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症状学(往来寒热)

往来寒热

定义

往来寒热,是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此种热型,为少阳所独有,既异于太

阳表证之寒热并见,亦别于阳明之但热不寒,且与表郁轻证之寒热如疟,一日再

发或二三度发不同。往来寒热是发热止而恶寒作,或恶寒止而发热作,发热与恶

寒交替而现;表郁轻证之寒热如疟,是恶寒与发热同时并现,寒热同作同休,一日再发或二三度发。
关于本证之定义,历代医家阐论颇详,今摘录数家以备考阅,具体如下。

《伤寒论临床研究 · 辨太阳病脉症并治中》曰:伤寒或中风五六天,按时
间应传到阴经,但有要入而未入之势。其证表现为寒热往来,一阵寒一阵热,寒热交替,此为半表半里的特点。在表恶寒发热属太阳,在里则发热不恶寒,往来寒热是半表半里。
《伤寒论东考 · 下篇》曰:往来寒热为少阳病的特点:恶寒止则发热,热退又恶寒。
《伤寒论东考 · 上篇》曰:少阳中风,寒热往来,这种特殊热型,既不是太阳病的发热恶寒,也不是阳明病的只发热而不恶寒,而是介乎二者之间。太阳为表,阳明为里,那么寒热往来的少阳病就被称为半表半里证。.. · · · · 不过这种半表半里,之时观念上的抽象病位,在器官上未予确定,少阳病的病位应定作肝胆十二指肠,这不仅因为肝胆系炎症容易出现寒热往来的这一特定热型,而且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这是小柴胡汤的主症,也是肝胆十二指肠病变的常见症状。



分类

1邪入少阳往来寒热:伤寒或中风,病经数日,正气较弱,邪人少阳,正邪分争,正不胜邪则恶寒,正胜于邪则发热,寒往则热来,热去而寒复,二者交替出现,故见往来寒热。《伤寒论条辨 · 辨太阳病脉症并治上》日:往来寒热者,邪人躯壳之里,脏腑之外,两夹界之隙地,所谓半表半里,少阳所主之部位,故入而并于阴则寒,出而并于阳则热,出入无常,所以寒热间作也,是从阴阳表里的角度阐发其机制。而《伤寒论汤证新编 · 第四章 · 少阳病》谓:人体对外邪人侵的病理反应层次是:表一半表半里一里,故半表半里既不是表、也不是里,是由表入里、由里出表之处,恰似枢机一样,为人体阴阳升降、气机出入的中心。正由于半表半里所处的部位的特殊性,故其病理反应常波及到表里内外各个相连的层次,而出现表里寒热虚实错杂的证候。在半表,当阴邪并人营时,则阴大于阳、居优势的营阴的沉凝性、静性引起恶寒,阳气被郁而不得升散;当阳气并于卫,被郁之阳气不断增强,以致形成阴小于阳时,于是阳大于阴,居优势的阳的温散性、动性引起发热。阳因过分发散而减弱,则可出现阴大于阳;被郁之阳气不断增长,到相当程度时,又可出现阴小于阳。如此循环反复,便形成往来寒热,则是从阴阳失衡的角度论述其机制。关于其发生途径,

《伤寒来苏 · 伤寒论注 · 少阳脉证》日:言往来寒热有三义:少阳自受寒邪,阳气衰少,既不能退寒,又不能发热,至五六日,郁热内发,始得与寒气相争,而往来寒热,一也。若太阳受寒,过五六日,阳气始衰,余邪未尽,转属少阳,而往来寒热,二也。风为阳邪,少阳为风脏,一中于风,便往来寒热,不必五六日而始见,三也。其临床特征:除有往来寒热以外,尚有口苦咽干,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舌红苔白或薄黄,脉弦等症,可资鉴别。《伤寒论》96云: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治宜和解少阳,以小柴胡汤为代表方剂,药用: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

