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正文

济南-大明湖(上)

大明湖最早见于历史记载的是在北魏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东、北两面则湖”。当时的大明湖,几乎占了旧城的四分之一,西边一直可以到现今的五龙潭,南边一直到濯缨湖,北边一直到现今的华山、鹊山,故又有鹊山湖之别称。六朝时,因湖内多生莲藕,而名“莲子湖”。后来相继被称为历水陂、西湖。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著名文学家曾巩任齐州(即今济南)知州时,为防御水患,修建了北水门,引湖水入小清河,并在沿湖修建亭、台、堤、桥,大明湖随之渐成景观。金代西湖改称大明湖,明朝以后,因为修建城墙,把湖水给隔开了,大明湖的湖水面积因此而变小,可是名气却更大了。

大明湖的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它是一个由泉水汇集而成的天然湖泊。大明湖水来源于城内珍珠泉、芙蓉泉、王府池等十几处清泉。细流成泉,泉自成溪,穿城绕郭,自南岸汩汩流入,水源涓涓不绝,湖底又是不透水的火成岩,溢水从北水门经小清河流入渤海,一汪湖水自然“淫雨不涨,久旱不涸”,并有“蛇不见,蛙不鸣”的自然生态奇观。园内的景点较多,计有:一阁(北极阁)、二园(遐园、秋柳园)、四祠(稼轩祠、铁公祠、南丰祠、汇泉祠)、十亭(玉涵亭、鸳鸯亭、小沧浪亭、八角亭、九曲亭、望湖亭、浩然亭、湖心亭、历下亭和月下亭)。

导游图

济南-大明湖(上)

西南门坐北朝南,新建大门之门楼为二层单檐,高12米,建筑形成为卷棚歇山顶,前有花岗石抱柱,四周以花式木花窗围合。二层檐下悬一横匾,上书“大明湖”三个贴金大字,为郭沫若书。

济南-大明湖(上)
门楼内侧匾额“湖光山色”,乃当代书法家武中奇先生书。内有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二层楼西面,内侧悬“迎旭”匾额。
济南-大明湖(上)

花架廊将舫式水榭引入水面。花架廊悬有“涵清”匾额,楹联为:“月转花间影,风书水上文。”,给人端庄大气、优雅宜人的感觉。

济南-大明湖(上)

花架另一端接藕香榭,桥的形状略显曲折,因而得名“廊榭曲桥”。

济南-大明湖(上)

匾额“藕香榭”和楹联“晨风莲花香远,朝日古木影长”(出自《王羲之书圣教序集联》)均由舒安(舒同之子)书写。

济南-大明湖(上)

大明湖以荷花出名,正在举办“荷花节”。湖面的一半铺着翠绿的浮萍,小小的黄花闪着蜡光,那湛蓝的湖面便似夏日的夜空,炫耀着星星点点的恬静灿烂。聪明的济南人把柳树定作济南的市树,把荷花作为济南的市花,大明湖的“杨柳春风,芙渠秋月”打动了多少古往今来人,引来了多少南来北往客,那份眷念,那份牵挂,伴人度过风花雪月,走到海角天涯。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济南-大明湖(上)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济南-大明湖(上)

瑶池一瓣风流种,玉质冰姿最可人

济南-大明湖(上)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济南-大明湖(上)

蜂恋花。蜂闻清香扑池台,荷绽花蕊迎它来。

济南-大明湖(上)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济南-大明湖(上)

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

济南-大明湖(上)

荷风送香气,鸟鸣啼清响。

济南-大明湖(上)

母子情深。济南-大明湖(上)

湖面浩翰,柳树如烟。

济南-大明湖(上)

北行约百米,是一黑色大理石诗词碑,状如影壁,上镌毛泽东词作《采桑子 重阳》。济南-大明湖(上)

浓荫之中,五泓净池自西向东迤逦排列。最东一池,直达湖岸。清澈的泉水从西池溢出,向东依次流入其余四池,并由东池注入湖中。池岸以自然石叠缀而成;池与池连接处,则修置平桥,卧水拱桥、汀步桥跨水以及自然滚水坝,以便游人观赏、戏水;池中有小岛,小岛植花卉,花香沁人。

柳岸桥。桥呈拱形,小巧玲珑。桥名柳岸,名副其实,又暗含“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诗意。

济南-大明湖(上)

仔细看石碑的“明”字左边是“目”字边,多了一横!

