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美团四大名著”系列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大家都知道美团是讲究苦练基本功的一家公司,至少从公司的文化氛围打造上,是讲究方法论、追求步步为营、不屑于搞花拳绣腿的。当然执行层面多多少少会打折扣,但这并不妨碍美团依然是一家尚武善斗、能打硬仗的公司。

今天抽出时间给大家讲讲传说中的“美团四大名著”系列书籍,据说是兴哥和老王重点推荐的四本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金字塔原理》《用图表说话》《学会提问》。(排名不分先后)

本期先讲第一本:《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本书曾被《福布斯》杂志评选为十本最有影响力的书之一。作者史蒂芬·柯维博士,是美国学界的“思想巨匠”。他曾得到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特别接见,是前总统克林顿倚重的顾问,《经济学人》杂志推举其为“最具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家”。本书中作者史蒂芬.柯维从塑造自我的角度出发,为我们讲述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同时还分析了如何通过自我管理以及人际关系管理,达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平衡,从而实现一个人的成功,以及螺旋上升式的成长。

先看一下这7个习惯是什么: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

七个习惯的来源

人类面临的最普遍的几种挑战

1.恐惧感和不安全感:现代社会的压力,焦虑情绪,倾向于零风险的生活,逃避与人相互依赖和合作;
2.“我现在就想得到”:欲望与能力不匹配;“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王小波 ;
3.谴责和抱怨:首创精神,找到所面临的挑战的出路;
4.绝望无助:犬儒主义,向命运低头,比躺平还要平;
5.人生失衡:Work Life Balance 的反面;
6.“我的定位在哪儿”:团队精神,互敬和双赢;
7.渴望理解:希望被理解,但是没有耐心理解他人;
8.冲突和分歧:对抗→折中妥协→创造性合作;
9.个人的停滞不前:身体、头脑、心灵、精神。

上述七个习惯就是为了解决这些挑战和焦虑

七个习惯之间的关系

人类的成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
第一个阶段:依赖期,就是以“你”为核心,你照顾我,你为我的得失负责。就像幼年时的我们需要依赖他人,需要他人指引、养育和供给。
第二个阶段:独立期,以我为核心,我可以做到,我可以负责,我可以靠自己,我有权选择,通过前三个习惯可以做到。
第三个阶段:互赖期,以“我们”为核心,更注重我们可以做到,我们可以合作,我们可以融合彼此的智慧和能力,共创前程,对应后三个习惯。
简单来说“依赖期的人靠别人实现愿望;独立期的人单枪匹马打天下;互赖期的人群策群力实现最高成就”。

前三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是有关个人成功的习惯,可以大幅度提高你的自信心,进一步认清自己的本质、内心深处的价值观以及个人独特的才干与能耐。秉持自己的信念而活,产生自尊、自重与自制力。并且以内在价值标准,而不是旁人的好恶或与别人比较的结果来衡量自己,不让他人影响你的情绪。
后三个习惯: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此时你修复和重建人际关系的意愿和能量将被激发,与他人的关系更加深厚坚固,历久弥新且经得起考验。例如当我们在跨部门合作时,存在人际关系冲突,沟通等问题,它可以帮助我们克服人际关系困境。
最后一个习惯:不断更新,是为了加强前面6个习惯,不断为自己充电,能够让我们可持续地去实践这七个习惯。

习惯的养成

习惯的养成都是遵循观为得的循环规律
“观”指思维,如果你要改变你的习惯养成一个新的习惯,首先就要改变你的思维模式。有人说这个世界是一样的,但是每一个人看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其实是带了一副眼镜,你的镜片如果是红色的,看到的世界就是红色。镜片是充满负面,那么看到这个世界就充满负面
“为”指行为,当我们有了新的思维模式以后不断去践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得”指结果,我们获得的结果取决于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行为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周围的世界。

第一部分 个人的成功:从依赖到独立

习惯1:积极主动

人性最根本的原则:在刺激与回应之间,人有选择的自由,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在生活中大多数人在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时,我们就会情不自禁地进行抱怨甚至发火,也就是当我们遇到一个外部刺激时都会条件反射式地给予一个回应,但在七个习惯中的积极主动来说,我们受到外部刺激和我们选择回应之间,它其实是有选择的自由

人类具备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独立意志四大天赋来帮助我们做出自由的选择。自我意识指的是每个人都可以感知到自己的思维与情感。想象力指的是对未发生的事能够想象出它的具体形象。例如有两个人都在盖楼 ,有人觉得他每天在做苦力,而另外一个人觉得自己在创造这座城市的美好家园。良知指的是明辨是非,坚持我们行为原则的能力。例如虽然你伤害了我,但我也不会违背我的良知去伤害你。独立意志指的是在任何情况下可以持续地去做一件事情的能力。例如有人觉得一件事情很难,但是他为了他心中的梦想还是选择坚持下去。

