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虹桥雄跨于云南省永平县杉阳乡和保山市水寨乡交界处博南山与罗岷山东西对峙的悬崖峭壁之间奔腾澎湃的澜沧江上。这是一座世界上最早的斜拉铁索桥,也是我国古老桥梁家族中的佼佼者。此桥的建成与“西南丝道”的开辟关系密切。“西南丝道”即“蜀(四川)身毒(印度)道”,起于川西平原,经西昌、姚安、大理、永昌(保山)、腾冲,跨趣国境,过缅甸、印度,到达大秦(罗马)。西汉武帝时,曾在博南山开凿栈道,在澜沧江修建了著名的“澜津”渡口,以舟筏载渡人畜。此古渡就是西南丝绸古道上的咽喉所在。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当地父老乡亲在渡口筑起藤篾桥,以渡澜沧水,通博南山,这是澜津建桥之始。蜀汉时,诸葛亮率师南征,对澜津藤索桥有过修葺,至今仍留有穿索石孔。唐咸通年间(860——874),此桥已被改建成竹索桥。其时,岭南西道节度使樊绰在他所著的《蛮书》中写道:“龙尾城西第七驿有桥,即永昌也。两崖高险,水迅激,横亘大竹索为梁,上布箐,箐上实板,仍通以竹屋盖桥。其穿索石孔,孔明所凿也。昔诸葛征永昌,于此筑城。”这段文字足以证明早在汉唐时期,澜津已经有了索桥。元代贞元元年(1295年)澜津索桥又被改建为木质桥梁,并取《阿房宫赋》中的名句“不霁何虹”之意境,正式定名为“霁虹桥”。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一座雄姿勃勃的铁索桥又取代了原来的木桥。后因年久失修,险象环生,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重新建造,霁虹桥的绰约风采又出现在博南道上、澜沧江头。光绪年间再次修整,葆其青春。二千多年来,霁虹桥历经藤、竹、木、铁之沿革,充分说明其建筑工艺之进步、交通功能之巨大、历史价值之可观。
原来的霁虹桥全长106米,宽4米,跨度为57.3米,由18根铁链悬吊两岸,其中16根为承重底索,2根为桥上护栏索。每根铁链有膀臂粗、数千斤重、百余米长。铁索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岸悬崖上。桥面用横直交叉的两层木板构成。两端桥墩上各建有古朴典雅的桥头堡,分别为武侯祠和观音庙。这是为了纪念诸葛武侯开辟博南古道之业绩和祈求观音菩萨保佑大桥平安之举措。远望大索桥,象腾飞的蛟龙,又象开屏的孔雀,仪态万千,气势非凡。大索桥的建成,可以看出我国古代造桥艺术之精湛和冶炼技术之高超。相传当年修建铁索桥时,要把如此长、如此重的铁链,隔着波涛汹涌的澜沧江,从东岸送到西岸的崖壁上,绝非易事。一位哈尼族青年从射箭猎兽的方法中得到启示,根据他的建议,工匠们用数根粗细不同与链索一般长的麻绳由细到粗依次结好,把粗的一端系在铁链上,细的一端系在箭头上,从陡峭的东岸开弓射箭,麻绳伴随箭头一齐射到西岸。西岸的工匠将麻绳捆在绞车上,摇动转轮,麻绳将铁链慢慢牵引至西岸,然后固定在事先埋入地下几米深的铁铸万年桩上。射箭牵索的方法充分说明我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
霁虹桥的建成打通了“西南丝道”,繁荣了与亚欧各国的通商贸易,增进了中外友谊。汉、唐以来,永昌郡(保山)成为仅次于长安、泉州的通商大都市。市场上出现了来自南亚、西亚各国的商品,象牙、犀角、宝石、琉璃、翡翠、毛织物、木棉布、石棉布以及猩猩、孔雀、等珍奇物品琳琅满目,数不胜数。我国的云锦、蜀布、邛竹杖、唐三彩、铜壶等高档工艺品亦陆续传至西方,所以希腊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即丝绸之国。