济南-大明湖(上)

这样一处浑朴天然,兼饶泉林之胜的优美景致,其实全由人设。泉水引自五龙潭,由地下管道至此涌出池底,名为龙泉池。济南-大明湖(上)

龙泉池。

济南-大明湖(上)

黄金树。产北美,20世纪初引入我国。大明湖西岸的这株黄金树,胸径35厘米左右,是目前济南最大的一株。因所结果实秋季形似金条而得名,是著名的观赏庭荫树。游客纷纷与它合影留念,希望“黄金”树给自己带来好运气。

济南-大明湖(上)

柳岸桥之北即烟波桥。中型拱桥,桥东即宽阔的湖面,烟波浩淼,烟波致爽。桥下是联通大明湖和护城河的河道,护城河游船经此航道进出大明湖。

济南-大明湖(上)

烟波桥西十几米,为湖西桥。它是大明湖最西边的桥,与西护城河相连。实际上它与烟波桥是姊妹桥,专为护城河、大明湖通航而建。

济南-大明湖(上)

鸳鸯亭依水而建,双亭和一,亭中可览湖光掠影,观鹳飞鱼跃。亭旁石坊酷似一对情侣卿卿我我,正在诉说着衷肠。

济南-大明湖(上)

柳岸春深长廊。

济南-大明湖(上)

游乐场。

济南-大明湖(上)

海底世界。

济南-大明湖(上)

天香园。

济南-大明湖(上)

园林主体为一二层小楼,绿色硫璃瓦覆顶,白色马赛克贴壁,楼下为花卉展室,楼上为接待室。

济南-大明湖(上)

园内曲径通幽。

济南-大明湖(上)

建筑小巧玲珑,周围竹树环合,环境十分清幽。

济南-大明湖(上)

太湖石。高2米多,宽约1.5米。济南-大明湖(上)

石背后有清代中期大书法家翟云升书写的两句诗:“精神欺竹树,气色压亭台。隐起磷磷状,凝成瑟瑟胚”,为白居易的《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苏州所寄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见示兼呈梦得》中的诗句。

济南-大明湖(上)

前面圆形“听荷”门及两个长方形洞门。穿过洞门,进入铁公祠景区。铁公祠为民族形式的庭院,呈长方形,占地6386平方米。四周环以曲廊,南临湖岸。院内有铁公祠、佛公祠、得月亭、湖山一览楼、小沧浪等建筑,是大明湖公园的园中之园。铁公祠是为纪念铁铉而建的祠堂。济南-大明湖(上)

“听荷”门内侧是著名的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副对联形象地概括了古城济南柳绿荷香、湖山掩映的独特风貌,成为千古名句和济南的骄傲。

济南-大明湖(上)

曲廊。

济南-大明湖(上)

晚清小说家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描绘在此看到的景色:"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得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此即旧时济南八景之一--"佛山倒影"。

济南-大明湖(上)

有幸拍到佛山倒影。

济南-大明湖(上)

一汪池水环抱着一亭水榭,这就是小沧浪亭。亭是坐北朝南,半浸水中,长方形式,歇山飞檐,南面即是湖光山色,其余三面则是荷花池水。亭南连东西向长廊,西段廊上辟古典式小门面湖,门额悬"小沧浪"匾额。“沧浪亭”的名字取自于《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 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因大明湖的沧浪亭是参照苏州沧浪亭建成的,规模较之更小,遂取名小沧浪亭。

济南-大明湖(上)
小沧浪三面水池中荷花盛开,清香弥漫,目之所及,碧波绿影,菡萏映日,如绿漪,似彩霞,别致动人,蔚为壮观。董其昌所书匾额:“沧浪荷韵”,楹联:“环城纳湖月,五柳在门墙。”由金代元遗山(元好问)撰,集散氏盘文得十字,济南书家任晓麓书。 济南-大明湖(上)

小沧浪亭东邻,矗立着一座红柱重檐八角亭,名“得月亭”,与湖山一览楼同建于1929年。近水楼台先得月,此亭近湖、近池,不唯得月,亦更得花,春天玉兰、海棠花开时节,景色绚丽。得月亭的楹联:“翠柳映佛山荷香溢泉城似瞻赵伯驹弟兄画图,名贤留胜迹绝唱启后人若读刘铁云祖孙诗文”。这是著名画家欧阳秉森题的。

济南-大明湖(上)

东侧对联:“波靜佛山觀倒影,蓮開亭麗湖中央 八秩又八叟野鹤仲武 句并书”(篆体)。

济南-大明湖(上)

小沧浪桥是一座平板石桥,纵贯塘上,将池塘分为东西两片,两边桥栏刻着浮雕图案。济南-大明湖(上)

两头第三个桥柱各雕有一小 石狮 子。据说它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大概是大明湖现存最古老的桥。

济南-大明湖(上)

荷花池南侧有“湖山一览楼”,楼高二层,各五间,登楼可观赏碧波荡漾的大明湖全景,远眺城南染烟含黛的群山。现今,湖山一览楼一楼是小卖部,二楼是茶室,登楼宴饮,湖山一览,更添几分雅兴。一层匾额:荷香村。 二层匾额:湖山一览。

楼前有一太湖石,名:“鼎石”。明太祖朱元璋为铁公赐字“鼎石”。后人立此石寓意“鼎石”品格,万古流芳。

济南-大明湖(上)

湖山一览楼东侧是佛公祠和铁公祠,中间由游廊相连。佛公祠居东,铁公祠居西,中间有石碑相隔。两祠都是三间,坐北朝南,前檐出厦,歇山起脊,红柱青瓦,显得古朴而肃穆。

济南-大明湖(上)

