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职业属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良好的师德是教师从事这份工作的通行证。没有这个通行证,其他的一切建树都无从谈起。教师在言传身教、率先垂范的过程中,用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去感染学生,用自己正确的道德行为去引导学生,对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必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教师越是想做一名成功的老师,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一番贡献,越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守住底线,追求高线,修养德行,淬炼品格,是教师一生的必修课。孔子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广大教师,何不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不断提升师德修养呢?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坚持“高线”,意味着对教育事业无限热爱、无限忠诚,时刻不忘教书育人的初心,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古人有言:“取法乎上,得其中;取法乎中,得其下。”师德修养没有天花板,师德追求永远是“更上一层楼”,师德师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古往今来,那些赢得人们崇敬的教师,首要的特点就是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始终对教育、对学生充满爱,用爱书写教育。这样的爱,洋溢在他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全国优秀教师张桂梅,没有孩子,却被几百个孩子称为“妈妈”。她曾放弃进入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条件最好的一中,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她曾忍着病痛继续站在讲台上,不愿意因为自己而影响学生们中考。她在华坪县儿童福利院一边上课,一边照顾着三十多个幼小的孤儿。她曾四处游说,到处募捐,建起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让华坪县贫困山区的女孩免费接受高中教育。为了留住学生,她亲自到每一个学生家里,11年来在大山里走了近12万公里,对一千多名学生进行了家访。在女子高中,张桂梅在宿舍里铺了两张床,一张自己睡,一张留给需要特别关心的学生。从教几十年来,她收留了几十名弃婴,并把她们当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照顾,救助了无数生活困难的学生,将一个又一个因家贫而辍学的女孩追回了学校。这样的仁心善举,在张桂梅的职业生涯和生活中不计其数。她虽然身材瘦小,但是道德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谱写了一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师赞歌。
像张桂梅这样的教师楷模,之所以众口交赞,赢得人们的敬仰,正是因为他们一生矢志不渝追求教师职业道德的“高线”,不断超越自己,升华自己,创造新的高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党和国家号召广大教师向楷模学习,就是因为他们树立了教师职业道德的“高线”,是目标、是旗帜、是方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原来老师可以这样当,当得这样有意义、有境界,这样出彩。
师德的“高线”,值得持之以恒不断追求;师德的“底线”,更需要格外小心不容触碰。就像唱歌,高音要唱好,低音也要唱好;就像上下山,上山的路上需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使劲向上攀登,下山的路上同样需要小心翼翼谨防跌跤。坚守“底线”,意味着恪守党纪国法,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坚决远离红线,不碰高压线。这一方面指包括教师在内的每个人行为处事都必须严格遵循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社会还对教师职业提出了特定的要求。应该看到,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更高。“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既是对教师的崇敬,也无形中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师德修养的底线,也应该比一般人的道德底线要高。教师应该恪守《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这是底线。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社会各界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责任更加重大,师德要求更加规范,教书育人的标准更加严格。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体制机制日益健全,为教师职业行为划出清晰底线。教师应该具有“底线思维”,比如不能歧视、侮辱、伤害学生;不能在招生、考试、推优及绩效考核、评优评奖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不能收受学生及家长的财物;不能参加由学生或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休闲娱乐等活动;不能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教辅材料或利用家长资源谋取私利,等等。
提倡教师坚守道德底线,一方面是社会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也能让教师更好地保护自己,保护学生,保护学校,不辜负社会寄予教师的殷殷厚望。一些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比如体罚学生,让学生把一句话反复抄写几百遍,孤立学生,辱骂学生,因个人情绪好恶惩罚学生,指派某个学生对其他学生实施惩罚,学生们犯了同样的错误,对这个学生严厉惩罚,而对那个学生网开一面甚至视而不见,都是让学生、家长、社会舆论不能接受的。教师一旦有这些行为,不但会把自己置于被动之中,而且有可能产生一系列消极的社会后果,非常不明智,非常不可取。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人格是教育的基石”。教师的职业道德会影响一批又一批学生,一代又一代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品德,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品德问题,还影响无数学生的心灵,关涉学校、社会、国家的未来,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不论何时何地,不管风雨来袭,教师都要重视自己的职业形象和道德修为,都要坚守师德“底线”,这样才能在社会立足,才能对得起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和赞誉。在此基础上,永远向上向善,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用爱心浇灌教育之花吐露芬芳,一路馨香,也是教师在平凡岗位上创造的非凡贡献!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