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概念的提出
2006年8月,谷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会首次提出“云计算”概念。2009年,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云计算的定义和内涵。NIST认为,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只需最少管理和与服务提供商的交互,就能够便捷、按需地访问共享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和服务等)的计算模式。根据NIST定义,云计算具有按需自助服务、广泛网络接入、计算资源集中、快速动态配置、按使用量计费等主要特点。NIST定义的三种云服务方式是:①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为用户提供虚拟机或者其他存储资源等基础设施服务。②平台即服务(PaaS),为用户提供包括软件开发工具包(SDK)、文档和测试环境等在内的开发平台,用户无需管理和控制相应的网络、存储等基础设施资源。③软件即服务(SaaS),为用户提供基于云基础设施的应用软件,用户通过浏览器等就能直接使用在云端上运行的应用。
折叠形成和发展
早在云计算概念提出之前,亚马逊已经在公司内部进行了云计算部署实践。亚马逊设计了云服务(Amazon Web Service,AWS),这项服务主要是把平时闲置的IT资源利用起来。在随后的时间里,亚马逊陆续推出了包括弹性计算云(Elastic Compute Cloud)、数据库服务(Simple DB)等近20种云服务,逐渐完善了AWS的服务种类。2007年,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推出蓝云(Blue Cloud)服务,为客户带来即买即用的云计算平台。2008年,谷歌推出Google Chrome平台,发布以谷歌应用程序为代表的基于浏览器的应用软件,将浏览器融入了云计算时代。微软紧跟云计算步伐,2008年在其开发者大会上提出了全新的云计算平台计划,并于2010年正式推出了自己的云计算平台(Microsoft Azure),主要目标是为开发者提供一个平台,帮助开发可运行在云服务器、数据中心、Web和PC上的应用程序。2008年,IBM与无锡市政府合作建立了无锡软件云计算中心,开始了云计算在中国的商业应用。随后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企业参与到云计算应用行列。百度、阿里、腾讯、浪潮等国内企业纷纷布局云计算,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开始提供不同层面的云计算服务。
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及其广阔前景引起了众多国家政府的高度关注,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都纷纷通过制定战略和政策、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应用等方式加快推动云计算发展。我国政府对云计算也极为关注,积极布局发展。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云计算定位于“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随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2015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2017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指出到2019年,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将达到4300亿元,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云计算服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云计算在制造、政务等领域的应用水平显著提升,成为信息化建设主要形态和建设网络强国、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
折叠意义和影响
云计算能够提供可靠的基础软硬件、丰富的网络资源、低成本的构建和管理能力,是信息技术发展和服务模式创新的集中体现。在云计算模式下,软件、硬件、平台等信息技术资源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使用者,有效解决政府、企事业单位面临的机房、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系统运维难、成本高、能耗大等问题,改变传统信息技术服务架构,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云计算引发软件开发部署模式的创新,并为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催生出强大的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将重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格局。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