2.外感疟邪往来寒热:
病由感受疟邪所致,多发于夏秋季节。如《医宗必读》谓:疟疾多因风寒暑湿,天之邪气所伤。其临床表现,《素问 · 疟论》论述颇详: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僳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饮。《金匮要略 · 疟病脉证并治》论疟以寒热多少为依据,将疟疾分为三种,这个参考昨天将的。那个比较详细。《金匮要略 ·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明确指出,疟病治法有汗、吐、下、温、清诸法,拟其寒热多少及兼夹证候而选用之:方有白虎加桂枝汤以治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牝骨节疼烦,时呕之温疟;鳖甲煎丸以治寒热日久不解,疟邪结于胁下而成癥瘕之疟母;蜀漆散以治寒热间作、寒多热少之牝疟。而《外台秘要》则以社蛎汤治牝疟,柴胡去半夏加栝楼根汤治疟病发渴及劳疟,柴胡桂姜汤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然而在后世及现代临床实践中,多治以祛邪截疟之法,方选后世之截疟七宝饮,药用:常山、厚朴、青皮、陈皮、炙甘草、槟榔、草果仁。如虚人反复发作者,可用后世之何人饮。《中国当代名中医秘验方临证备要 · 全身症状》摘录了现代医家对本证之治疗经验:在病发前一小时用云母猪苓汤(1oog,猪苓10g,白薇6g,蜀漆10g,当归6g,柴胡12g,黄芩6g,法半夏6g)。若是久疟,高瘦,寒热发无定时,呼吸微弱,白睛发青,肤干皮脱,舌色绛而不泽,且根部、中部均见黑色者,属肾虚脾亏,可用余氏首乌故纸汤(制首18g,补骨脂12g,熟地黄9g,熟附片9g,炮姜炭6g,山萸肉9g,云茯苓12g土炒白术12g,以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可资借鉴。

3.热入血室往来寒热:妇人月经适行或适断之时,外邪乘虚内陷血室,血室瘀结,气血不畅,正邪分争,可见往来寒热。《伤寒论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144条日: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人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本证与邪人少阳往来寒热区别在于:后者为邪人少阳,病在半表半里,其往来寒热发无定时,伴有口苦咽干,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证;热人血室往来寒热,病位在血室(),寒热往来,发作有时,且有胸胁下满,心烦不安,甚者暮则谵语,昼日明了等症,舌苔薄黄,脉象弦数。
《伤寒论》论本证之治疗,有针药二途。针法当刺期门,以泻其实;方治用
小柴胡,以和枢机。后世在此基础上有所发扬。叶天士《温热论》曾予详述:
如经水适来适断,邪将陷血室,少阳伤寒言之详悉,不必多说。但数动与正伤

寒不同。仲景立小柴胡汤,提出所陷热邪,参、枣扶胃气,以冲脉隶属阳明也,此与虚者为合治。若热邪陷入,与血相结者,当从陶氏小柴胡汤去参枣加生地、桃仁、楂肉、丹皮或犀角等。若本经血结自甚,必少腹满痛,轻者刺期门,重者小柴胡汤去补药加延胡売等,,面《症状辨证与治疗 · 寒热症类》则日;邪居半表半里寒热往来,治宜和解表哏,用小柴胡汤。热人血室往来寒热,治宜和血祛瘀,清热安胞,用丹栀逍遥散、热人血室,《伤寒论》采用小柴胡汤治疗,但小柴胡汤缺乏祛瘀活血作用,所以临床上常用丹妮逍遥散,胸胀胁闷,头痛目眩,可去丹皮、栀子(逍遥散),疏肝解郁。其言皆有临证参考价值。

4.肝郁奔豚往来寒热病由惊恐恼怒,肝气郁结,少阳之气不和所致。《金匮要略 · 奔豚气病脉证并治》说: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本证与上三证不同,那人少阳以邪为患,属伤寒,寒热往来,发无定时;
外感疟邪以疟邪为患,属疟疾,往来寒热,休作有时;热人血室以血室瘀阻为
患,往来寒热,发作有时;本证则以惊恐恼怒,肝气郁结为患,属奔豚气,虽有往来寒热,但以气上冲胸、腹中疼痛为主,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发作欲死,复还止,甚则口中白津泛滥。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临床应结合脉证病机,予以审辨。治宜养血平肝,和胃降逆,方选奔豚汤,药用:甘草、川芎、当归、半夏、黄芩、生葛根、白芍、生姜、甘李根白皮。

特别通知:因为群内探讨伤寒论人数过多,已经不支持扫码入群,深感抱歉,现特将我微信号公布:NB88A88或扫码加我。回复验证消息。探讨伤寒论↓↓↓↓↓↓↓↓↓↓↓↓↓↓↓↓↓↓↓↓↓↓↓↓↓↓↓↓↓↓↓↓↓↓↓↓↓↓↓↓↓↓↓↓↓↓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