佛公祠是为纪念山东巡抚佛伦而修建的。佛伦,姓舒穆禄氏,满族正白旗人。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任山东巡抚,后官至内阁大学士。此处现名为“明湖斋”,为旅游纪念品商店。

济南-大明湖(上)

铁公祠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为纪念明代兵部尚书铁铉而建。铁公,即铁铉,字鼎石,河南邓州人(1366~1402,河南邓州人),明朝兵部尚书、山东布政使。建文二年(1400年),明燕王朱棣与其侄争帝,从北京发兵南下,兵至济南,铁铉固守,燕王屡攻不下,只得绕道进取南京。夺取帝位后,复取济南,铁铉被执,不为屈服,受磔刑而死。后人为表彰他的“忠烈”,故建祠祀之。

清代文人翁方纲题写匾额:“铁公祠”,严正琅所撰楹联:“湖尚称明问燕子龙孙不堪回首,公真是铁惟景忠方烈差许同心”。

济南-大明湖(上)

内有铁铉铜像,高2.3米,重1.8吨,仿古青铜色,铁铉着明代文官服饰,人物传神,栩栩如生,造像以传统手法与现代雕塑相结合,较好地刻划了人物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朱学达书匾额:“浩气长存”。铁铉所撰楹联:“泽广恩波远,麟游瑞应多。”

济南-大明湖(上)

堂内墙上嵌有古今书法家手书石刻八方,真、行、草、篆、魏碑各体具备,功力深厚,各有千秋。

鄒振亞书:乾隆特赐忠定谥辞 策励守城,气吞伏版,才能优裕,志节坚刚。”。

济南-大明湖(上)

铁铉第22代孙铁明正先生题曰,“凡我铁氏后人,一定要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为全民族安定团结,为国家繁荣富强,鞠躬尽瘁,努力奋斗。”

济南-大明湖(上)

重修铁公祠记。

济南-大明湖(上)

《铁公祠记》碑,原碑为清乾隆五十七年提督山东学政的翁方纲书丹并篆额,已损。现碑文是1995年12月由济南大明湖公园管理处按原拓本景刻,王仲武補篆额的。

济南-大明湖(上)

魏启后先生题曰,“铁肩担道义,碧血照湖光”。

济南-大明湖(上)

铁铉题匾额:“一真”。此为复制品,原件在西安清真大寺凤凰楼上。

济南-大明湖(上)

孔尚任诗碑:“文皇東破濟南城,鼓角連天草木兵懸板,無靈千古恨鐵公,祠下一吞聲”。

济南-大明湖(上)

碑文:“铁公铸像落成 萬古千秋 邑民王凤乔 敬书”

济南-大明湖(上)

青松丛中的太湖石。

济南-大明湖(上)

铁公祠东大门,旁边有中日两国地方官共同栽种的友谊树。

济南-大明湖(上)

铁公祠东大门为锁壳式门楼,朱红大门。

济南-大明湖(上)

出东大门是铁公双桥,双排的四孔石板桥。桥畔垂柳茂密,柳丝弄碧,可体味“柳拂桥栏双虹卧”的意境。

济南-大明湖(上)

明湖楼在铁公祠东,建成于1983年,是一座二层仿古建筑。歇山式房顶覆以黑色筒瓦,飞檐出厦。二层檐下,悬挂“明湖楼”金字黑底匾额,为艺术大师刘海粟88岁时题写。明湖楼建在约1米高的石砌平台上,平台周以石栏。整个建筑古朴端庄,大气威严。楼之四周,植松柏榆槐以掩映楼阁,叠嵯岈自然石以求山林野趣,砌花坛以为点缀,环境十分优雅。

济南-大明湖(上)

大明湖北门。城墙巍然屹立,城门洞左右各有一只威武的石狮,端坐守卫。城门洞的中央,有“大明湖”三个金色大字,让人顿生一种古朴、庄严之感。

济南-大明湖(上)

明湖宝鼎位于大明湖北门内的北渚台上。台为二层石砌方台,底层雕为须弥座,一二层均围以雕花石栏。宝鼎为双足圆形铁鼎,高2.3米,直径1.5米,重3.5吨,通体金黄,造型古雅。上面饰以凤纹,铸有晁补之《北渚亭赋并序》一文,共1068字。《北渚亭赋》追忆了曾巩守齐州的功绩,咏赞了大明湖的秀丽风光。清代文坛盟主王渔洋极为赞赏,以为“吾郡遗文惟晃无咎《北渚亭赋》最为瑰丽”。

济南-大明湖(上)

宝鼎之南,是曾公画壁。画壁长25.8米,高6.2米,壁顶斜覆绿色琉璃筒瓦,下有石雕须弥座,壁上嵌白色花岗石浮雕,面积71平方米,内容为颂扬曾巩知齐州时兴修水利、整顿治安、改革教育、奖励农耕等政绩,以及曾巩离任时齐州人民绝桥闭门挽留他的感人场面。

济南-大明湖(上)

