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艳
⊙指导老师:贾跃进,陈燕清,武润梅
⊙编辑:杏林君
眩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中医认为眩晕属肝所主,与邪中、血虚、髓海不足等因素相关。如经文中曾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上虚则眩”之记载。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如“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金元时期朱丹溪提出了痰火致眩学说,并强调“无痰不作眩。”明代张景岳指出“无虚不作眩”。现代也有一些医家强调疲可生风,疲而作眩之论,认为脑中风为疲阻血脉导致。
贾跃进主任医师是国家第四批名老中医,业医三十余载,勤于实践,在眩晕诊治方面造诣颇深,笔者有幸跟随贾老师抄方,随师诊治,亲聆教诲,深受教益,兹将其辨治眩晕的经验介绍如下:
01
对眩晕的认识
贾老师认为眩晕之形成与痰疲有重要关系,认为无痰不作眩,痰湿或痰浊阻滞进而影响络脉通畅,形成痰疲阻滞,所以治疗上注重化痰活血,喜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常用积实、炒莱旅子药对以通腑泻浊,使痰湿之邪得以泻下而解,清阳之气方可得升,头窍得养,眩晕自除,喜用羲术或郁金取其活血化疲之功,配合健脾化痰方药,起到化痰活血的功效,痰疲去除,络脉通畅,眩晕症状也随之消失。
02
典型案例
案例 1
患者甲,男,47岁,于2014年12月8日初诊,主诉:间断性头晕1个月。病史:1个月来反复眩晕发作3次,发作时伴有视物旋转,不伴耳鸣,伴恶心,时而伴有身热,次日缓解。现头项蒙,纳少,眠可,背困,怕冷,神疲乏力,情绪不畅,二便正常。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既往史:否认有高血压,腰椎病史。贾老师诊治病人后,中医诊断:眩晕(痰浊中阻,血行不畅),治法:健脾化痰熄风,通腑清热活血,方药组成:清半夏9g,炒白术30g,获等30g,天麻10g,石营蒲10g,郁金15g,怀牛膝30g,陈皮10g,羲术10g,积实12g,厚朴13g,炒莱旅子15g,5剂,水煎,分早晚温服。
2014年12月15日二诊,患者诉头项蒙好转,仍纳少,眠可,背困怕冷,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腻,脉弦。贾老师在上方基础上加檬石109以加强清热化痰之功。7剂后,2015年1月25日三诊,诉近1个月未再头晕恶心,头项蒙、背困、神疲乏力明显好转,纳眠可,二便正常,偶有右手麻木感。舌淡红苔白,脉弦。守上方减青檬石,加僵蚕10g,继服10剂,随访所有症状都好转,未再眩晕。
按语
:该患者气虚脾弱,痰湿易自内生;又冬月冒寒,阳气不行,浊阴上逆,痰阻清阳,加之肝风内动,风痰相结,上冲于头,发为眩晕,或头项蒙,怕冷。脾气不运,胃纳呆滞,脾失运化则痰湿内停,蒙蔽清阳也可致头晕,头蒙,纳少,神疲乏力。又因患者情绪不畅,易致肝气不疏,气滞血疲,可见背困,气郁化火,痰火相扰,故可见眩晕发作时恶心、身热。总结病机为痰浊中阻,血行不畅,舌苔白腻和脉弦正与症同。遂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清半夏、陈皮以化痰,炒白术、获等以健脾,石营蒲、郁金以清热化痰活血,怀牛膝以补益脾肾,羲术助活血之功,天麻以熄风,积实、厚朴、炒莱旅子以通腑降气,二诊三诊时又加青檬石、僵蚕,以助清热化痰之功,故服药后使脾气健运,痰热得去,眩晕得息,诸症消失。
案例 2
患者乙,男,56岁,于2015年3月18日初诊,诉头晕,头痛近1年余,加重1个月。病史:患者于2014年2月19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左手麻木,入院诊断为腔隙性脑梗塞,住院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之后头晕间断发生近1个月头晕加重,伴耳鸣,严重时视物旋转,不能站立,伴有恶心干呕。目前症状以头晕为主,时有头痛,偶有耳鸣纳呆,情绪急躁易怒,夜寐差,身困腿软,小便正常,大便干结。舌苔黄腻、脉濡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血压最高时可达160/10mm Hg,高脂血症3年贾老师认为此患者虽然有中风病史,但现在主诉为头晕,四诊合参,应诊断为眩晕,证属痰湿中阻,肝阳上亢,治法:健脾化痰祛湿,补肾清肝息风,方药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和天麻钩藤饮加减,半夏9g,炒白术10g,天麻15g,陈皮10g,获等15g,郁金10g,石营蒲10g,僵蚕10g,钩藤(后下)30g,石决明30g,玫瑰花10g,积实10g,炒莱旅子20g,10剂,水煎服。
2015年3月28日二诊时诉头晕头痛明显减轻,情绪好转,纳眠好,二便正常。舌苔白腻,脉弦。血压平稳。贾老师认为效不更方,继续服用10剂,患者未再来诊,随访中患者症状有明显好转。
按语
:贾主任认为该患者虽然有脑梗塞在先,但就诊时以头晕为主症,结合时有头痛,偶有耳鸣,纳呆,情绪急躁易怒,夜寐差,身困腿软,小便正常,大便干结,舌苔黄腻、脉濡滑等表现,以及既往高血压病史,应该诊断为眩晕,痰湿中阻,肝阳上亢型,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以健脾化痰祛湿,用天麻钩藤饮加减以补肾清肝熄风,又加郁金以清热凉血活血,积实、炒莱旅子通腑泻浊,化痰理气。诸药合用,相得益彰,症状消除。
03
结语
贾跃进老中医治疗眩晕,虽然注重痰疲病机,喜用积实、炒莱旅子化痰通腑,羲术、郁金活血化疲,但不乏探讨痰疲病机形成的基础,临证中灵活应用健脾、补肾、清肝、疏肝之治法,真可谓得心应手,药到病除。
本文来源:《中医临床研究》2016年第8卷第11期。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并注明转自杏林学苑(xinglinxy)。本微信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