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用动态系统思维,全面地分析问题(事)中要素之间的联系1

精英之自我修炼31

——以事为主06:基于动态系统思想的,全面分析问题(事)中要素关系的通用方法1:输入与输出关系

01、引

到目前为止,相信很多朋友已经逐渐理解了“系统”的内涵:两类以上要素,为实现某种目的(功能)的有机结合。可以认同“所谓的事、问题其实都是系统”这个观点了。也可以这样说,分析“事”(问题)其实就是用系统的思想去分析系统

逍遥一直在强调分析“事”(问题、系统)要符合“全面性”的原则。这一原则既能帮助我们有效地分析“事”(问题、系统),又有助于我们从“秒决策”的围墙中走出来。为了符合这一原则,逍遥已经为各位朋友介绍了用于全面分析“事”(问题、系统)中要素的通用方法(九要素法),并从多个方面探讨了该方法的适用性。那么,有没有一种通用方法,其既能符合“全面性”原则,又能有效地分析“事”(问题、系统)中要素之间为了实现某种目的(功能)所进行的有机结合的方式呢?

问得有些绕嘴了。不难理解,其实,所谓的“为实现某种目的(功能)的有机结合”完全可以用两个字来表述:联系。因此,上述问题可简单表述为:有没有一种能“全面地”表示“事”(问题、系统)中要素之间联系的通用方法呢?

系统思想无所不包。既然有能分析“事”(问题)中要素的系统方法,就有能分析“事”(问题)中要素联系的系统方法。这也是为什么逍遥大力提倡各位朋友将“事”(问题)当做系统来看待的主要原因。逍遥一直反对绝对化。但是,我可以绝对地说,运用系统思想,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因为,系统可大可小、可被放大、可被缩小,系统本身不绝对。

回到正题。

其实,质量管理中有一个专业术语称之为“过程”。其概念表述为: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和作用的一组要素。不难理解,按系统的思想,“过程”也是系统。一组要素自然是两种以上的要素。相互关联和作用就是表述了要素之间是有机结合的。而将输入转化为输出既代表了系统的目标(功能),又代表了要素之间的联系。而且过程的概念更好地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

毕竟,联系往往都是动静结合的。所以结合“过程”的概念来思考系统要素之间的联系更为合理。

至于系统要素之间的联系吗?自然是通过“输入、转化和输出”来体现了。

至于如何理解输入、转化和输出吗?绝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明白的,且听逍遥慢慢道来。

02、输入

“输入”通常是指“系统运行的前提条件或要求”。换句话说,正是出现了某种条件或满足了某种要求,系统中的要素才被联系起来,系统才能运行起来。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输入就是导致系统运行的原因。放到具体的“事”(问题)上,就是导致“事”(问题)发生的原因。例如,销售过程中,当发现库存低于某个实现确定的水平时,就开始采购了。又如,当“我”攒够钱的时候,“我”会去旅游。两个例子中,库存低于某个水平时、我攒够钱时都属于系统的输入。

03、输出

“输出”通常是指系统运行的结果。放到具体的“事”上,就是“事”的结果。承接前面的例子。销售过程中,当发现库存低于某个实现确定的水平时,就开始采购了。当我们将“库存低于某个水平时”作为输入时,“开始采购”就可以作为“输出”。当“我”攒够钱的时候,“我”会去旅游。这个例子中,当我们将“我攒够钱”作为“输入”时,“去旅游”就可以作为“输出”。

04、输入、输出关系

由于系统本身可大、可小。所以所谓的“输入与输出”本身就有动态变化的特征。一个系统的“输入”,放到另外一个系统中可能是“输出”;而一个系统的“输出”,放到另外一个系统中可能是“输入”。简言之,输入和输出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以小明在做数学题这件事为例。

这件事的输入,即,引起小明做数学题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呢?假如,这道题就是老师留的数学作业。那么对小明而言,由于老师布置了作业,所以才做题。所以“输入”就找到了。不过,如果我们愿意适当扩大一下这件事的系统边界(系统、事的范围或大小的界限),请问,老师所布置的作业除了作为“小明做数学题”这件事的输入之外,还属于什么呢?不难理解,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也属于另外一件事——老师向学生布置作业的结果,即,“输出”。

换句话说,如果把老师也纳入到系统(事)之中,扩大系统(事)边界后,我们会发现,一件事的“输入”往往就是另外一件事的“输出”。按照这个思路,无论事情多么复杂,只要能找到“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总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分析清楚。“全面地”分析“事”(问题)的目标总能实现。

反过来思考,如果,事和事之间没有“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事和事之间就没有什么联系。

05、输入、输出与九要素的关系

我们已经知道“九要素法”是分析系统要素的通用性方法。其将系统要素分为“人、财、物、料、设施、设备、方法、信息和环境(内部和外部)”等九类。所有的“事”其实都是这九类要素的有机结合。因此,事与事之间的联系就应该体现在事中的各类要素上。

由此推之,输入和输出不过是系统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结果。

必须承认,这部分内容比较烧脑,不太容易理解。举个例子让大家来尝试思考一下。还是以“小明在做数学题”这件事为例继续分析。

承接前面的分析。由于老师布置了作业,所以小明才会做数学题。所以老师布置的作业是这件事的输入。但是,输入只有这一个吗?如果老师课上讲过所布置的数学题,小明知道做题的方法。很快能把题解出来,那么“已知的方法”不也是输入吗?如果小明并不知道具体解法,需要用笔(设备)和纸(料)来演算,那么,设备和料是否也是输入呢?

按照类似的分析,逍遥相信,多数朋友都能理解,在不同的情况下,九类要素可能都会成为输入。

那么,输出呢?小明并不知道具体解法,而是通过努力,爆发智慧,自己找到了解题的方法,进而解题成功。那么“解题方法”不也是输出吗?如果通过演算,用笔将解题过程和答案写在了纸上,那么纸上的“过程和答案”(信息)不也是输出吗?退一步讲,即使最后小明没有自己演算出结果,那么纸上的演算过程(信息)不同样是输出吗?

与输入一样,在不同的情况下,九类要素可能都会成为输出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这样理解:正是九类要素在不同情况下的“事”中相互联系和作用,才使得“事”得以开始,使得“事”得出结果。而当我们合理地扩大系统边界,通过“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将“事”与“事”逐渐联系在一起时,只要我们努力防止由于“秒决策”所带来的人为忽略,复杂的“事”也能被我们相对“全面”地分析清楚。

各位亲爱的朋友,逐渐养成利用“输入、输出关系”分析要素联系的习惯,对于我们分析系统,尤其是复杂系统时意义重大!这本就是提升心智的重要过程!

思考:

输入是如何转变成输出的呢?“事”中的要素是通过什么样的联系才得出结果的呢?还有一大部分没有分享呢!下次,我们一起来探讨“转化”。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