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穆超,高级工程师,生于三代中医世家,自小受家庭环境熏陶,佛道医儒武,山医星卜相均有涉猎,自18岁始为人调病,于2011年创立泰和堂医馆,开展中医全科诊疗。先后跟随多位中医老师学习。立新七针入室弟子。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提到膏之原在鸠尾,肓之原在脖胦,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十二原出于四关,其他十原都在四关很好理解,那膏、肓之原在任脉上和四关有何关联?膏肓的提出到底对五脏有疾有何治疗意义?我想,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首先我们要知道膏肓到底是什么?
膏肓是什么?
膏肓到底是什么?度娘一搜,有些头大!历代医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说得最多的解释为心尖脂肪为膏,心脏与隔膜之间为肓。到底谁说得对,咱们暂且不去理会。因为师父说过解读《黄帝内经》的九个原则之一“不拘泥于前人之见”,我们最好还是从原文里找寻答案!
在内经中“膏”字一共出现了十次,有八次从字义上皆与本文所探讨不符,比如,“身无膏泽”、“膏梁菽藿之味”、“白如豕膏者生”等等。当然一次是膏之原,还有一次膏的出现引起了我的关注,《灵枢·五癃津液别》:“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理解膏实为五谷精华之所化!所以在《春秋·元命苞》(一部旷世奇书,值得一读)中说到“膏者,神之液”。
在内经中“肓”字一共出现了七次,“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肓”、“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膈肓之上,中有父母”、“针不陷肓,则气不行”!从这些字里行间我们可以得出肓指的是膜,现在解剖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五脏六腑都是挂在膜上,皮肉筋骨脉都有膜!能够贯通五脏六腑、连通全身上下的只有三焦系统,三焦主气所生病,所以才有“针不陷肓,则气不行”之说!
咱们再看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两条线上的穴位排布:肺藏魄,肺腧——魄户,心藏神,心腧——神堂,肝藏魂,肝腧——魂门,脾藏意,脾腧——意舍,肾藏志,肾腧——志室,三焦腧——肓门!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厥阴腧——膏肓!这个对应直接关系到膏之原、肓之原的定位问题!
膏之原、肓之原
大家都知道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厥阴心包代心受过《灵枢·邪客篇》: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如果心包不能抵御病邪,让其长驱直入,直逼神明之府,我想这就是《左传·成公十年》中所说的病入膏肓了吧,身无膏泽,双目无神,形肉已夺!所以保护好君王所居之地至关重要。那么君王除了常住紫禁城外,还有外出散心时的行宫,所以膏之原为鸠尾(又名神府),肓之原为脖胦(又名神阙)。
对于脖胦到底是肚脐还是气海穴历代医家也有争论!在这里赘述一下我的观点。咱们先从字面上去理解,脖,脖子,脚脖子,手脖子,脖必是连通上下之处,其特点必是两头略粗,中间偏细(今时之人,大腹便便居多,竟然不易形容,真是汗颜),胦,中央,瓜秧,肚脐又是婴儿连接母体之秧,人之初生,正是瓜熟蒂落之时!
再有《素问·腹中论篇》:“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这里“肓之原在脐下”是说肓膜的根本点集结于肚脐之内(这里是以仰卧的姿势看,肚脐内部即为“脐下”。),不然不会“环”脐而痛。另外在《灵枢·四时气》:“气盛则厥逆,上冲肠胃,熏肝,散于肓,结于脐。故取之肓原以散之……”。此处“散于肓,结于脐”这句话也进一步说明“肓”之根本点集结在肚脐,所以窃以为肓之原当为肚脐(神阙)!那么膏肓和四关是什么关系呢?
膏肓与四关
在《小议十二原》中我提到四关是骨髓发生神气最主要的通道,那么四关的骨髓神气怎么来的呢?通过膏肓而来,前面说到膏由五谷精微所化,实为提供心火燃烧之柴薪,在火热作用下所处为液态,在心火燃烧后气化蒸发的部分通过肓膜通达四末!那么膏肓之原的提出有什么临床意义呢?
膏、肓之原的临床价值
说到其临床价值,我们要借用师父解读内经的原则之一:旁征博引一切经得起推敲的观点。这里我们引用一下西医的临床解剖,通过解剖发现,鸠尾穴正对横膈膜的中心,肚脐又在腹膜之中央!再看内经中如何谈及横膈膜及腹膜的重要性!
《素问·刺禁论篇》:“鬲肓之上,中有父母,七节之傍,中有小心,从之有福,逆之有咎。”
(这里主要说的是横膈膜)
《素问·腹中论篇》:“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
《素问·痹论篇》:“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灵枢·四时气》:“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刺肓之原、巨虚上廉、三里。小腹控睪,引腰脊,上冲心,邪在小肠者,连睪系,属于脊,贯肝肺,络心系。气盛则厥逆,上冲肠胃,熏肝,散于肓,结于脐。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阴以予之,取厥阴以下之,取巨虚下廉以去之,按其所过之经以调之。”
《灵枢·胀论》:“岐伯对曰:此言陷于肉、肓而中气穴者也。不中气穴,则气内闭,针不陷肓,则气不行;上越中肉,则卫气相乱,阴阳相逐。”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
《灵枢·百病始生》:“虚邪之中人也……或著于肠胃之募原……”
《灵枢·岁露论》:“内抟于五脏,横连募原。”(古人募通膜)
从以上内经原文可以看出膏(横膈膜)以鸠尾为中心开天辟地,分隔清浊,肓(腹膜)以脖胦为中心通连三焦,化生万物。因此,膏肓就犹如一个T字,象天平一样对称平衡(双天枢就是一对砝码),是以在《素问·经脉别论篇》中又称之为“权衡”。“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权衡失职,则容易病入膏肓,命不久矣!可见古人诚不欺我!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