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克伦威尔被处死的1540年,至亨利八世去世的1547年,宗教改革已经基本停滞,国家大权回到国王手中,他为了对冲之前激进宗教改革措施造成的不良后果,甚至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反宗教改革,使得英国国教实质上变成了以国王为至尊的迷你版天主教。
此时,英国的宗教信仰大体分为三派:天主教、国教、新教。表现在议会中,出现了三个党派:信仰天主教的保守派,信仰国教的温和派和信仰新教的改革派。改革派和保守派都对现状表示不满,但由于国王的压制,宗教激进分子都有上绞架的风险,因此这种不满只能隐藏起来,静待时机。
在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期间,因为宗教问题被杀以及被处死的总人数高达7万多人。要知道,当时英国总人口还不到三百万。这种血腥杀戮下,谁还敢冒头?
不过,也正是亨利八世的压制,才保证了英国国内的政治稳定。
一方面,西班牙金银输入通胀导致CPI高企,另一方面,人口膨胀导致食品短缺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社会酝酿着动乱的种子。如果再搞激进的改革,非天下大乱不可。
这种情况下,亨利八世的high压统治,反而是使得英国保持政治稳定、渡过难关的保证。但是,其中也蕴含着深深的隐忧:保守派和改革派都在暗中积蓄着力量,等着老国王驾崩后,再卷土重来。
在亨利八世统治的后期,他认为国内宗教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他的目光投向国外,准备与老冤家法国算算旧账。
但是“攘外必先安内”,在对法国动手之前,需要先平定英伦三岛:将威尔士进一步消化,将爱尔兰和苏格兰纳入有效统治。
早在克伦威尔时期,平定英伦三岛的计划就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克伦威尔的政治改革计划是英格兰与威尔士合并的前奏,1536年和1543年通过的合并法案是其尾声,这一法案的作用就是将“郡县制”推行到威尔士。
边境贵族领地被划分成郡,英国的法律和郡县管理方法扩展到整个威尔士,这些新增的郡和自治市向英国议会提供了24名议员。重建的威尔士王庭相当于总督的角色,完全遵守英国的法律,负责管理威尔士地区的防务,而威尔士最高民事法庭负责司法事务。1543年的法案规定,威尔士原有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和继承方法全部废除,由英国的方式取代。
英国的政治治理方式,连国内的派别同化都很难做好,更别说不同文化的同化了。英格兰人将合并看作威尔士终于从野蛮进入文明,威尔士人则认为,这是残暴的英格兰单方面进行的野蛮吞并。
英国对于爱尔兰的统治,长期以来一直是类似殖民地的统治方式。
都铎王朝对于爱尔兰的吞并,始于亨利七世时英国所有法律自动适用于爱尔兰的决议,爱尔兰的议会丧失独立,只有在事先得到英国国会同意才能立法。
在宗教改革开始时,克伦威尔派遣伦纳德·格雷作为爱尔兰代理总督,但是他采用的高压政策适得其反,安东尼·圣莱杰爵士接替了他,用行之有效的怀柔政策统治爱尔兰,在爱尔兰建立起从属于英国的统治机构。亨利八世也就在1541年6月成功加冕为爱尔兰国王。
早在金雀花王朝开创者的亨利二世时期(公元十二世纪,与南宋同时代),爱尔兰就已经成为英国进行殖民统治的试验田。英国在爱尔兰几百年的殖民统治,为将来大英帝国殖民扩张时期对殖民地的统治积累了大量经验。也正因为已有丰富的殖民统治经验,在殖民扩张时期,英国的海外殖民地远比其他欧洲国家更为成功。
虽然从现代人的观点看,殖民统治都十分黑暗,但是相对于其他更缺乏殖民经验的欧洲国家来说,英国殖民地统治算是相对开明了。所以说,英国的成功绝不是侥幸,是建立在长期试验甚至试错积累经验的基础上的,摸着石头过河才是硬道理!
