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正文

退休之后,真正聪明的老人,都在过这4个“低配生活”

退休之后,好好享受低配的生活,细心感受人间值得,别再辜负此生。

古语有言: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规律,来人世走一程,谁也逃不过。除此之外,人的大多数痛苦,往往都源自这八个字:放而不舍,失而不甘。年龄越大越觉得,人活一辈子,想要的太多,最后就会失去更多。行走于世间,若是背负太多,终将难以前行。与其时时追求完美,事事寻求圆满,不如学会精简自己的人生,让内心回归安宁。退休之后,真正聪明的老人,都在过这4个“低配生活”。

01

情绪低配

内心强大的人,早就戒掉了情绪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时刻:因为别人随口的一句话,左思右想,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第二天太阳升起时,只感觉自己身心疲惫。为了一件芝麻大小的事,耿耿于怀,反复纠结着细枝末节,挥散不去的怨恨郁结于心,久久难以平息。卡耐基曾在《保持幸福的五个习惯》中提到:“产生劳累感觉的最直接原因,是内心中不好的情绪。”有心者有所累,无心者无所谓。生命中那些一点就着的怒火,涌上心头的闷气,积蓄已久的负能量,都是击垮生活的稻草。人一旦被坏情绪困住,就容易陷入内耗的循环,给人生戴上痛苦的枷锁。而内心强大的人,早已戒掉了无谓的情绪,遇事平静如水,处世坦然自若。著名投资家查理·芒格就是这样一个强者。他是股神巴菲特的好友兼黄金搭档,曾经创造出不少投资神话。有人评价称:他有世界上最完美的友情,最美满的婚姻,最幸福的家庭,最充实的人生,而且还如此的长寿。这位已经99岁高寿的老人,在经过岁月的沉淀后,凭着自己的智慧,将晚年生活过得多姿多彩。一档节目中,主持人曾问芒格:“长寿快乐的秘诀是什么?”他想了想回答道:“很简单,不嫉妒,不怨恨,不过度消费,保持开心,不纠结于你的烦恼,做你该做的,这些简单的事情都可以让你生活变得很好。”究其根本,其实正是“情绪低配”带来的改变。就像林语堂在书里讲的那样:

“一个心地干净、思路清晰、没有多余情绪和妄念的人,是会带给人安全感的。

因为他不伤人,也不自伤。不制造麻烦,也不麻烦别人。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持戒。”

从现在开始,养成这3个习惯,管理好情绪,方能控制好人生。

1、戒掉情绪化,遇事别冲动:对于可控的事情保持谨慎,在做决定之前,先考虑这样做的后果自己是否能承担。

2、停止精神内耗,积极面对一切:对于不可控的事情保持乐观,趁早放过自己。3、放下过去的烦恼,记得向前看:所有的不甘与绝望,终将成为无需追忆的昨天。人生下半场,修炼一个稳定的情绪,拥有一个健全的心态,是提升幸福感的最佳途径。

退休之后,真正聪明的老人,都在过这4个“低配生活”

02

关系低配

后半生,不必把所有人都请进生命里《阿甘正传》里,有句台词说的很好:“我不觉得心智成熟是越来越宽容,什么都可以接受。相反,我觉得那应该是一个逐渐剔除的过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知道不重要的是什么,然后做一个简单的人。”

走过大半生,经历了世事无常,见多了人走茶凉,逐渐明白:

人生在世,有很多社交,都是无意义的;有很多关系,无需看的太重。所谓“朋友多了路好走”,最终都变成了“酒桌上的称兄道弟,酒局后的分道扬镳。”所谓的人情世故中,锦上添花的人数不胜数,雪中送炭的人寥寥无几。在不断变幻的岁月里,那些没有意义的社交只会让生活越来越拥挤。之前参加家庭聚会时,一位亲戚聊起了自己前些年的坎坷遭遇:他年轻的时候,做生意赚了不少钱,于是就觉得应该扩大社交圈,认识更多其他圈子的人。那几年,他日日奔波于各种社交场中,饭局参与了一场又一场,活动参加了一次又一次,应酬的酒喝了一杯又一杯。可他怎么也没想到,本以为推心置腹的好友,有一天也会在生意上“绊自己一跤”。多年深信不疑的好哥们,关键时刻居然为了利益,给对手做了帮手。一点一滴借出去的钱,最后能要回来的少之又少。说起往事,他无奈的笑着说:“人啊,还是别太把精力放在人际关系上,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行了。”的确如此。年龄大了,就不必再把所有人都请进生命里。学会给关系做“减法”,做好这3件事,才是最舒服的生活状态。1、远离消耗你的人:结束让你感到费劲的关系,及时止损,迎接新的开始。2、永远不要讨好任何人:用取悦他人的时间,去专注自身的成长,在独处的时光,寻找真正的快乐。3、和滋养你的人在一起:好意和真心,要留给值得的人。中年以后,整理好圈子,知己一二,爱人在侧,慢慢感受岁月静好。