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很多格外关注的一些问题,比如事业、家庭、健康、股市、战争、游戏等等。所有花费你精力的事务,都是属于你的关注圈,而在这些关注圈中有一些是你可以掌控的, 我们称之为影响圈。我们每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当我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不可掌控的事情上时,那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把更少的时间放在可掌控的事情上,因此我们的影响圈就会缩小。当人们把注意力放在他们能够影响的事情上时,他们的知识越来越多,经验越来越丰富,从而在人群中建立起他们的“可信度”,因此他们的影响圈也就慢慢扩大了积极主动的人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扩张和成长。

强调一下:刺激与回应之间存在着一段距离,成长和幸福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利用这段距离。

习惯2:以终为始

以始为终的原则是:心智创造先于实际创造,我设计我的人生。因此,在做事之前,我们要认清方向。特别是人生目标,别被名利所蒙蔽。盖棺定论时,你希望获得的评价,才是你心中真正渴望的目标。

“以终为始”有两个基础:①任何事物都是两次创造而成,第一次创造——心智,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头脑中构思;第二次创造——体力,付诸实践。②自我领导与管理领导是第一次的创造,必须先于管理;管理是第二次的创造,参考习惯三;“管理是正确地做事,领导是做正确的事”。举个栗子:管理是有效地顺着成功的梯子向上爬,领导则判断这个梯子是否靠在了正确的墙上。以终为始就意味着,我们要带着清晰的方向和价值观来扮演自己的角色,要为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创造负责。从而使决定行为和态度的思维定式真正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和正确原则。

无论你是否意识到,人人都有生活中心,有人以家庭为生活中心、有人以工作为中心、有人以名利为中心、有人以自我为中心等等,在面对同一件事时,各自生活中心不同的人也往往会作出不同的反应。它们对生活各方面的强烈影响毋庸置疑。但上述几种生活中心都是多变的,作者提议我们要以原则为生活中心,因为原则是恒久不变、历久弥新的。以永恒不变的原则为生活中心,就能建立高效能的思维定式,也就能正确审视所有其他的生活重心。

以原则为生活中心的人总是见解不凡,思想行为也自成一格。

强调一下:以终为始的核心就是在行动之前展望结果,就如同在成功的阶梯上努力往上爬,首先你需要先确定所爬阶梯方向是否正确。我们着手做任何一件事情,要先认清方向,确认我们最终的目标,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就不致于误入歧途。

习惯3:要事第一

习惯三是习惯一和习惯二的具体实践,落实了前两个习惯,它通过独立意志的发挥,建立以原则为中心的处事态度,进而达到有效的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就是指要事第一,先做最重要的事情。要事第一的原则是:要实现效能,就必须诚实地按照优先次序做事。我们应该先去确认事情的轻重缓急再去规划具体的日程。

第四代时间管理矩阵主张关键不在于时间管理,而在于个人管理

高效能人士总是避免自己陷入第三类和第四类事务中,而是把自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第二类事务上从而减少第一类事务上的时间。第二类事务包括建立人际关系、规划长期目标、防患于未然等等事项,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些事很重要,但却往往因为尚未迫在眉睫反而避重就轻。但是对高效能人士来说这类事件的数量相对来说会很少,他们不会在此类问题上浪费时间和精力,他们的思维定式是预防型的,总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这样需要他们处理真正意义上的危机和紧迫事件就相对很少了。如果每天都在处理重要且紧急的事情,那肯定是走不远的。

在日常工作中,时刻问问自己,在当前状况下什么是投入产出比很高的事情?什么事是你做了,以后其他事可以少做?这样你才能做到花费相对合理的时间把事做好。这是一项需要反复锻炼的重要能力。辨别要事很难,在你对事物认知不够深刻时,有可能会导致遇到真正要事时反而认知不到,放弃对要事的探索,所以这是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

第二部分 公众领域的成功:从独立到互赖

习惯4:双赢思维

双赢者把生活看作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一般人看事情多用二分法:非强即弱,非胜即败,也就是所谓的“零和博弈”。其实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就视为自己之失。

双赢不是什么技巧,而是人际交往的哲学,是六个交往模式之一,这六个模式分别是:①利人利己(双赢):为自己谋利也不忘他人;②损人利己(赢/输):攀比、竞争、追求地位、权力欲;③损己利人(输/赢):委曲求全、讨好他人;④两败俱伤(输/输):总是嫉妒或批判他人;⑤独善其身(赢):一心求胜,不顾他人,自我为中心;⑥好聚好散(无交易):买卖不成仁义在。这6种交往模式,很多人觉得最好的选择是视情况而定,如果赢要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为代价,以至于得不偿失,那么还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好;如果你十分珍惜某一人际关系,而牵涉的问题又无足轻重,那么偶尔以输/赢模式来肯定对方也无妨。但实际上,大多数情况都只是相互依赖的大环境的一部分,于是只有双赢模式才是唯一可行的。

双赢的原则是所有人际交往的基础,包括5个独立的方面:以“双赢品德”为基础,接着建立起“双赢关系”,由此衍生出“双赢协议”。此外,还需要“双赢体系”作为培育环境,通过双赢的“双赢过程”来完成。这就是双赢思维的5个要领。现实工作中我们会出现各种问题,长远来看不是双赢就是两败俱伤,双赢思维才是互赖环境中可行的交往模式,我们应把生活和工作看作是合作的舞台,而不是竞技场。

