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黄疸治疗方
主方
茵陈90g,栀子12 g,大黄10g ,桃仁12g,红花12g,当归12g,赤芍30g,川芎10g,生地黄30g,桔梗10g,柴胡12g,枳壳12g,牛膝10g,木通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主治
重度和久瘀黄疸。
按语
临床各种肝病常出现黄疸,轻者,急者一般用茵陈蒿汤(茵陈90g,栀子12g,大黄10g)和黄疸立消汤(茵陈、木通、薄荷、苍耳子各9g,高度白酒500ml)就可以解决。但是对病重者和久病者治疗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战机稍纵都可能导致病人很快夭折不救,故对此病症大多医生历来都是退避三舍,婉拒不治。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还是因为没有找到治疗的有效方子。我临床多年经常遇到这种情况,面对病人绝望的哀求,心中甚为不安,只恨自己无回天之术。于是勤求古训,翻阅名家,寻找有效方药,功夫不负苦心人,终于从治肝病名家汪承柏先生处学到并受启发,以活血祛瘀,重用赤芍治疗重度黄疸,而后又看到川中名医刘方柏治疗重度黄疸用血府逐瘀汤之法,融合各家心法组成上方,运用于临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使不少濒临死亡的病人获生。
此方实际上是茵陈蒿汤和血府逐瘀汤的合方,临床上可根据病人湿、热、瘀的不同,调整各药的用量。湿热重,即在气分时,重用茵陈蒿汤;瘀血重,即在血分时,重用血府逐瘀汤。其鉴别要点为,气分湿热小便不利,血分瘀血小便通利。下面举例示之。
验案
刘某,女,73岁。胆管癌手术后,引起高度黄疸(总胆红素396μmol/L),西医治疗降不下来,又因年龄大,预后不良,令其出院,因不愿坐以待毙,故从千里之外,青海赴陕寻求中医治疗。刻诊:人清癯黄瘦,面灰黄,眼结膜尤甚,脉弦细滑数,舌尖边红,苔白腻。纳差,脘胀,乏困,小便不很利,大便尚可。好在精神不错,因家人未告之患有胆管癌。现家属要求先解决黄疸,而后再治疗癌症。辨为湿热郁阻,血瘀脉络。处方茵陈蒿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茵陈90g,栀子15g,生大黄6g,虎杖25g,桃仁12g,红花12g,当归15g,川芎12g,赤芍30g,生地黄30g,桔梗10g,怀牛膝12g,柴胡12g,枳壳18g,郁金18g,生黄芪45g,蒲公英3 ,丹参30g,青皮、陈皮各15g,太子参30g,生甘草15g。15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15天后,如期复诊,黄疸退净,化验胆红素16μmol/L,病人精神焕发,神采奕奕,很是高兴。现已能正常吃饭,脘腹不胀,大小便正常。黄疸已解决,又为其处方,调养身体,治疗癌症。(《古道瘦马医案》)
歌诀
二两大黄十四栀,茵陈六两要先煎;身黄尿短腹微满,一泡大尿法最灵。
其中茵陈6两是关键,1两按柯雪凡教授的考证,取整数为15g,6两就是90g。故用仲景方要遵循原意,才可取得好的疗效,这是我的体会。经常看我医案的同志,老觉得药量大,其实我是遵循柯教授的考证而定的,没有什么新意。
治疗黄疸,一般分阳黄阴黄,其实临床上还有血瘀发黄一证。此案就阳黄兼有血瘀,血瘀也可能是手术造成的,但不排除其他原因,先不管这些,只要有瘀血之症,就用祛瘀之方,有是证用是药嘛。此案血瘀之症有两点,一是手术,二是舌下静脉曲张。
验案2 付某,男,18岁,农民。2005年4月29日初诊。深度黄疸,肝区疼痛1个月。2个月前开始腹泻、腹鸣、腹痛、纳差,于当地治疗,症略减而遇冷复作。如此反复不断,迁延至1个月前出现黄疸,肝区疼痛,并逐渐加重,当地医院中西医治疗不效,遂转诊于余。肝功能:总胆红素350.7μmol/L,直接胆红素214.0μmol/L,间接胆红素136.7μmol/L,球蛋白41.1g/L,白蛋白:球蛋白为0.9:1,谷丙转氨酶685.3U/L,谷草转氨酶546.4U/L。B超:肝大,脾大,腹腔中量积液。刻诊:双目及全身极重黄染,面深黄无华,神疲懒语,肝区疼痛,腹时痛,腹胀,呕,纳呆,大便稀,溲深黄。脉弦缓,舌苔薄黄。诊为黄疸。暂拟小柴胡汤合茵陈蒿汤、小陷胸汤2剂。
5月1日二诊,症状同前,全身情况无任何改善。改用血府逐瘀汤加味:当归尾12g,生地黄1 ,柴胡10g,川芎1 ,牛膝10g,桃仁10g,红花10g,枳壳10g,赤芍12g,桔梗10g,水蛭10 g,海金沙3 g,鸡内金12g,茵陈15g,大黄10g,栀子10g。6剂,水煎,每日服1剂。仍配以清开灵、能量合剂静脉滴注(此前当地医院一直在用)。 5月8日三诊。黄疸大退,肝区及腹部疼痛全止,精神转好,食欲增。上方去大黄、栀子,加炒白术12g,炙甘草10g。停用清开灵及能量合剂。
5月23日。服完上方10剂,黄疸基本退净,除神疲外已无不适。今日查总胆红素55μmol/L,直接胆红素25.2μmol/L,间接胆红素29.9μmol/L,转氨酶恢复正常值。B超:肝稍大,脾大,腹水消失。 改用柴芍六君子汤加灵芝、虎杖、板蓝根。10剂。每日1剂。以作善后调理。6月14日复查肝功,全部恢复正常。B超:脾大,余无阳性发现。续5月23日方7剂,以巩固疗效。(《刘方柏医案》)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