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桃红又是一年春——咏桃花古诗词赏析(下)

桃红又是一年春——咏桃花古诗词赏析(下)

桃红又是一年春

——咏桃花古诗词赏析(下)

川 雪

在咏桃花的古诗当中,也有许多是有寄托的。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很有代表性。诗曰: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诗人经历了十年的贬谪生活,从朗州应召回到长安时作了此诗。诗中描绘了人们去玄都观看桃花的盛况,并以千树桃花比喻当朝显赫一时的新贵,以看花者比喻趋炎附势、阿谀逢迎之辈,以千树桃花“尽是刘郎去后栽”比喻满朝新贵尽是诗人被贬后的产物,字里行间渗透了诗人对权贵的辛辣讽刺。诗人因这首诗得罪了权贵,又被贬为连州刺史。

时隔十四年,刘禹锡又回到了长安,重游玄都观,写下了《再游玄都观并引》。其“引言”详细叙述了此诗的写作背景。诗曰: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此诗有力地鞭挞了新旧权贵,表示了诗人不与权贵妥协的坚强决心。

宋代诗人朱淑真的《窗西桃花盛开》,沿袭刘禹锡游玄都观诗意,而又写得别有一番韵致:

尽是刘郎手自栽,刘郎去后几番开。

东君有意能相顾,蛱蝶无情更不来。

诗的前两句,显然是用刘禹锡的诗;后两句,以“东君”与“蛱蝶”并提,以“有意”与“无情”对举,以“能相顾”与“更不来”相比,余味曲回,耐人咀嚼。明代竟陵派诗人钟惺所编的《名媛诗归》评此诗:“说蛱蝶不顾桃花,正妙在无情。”可谓一语中的。

桃花源,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构建的世外仙境,是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理想世界。那里与世隔绝,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无忧无虑,千百年来一直令骚人墨客心驰神往。因此,桃花往往和桃源联系在一起,成为文人雅士避世隐居的理想处所。如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的《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桃花溪位于湖南桃源县西南桃花洞的北面。溪水的两岸,满目桃林,暮春时节,那桃花的粉色如云似雾,就连清清的溪水也悠悠地飘动着片片的粉红。据说,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此作为背景的。而张旭描写的桃花溪,无疑也是暗用其意境。此诗描绘了春日桃花溪畔,野烟隐约可见,桃花争奇斗艳的自然景象,并借助于“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这一问句,将景物描写与《桃花源记》的故事融为一体,令人回味无穷。

南宋诗人陆游胸怀报国大志,然壮心未酬,两鬓先斑。到了晚年,归隐镜湖,对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很是向往。“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泛舟观桃花》),诗人以镜湖为桃源,寄托自己的向往之情。再如《连日至梅仙坞及花泾观桃花抵暮乃归》:

千载桃源信不通,镜湖西坞擅春风。

舟行十里画屏上,身在西山红雨中。

俗事挽人常故故,夕阳归棹莫匆匆。

豪华无复当年乐,烂醉狂歌亦足雄。

诗的意思是:千百年来桃花源一定与人世隔绝不通,而镜湖西坞春天的桃花却是一绝。舟行十里,宛如画屏之上;身在西山,落花如红雨四坠。凡俗之事依然如故,莫要匆匆举棹回程。当年豪华乐事已成过往,今日烂醉狂歌却也值得称雄。这些都是诗人晚年归隐后生活和心情的生动写照。

宋末元初诗人谢枋得在《庆全庵桃花》中写道: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诗人把自己隐居地庆全庵比作桃源,将自己比作桃花源中的“避秦”之人,像桃花源中人一样不记时日,看到桃花开放才知道又是一年的春天来到。诗人看到落英缤纷,花落流水,不希望落花随水流出去,是害怕有“渔郎”循此而发现其隐身之处,害怕暴露“桃源”所在,表现了诗人隐居避世的坚定态度,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较之张旭的《桃花溪》,此诗更具浪漫主义色彩,也更为后人所称道。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