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度大学生招聘拟录用人员公示》引发了热议,但这份《公示》其实发布于今年的4月底,并非最近才发不出来,只不过是最近才被人发现并引起关注。
大家关注的焦点是这份《公示》名单中拟录用人员的毕业学校和录用岗位“一线生产操作岗位”之间的强烈反差。在里面拟录用人员的毕业学校里,有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河海大学等985、211名校,硕士研究生也为数不少。
《公示》部分截图
后续有好事的记者去采访过相关烟厂的工作人员:
7月12日,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河南中烟)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我们河南中烟招聘员工要求是本科及以上学历,有名校毕业生或研究生都是很正常的。”
当记者询问“一线生产操作岗位”的工作是否需要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来做时,上述负责人拒绝回应。
漯河卷烟厂一位工作人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现在所有的企业、岗位、工作内容都摆在那里,名校的学生愿意来,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看起来漯河卷烟厂的工作人员也很无辜,人家也没强迫这些名校学生来,都是个人选择,没有强买强卖。
对这样的事情怎么看?其实类似这样的事情已经很多了呀:
这次是河南中烟,其他省的中烟招人也大致类似甚至更厉害,跟中烟差不多的国家电网从总部到地方招人,都是高学历名校毕业生其实已经不是一两天和一两年的事情了,许多硕士博士做的工作其岗位知识含量不高也已经不是新闻。
展开点看,3月份的时候北京大学收到一笔建校以来最大的个人捐赠10亿元,而捐赠人是中公教育的董事长李永新,而中公教育的主业是各类考公务员的培训。这大概能反映出公考培训的学员是真的多、做这个培训是真赚钱。
在我老家八线的县城里面,到处都有考编制的广告,从公务员到教师,从文化课考试辅导到面试一对一指导,据说生意也十分火爆。
听说最近有一个“考碗论”:大学或者研究生毕业后一定要考上体制内的工作,其中国家级的公务员是金饭碗,省级以下的公务员是银饭碗,而铁饭碗是指一个好的事业单位单位或国企。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学而优则仕”的文化,大学扩招让高学历人才的供应加大。疫情对经济和人心的影响慢慢开始显露出来,在疫情下许多市场化企业举步维艰,形式好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吸纳人才数量有限,996的压力和变化的市场让不少人退缩,年轻人一方面期望更高的薪水另一方也期望更稳定的预期,体制内的机构就成了首选,那怕是跟自己学历不太符合的操作岗位。
对于这种状况,有几点思考:
一、对于个人的选择,能理解但觉得不该支持。
一个好的社会是应该做到人尽其才,之前学工科的大学毕业生在刚毕业的时候都需要去一线实习半年一年甚至有两年的,目的是了解一线是如何工作的,本质是知道自己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如何应用的,但后续都会去做知识密度更高的工作,譬如工艺改进优化、设计乃至有不少人去做管理、销售和市场的工作。了解一线的工作才能做好这些。
但现在的问题是如果让这些人一直做一线操作工作,他们所学基本上很难发挥作用,并且这些人的操作能力甚至还不如直接从技校和职业学院毕业的同学。更不用说里面还有很多非工科、技术专业的同学,长期来看对企业和个人都是双输的结果。
这些名校和高学历同学之所以去类似中烟、电网这样的单位,核心的目的是“稳定”和“较高的薪水”,可以想见这些人很难在操作岗位上做长久,除非单位能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出口,否则假以时日大概率是离职跳槽。
这个事情背后其实也反映了我们个人的问题,年轻人都没有胆量去闯去试,总想着去找稳定的工作,连最应该有创新和冒险精神的年轻人都这样子,后浪该怎么浪起来?
关注视频号听免费直播
二、这种现象背后反映的问题才是核心。
大家都能看出来,如果从整个社会角度讲人才错配、高学历人才都去做操作型工作,这个事情也是不经济的、是降低全社会福利的:
我们虽然实现了小康但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很多行业领域或者机构需要更高知识人才的加入才能实现升级和结构调整,但高学历的人都去“好单位”混日子,而不愿意去闯去改进去承担责任,这个社会的未来怎么可能更好?
当然,这个现象的背后是系统性的问题,既跟经济活力有关,也跟分配机构有关,也反映出了教育体系的问题。
有一个简单的道理:当经济形式不好的时候,想去体制内工作的人越多;当经济形式很好的时候,人才都愿意去市场化的地方。
有人说“越穷的地方人们越要去体制内”,这种说法不严谨却有一定的道理,但现在是不少富裕的地方这种考碗风气也越来越盛,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但为什么经济活力差,这就是更复杂的问题:国外多我们的封锁、我国经济所处的阶段、各类主题的地位等。
另一个方面是教育的问题,高考前的孩子都陷入分数不能自拔,兴趣、特长和优势这些无暇估计,许多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没有形成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发展目标,也没有形成自己的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关注社会少关注他人少,没有责任感,很多却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但问题是,培养出来的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稳定、高薪),而不会思考长期的发展。许多现在、今天看起来很好的选择,但如果从长期来看则不一定好,可很多人却不一定具备这样分析的能力。(本文作者为知名知识管理专家作者田志刚。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