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四川荣县“布衣龙”龙舞传承人龚池贵:讲述祖先千年舞龙故事

四川荣县“布衣龙”龙舞传承人龚池贵:讲述祖先千年舞龙故事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原创稿

荣县“布衣龙”龙舞表演。蒋兵供图

荣县“布衣龙”龙舞表演。蒋兵供图

龚池贵的弟子邱洪军。蒋兵摄

响器传承人殷树文。蒋兵摄

传承人龚池贵。蒋兵摄

悠悠岁月,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在传承,古老的故事在口口相传。打开千年古县荣县非遗“百宝箱”,踏着祖先遗存的足迹,去追寻跨越时空的故事,去感受荣县民间文化的魅力,去感慨荣县祖先的勤劳智慧。

相传,龚家沟的“布衣龙”龙舞,起源于宋代,正月里舞“布衣龙”代代相传,流传至今,这里的“布衣龙”,今年入围四川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目推荐名单公示。

一段久远的故事,一段传承至今的民间文化,一个祈祷风调雨顺的非遗传承,必将永远激励着勤劳的龚家沟人。今天的龚家沟,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言传龙的精神,言传大山赐予的强劲,把美好幸福的生活开启,崭新的一页正在续写。

鬼斧神工造“开”字

川南腹地的荣县,有一处两山夹一沟的地方,连绵10余公里,沟壑两边高耸的山脉,犹如两道万夫莫开的铜墙铁壁,沟壑起源的地方还有一道横卧的山脉,牢牢地锁在两山一沟的起源地,苍天的鬼斧神工,造出了一个不规则的“开”字,但又神奇地“删除”了“开”字下边一横的笔画,让这山脉的“灵气”有了向外喷发出口。

这里,便是现在荣县东兴镇龚家沟村行政区域;这里,也是天然气储存丰富的地方;这里,更是四川“布衣龙”龙舞创始地。

两山之间形成的沟底,地势平坦,有似河滩,也有似“小平原”,宽处1000余米,窄处500米有余,两山茂密的杂木丛树,形成了绿的纯色。青山“酿造”出绿水,滋养着世代龚家沟人。春播秋收,延续着龚家沟人的子孙后代。那“散落”在绿树丛中的农家院子,还有劳作的人们,便是大山的赐予。

风调雨顺造“布龙”

听师公的师公们说,这“布衣龙”龙舞,起源于宋朝;听师公的师公们说,这“布衣龙”还起源于我们龚家沟……今年78岁的“布衣龙”传承人龚池贵,也这样口口相传着祖先的传说。

这些传说,没法考证,没法佐证,但这里的“布衣龙”龙舞,已经是荣县、自贡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四川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78岁的龚池贵,是地地道道的龚家沟人。他说,童年时代,就眼巴巴看着祖辈们舞动的“布衣龙”长大,骨子里从小就融入了“布衣龙”的文化气息。小时候,旁门偷学,然后用谷草编成“布衣龙”的模样操练起来,20岁跟随3个师傅学制“布衣龙”、学“开光”、学23个舞龙招式,3个师傅20年前离开人世后,龚池贵便成为了龚家沟村“布衣龙”唯一的传承“掌门人”。12年前,他又把将要“绝迹”“布衣龙”言传身教于本村弟子邱洪军等,并希望发扬光大。

龚池贵接传师傅的话说,这10公里龚家沟,有山有水有良田,还有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的龚家沟人的延续,这就是“龙”的恩赐,我们是龙的传人。龚家沟人的祖先,为了感激龙的赏赐,于是就用布料按意想中龙的模样,制作了龙头、龙身、龙尾。

龚池贵说:“因为是用布制作的,所以取名叫‘布衣龙’。祖先舞龙,时间选择在农历正月初二至十五这期间,不知道从何时起,当地的丧事、喜事也开始邀请舞龙队添气氛。”

据龚池贵介绍,正月舞龙寓意有三:一是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是为各家各户送福求平安;三是丰富贫乏的精神生活。

欢天喜地舞“布龙”

龚池贵介绍,据说这里的“布衣龙”起源于宋代,距今有1000多年历史,代代相传,才会传承至今。

正月里,是新年。伴随爆竹声声,古老而交通闭塞的龚家沟人祖先迎来新年,此时,舞动的“布衣龙”和着喜庆的“响器”,将沉睡的大山唤醒,让大地万物焕发生机。

“如果20多个节目都耍,一户人家就得两三个小时,途中还会遇到测字、说四句,那可热闹了。”龚池贵举例说:“两张板凳中间放一根竹竿,竹竿下面吊4个红辣椒,这时提灯人就要回答‘四海欢腾’……”

简单的“布衣龙”在龚家沟人的手中,舞出了神奇,舞出了智慧,舞出了灿烂的文。人在舞,龙在飞,搅动着龚家沟这片沉睡的“天地”,换来天和、地和、人和。(蒋兵)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