霁虹桥的建成开创了世界大型斜拉铁索桥的先例。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游记》中有一段关于铁索桥的描述:“北盘指贵州北盘江铁索桥)横经之练俱在板下;此则下既有承,上复高绷,两崖中架两端之楹间,至桥中又斜坠而绷之。交络如机之织、综之提焉。”徐公在这段比较性的文字中,突出了霁虹桥的“高绷”与“斜坠”。清代地理学家顾祖禹在其《读书方舆记要》中亦云:“南经永昌府东北八十里罗岷山下,两崖壁峙,截若垣墉,缆铁飞桥、悬跨千尺,亦曰博南津。》”霁虹桥出现在顾氏的《记要》中,可见其雄奇独特之处,一个“飞”字展现了索桥的雄姿雅态。德国友人许腊姆在实考察了这座大型铁索桥后,绘制了一幅素描图,在图中除了展示横跨于两岸峭壁之间的桥底铁索外,还细致地描画出两岸壁间斜伸而出兜住中部桥面的两条大铁索,以及作为护栏的铁索。从上述文图中得知,至迟在明代成化年间,先辈们已经开始建造大型斜拉铁索桥。此项技术在明末清初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传至海外,为当代建筑大跨度高架斜拉桥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游览与研究这座大索桥的名人中还有康熙皇帝和意大利友人马可·波罗。霁虹桥的建成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炎黄子孙个个引为自豪。
历代骚人墨客畅游此桥时,激情奔放,泼墨挥毫,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摩崖石刻与优美的诗篇联句。石刻有“西南第一桥”、“悬崖奇渡”、“金齿咽喉”、“壁立万仞”等,笔锋刚劲,壮观引人。诗篇中有明人杭淮的名句:“桥飞江崖霁虹出,铁锁高缘不计年。”有朱应登的描绘:“千寻铁索贯长桥,积翠中天石壑遥。”有马继龙的赞叹:“沧江铁索跨长虹,鸟道从天一线通。”著名诗人杨慎的诗篇更是史地联翩,情景交融:
织铁悬梯飞步惊,独立缥缈青霄平。
腾龙游雾瘴气恶,孔雀饮江烟濑清。
澜津南渡哀牢国,蒲寨西连诸葛营。
中原回首逾万里,怀古思归无限情。
有人用比喻含蓄的手法题了一副桥联:
上下影摇波底月;
往来人渡镜中梯。
赏读这些石刻、诗联,令人心驰神往,跃跃然以一游为快。
遗憾的是光绪以后的一百年间末曾作过重大维修,桥身日益老化,岌岌可危。1985年的一天,风雨交加,山洪暴发,排山倒海,万马奔腾,吞噬了这座历经二千年的大索桥。澜沧江两岸一片器泣,一片叹息。多少人想重建霁虹桥,恢复它往日的英姿,然而手中缺钱,库中缺物,面对这浩大的工程,只能望着“西南第一桥”的摩崖石刻而兴叹。不过澜沧人毕竟是英雄义士,不达目的誓不罢休。1998年3月,一群年逾花甲、洞经古乐协会的老人出现在“梯云古道”上,他们决定把建桥的梦想变为现实,让汉唐古桥一直延续至子孙后代,决不在他们手上中断。没有钱,通过报纸向社会募捐;没有人手,老黄忠披挂上阵,年届古稀的段体才主动负责建桥工程,他在荒芜的沧江峡谷搭起了简陋的工棚,吹响了建桥号角。消息传开,五千多名募捐者接踵而至,段体才还以自家的宅基作抵押,向友人借得一万元充当修桥基金。他吃住在工棚,奔走于古道,甚至亲自背着六十多斤的材料在梯云路上健步如飞。一时车轮滚滚,马达声声,高歌细语,热火朝天,经过一年多的奋战,一座长120米、宽2米崭新的铁索桥终于在1999年7月10日再次横跨于澜沧江上。段体才的名字和霁虹桥永远联系在一起。
联曰:
联语简介索桥。上联从纵里写历史,下联从横里写地理。上下联第一句是总体概括,第二句是具体描述,前后印证,虚实相符。“千秋”言时间之长,“始汉继唐”,点明修建的朝代,说它虽经千年的风风雨雨而雄姿不减当年。“万里”言通达之远,“至欧自亚”,交代沟通的方域,说此道在日月星辰照耀之下成了一条光明大道。上下联末句写桥的位置、构造和功用,说明此桥是澜沧江上的一座铁索桥,沟通了博南古道,开辟了西南丝路,在对外交通、贸易方面,其价值相当可观。
联曰:
联语写桥势。从“两级悬楼”、“千寻吊索”中可以看出索桥高大雄伟的姿势。如此雄奇的索桥,似为“鬼斧神工”所建造,但“能人巧匠”这么一比,建桥工匠的功绩就一览无余了。末句说明索桥是扼住“双山一谷”的“咽喉”,是通向“万国五洲”的“要道”,功用之大,非同一般。联语巧用数字相对,颇具联趣。
联曰:
联语写桥景。全联巧用比喻。上联先将其喻为“雨霁”之后的“彩虹”,再将其喻为“引颈开屏”的“孔雀”,反映其姿态的典雅秀丽。下联始则比为“泉喷”之后的“白练”,继则比为“摇头摆尾”的“蛟龙”,反映其气势的宏伟磅礴。这些比喻使索桥变得有动有静,多彩多姿,游人不得不赏心悦目,乐在其中。“孔雀饮江”、“蛟龙游雾”,是从杨慎诗句中巧取而得,熟句新用,倍感亲切。上联首句嵌“霁虹”二字,点出桥名。
联曰:
