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摄像师潘长宏
2020年9月22日
2018年9月16日,我来到了北京五天时间,与旅游团一起把几个最为著名的几个景点观赏之后,观看一个蜡像馆。这是我从来没有看过的,位于地坛公园斋宫内,是一座陈列中国各个历史时期著名人士的蜡像馆。听导游说这是我国第一座大型蜡像馆。该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1990年对外开放的,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这里据说是明清皇帝祭地之前的斋戒之处,有正殿、西配殿和东配殿。蜡像馆利用正殿、西配殿和东配殿作为三间展室。第一间展室是历代人物馆;第二间展室是科技人物馆;第三间展室为文学艺术人物馆。三间展室共展出56尊蜡像,每尊蜡像均按照历史图片或资料为创作的依据。
我们一行39人。进了第一展室,陈列有自炎帝、黄帝、大禹、秦始皇……郑成功、康熙到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共30尊。第二展室为科技人物馆,即斋宫的西配殿、陈列有扁鹊、张衡、蔡伦、李时珍等9尊蜡像。斋宫的东配殿被辟为第三展室,即文学艺术人物馆,陈列自仓颉、孔子、老子、司马迁、欧阳洵、苏东坡及大诗人李白、杜甫等17尊蜡像。每尊蜡像,凡是有据可查的,都严格按照历史资料图片去创作,如康熙像是依据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康熙皇帝画家像制作的。孙中山蜡像则严格按照他的标准像创作的。至于传说中的人物,则从精神和气质上去塑造,并将每尊蜡像置于他所处的特定环境中,蜡像制作技艺精湛,不仅神形兼备,栩栩如生,而且精细入微,连手上的小血管都很逼真,甚至连头发丝和头皮间也看不出接茬的痕迹,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受到雕塑行家的称赞。该馆自开放以来,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导游还对我们游客说:“北京蜡像馆的蜡像,在塑像艺术上是很成功的,形象真实美观。”是我国组建蜡像馆的创举。
源于蜡像艺术的仿真感染性强,中国早在2500年以前就存在失蜡铸造工艺,或许是现代的文化生活中人们更加追寻直观和寓教于乐,这门艺术是从国外传入中国的,便因循着民族文化的意识、观念、信仰、喜好、需求和经济利益的变化而发展。
1919年后,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学者程枕霞先生,受到西方蜡像馆的启示,拟用真人大小的蜡人穿着历代服饰,向国内外参观者介绍我国的服饰文化。后来接着山东孔庙曾塑有孔子蜡像;1990年张守祥先生创办了小有规模的北京蜡像馆”。继而出现了“西安事变蜡像馆”、“西安秦皇蜡像馆”、“北京明皇蜡像宫”、“大连金石蜡像馆”以及博物馆。2002年,代表着中国蜡像艺术水平,专业的、具有较大规模的、权威的、教育性与欣赏性为一体的,蜡像人物与文物、实物相结合的国家级蜡像艺术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诞生。用蜡像艺术展示古今中外人物,弘扬人类文明。展出的蜡像人物中有以祖国的盛衰和人民的忧乐为怀,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军事家,又有在中国历史上居尊的思想家、教育家;既有中华民族的科技精英,又有以宏篇巨著流传后人的文史俊彦;既有体坛夺冠的勇士,又有影视界迷人的群星;既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又有先人后己、公而忘私的群众楷模等等。他们与构思巧妙极具艺术氛围的场景相互映衬,情景交融,更显得惟妙惟肖,光彩照人。
附一些图片于后: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