退休之后,真正聪明的老人,都在过这4个“低配生活”

03

表达低配

遇事不争,不理,不解释

余秋雨在《山居笔记》里写道:

“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

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

一种不理会喧嚣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

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得很远却并不陡峭的高度。”

总结下来,这几句话说的正是:管住嘴,守住心。

退休以后,闲暇时光居多,人一闲,就容易陷入各种言语的纷争中:与三观不合的人争吵,与烂人烂事纠缠,面对那些不理解自己的人,没完没了的解释。但其实,避开纷扰,停止喋喋不休的诉说,学会沉默,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讲述过自己笔名的由来。他小时候比较喜欢与人交谈,也因此常说错话,给家里带来了很多麻烦。母亲多次训诫他,不该问的时候别问太多,不该说的时候别说出口。可他还是经常没忍住说了太多话,每当说完后,又后悔万分。于是,在他开始写作时,便给自己取了笔名:莫言。水深不语,人稳不言。多说多错,少说避祸。人老了,唯有守口如瓶、谨言慎行,才能将晚年生活过得井井有条。1、遇事不争:愚者只争高低,智者以退为进。2、烂事不理:所有的道理,都敌不过一句“随便你”;所有的报复,都敌不过一句“随它去”。3、层次不同,不解释:无需太过在意别人的评价,凡事一笑而过就好。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上,守好心中的宁静,心静人自安,稳居天地间。

退休之后,真正聪明的老人,都在过这4个“低配生活”

04

欲望低配

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效应:“鸟笼效应”。大意是说:假如一个人买了一个空鸟笼,过一段时间后,他一般会为了这只鸟笼再买只鸟,而不会把鸟笼丢掉。其实最开始他并不想养鸟,但最后却成了鸟笼的“俘虏”。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很常见:衣柜里已经挂满了衣服,但当你看到朋友买了新衣服时,又冒出了买衣服的想法;看到亲戚的孩子买了新车,于是也要给自家换辆新车,但其实现有的车子刚换不久;遇上超市打折促销,别人都去抢购,于是你也买了很多自己并不需要的物品,久而久之全部成了摆设。有太多人,总是习惯怀揣着一颗攀比的心,仰望着别人的幸福,积攒着自己的烦恼。看别人都是光鲜亮丽,看自己只有鸡毛蒜皮。说到底,不过就是心底的欲望作祟,遮住了生活的美好。年轻时,欲望是促使人向上攀爬的动力,适当满足欲望是快乐之源。五十岁以后,若是深陷无尽的欲望中,一味追求完美,不停寻求圆满,在物质上无止境的追寻,迟早有一天会拖垮自己。很喜欢作家杨绛曾写过的一段话:“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往后余生,把欲望清零,收藏这3个道理,懂得返璞归真,方能获得万般自在。1、把面子放下,把日子过好:生活是过给自己看的,不是过给别人看的。2、学会及时断舍离:该扔的东西别囤积,定期进行大扫除,清理房间的同时,也是在打扫自己的内心。3、做一个知足知趣的人:不攀比不嫉妒,内心安定了,幸福自然就多了。总有一天,我们都要明白:知足常乐,就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归于平淡,就是人生最好的归宿。最好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丰子恺有句话总结的很好:“走正确的路,放无心的手,结有道之朋,断无义之友,饮清净之茶,戒色花之酒,开方便之门,闭是非之口。”到了一定年纪就会明白:一生之中,太多身外之物都不重要,低配人生才是最踏实、最稳定的。退休之后,好好享受低配的生活,细心感受人间值得,别再辜负此生。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作者:枳为橙,本文首发名著听书(ID:),同名著相伴,与听书同行,名著君与你一起,听国学经典,品中外名著!转载请联系名著听书。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