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六经”概论 | 只要肯学习,中医是不会饿死人的

编辑:小药童



本文作者曾志坚是肖相如老师的一期弟子,文章写于三年学期末,回想三年拜师学习经历,曾师兄写道:”自2017年接触诵明书院以来,自感在中医的汪洋中寻到了灯塔,尤其是听了书院安排的《肖相如伤寒论讲义》网课,心中更是豁然开朗。此刻,拜师的种子已然埋下。天不负望,就在2017年5月份书院发出了肖老师收徒弟的具体事项和要求,拜师的种子萌芽破土,于是迫不及待的报取了名额,并转入紧张的为期3个月的《伤寒论拜师必背条文》复习中,终于在8月份成功的入选,成为肖老师的门内弟子。三年来,师父让我们从中医四大经典开始学习和背诵主要章节,并不断的教导我们要“学习、自由、快乐”在无尽的学医路上,师父说:“只要你肯学习,中医是不会饿死人的,我一定把我的毕生技术全部教给你们,放心吧。”。

全文共5365字,预计阅读时间30分钟


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各自的规律,然而疾病的发生必然要依赖于生命的存在,没有生命也就无从谈有疾病了。 在人类与疾病发生斗争的历史以来,各个时期都有自己的经验总结与知识累积,它们都让我们对疾病有深刻的认识和娴熟的处理经验。在中国最早的就有中医四大经典,即《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疾病的发生,首先来自于不正常因素对人体的侵犯,在侵犯人体的同时还要引起人体的改变,包括气和形的改变,因此就有《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说的“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这也充分说明气和形的密切关系和密切变化。
《伤寒杂病论》归分出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论》论及的是疾病的功能性变化,很少涩涉及形质改变,而《金匮要略》大多论及的是疾病的形质变化。在《伤寒论》论及的疾病功能性变化,即气化变化,张仲景将此分为六个阶段的变化表现,此即“六经之为病”,为了探讨疾病功能变化的病机发展和变化结果,我在此概述“《伤寒论》的六经之为病”。

总论

六经

经,基本解释:1、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2、地理上指通过南北与赤道垂直的线。3、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4、治理、管理。5、通过。6、禁受。7、常行的,历史不变的。8、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9、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已经是完成了的。10、缢死,上吊。11、妇女每月由阴道排出血液。12、古同“京”,数目。12、姓。

可见“经”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意思。

那么,《伤寒杂病论》的“六经”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它有六经脉络的意思,这从六经病证与对应的经络症状可以找到答案;

其次有“标准”的含义,即“......之为病”的提纲。

纵观《伤寒杂病论》全文,“六经”之“经”当以“标准”的含义更为准确,除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六经“之为病”的条文外,尚有《伤寒杂病论.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的“阴阳易之为病”、《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的“湿家之为病”、《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的“狐惑之为病”、“阳毒之为病”、“阴毒之为病”、《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的“劳之为病”、《金匮要略.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的“淋之为病”、《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的“水之为病”、“黄汗之为病”、《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的“谷疸之为病”、《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的“肠痈之为病”、《金匮要略.趺厥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病脉证并治》的“转筋之为病”、“蚘虫之为病”等等这些“之为病”与“六经提纲相比较,可以明确的知道,《伤寒论》“六经”的“经”是“标准”的含义,即疾病归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的标准,而不是我们中医理论常说的六经经脉,因此“六经之为病”被定为六经病的提纲,有如“阴阳易之为病”是阴阳易病的提纲一样。

这样,我们从这些“之为病”来分析张仲景先师是如何将疾病归类的,他的用意又是为什么?对于疾病我们作医生的又应该怎么去认识和处理?

