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 正文

大海蛇之谜,巨型海蛇是否存在?

1848年8月6日下午5时许,英国军舰“戴达拉斯号”从东印度群岛返航航经南大西洋时,军官萨托列士从军舰后方的海域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生物正飞速的向军舰游来。随后,舰长以及几名军官闻讯赶来,发现了一条大海蛇状的生物。

据目击者称,这条大海蛇仅露出海面的部分就有约18米长(60英尺),头部直径约有38厘米(15英寸),以十几里的时速超过了军舰,消失在西南海域中。这次目击事件被舰长以报告的形式呈给了当时的英国执政者。

当然,这并不是第一次关于大海蛇的目击事件,在世界范围内,大海蛇的传说比比皆是,在我国几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了相关的记载,它被称为神蟒,而在北欧,大海蛇被称为耶梦加得,在《希伯来圣经》中称之为“利维坦”。

如此多的目击描述,让大海蛇成为了一个谜,因为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大海蛇的影像资料,而世界个体的目击者描述也相差较大。那么,大海蛇究竟存不存在呢?如果存在的话,它可能是什么物种呢?我们结合一下从19世纪以来的目击记录来分析一下。

被误认的大海蛇

1845年,美国亚拉巴马州附近海岸上出现许多大型的动物骨骼,人们将这些骨骼拼起来之后,出现一条完整的、体长长达34米(114英尺)的“大海蛇”。一时间轰动了全美,之后骨骼被运往纽约展览,随后又被带入欧洲各国进行展览。

就在人们认为这是大海蛇存在的确凿证据时,科学家们通过对“大海蛇”骨骼的研究发现,这些骨骼属于5种不同的动物,其中较大的骨骼来自于龙王鲸,至此,“大海蛇”真相浮出水面。

1875年11月,《伦敦新闻画报》报道了一则新闻,内容大致为:英国皇家运煤船“宝琳号”在航经巴西海岸时,发现了一条被细长生物缠绕的抹香鲸,据当时的船长描述,那条生物应该是大海蛇,它缠绕了抹香鲸接近两圈,体长至少10米开外,它与抹香鲸搏斗了十几分钟后,拽着抹香鲸沉入了深海。

从这个事件的描述看,缠绕抹香鲸的并非大海蛇,最大概率就是大王乌贼,作为现存体型第二大的头足类动物,大王乌贼的体型仅次于大王酸浆鱿,从目前已知的情况来看,成年的大王乌贼体长平均在8米左右,最大个体体长达到了20米。

而且最关键的是,抹香鲸与大王乌贼在现实中确实是一对“冤家”,不过,不是大王乌贼捕杀抹香鲸,而是抹香鲸要吃大王乌贼,它在拼死的反抗。

毕竟大王乌贼等大型的头足类动物是抹香鲸的最爱,因为作为一种齿鲸,抹香鲸的上颚是没有牙齿的,只有下颚的牙齿很难切割猎物,所以遇到这种身体细长,且搏斗时喜欢吸附在自己头部的动物,抹香鲸当然来者不拒,会像吃辣条那样一点点的把大王乌贼整只吞下。

不过,大王乌贼也不是好惹的,它们触手上的吸盘中有锋利的“牙齿”,会给抹香鲸的头部造成大量的碗口大小的伤口。

其他的大海蛇可能是什么生物?

