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王新苗,邸莎,赵林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 魏秀秀 吴浩然
摘要: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全竭具有以下特点:用量为0.5~30 g,其中水煎剂用量2~30 g,研粉用量0.5~18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全蝎最佳用量,如全蝎祛风止痉治疗痉厥、痉挛性斜颈等抽动类疾病.入汤剂为5~9g,研粉为0.5~10g 通络止搞治疗颈椎病、肩周炎、风湿病、痿证,入汤剂为6~30g研粉为1~18g,根据疾病、证型、推状,寻求最佳配伍,如祛风止痉常配伍蜈蚣、朱砂、僵蚕;通络止痛常配伍僵蚕、白附子、蜈蚣、水蛭、土鳖虫、天南星、白芥子。
全蝎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主要含蝎毒、天冬氨酸、谷氨酸钠等蛋白质、氨基酸、无机元素。全蝎味辛,性平,有毒,归肝经,具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等功效。为了阐释全蝎的方药量效关系,本文通过搜集古籍和现代医家经验,归纳全蝎的临床常用剂量、配伍、所治疾病等规律, 以供参考借鉴。
1、经典名方用量与配伍
全蝎可治疗痉厥动风、风中头面经络等疾病。如在止痉散(《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治疗法》)中全蝎、蜈蚣各等分,每服三分至五分(1~1.5g),治疗痉厥动风之证;牵正散(宋《杨氏家藏方》)中全蝎、白附子、白僵蚕各等分,每服一钱(约4.14g),治疗风中头面经络之证。
2.名老中医用量与配伍经验
2.1朱良春常用全蝎配伍蜈蚣治疗颈椎病、肩周炎,对于血瘀、痰瘀所致膝关节肿胀、拘挛,常用全蝎、蜈蚣水蛭等,此类药物消肿散结、专走经络对痹病均有良好疗效。此外,还单用全蝎粉(口服,每次3~6g每日3次)治疗带状疱疹引起的胁痛或后遗神经痛!此外,风湿病常用方益肾蠲痹丸,(口服,每次8~12g,每日3次)中虫类药(全蝎20g,蜈蚣20g等)配伍植物药(生地黄、熟地黄各 150 g,当归100g等),以益肾壮督、蠲痹通络,治疗风湿病效果甚佳。水煎剂中,全蝎应不超过 30g。
2.2 李佃贵提出从浊、毒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如在治疗惕性茶缩性胃炎,尤其是在伴有肠上皮化生时,常加入全蝎,以增强化浊解毒之效。常用剂量 5~6g。
2.3 赵炳南常用全蝎配伍皂刺、猪牙皂作为全虫方的主药治疗慢性顽固性瘙痒性皮肤病偏于实证者,方中全蝎、猪牙皂角用量均为6g,皂刺为12g。此外,对病程日久的皮肤瘙痒,还常用全蝎2~4钱(约7.5~15g)配伍蜈蚣3~5条。
3.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专家用量与配伍
3.1全小林常用全蝎配伍僵蚕、黄芪治疗痿证 ,全蝎常用剂量6~9g。还常用全蝎配伍蜈蚣、僵蚕,治疗顽固性头痛,全蝎用量为1~1.5g打粉冲服,另外,常用全蝎配伍干蟾皮、守宫治疗消化道肿瘤,全蝎常用量为9g。同时,全蝎配伍川芎、蝉蜕祛风化痰通络,治疗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全蝎常用量为1.5g打粉冲服7。此外,曾用全蝎9g,通经活络治疗痉挛性斜颈。
3.2黄煌自拟经验方止痉散(半夏、茯苓、天麻、全蝎、蜈蚣 ,治疗面肌痉挛、小儿多动症、癫痫等。方中全蝎常用量30~60g,每次服用2g,每日2次。
4.现代医家用量与配伍
4.1全蝎配伍僵蚕治疗支气管炎、面神经炎、梅核气、血管性痴呆、咳嗽等,全蝎1~7g,僵蚕5~10g;治疗痔疮全蝎、僵蚕各 15g。
4.2配伍川芎用全蝎配伍川芎嗪治疗小儿脑损伤后综合征,其中全蝎用量5岁以下为每日 0.5g,5~10岁每日1g,10岁以上每日1.5g,川芎嗪为每日 5 mg·kg。
4.3配伍蜈蚣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癌性疼痛、骨质增生性疼痛等,用量为全蝎 10 g,蜈蚣3条 。治疗眩晕、耳鸣、咳嗽、胃痛,用量为全蝎 10 g,蜈蚣 2条。治疗急慢惊风、破伤风,用量为全蝎、蜈蚣各等分,1~2岁每服0.9~1.2g,3~5岁每服 1.8g,6岁以上每服 3g。
4.4配伍瓜蒌治疗乳腺增生病,全蝎 120g,瓜蒌 25 个研粉,每次 3g。
4.5 配伍朱砂治疗突发惊风,全蝎 10g,朱砂3粒。
4.6配伍核桃仁治疗咳喘,全蝎、核桃仁研粉,每次1汤匙。
4.7配伍枯矾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全蝎、枯矾研末,撒患处少许。
4.8单用单独用全蝎粉5g内服或外熏,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单用全蝎1g,治疗顽固性呃逆;单用全蝎(成人6~9g,小儿减半);治疗慢性泪囊炎:单用全蝎(5 岁以下小儿每次 1/4只,5 岁以上每次1/2 只)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单用全蝎1g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5. 小结
通过总结古今医籍、医家临床应用全蝎经验,得出临床用量为0.5~30g,其中水煎剂2~30g研粉0.5~18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全蝎最佳用量与配伍:
1、全蝎祛风止痉,可配伍蜈蚣、僵蚕、朱砂,治疗抽动类疾病、中风痴呆病,汤剂为5~9g,研粉0.5~10g;
2、活血化瘀、解毒散结,可配伍蜈蚣、僵蚕、瓜蒌等,治疗消化道疾病、五官疾病、乳腺增生等,汤剂为5~9g研粉1.5~9g;
3、通络止痛,可配伍祛风通络药、活血通络药,治疗痛证、风中头面经络、瘙证,剂量入汤剂6~30g,研粉1~18g;
4、搜剔风邪,可配伍散结消肿药、祛风药、清热燥湿药,治疗慢性顽固性瘙痒性皮肤病,剂量为5~9g入汤剂;
5、止咳平喘可配伍僵蚕、核桃仁,治疗支气管炎、咳喘,剂量在2~3g入汤剂。
上一篇
怎样让客户钟情于你!
下一篇
一个也许最常见的学习误区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