《伤寒杂病论》可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著作,《伤寒论》讨论的是疾病外感的过程归类,是人感受自然邪气后身体的反应变化过程。《金匮要略》讨论的是人体自身变化异常过度,形成邪气后身体的反应变化过程。可以说《伤寒论》偏向于外因,《金匮要略》偏向于内因。然而,不管是内因还是外因,乃至不内外因,它们对人体的影响和改变都会通过人体的行为或语言等症状或身体体征表达出来,这些症状和体征,医者就将它们进行归类分析,而定为某某病证。

再者,人活全凭一口气,这气是指先天的肾气,也指后天之脾气,更是指全身运行之气,也即西医的新陈代谢。将新陈代谢作为一个整体过程来分析,有旺盛和衰弱两个总阶段,即合成阶段和分解阶段,而在中医可将此分为阴阳两阶段,即三阳阶段和三阴阶段。合成初期是少阳阶段,合成高峰期是太阳阶段,合成的鼎盛期是阳明阶段;分解的早期是太阴阶段,分解的中期的少阴阶段,分解的晚期是厥阴阶段。因此,人类所有疾病的气化分析就在六经,每一个经的气血阴阳变化都有自己的症状和体征,即是六经为病。

根据中医的哲学思想,事物包含着阴阳两面,阴阳又互相交互影响,即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生互根、阴阳交感互藏、阴阳相互转化。《伤寒论杂病论》也是在这个大原则下提出了“六经为病”和“杂病”。“六经为病”是理想状态下的健康人体对邪气所做出的身心反应,人存天地而为阳,阳易受阴之犯,来犯者为邪,故张仲景以寒为邪,演示了寒邪在人体内的一系列变化过程。理想状态下的伤寒疾病,其单纯发病,不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伤寒论》将此分为六个病种,也即“六经之为病”。

下面我们具体探讨《伤寒论》六经“之为病”的条文含义:



第一节“太阳之为病”

六经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此处首先谈及“太阳”,所以我们要从与太阳有关的阴阳说起。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样就可以明确,以整体论人体是个阴阳合体,有阴也有阳,这是归类,归类是种属,然而这其中还有量的问题,就是阴阳气的多少,阴阳气的多少又可归总为寒暑燥湿风火这六气。
人体阴阳气的多少在《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帝曰:善。何谓气有多少,形有盛衰?鬼臾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形有盛衰,谓五行之治,各有太过不及也。”
《素问.血气形志篇》说“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血多气,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
六气合经,在《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那么“太阳之为病”,说的不就是“多血少气”之为病,“寒气主之”之为病吗?
换种方式说:既往的病邪在体外的表现,因为“血”属阴,“寒”主藏也属阴,又“阳为气,阴成形”,“阴”此处可以理解为从未有过而至发生,所以太阳是既往病邪再一次的在人体外的表现过程。其表现是怎么样的呢?太阳之为病表现为“脉浮,头项强头而恶寒”,为什么表现为“脉浮”呢?,因为是外邪入侵之初,人体正气做出对其排泻解除的反应。排的又是什么邪气呢?排的是既往有病患过的邪气,比如寒邪、风邪、热邪等。既然是排风邪、热邪,那为什么会出现“恶寒”呢?上面提过,“寒”为藏属阴,恶寒当理解为对既往邪气的排泄,也可理解为畏寒、怕冷、恶风的症状。为什么会出现“头项强痛”呢?因为头为人阳中之阳,是太阳;项是诸阳之会,是聚阳。太、聚都是最多的意思,巨阳之地发生排邪反应的症状会表现为更为明显而强烈,所以见“头项强痛”。

第二节“阳明之为病”

六经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在此,我们得先讨论什么是“胃家”? 家,是某一类群人的意思。“胃”,此处应该是指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消化腺和消化管道,大范围的说应该包括口腔、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肛门,即水谷所经过人体的腔管结构,乃至包括肝、胆、脾等实质性分泌器官。
“实”与“虚”相对,即为阳性病性,有过度强盛的意思。因此“胃家实”的含义应该是指人体的消化功能过度强大,而呈现出一派实性病证。
另外我们还要讨论“阳明”的广泛含义,第一,“阳明”最基本的含义就是阳明经络和阳明脏腑,这也是最常见的含义; 第二, “阳明”也有“两阳合明”的含义,即少阳和太阳的最终发展方向“暑”的意思,也即火热之气完全释放后的热燥状态。因为是火热之气的完全释放,所以在《伤寒论》第186条说:“伤寒三日,阳明脉大”。此处要注意一点,脉大而实才是阳明,脉大而虚,则是太阴,因为人气血常数是“太阴常多气少血”。也因为是阳明有“两阳合明”的含义,所以“阳明之为病”的表现是火热之气完全释放后的一个盛实环境,故在人体表现为“胃家实”的症状,这一点也是区别我们正常认为阳明是阳明经络和阳明脏腑的关键所在。
另外,从现代西医的糖尿病,其病在胰腺,也是和消化有关的内分泌腺体,其病与中医的阳明经证有很大的相似,因此 “胃家”可以义为阳明经络何体内的消化器官。阳明之为病的机理是“胃家”的功能过度强盛。

