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于清代,始终有一种复杂的感情。那是一段少数民族征服中原,并统治了20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清末被西方列强侵略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的事实,让人们觉得清朝是一个落后、腐朽的朝代。
但纵观历史,少数民族统治中原地区的各个时代,清朝也许不是最好,但也绝不是最差。清代的各种古董珍玩保留到现在的数量是各个朝代最多的,从各种器物上,我们可以感觉到,人口只有几十万人的满族,统治1亿左右人口的汉族而付出的文化融合的努力。如何在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圈的包围下,还保持民族文化特色,事实上是清代统治者一直在考虑的。
与中正平和的明代儒家统治者不同,自白山黑水中走出来的后金贵族们,赋予了中原很多彪悍的的文化特色,同时也吸收了很多汉族儒道释混合的文化符号。清代刀剑的装具非常精美,有铁浮雕、铁镂空、鉄鋄金、铜浮雕、铜镂空等,纹饰也是丰富多样,除牡丹、葵花等草叶图案外,也有蟠螭、龙、凤、獬豸等瑞兽的造型,刃背饰以竹节、八卦纹,血槽也多有变化,刀的式样更是无其不有,
在沈阳故宫博物院馆藏的清代皇太极腰刀就同样具有这种凶悍的力量(图27-图30,17世纪,94公分),在白山黑水间,后金勇士从茹毛饮血的苦寒之地,席卷中原。皇太极是清朝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皇帝,他重用汉族官员,推行满蒙联姻,建立了满八旗、蒙古二旗、汉军一旗,共十一旗的军事体制,为庞大的清帝国的建立奠定了了政治和外交基础。
图27 沈阳故宫博物院馆藏清代皇太极腰刀(1)
图28 沈阳故宫博物院馆藏清代皇太极腰刀(2)
图29 沈阳故宫博物院馆藏清代皇太极腰刀(3)
图30 沈阳故宫博物院馆藏清代皇太极腰刀(4)
铁雕镂空鋄金银是清代高阶佩刀的标志,图31-图34为清代铁雕镂空鋄金银装具佩刀(16世纪,97公分,秦川先生收藏)。这把刀装具的形制是清早期满蒙工艺的风格,从镂空柄箍还可以看到刀茎上缠绕的黄绢。但刀身的形制却和清代刀大相径庭。从图34可以看到,刀身有一列铭文:“绍熙元年正月丙辰制殿中侍御史刘”。绍熙元年为公元1190年南宋时期,当时的殿中侍御史为刘光祖、《宋史》中记载:”绍熙元年春正月丙辰朔,帝率群臣诣重华宫……二月丁酉,雨雹。辛亥,殿中侍御史刘光祖言:道学非程氏私言,乞定是非,别邪正。从之。”刘光祖非常痛恨女真,曾奏:“女真乃吾痛心疾首之仇,天亡此虏,送死汴京……”。
宝腾宝刀
宝腾宝刀
乾隆皇帝大阅图
图31 清代铁雕镂空鋄金银装具佩刀(1)
图32 清代铁雕镂空鋄金银装具佩刀(2)
图33 清代铁雕镂空鋄金银装具佩刀(3)
图34 清代铁雕镂空鋄金银装具佩刀(4)
宋代《玉海》一书(13世纪)中记载:“乾道元道十一月二日,命军器所造雁翎刀,以三千柄为一料。”南宋时期,逐步舍弃了环首刀,开始制造更接近于明清腰刀形制的雁翎刀。依照铭文判断,这把刀刀身为南宋时期雁翎刀,在明末/清初被满族贵族得到,重新装配了铁雕镂空装具。
清代康熙时期,康熙皇帝征战四方,中国现在的领土版图基本是在康熙时期被确立下来的。康熙是一名励精图治,非常有作为的皇帝,在中国历代统治者中,被誉为“千古一帝”。在内蒙古博物院和云南省博物馆中,各存放着一把康熙战刀。
图35-图38是内蒙古博物院馆藏的康熙战刀,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康熙帝西征准噶尔部噶尔丹凯旋,回京时路经归化城,时逢崇福寺建成,此宝刀并盔甲等随身之物,留作纪念。民国时期出现的苗刀就是这类双手战刀的改良版本。乾隆曾在大小金川战役胜利之后制作了“神锋”佩刀,刀形与川藏交界的藏刀形制非常相似,内蒙古博物馆馆藏的康熙战刀或也是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之后制作。
图35 内蒙古博物院馆藏康熙战刀(1)
图36 内蒙古博物院馆藏康熙战刀(2)
图37 内蒙古博物院馆藏康熙战刀(3)
图38 内蒙古博物院馆藏康熙战刀(4)
图39-图42为存放在宁波博物馆的另外一把康熙战刀,此刀通长119公分,刀箱上刻了四字楷书:“永镇龙荒”。这把刀是民国时期内蒙古土默特总管荣祥敬献给蒋介石的。两把康熙战刀中,宁波博物馆的这把铁镂空装具清代皇室的风格更浓郁一些。
图39 宁波博物馆馆藏康熙战刀(1)
图40 宁波博物馆馆藏康熙战刀(2)
图41 宁波博物馆馆藏康熙战刀(3)
图42 宁波博物馆馆藏康熙战刀(4)
图43-图46为清代铁雕镂空鋄金嵌宝装具双手战刀(17世纪,109公分,王毅先生收藏)。此刀铁雕镂空装具,刀姿雄壮,是清代早期的高等级双手战刀,这类双手持握使用的,被称为双手带刀。这类刀型尺寸大,杀伤范围广,宋代的朴刀、唐代的陌刀、明代的单刀都属于此类刀型。
图43 清代铁雕镂空鋄金嵌宝装具双手战刀(1)
图44 清代铁雕镂空鋄金嵌宝装具双手战刀(2)
图45 清代铁雕镂空鋄金嵌宝装具双手战刀(3)
图46 清代铁雕镂空鋄金嵌宝装具双手战刀(41)
(未完待续)
下一篇
六爻技巧一览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