习惯5:知彼解己

知彼解己的要点是:首先寻求去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我们总是匆忙地下结论 ,以善意的建议快速解决别人的问题,但其实真正的沟通是需要我们先学会倾听,了解对方的立场再去表达我们的想法。

关于倾听,书中给出的答案是:移情聆听。如果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倾听的话,那就是移情倾听了。移情倾听是倾听的最高境界了,这需要我们先撇下自己的观点,去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受对方的想法和感受。每个人都有被理解被尊重和被认可的这种需求,这种需求就像空气一样,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它,移情倾听就是可以满足对方的这种心理需求,为对方注入“心理空气”。作为聆听的最高境界,移情聆听的本质不是要你赞同对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对方。

有时,我们往往已经很努力地想要了解对方,但是对方总是不向我们敞开心扉。这就要回想下,在过往的沟通过程中我们是为了理解还是为了回应?是否出现以下四种情况:价值判断 、追根究底、好为人师、自以为是。避免这几点,对方一定会敞开心扉。除了物质,人类最大的生存需求源自心理,即被人理解、肯定、认可和欣赏。

习惯6:统合综效

统合综效的原则是:整体大于个别的总和,时刻重视差异。

统合综效的基本心态是:如果一位具有相当聪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见不同,那么对方的主张必定有我尚未体会的奥妙,值得加以了解。与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智能,以及个人眼中所见到的不同世界。假如两人意见相同,其中一人必属多余。与所见略同的人沟通,毫无益处,要有分歧才有收获。

通常来说,人际沟通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三层次:①低层次的沟通:此层次源自低度信任,其特点是人与人之间互相提防,步步为营,经常借助法律说话,为情况恶化作打算,其结果只能是赢/输或者输/赢。②中间层次的沟通:此层次是互相尊重的,他们可以理性地理解别人,却无法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真正理解他们的模式和设想。这种沟通层次在独立的、甚至在相互依赖的环境中尚有立足之地,但并不具备创造性。③统合综效:这意味着1+1等于8或16,甚至1600。源自高度信任的统合综效能带来比原来更好的解决方案,每一个参与者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并全心享受这种创造性的事业。简单地说,统合综效就是整体大于部门之和。它的基本心态是:判断和尊重差异,取长补短。

统合综效告诉我们当差异和分歧出现时,我们要充分地尊重差异,并且调动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去找到第三种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秉持双赢思维,并且做到知彼解己,才能发现我们合作和沟通中的更多可能性。

第三部分 自我提升和完善

习惯7:不断更新

不断更新的原则是:更新、不断完善和平衡。

如果你在森林中看到一名伐木工人,为了砍一棵树已辛苦工作了5个小时,精疲力竭却进展有限,你想必会建议他:“为什么不暂停几分钟,把锯子磨得更锋利?”
然而对方却回答:“我没空,锯树都来不及,哪有时间磨锯子?”
看到这个答案,大部分人都会瞠目结舌。但事实上,很多人在人生路上就如同这位锯树的人,只顾着一味往前赶路,却忘了“更新自己”。其实,人生最值得的投资就是磨炼自己、更新自己。

通过前三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我们建立了个人领域的成功,而后三个习惯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是帮助我们实现公众领域的成功,为了获得不断地进步,我们需要习惯7——不断更新,来帮助我们从4个层面来完善自己。

自我提升和完善有4个层面:①身体层面: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运动是一个人健康体魄的重要保障,运动后一个人体内激素会发生改变,会是很好的放松方式。②精神层面:我们需要留出特定时间去面对自己的内心,有助于我们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最在意的事情上。欣赏优秀的文学和音乐作品,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都是不错的选择。③智力层面:养成定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习惯是拓展思维的最佳方式。另一种方式就是写作,通过不断记录自己的想法、经历、深刻见解和学习心得,我们的思路会更加清晰、准确和连贯。社会/情感层面:身体、精神、智力层面与习惯1、2、3密切相关,围绕着塑造独立个人的中心。而社会/情感层面的重点则是习惯4、5、6,围绕着人际关系、移情交流和创造性合作的原则,和我们与他人的互动、 交流密切相关。

人生的4个层面休戚相关,身体健康有助于心智发展,精神提升有益于人际关系的圆满,因此,平衡才能产生最佳的整体效果。

结语

以上七个习惯,每个习惯之间,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越是积极主动(习惯1),就越能在生活中有效地实施自我领导和管理(习惯2);越是有效管理自己的生活(习惯3),就能从事越多的第二象限事务的更新活动(习惯7);越能先理解别人(习惯5),就越能找到统合综效的双赢解决方案(习惯4和习惯6);越是改善培养独立的习惯(习惯1、2、3),就越能在互赖的环境下提高效能(习惯4、5、6);而自我更新(习惯7)则是强化所有这些习惯的过程。

自我提升和完善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为了不断进步,我们必须学习、坚持、实践——再学习、再坚持、再实践。金科玉律已经深植我们的脑海,现在是奉行不渝的时刻。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