画壁两侧有徐北文教授撰书的对联:“北渚云飞,泺水历山迎帝子;明湖波净,莲歌渔唱念曾公”。

济南-大明湖(上)

明湖宝鼎之东,是济南盆景奇石园。因在珠海看过石博园,就免了。

济南-大明湖(上)

盆景奇石园东侧,有一红柱青瓦、六角尖顶的典雅桥亭,翼然于池水中央。

济南-大明湖(上)

小亭以白石为基,白石护栏,彩绘斗拱,悬有“月下亭”三字匾额,为清代著名文学家、山东提督学政使阮元书。亭柱上有楹联:“数点雨声风约住,一簾花影月移来”,为清末大学者梁启超撰。

济南-大明湖(上)

月下亭是“成仁祠”旧址。成仁祠为军阀韩复榘统治山东时所建(民国二十六年),成仁祠整个北大厅之下,建一个坚固的钢筋水泥地下室。为备不时之需,韩复榘曾将此地下室与城外地道贯通。这个地下室韩复榘并未派上用场,却被他的后来者王耀武在济南战役中使用。1948年9月,在济南战役后期,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王耀武把这里当作了临时指挥部。济南失守后,据说王耀武就是从这里潜逃出城,在寿光县张建桥被俘。如今,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这里暗香疏影,柳暗花明,万籁无声,游人罕至。地下室里展示当年指挥部的原貌及济南战役部分图片资料。

济南-大明湖(上)

原成仁祠北厅,现为茶座小食部,地下室在此厅下,右边有条小径。济南-大明湖(上)

门的西侧,有一个长条匾额,上写“济南战役国民党守军临时指挥部旧址”,字迹出自94岁的老人,曾为王耀武秘书的王昭建之手。进拱门,一处小院,有座二层小洋楼。(小洋楼没开放

济南-大明湖(上)

院落的西侧开着一个高约1.8米,宽约1米的长方门,里面便是“济南战役”时王耀武的临时指挥部。进门后,先是一段狭长的甬道,走过10多米,南壁出现一个半人高的小门,进去后,便是当年王耀武坐镇济南战役的地下室。

济南-大明湖(上)

过一狭长甬道,进地下室,地下室面积大约有100多平方米,房间的结构简单,一段东西向的隔墙将地下室分成两部分,南墙有两个窗口,直对大明湖,当年王耀武就是通过这两个窗口观察外面动静的。

济南-大明湖(上)

地下室的西侧,放置着一张老式长条桌和两把太师椅。一张挂在墙壁上的《济南战役态势图》。地下室的南墙厚度约为五六米,坚固程度可见一斑。

济南-大明湖(上)

墙壁上有一些图片展览。

济南-大明湖(上)

战前形势。

济南-大明湖(上)

1948年9月24日,王耀武带着4名卫兵,他走出了这间地下室……他朝北极庙东北角逃奔。他通过早已准备好的地道出城,后又丢掉制服,化装成老百姓混过了我军城外的哨线。后逃到寿光县境内被捉。

济南-大明湖(上)

紧邻月下亭的,是一峻拔的庙宇,那是北极庙。北极阁又名真武庙、北极庙。位于济南市大明湖北岸。是一高峻的道教庙宇,建于高台之上,坐北朝南。始建于元代,明永乐年间(1403~1424)重修。北极阁的台阶上有两条长石铺成的斜面,被小朋友作为滑梯玩耍,现在加了护栏,条石被磨的异常光滑,上面已经被屁股磨出了凹槽。

济南-大明湖(上)

登上青石台阶,迎面是三间门厅,朱红大门上箍以金黄门钉,富丽而森严。大门两侧有楹联:“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极言北极庙峻拔的气势。1996年左右新制,集王羲之字。

济南-大明湖(上)

越过门厅,两侧是钟楼鼓楼,均为四方亭式建筑,钟楼内悬有古钟一口。门厅内院中是正殿,正殿中央神龛内,供奉真武大帝金身坐像,手持宝剑,威严端庄。彩塑金童玉女,侍立两侧。正殿供案上,陈列着一长方形的龟蛇合一铸铜像,据传说为真武大帝手下龟蛇二将,铸造于明代嘉靖年间。不知从何时起,民间传说不孕的妇女用手摸了龟蛇合一的铸像,就可生男育女,于是一些迷信的人常来一试。年深日久,铸像向外的一侧已被摸得闪闪发亮了。

济南-大明湖(上)

神龛前右侧,塑火、水神将像。后面是白虎、马天君、瘟天君、仙曹、雨师、电母塑像。

济南-大明湖(上)

左侧是龟、蛇神将像。后面是青龙、赵天君、关天君、仙真、风伯、雷公塑像。两侧山墙上,绘《真武大帝武当山传奇》壁画,其故事曲折,引人入胜。这批造像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破坏,现殿内造像均为80年代恢复。

济南-大明湖(上)

正殿后有启圣殿,启圣殿建于明成化初年。殿内塑有真武父母的坐像。左右两侧侍有玉女,各持石榴仙桃。

济南-大明湖(上)

