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期开始,校园里总会注入一些新鲜的血液,一批新教师总会让这个校园增加不少青春和活力,于是乎为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步入名师的快车道,学校总会来开学之初搞一个师徒结对仪式,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愚见!
一、徒弟要看师傅在业余时间干什么。
人的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就是十六小时,八小时工作,用来养家糊口,八小时之外,用来干啥,那就是教师的自由了。也正是这八小时以外,才是徒弟应该学习的,那是师傅之所以功成名就的里子。
师徒制度,自古有之,那是传统手工业的技艺传授,互联网时代,师傅接受的教育跟此刻的徒弟接受的教育不可同日而语,徒弟接受的教育是系统的,完整的,基本功这一块毫无逊色于师傅,弱的就是教学经验和对课堂的驾驭能力,这恰恰才是徒弟应该去学习的。徒弟听课,不是听师傅如何上课,而是听师傅如何分解教材,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如何通过教材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如果只是45分钟时间去听师傅如何上课,那徒弟就真的是门外汉了,徒弟的上课技术也就会止步不前。
我不反对师徒结对,因为刚毕业时候,在一所初中,师从梁超老师,梁老师那时候对我是放羊式的引导,一切都有我拿主意,这正是给了我自由发挥的余地,我开始自我设计,自我整合,也就是那时候起,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自信,没有人带你的时候,你只能自己摸索,可是走出一条路,太难了,所以来到宿豫中学后,因为年级已经到了不给师傅的年龄,所以又是一路自学其他老师,可以说自己是自学成才!
想对青年教师说,师傅可以崇拜,但不要妄自菲薄,师傅跟你是同事,什么千里求师,程门立雪,什么磕头鞠躬,拜师行礼,深深鞠躬,更有甚者该签订合同,两年之内徒弟要怎么怎么样,献花仪式,腐朽不堪。徒儿听课,不能只看师傅怎么上好这一课,最重要的是看师傅八小时之外的业余时间在干什么,想什么,这是徒弟学师傅的第一秘诀!
师傅功底深厚,对教材的把握炉火纯青,对教学设计科学合理,你从课堂上能听出来?那你还真神了,那你也就不需要这个师傅了,师傅功底如此深厚,都是他业余时间打下的功底,虽然我没有师傅,但是在我的历史组,有几个人,我一直把他们当成我的师傅,一直以他们为标杆,张家卫老师,叶文刚老师,吴雪峰老师,李春虎老师,王飞老师,沈小根老师,孟庆红老师,胡海涛老师,蔡子远老师,马新菊老师,心中早已经把他们都当成是我的师傅,另外年轻的程老师,李老师,陆老师也都是我的榜样,每次听他们的课,我都在思考,这个知识点,他们为何要这样处理,我这样处理的不好地方在哪里?业余时间,我总是喜欢请教他们,总是喜欢听王飞老师对教科书的一针见血的评价,总会看到叶老师不顾掉头发的去学习钻研,挖掘教材,让人动容,也让人感动,也更让我看到了他们业余时间的孜孜不倦!
二、学会交流,学会分享
师徒结对,其实作用是相互的,不仅仅是师傅教徒弟,也不仅仅是徒弟跟师傅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想师徒结对的作用也是相互的,徒弟可以从师傅那里学会成熟对待教材,驾驭课堂,分析学情,师傅也可以从徒弟那里感受自己与学生的代沟拉开的原因。彼此相互促进,这就是师徒结对的美好。
师徒结对本来就是相互学习,既然都是同事,那就不要有尊卑感,师傅有想法,就直接给徒弟指出来,每次上大型公开课,我都会虔诚的请教张主任,他也总是慷慨解囊的全部合盘托出,每次他总是给我醍醐灌顶般的指导,让我的公开课出彩。每次我有疑惑,也都是虚心请教我们历史组同仁,大家也都是给出建议。从来不藏着掖着,都是平等讨论没有任何违和感,这种感觉,这种氛围,让我快速的成长起来,也让我对教材有了更多的思考。
今年下高一,有幸被吴组长带领,有幸遇到李先进老师,感觉又进入了一个成长的领地,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就和李老师探讨,有时候即使讨论不出结果,但是心里也更明亮了。跟李老师讨论问题,我们都是彼此相互学习,从来没有你比我厉害,我比你强的心态。总是想着彼此成长!真好!
所以师徒结对后,师徒之间要平等相待,师傅不要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陈腐观念,师傅不藏着掖着,徒弟也要经常虚心请教,要有不要脸的精神,这样才能提升,每一个徒弟都不想遇到的师傅是平庸的,所以师傅也不要妄自菲薄,自甘平庸或者摆烂!更不要装神弄鬼,现今的高中学科教学,就是那么的一点点内容,而且还都是新教材,我们师傅不一定比学生接受的快,所以教学不是高精尖,课堂本来就是人与人之间活动,我们年龄没有优势,所以要有好心态,要让徒弟在三年大变样,争取超过自己!
三、徒弟要多学多思,努力的阅读写作!
现在的师范大学的师范专业,说实话,底子真的不咋地,即使是211的学校的基本功也是欠缺的。三字一画就是十足欠缺,阅读写作更是空白。底子扎实,不可能上不好课,没有什么是琢磨不出来的,除非你不想钻。如果钻还是捉摸不透,如果师傅手把手教,还是感觉力不从心,那就是底子欠缺,木桶理论告诉我们,徒弟有短板,师傅要引导徒弟及时补上。阅读,思考,是补上短板的“良药”!
三年前,自己在市骨干教师上兵败滑铁卢,因为那时候根本就不敢申报学科带头人,可就是骨干教师的评选,自己也是失败的很华丽,论文不多,课题没有。自己的短板暴露无遗,于是一次评选让自己开始对自己有了想法,仰望星空不是坏事,可做事情就要踏实地了。于是三年时间,自己在八小时之外努力的提升自己,回过头来看看那三年,如果不是看不到自己短板,如果不是自己给自己压力,如果就此躺平摆烂,觉得靠中一就可以养老退休了,那就真的没救了。
上天整理自己的教学随笔,100多万字,也就用了三年时间,这三年,包括现在也没停下,每天想,每天观察,每天记录,其实也没有啥远大目标,也没啥写作目的,我觉得这就是我每天的工作,是我教学。管理班级的思考。我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也不会刻意的去整理发表,只是杂志社编辑约稿或者征文的时候,拿出来整理几篇,更多的都是原生态的保存在我的电脑里和我的公众号里以及头条号里,以备集结。
补齐短板的这三年,苦难只有自己知道,虽然辛苦,可是有自己的精神空间,渐渐的开始远离名利场,看淡荣誉,看清自己,也渐渐的没有了娱乐活动,有的只是一本本的书被我如饥似渴的读完了。这三年的记录随笔基于我的教学实践,基于我的班级管理案例,基于我对教学和班级管理更多的思考。一个人能知道自己短板,并用三年左右时间补齐,我感觉我做到了,并将继续做着。
所以,想对师徒结对的徒弟说,发现自己的问题,比解决自己问题更重要,一个人能独处,学会思考,记录,就能够拥有自己的世界!
一花一世界,一师一徒弟,徒弟有人引领,这是徒弟三生有幸,师傅有徒弟可以带,这是彰显自己的高光时刻,如此甚好!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