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小儿推拿手法的复式应用(推拿术)

总收法

(1)定义 先掐后按揉肩井,并拿、摇患儿食指、无名指作为推拿结束手法的复式手法称总收法。亦称收诊法。

(2)操作流程:

①姿势准备 患儿取坐位,治疗师坐其身前。

②操作步骤治疗师用双手中指螺纹面分别先掐后按揉患儿左右两侧肩井穴;治疗师用一手扶住患儿肩部,另一手拿患儿食指、无名指摇动数次。

(3)动作要领:

①本法属于关门手法,应用在各种手法之后,即在推拿结束之后操作。

②掐按患儿肩部时用力应柔和,以患儿能耐受为度。

③本手法按、掐、揉各10次左右,摇动30次左右。

(4)临床运用 本法具有提神、开通经气的功效,主要用于久病体虚和作为推拿结束手法,也可用于感冒和上肢痹痛等病症。

开璇玑

(1)定义 把分推腹阴阳、推中脘、摩腹、推脐等手法联合操作的复式手法称为开璇玑。

(2)操作流程:

①姿势准备 患儿仰卧位,治疗师坐于其旁。

②操作步骤:

a.治疗师用双手拇指从患儿的璇玑穴沿肋间隙向两侧分推,并直上而下推至季肋。

b.治疗师用食、中两指的指腹从患儿胸骨下段的鸠尾穴直推至脐部。

C.治疗师用食、中、无名三指,在患儿脐部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摩腹。

d.治疗师用食、中两指指腹从患儿脐部直推至小腹部的耻骨联合上缘。

e.根据需要适当增加推上七节骨。

(3)动作要领:

①操作须按照上述顺序严格进行,不可颠倒顺序。

②治疗师操作时应先搓热双手,争取患儿最大程度的配合。

③本复式手法要求患儿脱去衣物,故应注意保温。

④本复式手法每次重复操作100次左右。

(4)临床运用宽胸理气,健脾和胃。主治小儿胸闷咳喘痰鸣气急、食滞胃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等症。

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

(1)定义用揉法和擦法在脐、龟尾、七节骨进行结合性操作的复式手法称为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

(2)操作流程:

①姿势准备 患儿先取仰卧位,然后取俯卧位,治疗师坐在患儿身旁。

②操作步骤:

a.患儿先取仰卧位,治疗师用一手手掌或食、中、无名指三指指面着力揉脐部,用另一手中指指面揉龟尾;

b.患儿取俯卧位,治疗师用拇指指面或食、中二指指面从龟尾向上沿七节骨推至命门为补,称为推上七节骨;

C.若从命门向下沿七节骨推至龟尾为泻,称为推下七节骨。

(3)动作要领:

①操作时应按上述操作顺序进行,不可颠倒。

②在七节骨做上下推擦时应涂抹滑石粉等介质,以防擦破患儿皮肤。

③操作时擦动的频率要快,以局部皮肤微红为度。

④每次操作揉50~100次,推100次左右。

(4)临床运用能够通调任督,调理肠腑,止泻导滞。临床上常用于调理泄泻、痢疾、便秘等不适。「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法」的补泻主要取决于推擦七节骨的方向,推上七节骨为补,能温阳止泻;推下七节骨为泻,能泄热通便。

按弦走搓摩

(1)定义 用双手掌在患儿两胁肋部从腋窝搓摩至肚角的复式手法称为按弦走搓摩。

(2)操作流程:

①姿势准备 患儿取坐位或抱于家长怀中,将患儿两上肢交叉搭在肩上,治疗师坐于患儿身前或身后。

②操作步骤 治疗师用双手手掌从患儿腋下沿两胁向下搓摩至肚角处,反复操作数次。

(3)动作要领:

