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虽贤宁夺嫡,人臣惟圣可行权。区区祭仲何为者,卖国容身岂足贤。——《祭仲》
古时候,嫡出与庶出是不同的,男子与女子也是不同的,嫡出就是长房的儿子或女儿,庶出就是妾室的儿子或女儿。
然而这嫡庶有别我们都知道,男尊女卑我们也知道,那嫡出的女儿与庶出的儿子,究竟又谁高谁低呢?
嫡子与庶子的区别
没有人能够选择自己出生是嫡是庶,在我国古代,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他这辈子的地位基本上也就定了。
如果出生在富家子弟,且是嫡出,那便一生衣食无忧,几乎没有人能撼动自己的地位。如果是富家子弟的庶出,那就有点不幸,不过若是得了家里男主人或女主人的喜爱,也一样可以过上平安喜乐的生活。
古代嫡出的儿子,一般便可以继承家产,而庶出的儿子,只能得到家产的一小部分或者根本得不到家产只能靠自己,古代特别看重嫡子,尤其嫡子若还是长子,那便尤为看重。
若是皇宫里的嫡长子,那便是未来不二选的天子,一出生便是太子,可若是皇宫里出生的庶子,无论长幼,以后都只能辅佐君王做一个臣子。
不过这种立嫡立长的制度到了清朝,逐渐演变为立长立贤的制度,且这里的长不一定是嫡长子,庶长子也可以,而这个贤,则是众多皇子中,最聪慧最贤能的那一个。
为了稳定朝局,明清时期的皇帝一般都不会早立太子,因为怕前朝与后宫互相勾结,导致国朝一片混乱。
然而尽管如此,也防不住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康熙年间九子夺嫡,兄弟之间互相残杀,最后四阿哥一路斩荆截铁,坐上皇帝的位置,这就是历史上雍正的由来。
在清朝的男子中,嫡庶尊卑是次要的,真正有本事才是重要的。
嫡女与庶女的区别
古代的女子同男子一样,不过是庶出的女儿比嫡出的女儿要卑贱些,且女孩子较男孩子心思细腻,便更容易争风吃醋,且常常体现在日常的小事之中。
一个庶出的女儿若是遇见一个脾气好的嫡出姐妹还好,若是遇上一个脾气既不好又得父亲宠爱的,那她和她母亲的日子,基本上会特别辛苦,缺衣少食不在话下,不过这只是一种可能性。
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庶出的女儿脾气不好且得父亲宠爱,那嫡出的女儿就没有那么容易欺负到她,不过嫡出的女儿总有正房的大娘子护着,便也不会受了别人的欺负。
比如,《知否》里的四姑娘,虽是主君的妾室林小娘所生,但林小娘却因主君的宠爱便嚣张跋扈,四姑娘也就仗着母亲的地位耍威风,不仅脾气不好说话还喜欢阴阳怪气。
反而是嫡女五姑娘,说话中规中矩,不骄不躁,更不会像四姑娘一样动不动就哭哭啼啼的给爹爹告状。
一般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妾室太得宠所致,而且古代的妾室,大都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女子,甚至是红楼里的歌姬,他们大都没有规矩和教养,生养出来的女儿,也大都和他们一样。
而正房的娘子一般都是与主君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他们懂礼仪讲礼数,教出来的女儿也更好一些。
庶女与嫡子的较量
文章开头提到,嫡比庶尊贵,男比女尊贵,那嫡女与庶子之间又是谁更尊贵?其实,这得分两种情况,在家庭待遇和生活质量上,嫡子大于嫡女大于庶子大于庶女。
不管男女,毕竟是嫡出的待遇总比庶出的要好一些。而在家产继承时,则是嫡子大于庶子大于嫡庶任何女儿,因为中国人自古便规定,子承父业,女儿不仅要嫁人还要随他姓。
如此一来,女儿生来便是别人家的人,而儿子,才始终是自己家的。无论嫡子或庶子,都有继承家产的资格,但女儿万万没有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总觉得生女儿无用,时至今日,还有大部分家庭保持着重男轻女的陋习。
如此看来,嫡女与庶子谁更尊贵,还是要通过多方面去考虑,嫡女会比庶子享受更多的荣华富贵,而庶子则有可能继承家业,其实谁高谁低,便也没有必要非得分出个一二,因为这两者的性质,压根就不同。
从前人分三六九等,高低贵贱,那也只是封建时期的皇帝便于管理而作的规定,然而这种规定沿用几百甚至上千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才给了咱们十三亿中国子民一个人人平等的身份。
参考文献:《中国通史》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