汤经常广泛的使用到肾虚导致身体“蓄水”很多症状,例如水肿,肥胖等症状。(点击链接查看阅读《真武汤》)
83.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84.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85.疮家虽身不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86.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87.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慄而振。上面这5条提到了不可发汗的5种情况。通常咽喉干燥的人是指身体津血不足的人,不能发汗。淋家是指小便有血的人,如果发汗会导致津液和热量进一步损失。肾脏过滤血液的肾单元更像滤膜作用,津液和热量损失后,血液损伤会导致滤膜的开关失调,导致血液中红血球和蛋白质进入到尿液中。身上经常长疮的人,通常是血液量不足,血液循环差的人。如果发汗,会导致津液的进一步流失而出现抽筋。长期流鼻血的人,身体会比较缺血,另外还积蓄着内热。发汗会导致内热进一步上浮和津血损失。如果严重,就会导致失眠和眼睛缺乏滋养而眼睛干。血液循环就是人体热量的来源,有失血的人(外伤、手术、献血、白血病病人等)也不能发汗,发汗会导致身体更冷。88.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痛,与禹余粮丸。经常流汗的人一般是身体比较虚弱的人,肾虚的人一般很容易出盗汗,肾负责代谢血液当中的尿酸,尿酸是二氧化碳的合成物,会导致人体内热和积湿。如果过发汗,体内的津血外流的体表,流向肾脏的血液量会更少,所以会出现小便刺痛和不舒服。禹余粮丸的方子在流传过程遗失了,但君药是禹余粮,禹余粮是一种矿物质,有收涩止血的作用。猜测,还应该有干姜、人参之类的温中、养血的药物。
89.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蛔虫是寄生在人体胃肠道的,对体温的反应非常敏感。如果病人体虚,发汗导致血液外流体表,五脏六腑就会更寒,胃中虚冷,寄生在胃肠道的蛔虫就会向体外跑,“吐”反应了胃弱的表现。90.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这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有表证的时候发汗,而不能先用下法。如果有内热的话,应该用下法,而不能发汗。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如果医生错误的用了下法导致腹泻,人体津血从肠道流失后导致的身体疼痛,应该先救“里”。如果身体肌肉疼痛,但大便正常,可以用桂枝汤来改善肌肉中血液循环。大便是经常用来甄别是“表虚”还是“里虚”的重要指证。92.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脉反沉”反应了人体的气血不足,疼痛是体内循环不好导致。应该用四逆汤温暖五脏六腑。93.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仲景反复强调表里的关系。病在表,应该先发汗。如果采用先下而后发汗,就会导致病人更虚,体虚会导致人出冷汗。如果病人体质不错,可以自动恢复到正常出汗,则身体可以自动修复。
94.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人体会有自动的修复作用。当寒邪作用在人体上,如果身体短时间抵抗能力不足,寒邪束缚在皮肤上就会出现脉阴阳俱停。寒邪作用在皮肤上也是一个能量积蓄的过程,热量积蓄到一定程度可以出汗的时候病情会自动恢复。“阳脉微”反应了阳不足,出汗的过程也是一个阳气增加的过程。“阴脉微”反应了有内热,通过下法可以解除内热。调胃承气汤是一个滋养肠胃,补充水分的汤方(点击链接查看承气汤)。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仲景在《伤寒论》 中经常采用“对仗”的修辞方式。所谓“对仗”,就是把容易混淆的概念点故意放在一起做比较。前面几条一直强调表证和里证的差别,这里故意强调一下,桂枝汤的适用证是单纯的表证特征。
下一篇
怕冷,是一种病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