到目前为止,大海蛇依然存在于传说中,所以关于这些所谓的目击大海蛇,目前有三个比较统一的说法:

第一就是大海蛇可能是巨型鳗鱼。鳗鱼的形态与蛇非常相似,而且它们长着一口肉眼可见的利齿,看起来确实有些恐怖,这是人们认为大海蛇可能是巨型鳗鱼的原因。不过,这个可能性并不大,因为到目前为止,最大的鳗鱼体长2.4米,体重75公斤,它是在德国的不莱梅哈芬,由一名65岁的渔民捕获到的。

而大海蛇的描述中,体长动辄10米以上,显然这个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第二就是人们误把一些巨型海藻当成了大海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人类对许多动物的恐惧是后天形成的,比如黄鼠狼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小时候听“黄大仙”的故事多了,就会对这种体重不足1公斤的小型哺乳动物产生恐惧,尤其是在晚上看到时。

大海蛇也是一个道理,在几千年的传说中,当人们在大海上航行,尤其是在晚上时,如果看到海中有巨大的海藻在蠕动,自然会将它与一些传说联系起来,所以就产生了所谓的目击记录。

第三是误把皇带鱼当成了大海蛇。在带鱼中,最神秘的无疑就是皇带鱼了,因为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对皇带鱼的了解也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就连它的游泳方式还是近几年才了解清楚,原本科学家们认为它们会像蛇那样蠕动游泳,结果用海底录像设备发现,它们是通过几乎布满整个背部的背鳍做波浪状运动游泳的,在游动的过程中,它们全身挺直。(下图就属于皇带鱼游泳的状态,背部红色部分为背鳍)

皇带鱼的形态也与蛇有些相似,同样也具备半露的利齿,最关键的是它的体型比较大,目前已知的最大的皇带鱼体长超过了14米,而得到了官方确认的最大的皇带鱼体长为7.62米,这就比较符合大海蛇的描述了,再加上人们对它本身了解的很少,所以不排除一些人将皇带鱼认为是大海蛇的可能性。

科学地探讨大海蛇存在的可能性

在所有的大海蛇目击描述中,它的体长超过10米,甚至是二三十米,是个共有的认知。但是,在如今的海蛇中, 体长超过2米的都已经算是凤毛麟角了,大多数的海蛇体长平均在1.5米左右。

不过,虽然现存的海蛇没有太大的个体,但是在已灭绝的海蛇中,确实有巨蛇存在,它就是生活在白垩纪到始新世(7000万年前-3390万年前)的古杯蛇属(Palaeophis)下的蛇类

古杯蛇是一类古老的蛇类,由于它们的化石都是在河口、海洋等地质层中被发现,所以它们被归为海蛇。从已发现的化石来看,虽然大多数的古杯蛇体长与如今的海蛇差不多,但是古杯蛇属下的Palaeophis colossaeus却与其他成员不同,它们竟然有着平均9米以上的体长。

因此,Palaeophis colossaeus也是已知最大的海蛇,而Palaeophis colossaeus之所以能长到如此之大,与它们内温性(endothermy)的温度调节机制有关。

所谓的内温性就是变温动物出现了可以通过新陈代谢来调节和保持体温的能力,也就是说Palaeophis colossaeus是一种类似于恒温动物的海蛇,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意味着它们可以进入深海,也可以进入浅海(不受深度增加温度下降的威胁),活动的不受限,可能是它们大体型的原因。

基于古杯蛇,我认为如果大海蛇真的存在的话,它要么是古杯蛇还没有灭绝,理由是海洋太大了,我们对海洋的探索只是冰山一角,所以不排除被认为灭绝的物种还存在的可能性,比如腔棘鱼原本认为也已经在白垩纪末期灭绝,但是后来又在海洋中捕捞到了活体。

腔棘鱼

要么是有一种未知的海蛇同样像古杯蛇那样演化出了内温性,逐渐的体型突破了我们对海蛇的认知。由于它可以自主地调节体温,所以可能它们不觅食时就待在深海,捕猎时才会来到海水的中上层,故而比较少见。

总结

大海蛇到如今依然是个谜,但是我们不能完全排除它们存在的可能性,如果不存在就是人们把大王乌贼、皇带鱼、巨型海藻等误认为是大海蛇,如果存在的话,它已经与古杯蛇有一定的关系,要么是幸存的古杯蛇,要么具有古杯蛇那样的内温性。你认为哪种可能性大一些呢?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