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黄柏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深度好文,可提高临床效果)


第 1418期

作者/1唐爽 2李修洋 2邸莎 1北京中医药大学 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编辑 / 刘刚⊙ 校对/赵馨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干燥树皮,主要含小檗碱、黄柏碱、木兰花碱等生物碱、内脂、甾醇、黏液质等成分。临床常用生黄柏、盐黄柏、黄柏炭等。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等功效。中药用量可谓处方之精华,临床疗效之保障。本文针对黄柏用量及配伍,总结名方、名老中医、“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专家以及现代医家的用药经验,对黄柏临床用量及配伍进行总结归纳,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黄柏提供参考。

1 经典名方用量与配伍

古籍记载黄柏可配伍相应中药治疗盗汗、遗精、痢疾、带下等疾病,古方用量因不同朝代度量不一而不同,如东汉1两约13.8 g、宋金元1两约41.4 g、明1两约37 g、清1两约37.3 g。如固经丸(元·《丹溪心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或白汤送下)中黄柏(三钱约12.4 g)性寒沉降而润,泻相火而补肾水,配龟甲滋阴降火,使清中有补,可(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治疗阴虚血热之崩漏;白头翁汤(汉·《伤寒论》),黄柏(三两约41.4 g)配伍白头翁,黄柏长于泻肾火、清下焦湿热,白头翁能入血分清肠热,善除肠胃热毒蕴结,相须为用,治疗湿热痢疾;易黄汤(清·《傅青主女科》),黄柏(二钱约7.5 g)配伍山药、芡实,治疗脾肾两虚、湿热带下证;大补阴丸(元·《丹溪心法》:猪脊髓蜜丸,服七十丸,空腹,盐白汤下),黄柏(四两约165.6 g)配伍知母,清热泻火、滋水清金,治疗阴虚火旺证;黄连解毒汤(方出东晋·《肘后备急方》,名见唐·《外台秘要》引崔氏方),黄柏(二两约27.6 g)配伍黄芩、黄连、栀子,苦寒直折、泻火解毒,治疗三焦火毒证。

2 名老中医用量与配伍经验

2.2 祝谌予:认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属燥热伤阴、血脉不和,应按毒蕴血分施治,以清热解毒和血之法治疗,方用温清饮(黄连解毒汤合四物汤加味),黄柏多用10~15 g;常以经验方“钟乳石方”治疗(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脾胃不和型溃疡病,本方体现出胃病从肾论治的法则,如《内经》载:“肾者,胃之关也”,方中黄柏苦寒入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滋肾降火,钟乳石甘温入肾,温肾以暖脾,安五脏,补虚损,多用黄柏10 g,钟乳石30 g;温阳育阴降火法兼予活血治疗糖尿病阴阳两虚火旺型,常加黄柏、知母各10 g。

2.3 刘渡舟:认为肝胆病多从肝气郁结开始,进而可以及血,化火,伤阴,阳亢以动风,病机总以肝郁为要,提出“治肝十三法”。刘老治肝最常用柴胡、黄芩、甘草三药,配伍黄柏时常用剂量为3~10 g。他(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将五心烦热、口渴舌红、脉弦细诊为肝阴虚失其柔和之证,以柴胡鳖甲汤加味治疗,其中多用黄柏3~10 g、知母6~12 g相配,清热之中又能滋阴;用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肝经湿热下注之附睾炎,热盛时常加黄柏3~10 g、黄连2~10 g、连翘10~12 g合原方黄芩8~12 g共清三焦湿热。

2.5 李可:重视阳气的升降出入通畅有序,认为阳气畅达方可使人体安康无病,其用量普遍偏大,各类药物平均用量约39 g,曾用黄芪500 g。李老临床虽喜用温热类药物,也常佐以苦寒之黄柏调和水火,用量多为10~45 g,最常用量为10 g。在治疗五志过极化火、痰热上攻型青春期精神分裂症时用涤痰清脑汤,其方中黄柏用量多达30 g。黄柏苦寒,易伤脾胃,愈后当调理脾胃以杜生痰之源。

3 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专家用量与配伍

3.3 李赛美:辨治2型糖尿病,强调六经辨证,重视六经体质,善用经方,寒热并用。其(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治疗2型糖尿病重视疏肝健脾之治则,以四逆散加减治疗胆热型糖尿病合并眠差梦多,黄柏15 g,柴胡、白芍各10 g,枳实15 g;用清火救阴汤治疗肝火亢盛、肾阴亏虚型性早熟,黄柏、知母、龙胆草各10 g;用二仙汤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周期性皮质醇增多症,黄柏、仙茅、淫羊藿各10 g。

3.4 史欣德:认为气机不畅及升降失常是火郁证的基本病机,并针对治疗提出四逆散的关键指征,即脉弦或脉沉久按有力,手足冷,平素少汗。火郁证症状表现复杂,因而运用四逆散时常需加味,如(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白带量多,色黄异味,腰软腰痛,下肢乏力者,当合四妙散治疗。史教授以丹栀四逆散加减治疗郁火内伏、湿热下注型郁证,黄柏、苍术各10 g;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四妙散加减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黄柏10 g、苍术 15 g。

4 现代医家用量与配伍

4.1 配伍栀子:栀子可清三焦湿热,佐黄柏清热燥湿,适用于湿热夹杂、热重于湿者。治疗银屑病(湿热型)、带下病(赤带),黄柏6~10 g、栀子3~10 g;治疗化疗后胆红素升高(肝郁湿热型),黄柏10 g、栀子15 g;外用(湿敷、灌肠)治疗应用癌症靶向药后出现的皮疹、放射性肠炎(湿热型),黄柏30 g、栀子60 g。

4.2 配伍苦参:二药均能清热燥湿,苦参又能杀虫止痒,相须为用。治疗银屑病(静止期、急性血热期、血瘀型),煎汁(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搽洗或熏洗,黄柏9~10 g、苦参15~30 g。治疗带下病(青带),黄柏9 g、苦参9 g。外洗治疗下肢溃疡病(湿热瘀毒型),黄柏12~30 g、苦参12~30 g。

4.6 配伍漏芦:二者皆能清热解毒,黄柏擅清下焦湿热,漏芦可通脉散结,助黄柏药力直达病所。治疗急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尿路感染等疾病(下焦湿热证),对蛋白尿、血尿疗效尤著,多用黄柏20 g、漏芦20 g。

4.7 配伍龟板:黄柏泻相火而补肾水,合龟板滋阴潜阳,又能益肾养血补心,清中有补。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火旺盛型),黄柏5~10 g、龟板20~25 g;崩漏(肾阴虚,肝火亢盛)、人工流产后月经过多,炒黄柏10 g、炙龟板15~16 g;月经先期(血热型),黄柏12 g、龟板30 g。

5 总结与分析

黄柏有抗溃疡、抗氧化、抗癌、抗菌、免疫抑制、降血糖、抗肝炎等药理作用;运用黄柏尚无明确配伍禁忌及副作用,但黄柏苦寒易伤胃气,慎大量长期服用,脾虚泄泻、胃弱食少者禁服,另(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本文旨在继承与总结古今医家经验,明确黄柏治疗不同疾病及证型时的常用剂量范围及配伍,为临床合理有效运用黄柏提供参考,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