墙壁上壁画,皆为演奏、舞蹈、献果等祝寿场面。

济南-大明湖(上)

北极阁内的壁画描写真武大帝往事

济南-大明湖(上)

感应井泉为明正德年间修复北极阁真武庙时掏挖出的一眼甘泉。感应井泉在一长方形干池内北侧,池之上围以雕石栏杆。泉为圆井形,深约2米,井径1米,井口围以独石圈井。池之中部,有汉白玉石雕鲤鱼两尾,一坐金童,一坐玉女,一持莲叶,一持荷花,憨态可掬。两鲤口系铁链,扯起一方孔铸铁圆钱,方孔中悬挂小铁钟一口。人在池上,以圆铁板掷小铁钟,击中即有水柱自井中喷出,由声控使然,以娱游人。

济南-大明湖(上)

在码头租游船明湖泛舟。旧时济南八景之一。“画传开,红尘外,人从天上,载得春来。”船是大明湖的魂。无论风和日丽,还是烟雨迷蒙,驾一叶小舟,或乘坐古韵悠悠的画舫,荡行于烟波浩淼的湖面,“鸥鹭点乎清波,箫鼓助其远韵”,那情那景,令人陶醉其中。济南-大明湖(上)

大明湖中心有三个小岛,只能泛舟到达。这一方形小岛,名曰“湖心岛”。岛上有一高11米、边长10米的方亭,红柱青瓦,重檐出厦,起脊飞檐,脊饰吻兽,是济南市最大的方亭。

济南-大明湖(上)
旁边石刻:“环波亭”。苏辙大明湖的《环波亭》:“凫鸥聚散湖光净,鱼鲨浮沉瓦影凉。清境不知三伏热,病身唯要一藤床。”一首诗,把大明湖的旖旎风光和沁人心脾的闲适清凉描写得淋漓尽致。  
济南-大明湖(上)

前往前往湖心的历下岛。历下岛是大明湖中最大的岛,岛上绿柳环合,亭阁掩映,历史久远的历下亭就巍立于小岛之上。

济南-大明湖(上)
历下岛岸边。自左(西)至右(东):长廊、御碑亭、历下亭垂花门、石碑“历下亭”、古柳。

济南-大明湖(上)

历下亭东南侧,有古柳一株,巍立湖岸,枝干均已枯朽,却又枯木重生,于枝干外皮处萌生嫩枝,鹅黄柔绿,令人怜惜。据考,古柳已逾160岁高龄,柳树能长寿如此,实属罕见。

济南-大明湖(上)

历下亭垂花门。大门东侧有石碑横卧,上刻“历下亭”三字,乃清乾隆皇帝手书。

济南-大明湖(上)

垂花门匾额:“海右古亭”。何绍基手书楹联:“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系杜甫曾与北海太守李邕饮宴于历下亭,所写《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中的名句。“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在古代方位以西为右,以东为左,山东在大海之西,故称海右。在古代多个文献中,海右都是山东的别称。

济南-大明湖(上)

大门两侧是东西长廊。长廊东端是“临湖阁”,北墙嵌有咸丰九年陈景亮撰、何绍基书《重修历下亭记》石碣。

济南-大明湖(上)

长廊西端是“藕香品茗厅”,面阔三间,飞檐出厦。整个岛上,亭台轩廊,高低错落,花木扶疏,美不胜收。

济南-大明湖(上)

历下亭耸立在岛的中央,八角重檐,攒尖宝顶,红柱青瓦,斗拱承托,饰以吻兽,蔚为大观。亭身空透,檐悬清乾隆皇帝书写的“历下亭”匾额,内设石雕莲花桌凳。清代文人龚易图楹联:“李北海亦豪哉,杯酒相邀,顿教历下此亭,千古入诗人歌咏;杜少陵已往矣,湖山如旧,试问济南过客,有谁继名士风流?”

济南-大明湖(上)

北侧匾额:“历亭千秋”

济南-大明湖(上)

亭北为“名士轩”,是历代文人雅士宴集之地。该轩坐北朝南,面阔5间,匾额“名士轩”,为1911年春朱庆元书。楹柱上悬挂着著名文学家郭沫若题写的对联:“杨柳春风万方极乐,芙蕖秋月一片大明。”。

济南-大明湖(上)

细观匾额,“名”字多了一点,“士”字多了两点,共多了三点,这是清末书法家朱庆元先生题写的,他的意思是希望济南的名士多点、多点,再多点。

济南-大明湖(上)

轩内西壁嵌唐代天宝年间北海太守、大书法家李邕和大诗人杜甫的线描石刻画像及自秦汉至清末祖籍济南的15位名士的石刻画像。楹联:“镏略班艺,虞志荀录,伊昔有怀,交相欣勖;瀑水怪石,杉月桂风,平生所爱,尽在其中”。

济南-大明湖(上)

东壁嵌有清代诗人,书法家何绍基题写的《历下亭》诗碑。记述了他的好友陈弼夫和陈景亮重修历下亭的经过和他在山东看到的灾荒景况。

济南-大明湖(上)

