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走进社交场,我们只能保证自己是真诚友善的,无法保证所有的人,都不是小人。
后唐时期,唐明宗励精图治,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比方说,禁止虐待父母,禁止任意网罗、弹射、戈猎,禁止富户投名影庇。
当时,藩镇的实力很强,并且谁都不服谁,大家在一起喝酒,常常带着佩剑,要是看谁不舒服,就得拔剑而起。
为了促进和谐局面,唐明宗下令,要是谁争凶斗狠,不管是官员还是百姓,抓住之后,严处。就在政令推行过程中,他犯了一个不应该的错误。
从唐明宗的错误来看,我们待人不得不谨慎,遇到以下三种人,要多长一个心眼,要有自己的判断力——错则改之,对则用之。
01
好大喜功的人,习惯了弄虚作假。
天下太平,人们安居乐业,是唐明宗的愿望。
巡检军使浑公儿心想,要是能陆续抓住一些喜欢争斗的人,自己的功劳就大了,以后要加官进爵,也顺理成章。
很快,浑公儿找来几个亲信,让他们去各地观察,只要发现有争斗,就记录下来,作为邀功请赏的证据。
有一次,亲信告诉浑公儿,两个孩子拿起竹竿打架。浑公儿快马加鞭,把事情报告给了唐明宗。
用虚假的功劳来成就自己,这样的事情,常常出现在我们身边。一件很小的事情,经过添油加醋地描绘,就变成了大事,然后就引起了社会的动荡。而以此为功劳的人,却得到了好处。
俗话说:“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来。”
那些好大喜功的人,是禁不起考验的。只要你稍微动一动脑筋,认真盘问,就会发现端倪。因此,我们要对这样的人多留心眼。
打两个比方。
你是某个单位的上司。有下属汇报,某项工作已经做得差不多了。你不要太相信,要亲自去查探工作进度。要是工作完成不太好,也被误以为完成了,就会导致客户很不满意。
在工厂里,产品数量没有达到,也被下属糊弄了。到了交货期限,就会闹笑话。
功劳需要实打实的,否则就会演变成浮夸风,对于人生、单位的发展,非常不利。
02
点头哈腰的人,常常会扭曲是非。
事情真的像浑公儿说得那样吗?唐明宗派出大臣、女婿石敬瑭去核查。
石敬瑭不分青红皂白,把两个舞弄竹棍的百姓捉拿到洛阳,然后根据浑公儿的汇报,写了很多的案件分析文稿,说来说去,就是上级英明,积极促进和谐,下属浑公儿明察秋毫,确实做出了贡献。
洋洋洒洒的一份文稿,到了唐明宗手里。因此,舞弄竹棍的人,被定下了极刑。
很多人,习惯性讨好卖乖,他们才不管功劳还是错误,也不会去查探事情的真相。反正上司喜欢的,就是正确的;下属需要的,就应该给。
“共识悖论”告诉我们,过分一致的观点,多半是有疑问的。需要深度思考,然后判断。因此,对于点头哈腰的人,多留心眼,就是远离虚情假意。
历史上,类似的事情很多。
齐灵公喜欢看“女扮男装”,认为这样的女人最美。因此,宫里的女人,都爱上了男装;大街上也有很多人仿效,都分不清男人女人了。
齐景公射箭,脱离了靶心,大臣们使劲鼓掌。导致齐景公自己都很不好意思,脸都红了。
秦朝的赵高,指鹿为马。那些要讨好他的人,都说“这就是马”。
世人的眼睛是雪亮的,把问题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他们不会说。因为说出来之后,就是唱反调了,会让自己格格不入,成为一群人的“对手”。
如果你不想被身边的人蒙蔽自己,那就主动拒绝“讨好”。
03
敢于反驳的人,或许是帮忙指正。
唐明宗手下有一个大臣,叫安重诲。
他总是事无巨细,能从细节方面,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见。
当他知道浑公儿汇报的情况后,马上警觉起来。要是两个普通人要争斗,怎么会明目张胆地用竹棍去比拼呢?应该是互相骂几句就算了。
经过细致查探,发现这两个人,是不谙世事的孩子,就是举起竹棍,闹着玩的。
安重诲为此,写了奏章,在朝堂上公布。
自己的决定,轻而易举地被推翻了。唐明宗面子上挂不住,但是他降低姿态,接受了事实,然后——方觉失刑,循揣再三,愧惕非一。
我们经常认为,那些“抬杠”的人,都是可恶的,情商很低的,需要远离的。但是,我要提醒你,盲目拒绝“抬杠”,也是不对的。
有些人,只是不会说话而已,他们一开口就抬杠,其实是有不同的看法,敢于说真相,挑刺。
有一个词语,叫“不识抬举”。也就是说,一个“抬”字,你要认真分析,抬举你,也许是赏识你,帮助你。要是你极度虚伪,不愿意听真话,那就是认知很低,也很容易偏听偏信。
如果你多留心那些敢于反驳的人,尊重他们的意见,说明你很大度,并且能够从不同的声音里,发现什么。
04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羽毛类似的鸟,不一定是同类;羽毛不同的鸟,不一定是异类。比方说,公鸡和母鸡的样子区别很大,但他们都是“鸡”。
在鱼龙混杂的社会上,你不仅要自己做大做强,还得有辨别好人和坏人的智慧。
看人,要多个角度,而不是单凭一己之见,不要以管窥豹。
人啊,要有看透不说透的本事,凡事心中有数。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