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事 > 正文

黄河之水突然变清澈,传言“黄河清,圣人出”,这是怎么回事?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黄河对我们的感情不言而喻,即使我们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亦是我们生存的基础。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流,贯穿9个省份地区,全长5464千米,水流量巨大。

人们一谈起黄河,便一定会说到黄河的“黄”。黄河的“黄”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一种刻板印象,黄河之水之所以浑浊,是因为黄河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当黄河上游的泥沙被冲刷到下游时,泥沙沉积,便形成了如今的“地上悬河”。

不过,近期,黄河之水突然变得清澈,让人意外,这是怎么回事呢?

对于现在出生的孩童来说,他们印象中的黄河就是黄的。可实际上,黄河并非一开始就是黄的,从古代典籍里的相关描述来看,黄河之前也是清澈见底的,只是后面才逐渐变黄,不过现在已经无法证实黄河变黄的时间。历史资料上记载,黄河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变黄了,两汉时期,百姓们称黄河为“浊河”。

黄河起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从源头流出来的可不是黄的,如果河流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即便是全长5464千米,直到注入渤海,河水依旧会是清澈无比,那么黄河为何会变黄呢?

从黄河明显变黄的位置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界处,众所周知,黄土高原本就是泥沙遍布,黄沙漫天,土质疏松,常年干旱,降水量极少,导致土壤贫瘠。如若偶遇暴雨天气,在雨水的冲刷,松动的土壤会顺势冲入黄河中,造成大规模的水土流失。而且,黄河水位上涨以及流动时都会带走一部分泥沙。所以黄沙岂能不黄?

地球上很多发生极大变化的情况都离不开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同样如此。并非局限于近代文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发明了很多伐木的好工具,当铁器被发明出来之后,人们破坏大自然的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开垦土地,建造家园,许多森林植被都被破坏。植物本就是最好的固化土壤的最好生物,森林面积减少,直接造成水土流失严重,黄河的黄更进一步加剧。

那么黄河为什么会突然变得清澈呢?

实际上,黄河之水变清澈并非罕见之事,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很多次。在古代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黄河清,圣人出”。这句话可不是表示黄河之水变清了就会出现圣贤之人,相反,正是因为出现了圣贤之人,黄河之水才会变清。

在古代,黄河虽然养育了人们,但是也给当时的百姓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为黄河在汛期时,总是会泛滥成灾,治水变得尤为困难。对于百姓而言,只要黄河水变清了,把水治好了,就说明当代的皇帝是一个圣贤之人。

我想,这个道理同样也适用于现在,黄河的治理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黄河变得清澈自然也离不开百姓的努力。

其一,退耕还林。究其本质,黄河之所以黄的本质在于泥沙,退耕还林,大力推进植树造林,通过植树来固化土壤,减少水土流失,是切实有效的措施。因此,国家便在黄河区域内推行退耕还林的政策,鼓励大家共同植树造林,保护母亲河。经过努力,也达到来一些显著的成效,如子午岭区域的森林面积已经达到了321亩,其中有6成都是人工改造的。

其二,大坝初显成效。自从国家大力发展水利工程之后,在黄河干流上的大坝就建设了30座大坝。大坝不仅能够实现水利发电,调节水量,同时还能起到沉积泥沙的作用,经过大坝处理后的黄河水会变得清澈一些。

另外,今年的降水量也相对较少,减少了因雨水冲刷带来的泥沙入河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黄河的水质。

黄河的建设与治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养育了我们无数个岁月,我们定要好好保护,好好治理。对此,怎么看呢?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