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图书馆高大上了,却不让人好好看书?所谓“最美图书馆”,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刚刚过去的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

1995年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设立这个节日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动更多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字、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

(图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抖音、小红书统治了大部分中国人民精神生活的今天,让人们沉浸于阅读的图书馆逐渐成了“网红”。

那些真正为了读书而来到图书馆的人越来越少,在一座座壮美的网红图书馆前“咔咔”响起的快门声仿佛是在说:“读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别人看到你来这里拍下了照片。”

“清华大学永远的校长”梅贻琦有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而真正的“最美图书馆”,也不应该只有一个漂亮的外表。

(图源:)

01

欢迎大家不来看书的图书馆,更受欢迎?

博尔赫斯在《关于天赐的诗》中说:“我心里一直都在设想,天堂就应当是图书馆的模样吧。”这句话流传甚广,已经成了流行文化的广告词。

在博尔赫斯描述说:“图书馆是一个天体。它的正中心是任何六边形,它的圆周是无限的。”正如在网络上各种“最美图书馆”的图片中看到的那样,不少人理想中的图书馆神圣辉煌,是人类精神的圣洁殿堂。

(图源:)

现代图书馆也想要模拟这种圣殿般的感觉图书馆,比如天津滨海图书馆,以“眼睛”为造型,以“书山”为立意,中庭大厅里从地面一直延伸到天花板的巨型白色书墙,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令图书馆一开业就成为晒朋友圈的社交货币。

天津滨海图书馆(图源:MVRDV官网)

然而,大家体验过后的感受是,这个图书馆的形式感已经超越了原本图书馆应有的功能性,延伸到屋顶的书架必然对图书的取阅造成了许多阻碍,图书馆声明不允许穿高跟鞋的读者上书山,图书馆的座位也仅仅有1500个,这会缩小图书馆服务的适用范围,使这里成了一个打卡拍照的景点。

天津滨海图书馆(图源:MVRDV官网)

今天图书馆的空间格局于所需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信息时代的图书馆,还需要堆那么多书吗?

在1989年参加法国巴黎的国立图书馆竞赛时,建筑师雷姆·库哈斯已经明确提出,图书馆无非是一个大信息库,其中并不需要有什么实体化、永久化的建构,包括传统建筑里那些条条框框。他的理念被应用在了后来西雅图公共图书馆的设计中,在那里,书并不是主角,建筑也说不上是什么形状,只是塞满了库哈斯所提倡的城市功能:聚会、用餐、亲子活动……

西雅图公共图书馆(图源:)

西雅图公共图书馆从形式到内容对传统图书馆进行了全面颠覆,尽管有很多争议,但建筑师对图书馆建筑未来的积极思考依然影响着后来众多图书馆的设计。

西雅图公共图书馆(图源:)

芬兰赫尔辛基颂歌图书馆,也是一座“欢迎大家不来读书”的图书馆。建筑的底层是穿透的,城市广场一直延伸进室内。

芬兰赫尔辛基颂歌图书馆(图源:ALA )

通过异地贮存,增设智能设备,书库大大压缩了,图书馆的二层和底层成了全开放的免费“大客厅”:咖啡、餐厅、电影院、创客空间、影音制作空间,无论是流浪汉还是难民,都可以自由进出。孩子们来这里打游戏,大人们在这里聊天、玩乐器、织毛衣、看电影……

芬兰赫尔辛基颂歌图书馆(图源:ALA )

位于顶层的“图书天堂”,是整个颂歌图书馆中唯一能找到书的地方,然而存放在主馆内的10万册书籍只是整个赫尔辛基公立图书馆系统馆藏的一小部分,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系统查阅自己想要的书,并选择到离家最近的分馆取还书籍。

“图书天堂”覆盖以白色的天花板,犹如一朵起伏的云,空间中的书架并不多,设计者表示:“图书馆必须储存大量的书——这种陈旧的布尔乔亚式传统观念,拖了当代图书馆设计的后腿。有些人固守这种19、20世纪的概念,搞得图书馆越来越不受欢迎,也导致了现在世界上好些地方的图书馆都维持不下去,不得不关门。在全芬兰最贵的地盘上,造一座大楼,却把大部分空间用来放实体书,也是不合理的。”

芬兰赫尔辛基颂歌图书馆(图源:ALA )

从储存书籍资料的圣殿,到今天更注重于加深社区关系,彰显城市国家文化,甚至是引领未来设计的重要代表,图书馆的设计在今天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02

“最美图书馆”,非要有大手笔的投资和花里胡哨的造型吗?

即将在2022年底完工的北京副中心图书馆,在方案公布的时候便遭到了大众的质疑。图书馆被称为“森林书苑”,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造型,上百根立柱犹如树干,顶端长出一片片“银杏叶”,组成错落有致的“树冠屋顶”,把图书馆变成了“森林”,外墙是高达16米的玻璃幕墙,让建筑和周围的绿化完全融为一体。

漂亮是真的漂亮,但高达11.8亿元的造价让人咋舌,如此高的造价又是难以维护的玻璃结构,公共设施有必要搞得这么奢侈吗?