联语盛赞架桥之功。上下联开门见山,概括指出架桥工匠“勇敢勤劳”的传统美德和“聪明才智”的民族天赋。末句“凿眼打桩拴龙尾”和“牵绳引索射箭头”是此种美德和天赋的具体表现,使之落到实处,其目的在中间一句,即“深谷架长虹”、“高山修大道”,为桑梓造福,为民族增光。“这般”与“何等”,用词中肯,语气豪迈,高度赞扬了这种领先作用和奉献精神,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
联曰:
联语写索桥功用。上联写桥的沿革:此“横跨河谷山崖”之桥,从汉代的藤桥到元代的木桥,再到明代的铁索桥,逐渐进化,以“推陈出新”概括之,反映我国索桥历史之悠久。下联写桥之功用:此“直通天涯海角”之桥,方便了以“云锦”换取身毒毛织物和缅甸象牙的东西方贸易,用“以珍易宝”概括之,反映“西南丝道”之繁荣。“云锦身毛缅象牙”与“汉藤元木明铁索”,以方域对朝休,以物产种类对建桥用料,都是偏正结构的词组相对,工整贴切,突出了主题。
联曰:
联语赞颂索桥。上联对先辈:说悬索桥从霁虹桥“肇始”,有“霞客游记、祖禹方舆”为凭证,有史可稽,有图可杳,对中华儿女来说,是做了一件“无愧炎黄”对得起祖先的大好事。下联对世界:说全球斜拉桥亦从霁虹桥“开头”,“许君画图、马氏足迹”可以寻觅,可以佐证,对炎黄子孙来说,确实做了一件“有功世界”,堪为榜样的伟业。联语把霁虹桥人格化,并以“吾”、“我”第一人称的口气来铺展,亲切可人,充满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上下联联首两组主谓结构的句式相对,乃联中之联,增强了可读性和趣味性。
联曰:
博路添友谊,达五洲通万国,章章节节,君不见碑林密密、史库洋洋。
联语写赞桥碑文。上下联前半段写索桥的古老和功用,这是介绍碑文的前奏。下半段肜联中联的形式突出赞桥之“联”、“诗”、“碑”、“史”,其联如海,滔滔不绝;其诗如山,重重叠叠;其碑如林,密密层层;其史如库,洋洋大观。联语用比喻、夸张、重叠、排比相兼的手法把赞桥碑文形式之多、篇目之繁、内容之广淋漓尽致地反映出来。
联曰:
残虹偏逢时雨,老者情真真、青年意切切,备料集资、聘能任巧,表一片忠心、诚心、决心、苦心、耐心、同心,生机露绝处,多蒙义士续千秋。
联语赞颂建桥英雄和重修义士。上联赞建桥英雄:首句概述澜沧江上澜津渡口已经架起了一座铁索桥,使澜津古渡焕发了青春。以下五句,即第二、三、四、五、六句具体描述建桥的情况,说明铁索桥是汉、哈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通力合作的结晶。“开”、“射”、“铺”、“设”是他们发挥聪明、辛苦勤劳的表现。“智”、“劳”、“膂”、“气”、“毅”、“协”句承上启下,既表现各族人民力争上游的精神风貌,又阐明“变通途”、“延万里”的原因所在。“天堑变通途”是他们为祖国为家乡为沟通东西方所作的巨大贡献,使首句“古渡焕青春”得到具体印证,一呼一应,相得益彰。末句赞颂建桥英雄,画龙点睛。“延万里”,说明他们开辟“西南丝路”,并使之延伸至遥远的欧洲,表明道路之长、功用之大。下联赞重修义士:首句说明雨后的彩虹又重新放出耀眼的光辉,即言古老的霁虹桥于1985年被洪水冲垮,仅剩残墩断练,而今天又被重新建造起来。以下五句,即第二、三、四、五、六句具体描述人们是怎样重修此桥的。“老者”、“青年”句说明保山各族男女老少下定了重建此桥的决心。“备”、“集”、“聘”、“任”句,表明他们将意志付诸行动,变鸿图为现实。“忠”、“诚”、“决”、“苦”、“耐”、“同”句,呼前应后,表现其有胆有识的性格和无私无畏的精神,既是“时雨”之所在,又是重建索桥的力量源泉。“生机露骨绝处”是决心与行动的丰硕成果,也与“残虹逢时雨”相吻合。末句高度赞扬重建索的“义士”,说明这一切都是义士们协力同心、艰苦奋斗的结果。“续千秋”,说他们修复了古老的铁索桥,使其延续至千秋万代,而不致断在这一代人手里,劳苦功高由此可见。“续千秋”对“延万里”,以岁月对路途,以经久对漫长,工整贴切,得体自然。联语先概述后描述,先意志后行动,先原因后结果,先功绩后赞扬,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趣,洋洋百言,俨然是一篇:《霁虹桥志》。上联写古,下联写今,古桥今续,民族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六“心”对六“力”,加强语气,联趣盎然。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