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当代名老中医应用麻黄对药经验选辑

【麻黄-桂枝】

于己百治疗小儿遗尿。本组药出自《伤寒论》之麻黄汤,因其辛温、入肺经,故具发汗解表的功效,用治外感风寒表实证。于师考虑小儿遗尿患儿常有精神困倦、睡眠较深、睡后不易叫醒、醒后仍旧朦胧的特点,认为其发病亦与元神未充、心智混沌有关。同时受到麻黄汤之兴阳不睡副作用、别称“还魂汤”的启发,因此在治疗小儿遗尿时,常常在桑螵蛸散的基础上加入麻黄汤之主药麻黄、桂枝构成组药,以充心阳、健元神,往往能取得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邓沂,李金田 ,崔庆荣。等。于己百临证常用对药、组药举隅 (下)[J]。江苏中医药,2007,(02),49-51}。

【麻黄-黄芩】

臧堃堂用其辛苦相合。麻黄散寒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黄芩清肺泻火、燥湿化痰止咳。两药相伍,寒温并施,辛苦相合,黄芩能制麻黄之温散,麻黄能制黄芩之寒凉。共奏清肺燥湿,化痰止咳平喘之效。组方如《摄生众妙方》平喘汤。{臧堃堂。臧堃堂治则精华。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31}。

【麻黄-细辛】

臧堃堂用其为解表类相合。两药协同,鼓动内外之阳气,增强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止咳平喘之力,组方如《伤寒论》小青龙汤。{臧堃堂。臧堃堂治则精华。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34}。

***

罗陆一治疗肺、肾、心经寒证。麻黄配伍细辛最早见于《伤寒论》,麻黄细辛附子汤用治少阴太阳两感之证。罗教授认为,麻黄其发散之力大于温通之力,善开腠理,透毛窍,使表里内外之寒邪从表而出;细辛其辛香走窜之力大于发散之力,善通关窍,散寒凝,无论实寒虚寒皆能温通消散;两药配伍温阳散寒之力更强,能振奋阳气、疏通血脉,不但表寒证可用,里寒证只要有寒凝瘀滞之征也可用;实证固可用之,虚证配伍益气温阳之品也常用之,尤对肺、肾、心经寒证有良效。{华青。罗陆一教授运用麻黄细辛对药的经验[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02),36-37}

【麻黄-黄芩】

臧堃堂用其辛苦相合。麻黄散寒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黄芩清肺泻火、燥湿化痰止咳。两药相伍,寒温并施,辛苦相合,黄芩能制麻黄之温散,麻黄能制黄芩之寒凉。共奏清肺燥湿,化痰止咳平喘之效。组方如《摄生众妙方》平喘汤。{臧堃堂。臧堃堂治则精华。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31}。

【麻黄-赤小豆】

张毅治疗慢性荨麻疹。麻黄辛温性猛,宣肺发汗力强,能疏散在表之风寒或寒湿;赤小豆甘淡性平,能利水渗湿健脾。两药配伍,一刚一柔,一发一渗,用于治疗脉浮、舌苔白腻或白厚腻的荨麻疹。{孟 阳。张毅教授调和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总结[J]。四 川 中 医。2008,26(9):4-6

【麻黄-白术】

魏子孝治疗水肿。该药对源于《金匮要略》麻黄加术汤,治疗寒湿客表之身烦疼。魏师认为,麻黄与白术为利水消肿的佳配,针对水肿一证,《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明确提出“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肺为水之上源”,麻黄为“肺经专药”,其性辛温,可发汗而散外寒,亦能宣肺气而利水道;白术专入脾、胃二经,能培补脾土,通畅三焦水道,《本草经集注》言其可“逐皮间风水结肿”,李中梓亦认为白术“除湿利水道”,为脾家要药,白术守而不走,亦能佐制麻黄宣散之性。二药配伍,宣肺运脾,通调水道,小便得利,水肿自消。{张颢龄,张广德。魏子孝善用药对治病经验探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8,25(04),115-117}。

【麻黄-石菖蒲】

王洪京治疗脾胃病。麻黄宣肺气疏理脾气;石菖蒲芳香化湿醒脾。二药合用,调理肺脾气机,化湿醒脾运脾,相得益彰。王师体会,麻黄不仅走表,亦可用于里证,祛内里之寒湿。另外,麻黄还有醒脾之功,与石菖蒲相伍起醒脾消胀开胃之效,用于湿困脾胃之证疗效显著。治疗痞满之证,在辨证的基础上加麻黄,可达转枢之用,药后出现打嗝,转矢气,其痞塞满闷顿时消除。用量:麻黄内服煎汤1.5~10 g;石菖蒲6~10 g,鲜品10~15 g。。{张红,王瑞。王洪京主任医师应用化湿类对药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13(04),31-32}。

【麻黄-大黄】

刘铁军治疗肝病。麻黄善行肌表气分,宣降肺气,温通阳气。大黄走而不守,其力猛而下行,荡涤通下,逐瘀通经,凉血解毒。二药合用,上开下通,相辅相成,共奏疏肝宣肺,泻下排毒之功。《丹溪心法》曰:“气有余便是火。”《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此乃“火郁发之”、“泻之”之意。麻黄上宣肺气,大黄下通腑气,一上一下,一散一清,发其郁滞,使邪气透达外出,郁去则气自调矣。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火退则热自消,“毒”、郁俱去则邪热自退。肝病内伤发热的患者,发热反复不退,迁延难愈。同时由于素体阳虚、阳气不足,或外感风寒之邪,腠理闭塞,寒伤营阴或痰湿、湿热等阻滞经络,导致阳气不得宣达四肢而见畏寒。此时若能使用小量麻黄 (3~7.5g) ,辛温通阳,乃四两拨千斤之法,譬如“揭其被,开其窗”。在此刘教授不取其发汗解表之功,而意在鼓舞正气,抗邪外出。根据“肝病内伤发热理论”,刘教授认为发热与肠源性内毒素关系密切。肝病患者肝脏的解毒、代谢等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损害,导致体内有毒物质的蓄积。《医学入门》云:“肝与大肠相通,肝病宜疏通大肠。”临床上刘教授取“六腑以通为用”之则,用大黄泻下清肠,将“毒素”从下焦而解。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的宣通有利于大肠的传导。肺气不通,则腑气不降。麻黄辛温,可以开宣肺气,因此麻黄可以协助大黄泻下排“毒”。用于慢性肝病、肝硬化腹水、外感风寒兼里热等表现为畏寒、反复发热不退的患者。个别患者服用大黄后可有腹痛,病人一般可以忍受,加入理气药如木香、枳壳可减轻。{吉兴旺,刘彦晶。刘铁军教授应用“对药”治疗肝病的经验[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9,(02),109-111}。

专栏
中医经验-对药应用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