轩内石桌雕莲,石凳雕钱。

济南-大明湖(上)

自左至右:明代著名诗人边贡、元代著名史学家张起岩、元代著名学者张养浩。

济南-大明湖(上)

唐代求法高僧译经大家义净、汉代传经大儒伏生、战国大思想家邹衍。

济南-大明湖(上)

金代著名散曲家杜仁杰、南宋杰出词人辛弃疾、宋代杰出女词人李清照。

济南-大明湖(上)

明代著名学者于慎行、明代杰出诗人李攀龙、明代戏曲大家李开先。

济南-大明湖(上)

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清代杰出诗人王士祯、清代著名学者张尔岐。

济南-大明湖(上)

唐工部检校员外杜甫、唐北海太守李邕。

济南-大明湖(上)

历下亭西侧的“蔚蓝轩”,面阔3问,飞檐翘角,绕以回廊。内楹联:“蔚秀依栏凭水色 蓝阴对镜鉴天光”。

济南-大明湖(上)

外联:“凿壁开窗,最可喜雪霁南山,霞明东海;庋床枕水,有几个春宵听雨,秋月弹琴。”

济南-大明湖(上)

亭南偏西,与长廊相连处,为御碑亭,内立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大明湖题》诗碑。

碑文:“历城周廓十二里,大明湖乃居其半,平吞济泺众泉流,远带齐鲁诸郡县。泛舟初入鹊华堤 烟水苍茫迷远岸,鸢鱼上下各逍遥 花木周遭相明绚。演漾绿蒲隐钓矶,缥缈白云临古观。应接无暇有馀乐,水亭清雅陈笔砚,便教乘兴一挥毫 苕华记予初所见。”

济南-大明湖(上)

亭的东南侧是王仲武87岁时书,清蒲松龄留仙咏《古历亭赋》石刻。康熙23年(1693),54岁的蒲松龄应山东按察使喻成龙之请到济南做客,时逢喻成龙主持重建的历下亭刚刚竣工。蒲松龄因此而作并吟咏了这篇千字赋。

济南-大明湖(上)

上船,继续东行,到达汇泉寺岛。汇泉堂就在小岛之上。小岛绿树森森,芳草萋萋,十分清幽。过去,济南城内众泉多从这座小岛附近汇入大明湖,所以岛上一眼清泉,便名为汇波泉,而岛的寺院,也就叫作汇泉寺了。

现在,小岛已改为公园兰花养植基地,人称兰岛。兰岛南侧开圆门,西有方门,现主建筑有“汇泉堂”、“文兰轩”。

济南-大明湖(上)

院内东侧,新建兰花展厅,名“文兰轩”,门前有对联:“树声时入坐,兰香欲湿衣”。

济南-大明湖(上)

兰圃拱门背面有“香祖”二字,有联:“有兰若香,得宁静味”。

济南-大明湖(上)

院中架有天篷,院东北角有温室,以保证兰花适宜的生长温度。目前养有兰花1500余盆,20多个品种。兰花尚未开花。

济南-大明湖(上)

上船返回北岸。前往南丰祠。南丰祠又名曾公祠,在大明湖东北岸,北临汇波楼,为纪念北宋文学家、齐州(今济南)知州曾巩而建。为官一方时,政绩卓著。死后追谥文定,后人称为南丰先生。曾巩调离齐州时,济南老百姓拥上街头,拉起吊桥,关闭城门,以挽留他们的父母官,致使曾巩不得不在夜间悄悄出走。济南解放初期,人民政府根据群众的意愿,将曾公祠、晏公庙、张公祠划为一体,改为专门纪念曾巩的南丰祠。院门西向,上悬朱学达题的“南丰祠”匾额,门前抱柱上有对联:“作湖山一日主人看万脉奔流诸峰罗列,历唐宋百年过客有少陵诗笔曾巩文章”

济南-大明湖(上)

北厅西端为曾巩纪念堂,祠堂南出厦,半壁花槅扇。抱柱楹联“北宋一灯传作者,南丰两字属先生”,是摹写原曾公祠的门联。

济南-大明湖(上)

祠堂中间为曾巩木雕像,像高2米,峨冠博带,宽袍大袖,手持书卷,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较好地体现了曾巩的文人气质和儒吏风度。该像是以曾巩故乡江西南丰的一棵千年樟木雕成。

济南-大明湖(上)

祠堂内还陈列着各种版本的曾巩著作和评价文章,四周墙壁悬挂着赞颂曾巩的名家字画。

济南-大明湖(上)

名家字画。

济南-大明湖(上)

名家字画。

济南-大明湖(上)

名家字画。

济南-大明湖(上)

各种版本的曾巩著作和评价文章。

济南-大明湖(上)

济南-大明湖(上)

祠门内南侧大厅,是山东目前保存最完好、济南市区现存较大的清代戏楼——南丰戏楼。始建于1894年清末,有百余年历史,是济南市区现存较大、历史最为悠久的木质古戏楼。 楼呈正方形,宽阔高大,建筑面积约为300㎡,大厅面积近200㎡, 青瓦粉墙,雕梁画栋,油漆彩绘,门口对联是:“书韵如闻小玉唱,茶香留待老残游。”内有红柱承托。