北京副中心图书馆效果图(图源:)

今天,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图书馆设计的节能、环保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好的图书馆并不一定多么高大宏伟让人惊艳,而是要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

台北市立图书馆北投分馆,便是一座优秀的“绿色图书馆”。这座建筑被誉为“全球最美的25家图书馆”之一。看起来不那么起眼的建筑,像是一本融入大自然的“森林之书”。

台北市立图书馆北投分馆(图源:九典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整栋建筑主要由木头建造而成,与公园的树木融为一体,树枝错落地穿越了图书馆的走廊,建筑就像有了生命力一般。图书馆主要结构的木梁和钢骨可以回收,轻量化的结构也减少了土地的负荷,室内的仿石砖也是利用回收物压制而成的。图书馆的屋顶可以说是一个资源回收中心,倾斜的设计可以回收雨水,屋顶铺设了太阳能光伏板可以发电,同时,屋顶也覆盖了涵养水分的草皮,可以阻挡阳光的辐射。

台北市立图书馆北投分馆(图源:九典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融入环境的图书馆在形象上应该是谦卑的,如美国建筑师斯坦·艾伦(Stan Allen)所言:“形式是重要的,但事物之间的形式比事物本身的形式更重要。”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学院的图书馆,在设计时考虑到一旁建于1964年的著名粗野建筑Aula,如果图书馆同样高大夺目,视觉上难免呈现出压迫感,因此,建筑师将图书馆设计为地毯形态,图书馆最靠近大礼堂的一侧被埋入地下,顺着地面逐渐升起,屋顶种上草坪,使它变成一座人工小山,这片绿色不仅打破了枯燥的街景,也为师生们创造了户外公共空间。

(图源: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官网)

还有隈研吾设计的挪威易卜生图书馆,隈研吾用其让建筑和自然景观合而为一的理念,将图书馆打造成一座匍匐于地表的曲弧形木造回廊,围合出一个下沉广场,室内、室外空间无缝衔接,让图书馆的体量显得更加轻盈,也完美地与周边历史建筑融合。

易卜生图书馆(图源: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

03

图书馆应该建在最需要它的地方

19世纪,在诸如安德鲁·卡内基这样的富豪大规模赞助图书馆事业以前,英国和美国大多数公共图书馆都被安置于市政大厅及其他公共建筑的某个角落。

今天的图书馆也应该回归到最本质的需求,为真正需要它们的人而建造。

2022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弗朗西斯·凯雷的家乡是非洲布基纳法索的甘多,那里的人们连基本的生存需求都难以满足,更别提教育和建筑了。弗朗西斯·凯雷在学成之后回到家乡,用黏土这种祖祖辈辈都在用的材料建造了甘多小学,后来又加建了图书馆,凯雷把一个个当地的陶罐切成两半后插入了天花板,阳光从这“蜂巢”一样的洞口透进来,营造出浪漫的光影效果,再配上额外的遮阳和防雨措施,让图书馆不仅敞亮,也不怕暴晒和暴雨。

甘多小学图书馆(图源:普利兹克建筑奖官网)

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2》中介绍了四川甘孜的纳朗玛公益图书馆,这是由藏族僧人久美凭借一己之力建成的,他自学建筑,买来石头和木料,一砖一瓦地搭建起了这座藏式建筑,改变了许多当地孩子的命运。

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2》截图

获得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和剑桥大学双硕士学位的章瑾,回到家乡浙江台州三门县,建了一座公益图书馆——“有为”图书馆。

图书馆是由一座旧仓库改造而成的,虽然只有30万的创始资金,且外形朴素,没有任何“网红乡村图书馆”的特质,却为有学习成长需求的小镇人提供了他们最需要的平台和理念。

(图源:三门县有为图书馆官网)

(图源:三门县有为图书馆官网)

这些建在真正需要它们的地方的图书馆,虽然没有夺人眼球的造型和多么精巧的设计,却起到了一座图书馆应有的作用——让聚拢在它们周围的人,渐渐变得不一样了。

结语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剧照(图源:豆瓣)

如果说书籍的价值体现在于阅读,那么图书馆的价值体现应该来源于读者。

一个理想的图书馆,不应该只是资本堆砌的庞大建筑,我们也越来越不在乎它能否成为一张带来荣誉感的城市名片。

一个理想的图书馆,我们希望它真正实用、回归阅读的本质,解决读书人的需求和问题,并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阅读。毕竟图书馆,这才是图书馆存在的初衷。

一个理想的图书馆,应该是由所有读书人的愿景堆砌而成的,正如约翰·希尔·伯顿在他的著作《淘书人》中所说:“伟大的图书馆不是建造出来的,而是在漫长历史中发展而来的。”

你心目中的“最美图书馆”是什么模样?欢迎点赞+在看,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

参考资料:

《多媒体时代下图书馆室内环境的转型研究》(作者:肖逸熙)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