①操作时双手动作要协调而连贯。

②在边搓边向下移动时,右侧用力应比左侧轻,以防伤及肝脏。

③操作时应注意方向性,只能从上向下单向操作。

④每次搓摩100次左右。

4)临床运用 本法具有宣通气机、理气化痰、健脾消食的功效。临床用于胸胁不畅、咳嗽气喘、痰积、食积、食滞等病症。

运土入水

(1)定义 从脾经沿掌根推向肾经的复式操作方法称为运土入水法。

(3)临床运用 本法具有补肾、通利小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尿频、小便赤涩、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病症。

运水入土

(1)定义 从肾经沿掌根推向脾经的复式操作方法称为运水入土法。

(2)操作流程:

①姿势准备 患儿取坐位或卧位,治疗师面对患儿坐或立。

②操作步骤治疗师一手握住患儿腕部,用另一手拇指外缘从肾经沿掌根推向

脾经。

(3)动作要领:

①操作时动作要协调连贯,不能带动皮下组织。

②操作时需涂抹滑石粉等推拿介质。

③操作时力量应适当,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4)临床运用 本法具有健脾通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脾胃虚弱引起的便秘,特别是用于治疗胃阴不足型的便秘,也可治疗小儿腹泻、癃闭等病症。若仅从肾经穴运至手掌大鱼际肌处,则可用于治疗大小便不通、痢疾等。

黄蜂出洞

(1)定义 运用掐法掐按心经及心包经和内八卦等处的复式操作手法称为黄蜂出洞法。

(2)操作流程:

①姿势准备患儿取坐位,治疗师面对患儿坐或立。

②操作流程:

a.治疗师一手握住患儿腕部,一手用拇指指端掐按心经和内劳宫穴。

b.在上述操作的基础上,治疗师用左手扶住患儿腕部,右手食、中两指在前臂内侧正中线从腕横纹推至肘横纹,即推三关。

C.治疗师用双手拇指指端掐按总筋,边掐边向前推进,一按一放直至内关穴处。

d.最后用拇指掐按离官和坎宫数次。(见上“内八卦图”)

(3)动作要领:

①掐按时注意用力要恰当,不可损伤患儿皮肤。

②各分解动作操作应按照顺序操作,不可颠倒。

③掐按完后最好辅以和缓的揉法,以缓解不适。同时注意患儿的配合。

(4)临床运用本法具有发汗解表、疏经通窍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偶感风热、腠理不宣、发热无汗等病症。本法属推拿中之汗法。

黄蜂入洞

(1)定义 治疗师用食、中二指螺纹面紧贴患儿两鼻孔下缘一进一出,反复揉动的复式操作手法称为黄蜂入洞法。

(2)操作流程:

①姿势准备患儿取坐位,治疗师坐于患儿对面。

②操作步骤 治疗师一手扶住患儿头部,使患几头部相对固定,另一手食、中两指着力,紧贴患儿两鼻孔下缘处做反复不问断的揉动。

(3)动作要领:

①操作时应以腕关节做主动运动带动拇、食指的运动。

②操作时动作要均匀、持续。用力要柔和、缓慢。

③一般每次揉动100次左右。

(4)临床运用 本法具有发汗解表、宣肺通窍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发热无汗以及慢性鼻炎等导致的鼻塞流涕、呼吸不畅等病症。

揉耳摇头

(1)定义 治疗师用双手拇、食指螺纹面相对捻揉患儿耳垂和用双手摇患儿头颈部的复式操作方法称为揉耳摇头法。

(2)操作流程:

①姿势准备 患儿取坐位,治疗师立于患儿背后。

②操作步骤 治疗师用双手拇、食指指端着力,分别相对捻揉患儿两耳垂;在上述动作基础上,治疗师再用双手捧住患儿头部,将患儿头颈左右轻轻摇动。

(3)动作要领:

①该复式手法操作时一般揉耳垂30次左右,摇头20次左右。

②操作时,治疗师两手用力要对称,捻、揉、摇三法结合运用,力量要均匀。

(4)临床运用 本法具有开关、镇惊、退热、祛风寒等功效,可调和气血。临床上主要用于发热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惊风证。