济南-大明湖(上)

内有红柱承托。南为戏台,东西为看台、包厢雅间,台分两层,均有木梯可登,上下均可摆桌看戏品茶,可同时容纳二百余人观看演出。

济南-大明湖(上)

南丰祠院内南侧濒临湖岸处,有水榭三间,名"雨荷厅",红柱雕窗,青瓦飞檐,四周环廊,东西北三面环水,内植荷莲。据说,这儿就是电视剧《还珠格格》中所说的乾隆皇帝与民女夏雨荷相见相爱之处。

相传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西巡,住在历下亭,有一户姓夏的人家,有一女子才华横溢,琴棋书画无所不精,远近提亲的人踏破门槛,但都没有说成。乾隆皇帝傍晚在亭外散步,被一阵悠扬的琴声所吸引,顿时兴致大增,便今船工撑船寻声找去,见到夏女。两人一见钟情,月下论琴更是觉得相见恨晚。乾隆在济南住了几天,要去南巡,临行时在琴的背面写下“知音难觅”四个字。并表示,办完公务自会来接夏女进京。可是夏女痴心苦等,不见乾隆归来。有一天晚上她打开门,风吹倒了蜡烛,没想到,火光烧毁了那把古琴。夏姑娘竟以身救火,最终不幸身亡。多年以后,一个叫夏凤启的人听闻了这个感天动地的故事,出资在夏女原住处修建"雨荷厅",在院内种上一棵杜梨树。

匾额:“雨荷厅”。内联是翁同和:“兰有群清竹无一曲 山同人朗水与情长”。外联:“虚竹幽兰生静气,和风畅日契天怀”。

济南-大明湖(上)

厅内有“听雨观荷”之匾。额下有联:“夏日听雨,珍珠落玉盘,声声入耳戏游龙,辰时观荷,翡翠披霞光,朵朵映日引彩风。”

济南-大明湖(上)

厅前有一画舫,曰:“天憩舟”。上挂对联:高人喜桐树,君子爱莲花。横批:琴韵荷香。

济南-大明湖(上)

一般家庭,在院内植石榴,以求多子多福,或种海棠以求富贵,为什么他种了棵杜梨树呢?一是这夏凤启对杜梨树有种偏爱;二是认为它花白如玉似雪,给人以高洁孤傲之感,和夏女的身世有几分相似。在种这棵树时,夏凤启买了一丈白绫,并在上面写诗一首“夏女在唐无玉环,游龙千里求合欢。只因命薄无贵日,独留丽质在人间。”意思是说夏家女要是生在唐朝就不会有杨玉环入宫的事了。但她没有杨玉环那份福气。这杜梨乃暗含"独丽"的意思。这是取杜梨的本意。左侧大树就是杜梨树。

济南-大明湖(上)

杜梨树旁边的祈愿树,游客把心中爱的祝愿写下来,挂在树上。

济南-大明湖(上)

雨荷厅西侧门。

济南-大明湖(上)

晏公庙建成于明末,供奉水神晏戍子,清末庙毁,现仅存其台,台基为石砌,高4.2米。方形,下端渐阔,面积约224平方米。在晏公台上有一钟亭。

济南-大明湖(上)

亭台高10.6米,阔8米。四面八柱,两重飞檐,点金彩绘,红柱青瓦,上有宝顶,饰脊兽32件。上下檐角悬有风铃8支,有风吹动,叮当作响,亭下四周有雕石围栏,可供小坐休憩。匾额:“明昌钟亭”。

济南-大明湖(上)

钟亭内悬有金代明昌年间古钟一口,该钟始建于金代明昌年间(公元1190-1196年),高2.3米,口径1.7米,厚0.13米,重8000公斤。每当夜幕降临或晨曦时分,圆润雄浑的钟声响彻云霄,经曲岸水面回荡互激,与周围苍烟暮霭、水树应和而构成一种意境。由近及远,绕耳不息,使人听后心明意净,恍入梦境。

济南-大明湖(上)

明昌钟亭旁,立有徐北文先生撰写的重修明昌钟亭碑记,亭前红漆立柱上悬挂的楹联亦徐北文先生撰写,内容为:“金钟鸣处蛙声静,碧月升时客梦清。”联语中所歌咏的境界恰与明湖佳景“钟鸣蛙静”相吻合。

传说:大约是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济南,游览了趵突泉、千佛山等名胜后,于中午来到了大明湖畔的历下亭休息。真龙天子降临大明湖,自然也就惊动了大明湖里的各路神仙,于是百蛙齐鸣,众蛇会聚,大明湖上空更是鸟飞虫跑,一众生灵都希望能够一睹天子龙颜。已经非常疲惫的乾隆皇帝此刻正想休息,偏偏窗外的蛇啊、蛙啊、鸟啊的不知趣的在这里凑热闹,于是龙颜大怒,一拍桌子,颁下一道圣旨,命令:“蛇归洞,蛙不鸣。”众生灵见龙颜大怒,于是立刻慌慌张张的溜掉了。从那以后,大明湖里就再也见不到蛇了,也听不到蛙鸣了。