第三节“少阳之为病”

六经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少阳是阳旦,为一阳之初,黎明之阳,初升的太阳,也是厥阴热气来复生机勃勃的开始。人身常数在《素问.血气形志篇》说:“少阳之上,火气治之”,火,在《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由此可知少阳是火热之气强盛初起的早期,邪气总体走向热化,尤以少阳胆火旺盛,胆汁上逆于口舌,故见“口苦”;《素问.阴阳别论》说:“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可见胆火上逆于咽喉,而为“咽干”;胆火上冲于头目,故见“目眩”。


第四节“太阴之为病”

六经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太阴是整体虚弱的开始苗头。以《内经.阴阳应象大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可知阳盛的阶段必然伴有阴形的成长,阳衰的阶段,已经在开始伤阴了,只是还在一个有度的范围内,阴形只是受到伤,但未致损的范围。故“浊气在上,则生䐜胀”,是太阴阴损而见“腹满而吐,食不下”。阴损不降,必伴清气不升,故“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这是阴形初损阶段的症状和体征。



第五节“少阴之为病”

六经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脉微细”,微是阳微,是阳气微弱;细是阴细,是阴津损少。阳气微弱的进一步表现症状,就是“但欲寐”,即人体阳气不足,整个人提不起精神,昏昏欲卧。欲卧,是比喜卧更为严重,阳气虚损也相对加重,是在太阴虚损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太阴病与少阴病的主要区别就是阴损的程度,这个可以通过脉的形体大小来区别,也可以通过口干口渴有没有出现来分别。因为,阴津损耗的表现也会见有口干口渴。因此,少阴病是阴分伤损的第二阶段,是已经有阴津损耗的存在,而太阴病只是阴分,阴气伤的开始,在这最初的阶段不伴有阴津是损耗,是阴分损伤的第一阶段。



第六节“厥阴之为病”

六经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此处的“消渴”是指身体处于一种阴津严重枯绝状态,可以有口渴症状的出现,也可以没有口渴症状出现。“气上撞心,心中疼热”,是阴竭不能制阳,阳无根所附,虚阳冲逆的一种状态,可以表现为心慌、心悸,也表现为反流性食管炎、梅核气等,且大多在厥阴间期出现。“饥而不欲食”,在《素问.至真要大论》曰:“阴气不用,饥不欲食”,故三阴气绝,人体不仅消化功能会明显受损,即消化液分泌不足,脾胃不能升清降浊,导致食欲减退,而且消化腺的内分泌调节也是受损,即消化液分泌不足刺激丘脑-下垂体中心分泌促激素,使得人体的饥饿感增强。也因为阴竭枯少,“阴气不用”,所以“阳在外,阴之使也”的阳气不能正常运行,而出现胃肠的正常蠕动减弱,再有虚阳冲逆,故出现“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吐蛔”,不仅指吐蛔虫,也指吐出肠道尽端回逆的邪气。也因为“阴气不用”,胃肠蠕动功能减退,所以一用下药就容易出现腹泻,即《伤寒论》第280条的“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总结

六经


“六经之为病”是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概括,体现的是功能阶段的改变和变化。《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曰:“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这充分说明了气化变化和形质是脱离不了关系,“六经之为病”只是在疾病的气化阶段,其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出现质的变化。回到之前所说的“人活全凭一口气”,气化不存了,人的“形气神”就不可能相依了,生命也不复存在。因此气化功能的变化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最早最先的变化,我们当医生的要在质变前的阶段对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和救治,这样才有可能让生命得到延长,让疾患减少痛楚。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