抖肘走气

(1)定义 治疗师一只手托住患儿尺骨鹰嘴摇动肘关节,一只手摇患儿腕关节的操作方法称为抖肘走气法。

(2)操作流程:

①姿势准备 患儿取坐位或仰卧位,治疗师坐在患儿身体前。

②操作步骤 治疗师右手拿住患儿右手摇动,另一手托拿住患儿的尺骨鹰嘴处,两手协同用力运摇患儿的肘关节。

(3)动作要领:

①操作时用力要轻巧柔和,不能用猛力。摇动时不可超过肘、腕关节的活动范围。

②摇动时两手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每次摇动肘关节30次左右。

(4)临床运用 本法具有行气消滞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小儿痞证。

飞经走气

(1)定义 在前臂各经之间弹击如飞,并拿住阴阳二穴,将患儿右手四指一伸一屈的操作方法称为飞经走气法。

2)操作流程:

①姿势准备 患儿取坐位,并仰掌伸出右手,治疗师面对患儿而坐。

②操作步骤治疗师用右手握住患儿右手四指,用左手四指从患儿曲池穴起弹击至总筋穴,弹击数次;治疗师用左手拿患儿腕部阴池、阳池二穴,右手将患儿右手四指一伸一屈,连续操作。

(3)动作要领:

①操作时用力要轻巧,弹击时以前臂微微泛红为度。

②操作时各分解动作要具有协调性和连贯性,一般每次连续操作20次左右。

(4)临床运用 本法具有化痰定喘、清肺利咽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咳喘、失音、咽痛、外感风寒等病症。

双龙摆尾

(1)定义 治疗师一手拿住患儿食指和小指扯摇数次,状如双龙摆尾的复式操作手法称为双龙摆尾法。

(2)操作流程:

①姿势准备 患儿取仰卧位或坐位,治疗师坐在患儿身体前。

②操作步骤 治疗师用一手托扶住患儿的尺骨鹰嘴处,另一手拿住患儿左手的食指、小指向下扯拉;治疗师在上述操作的同时摇动患儿肘关节数次。

(3)动作要领:

①本法操作时应注意用力柔和,避免对患儿肘、指关节的损伤。

②本法要求扯手指和摇肘关节各10次左右。

(4)临床运用治大便秘结,小便不利。

苍龙摆尾

(1)定义 治疗师一手拿住患儿尺骨鹰嘴处,另一手拿其三指摇动,状如青龙摆尾的复式操作手法称为苍龙摆尾法。 ’

(2)操作流程:

①姿势准备 患儿取仰卧位,治疗师坐在患儿身体前旁。

②操作步骤 治疗师一手捏住患儿食、中、无名三指,手心向上,另一手自患儿总经穴沿天河水至肘关节处来回搓揉3~4遍;在上述操作后,治疗师左手拿住患儿尺骨鹰嘴处,右手握住患儿三指左右摇动,并手心向下,状若青龙摆尾。

(3)动作要领:

①揉搓时须使用滑石粉等推拿介质,以防止擦伤患儿皮肤。

②每次操作应揉搓10次左右,摇动30次左右。

(4)临床运用 本法具有退热通便,开胸顺气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大便秘结、胸闷发热、躁动不安等病症。

双凤展翅

(1)定义 治疗师用两手食、中两指夹住患儿两耳向上提,状如双凤展状的复式操作手法称双凤展翅法。

(2)操作流程:

①姿势准备 患儿取坐位,治疗师坐于其后。

②操作步骤 治疗师用两手食、中两指夹住患儿两耳向上提数次;治疗师用两手拇指指端掐按眉心、太阳、听会、人中、承浆、颊车等穴各5次左右。

(3)动作要领:

①本法操作应按上述顺序操作,不可颠倒次序。

②在掐按诸穴和上提双耳时应注意用力不可太重,以患儿能忍受为度。

③本法要求向上提耳5次左右,掐按各穴5次左右。

(4)临床运用 本法具有祛风寒、散风热、镇咳化痰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寒、风热感冒、咳嗽痰喘等病症。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