济南-大明湖(上)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济南,与这位女词人有关的名胜古迹很多,有趵突泉公园的李清照纪念堂、珍珠泉泉群的溪亭泉、百脉泉公园的清照园等,而最富有乡情和浪漫色彩的要数大明湖公园的藕神祠。

“藕”字还能联系上和它谐音的“偶”字图个吉利。把李清照当成藕神,是清代同治年间,济南有几位文人在大明湖北岸的藕神祠聚会,神像久毁。同人以湖山佳丽,主持宜得其人,因以易安居士代之。
李清照并不知道后人对她的雅称。只是出于本心且自然地爱着这湖,这湖中的荷与莲。爱了,就欣赏,就感叹,就融为一体,然后转成忧愁和感伤。对于她,只是自自然然。
现今人们瞻仰到的藕神祠,1998年建成。祠在明湖北岸,汇波楼下,西为晏公台,东临小溪,为一独立院落。

济南-大明湖(上)

院墙洁白,顶覆小青瓦,墙壁留有圆形、扇形、方形透窗,院内卵石铺地,松柏蓊郁,石榴飞红,竹摇绿影,十分清雅。

济南-大明湖(上)

  祠堂在院内北侧,前出厦,花槅扇,青砖青瓦,古朴端庄。匾额“藕神祠”三字,为台湾当代著名书法家王凤峤先生手书。内楹柱有徐北文教授撰书的隶体对联:“是耶非耶,水中仙子荷花影;归去来兮,宋代词宗才女魂”。外楹柱则悬挂原藕神祠旧联:“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船穿藕花”。为山东当代著名书画家刘如璞先生手书。

济南-大明湖(上)

  祠堂正中,是一彩塑宋代仕女坐像,身高2.8米,座高1.5米。相貌清丽,身材窈窕,玉指纤纤,卷轴在握,温文尔雅,楚楚动人。两侧侍女塑像高2.7米,一位手持红荷,一位手持绿莲,彩服贴金,珠翠明珰,婷婷玉立,神彩飞扬。三面壁上是彩色壁画,内容为藕神传说和明湖风光。

济南-大明湖(上)

汇波楼。宋熙宁年间,为治理济南城北一带的水患,时任齐州知州的曾巩修筑了现今的北水门。它既是北城门,又是泄水口,湖水可由北水门的闸口流出城外,辗转入小清河。闸门一般不开,又兼济南旧城的东、和南、北门都不在一条轴线上,故有济南城“四门不对,北门不开”的说法。大明湖水为众泉汇流而成,集中于北水门泄出,所以北水门又名汇波门。也正因如此,大明湖成了“霪雨不涨,久旱不涸”的宝湖。元代初年,在北水门上修建了一座二层城楼,名汇波楼。

济南-大明湖(上)

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曾扩建重修;元泰定元年又重修。至济南解放前夕,汇波楼年久失修,塌圮无存。1982年济南市人民政府在旧楼遗址上重建汇波楼,基本仿照旧制。为一座“悬山歇山重檐”七间城楼式建筑,位于7米高的北城门之上,楼高13.6米,巍峨壮观。整个建筑由88根红柱承托,飞檐斗拱,绿瓦明甍,翘角挑梁上悬挂风铃。上下两层均环以回廊,以供游人倚坐。门、窗、扇雕以传统花样图案,点金彩绘,堂皇典雅。楼南二层檐下,悬“汇波楼”金字匾额,为当代书画家黎雄才题写。

济南-大明湖(上)

楼西二层檐下,另悬“汇波晚照”匾额,为艺术大师刘海粟题写。可惜没开放,不能登楼观景。

济南-大明湖(上)

汇波楼北水门之南,是汇波桥。它原是雕栏的石拱桥,毁坏后,原址改建为长5米、宽4米的水泥预制板平桥,南北两侧加有简陋的铁栏杆。

济南-大明湖(上)

汇波东桥为平石板路桥,桥下三个方形涵洞,中间涵洞大。桥南即曾堤,路面铺七排青石。

济南-大明湖(上)

曾堤向东看北渚桥。

济南-大明湖(上)

从汇波东桥沿曾堤南行约百米,是南丰桥。

济南-大明湖(上)

南丰桥南端的“曾堤萦水”石刻。曾堤萦水位列明湖新八景之一。景点位于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大明湖东岸,连接南丰桥与南丰祠,占地19950平方米,堤上杨柳垂阴,百花飘香,堤两侧波涛阵阵 ,湖水萦岸。曾堤始建于宋代,由曾巩修筑,原名百花堤。

济南-大明湖(上)

“曾堤萦水”石刻东转十米,即藕香桥。

济南-大明湖(上)

北侧是竹港清风景区的一杆亭。

济南-大明湖(上)

前往超然楼。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