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十三年
(1887),庞大的清王朝已经是一处破败气象,外强逼境,内乱不止。
光绪
这位历史上有名的傀儡帝王,一直笼罩在
慈禧
的阴影之下,还没有像十多后的“康梁变法”中那样,爆发出令历史讶异的勇气和主见。这一年,台湾建省,清皇室被迫与法签订《续议商务专条》、《续议界务专条》,接受《中葡草约》……八国联军八侵的历史耻辱已在这一年埋下了序曲。
然而,在紫禁城后宫,一切看起来都还是太平清和。生活在幻境中的人们,依然埋首于千年如一日、波澜不惊的宫中岁月。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还在缓慢而迟钝地进行着。这一年,在《内务府陈设档》中还有这么一段记载:“查得梵华楼上前檐,现查勾滴不齐,栏杆缺欠,甬路地面破碎,谨拟找补勾滴,补安栏杆,拆
墁
甬路地面,砖块换新;东西游廊,现查西南角梁柱子糟朽,栏杆不齐,谨拟揭瓦,补安栏杆。”这是梵华楼最后一次出现在官方的故史档案中。
事情要回溯至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那一年,乾隆兴工改建寿宁宫,想等自己当上
太上皇后
用来颐养天年,要有一个功能完善、环境幽雅的住所,工程历时五年。其中,考虑到自己的密修需要,他在宁寿宫的东北角修建了梵华楼,成为这位密修藏传佛教的皇帝最常光顾的私己佛楼。
实际上,乾隆一直未在宁寿宫居住,关于宁寿宫乾隆身后的使用,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谕:“宁寿宫,乃朕称太上皇后颐养之所,地在禁垣之左。日后必不应照
雍和宫
之改为佛宇。其后之净室、佛楼,今即有之亦不必废也。其宫殿永当依今之制,不可更改。”在他去世后,宁寿宫按照乾隆谕旨保留了下来。
梵华楼的修建体现了当时乾隆盛世的强大实力。在故宫编修的四卷本《梵华楼》中,有这样的描述:(梵华楼)北倚宁寿宫北宫墙,坐北朝南面阔七间,进深一间,
卷棚硬山顶
二层楼。顶覆黄琉璃瓦,外檐绘
苏式彩画
。下层明间为门,余六间为支摘槛窗,上层七间均为槛窗。紧邻此楼西侧是
佛日楼
,是一座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的佛楼。两楼东西山墙之间建
汉白玉
阶梯,沿阶而上可通梵华楼二楼西山墙门,并有过廊与佛日楼相通。佛日楼为卷棚歇山顶,梵华楼为卷棚硬山顶,两楼并列,高低错落。
在清宫廷的档案中,以“梵华楼”等为代表的佛楼被称为“六品佛楼”。有清一代,皇室信仰的其实基本上是藏传佛教,显密双修,这一方面与乾隆等皇帝的个人志趣有关,另一方面,却是与
满人
的兴起的历史直接相关。满人偏隅东北一角时,就制定了
满蒙联姻
的策略,一同对抗
明朝
,先是控制了蒙古人,继而南下成立大清帝国。明中叶以后蒙古人普遍崇信藏传佛教,而早期满人还是信萨满教,清代建国帝后们越来越提高藏传佛教的地位,所以,有清一代,藏传佛教一时贵为皇家信仰,成为统治和驾驭臣民疆域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从宫廷器物、禅堂、佛楼上看,他们敬奉的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即通常说的
黄教
。并以此为基础在紫禁城内兴建了大大小小佛堂约四十多处。如今,故宫还保存着几十处原状佛堂百年未动,这一切,仿佛成了一个凝固的历史空间。
虽为佛楼,梵华楼却占尽良辰美景。门前正对一楼明间石甬路连接景福宫后檐,东西两侧并有游廊与景福宫相接。在佛日楼南和景福宫西有一个精致的小花园,花园南北围以花斑石墙垣,中开
月亮门
,院内盆景点点,花园西部叠石成山,山上古柏参天,沿登山小道拾级而上可达山顶露台,到达
景祺阁
。这座小花园将梵华楼、佛日楼及景福宫、景祺阁联为一体,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松柏森森,环境幽静,曲水流殇,紧凑而狭窄的庭院布局,为梵华楼营造出佛堂静谧的氛围。
然而,这种静谧注定要被时代的喧嚣打破。康乾之后,清王室开始走下坡路,信仰让位于生计,那些大大小小的佛堂暖阁,也几近冷落无人,独自面对后宫的凄风苦雨。直至光绪、
宣统
,
紫禁城
不再是禁地,外强内辱,甚至宣统皇帝的活动范围也被民国政府限定在
后三宫
里。宣统曾与前朝臣子
袁世凯
同城称帝。而那些曾暗藏了前朝皇帝无数心事与倾诉的宫廷佛堂,则破败不堪。同为“六品佛楼”的
慧曜楼
毁于1923年的紫禁城大火,
宝相楼
的六品佛像散轶宫外,唯独梵华楼,于乱世中悄然关闭楼门,不复见于世人,也幸而全其身,如此福报,不能仅用冥冥中的护佑来解释。最主要的原因还是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后,8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故宫人采用封存方式的尽心保护,躲过了日本侵华、
文革
等一次次的浩劫。
1980年代后期开始,故宫博物院开始系统整理研究其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的藏传佛教文物,从那时起,梵华楼结束了近百年的封闭状态。那金漆剥落的楼门才再次打开。据当事人回忆,一脚踏入楼内,灰尘几乎埋没了整个脚面,阳光似乎已经太久没有穿透那些门扉。那些蒙尘的金碧唐卡、六品佛像,在光线中渐渐现出他们的庄严本相。
尘埃落定之后,却见那香炉里的香灰还是满满的,似乎那缕烟刚刚散去,炉里的灰烬余温尚存。一个刚刚诵经完毕的皇帝,带着他的往事心结和衰落的帝国疆业,似乎刚刚转身离去,背影还依稀可见。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