就是苦了爱尔兰人,长期作为英国殖民试验的小白鼠。
为英王在爱尔兰收税的财政官员
但是就爱尔兰本身来说,爱尔兰微薄的税收难以在爱尔兰支撑全套统治体系,英王的有效统治实际还是仅限于都柏林周围,而且爱尔兰仍然信仰天主教,与英格兰占统治地位的新教势不两立。如果一有风吹草动,爱尔兰还是会陷入混乱。
相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于英国国内安全影响最大的外部因素,还是老邻居兼老对手苏格兰。在亨利八世的时代,苏格兰还没有发生宗教改革,仍然信仰天主教。
1513年,亨利八世的姐夫、苏格兰斯图亚特王朝国王詹姆斯四世趁着亨利八世远征法国,国内空虚之际,率领举国军队入侵英格兰,却被杀得全军覆没,自己也身死疆场,不到一岁的儿子即位成为詹姆斯五世。亨利八世的姐姐玛格丽特·都铎升级成为太后,并代儿子摄政。
苏格兰国内势力从此公开分裂为亲英派和亲法派。在国王死后不到一年,太后就与亲英派头目安格斯伯爵结婚。这一婚事引发了亲法派的恐慌以及剧烈反弹,太后被迫放弃摄政,一度逃到英格兰避难。摄政之位落到亲法派头目奥尔班尼公爵(Albany)手中。
此后的苏格兰政局,简直就是一团乱麻的家庭伦理剧加宫斗戏。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管不住JJ的姐夫、愤怒的姐姐以及慒逼的小舅子撕逼大战,围观群众则是不知该如何站队的苏格兰群臣。
太后当年嫁给詹姆斯四世是纯粹的政治婚姻,没有什么感情成分。她为了嫁给了自己的爱人安格斯伯爵,不惜得罪了苏格兰国内的亲法派,付出丢掉摄政的惨重代价。
可是万万没想到,她偶然发现自己的老公居然与别的女人私通!眼里揉不下沙子的她,把自己政治使命抛到脑后,不惜与亲法派大臣结成统一战线反对自己的老公,于1522年指控他犯有叛逆罪,后者被迫逃亡国外。
这下,苏格兰国内成了亲法派的天下。亨利八世身为小舅子,不仅不为受了委屈的姐姐主持公道,反而被姐姐气得半死:我好不容易安插的亲英势力,就这么被你赶跑了!
亨利八世为了国家利益,支持偷腥的姐夫回苏格兰作英国代理人。在亨利八世的操作下,亲法派又失势了,其头目奥尔巴尼公爵于1524年被迫流亡法国。安格斯伯爵则在第二年掌握苏格兰最高权力,并在1526年将尚未成年的国王软禁作为傀儡,苏格兰政坛再次变天,成了亲英派的天下。
太后玛格丽特当年被嫁到苏格兰,目的就是为了将苏格兰纳入英国统治。到了这一步,这一目标已经实现了。但是太后对于自己选的男人背叛自己耿耿于怀,一定要让这个管不住JJ的男人付出代价。
1527年,她与安格斯伯爵的婚姻被宣布无效,嫁给第三个丈夫亨利·斯图尔特,并积极营救被软禁的儿子。1528年詹姆斯五世成功逃脱软禁并亲政,赶跑了太后的前夫,将其现任丈夫亨利封为梅斯文勋爵。
太后终于出了心中一口恶气,却把弟弟亨利八世气坏了,因为他好不容易做好的布局被任性的姐姐搞得一团糟。太后成天忙着追求自己的爱情,也没多少时间管教儿子詹姆斯五世,他从小受到亲法派的影响,也成了一个亲法派。
如今詹姆斯五世亲政,苏格兰又脱离英格兰的控制。太后也知道自己冲动了,决定作为英国间谍,向弟弟透露情报。
1534年詹姆斯五世发现自己亲妈是英国间谍,将国家机密出卖给亨利八世,将其逐出宫廷。1536年,在亲法派的牵线下,詹姆斯五世与法国公主玛德琳联姻(玛德琳死后,詹姆斯五世又娶了法国贵族玛丽·德·吉斯,反正他心中认定,生是法国的人,死是法国的死人),苏格兰朝政由亲法派头目比顿大主教主持,开始积极备战,对英国造成严重威胁。
苏格兰太后玛格丽特一生,简直就是悲剧的集合。年轻时,不能为自己的爱情做主,被弟弟做主进行政治联姻,嫁给了不喜欢的男人。好不容易等这个男人死了,嫁给自己喜欢的男人,结果对方却是个渣男。为了向渣男复仇,与弟弟差点反目成仇,对儿子疏于管教,成为自己的对立面,最后夹在弟弟和儿子中间,两头难做人。1541年,苏格兰太后玛格丽特郁郁而终后,苏格兰与英国完全进入敌对状态。
1542年10月,亨利八世派诺福克公爵入侵苏格兰以排除隐患。苏格兰方面则派出万人大军应战,在1542年11月25日,三千名英军将一万名内部意见不合的苏格兰军赶到索尔威莫斯(Solway Moss)沼泽,并在这里将三倍于己的敌军杀得惨败。
这一噩耗使得詹姆斯五世精神崩溃,并在20天后去世,留下出生仅6天的玛丽·斯图亚特即位为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这位玛丽一世,将来与伊丽莎白的命运纠缠一生,最终被后者砍了脑袋。
亨利八世将被俘的苏格兰高层成功策反,组成反对派推翻了比顿政府,反对派傀儡政权与英国签订格林威治条约。根据这个条约的规定,玛丽一世将与亨利八世之子爱德华在1552年结婚,他们的继承人将继承英格兰王国和苏格兰王国的王位。
如果格林威治条约得以履行,苏格兰王国将提前半个世纪与英格兰王国合并。消息传开,在苏格兰国内引发强烈抗议浪潮,苏格兰民众义愤填膺:这就是赤裸裸的卖国啊!我们宁肯死,也绝不屈服于英格兰人,华莱士万岁!
因为害怕民众造反,苏格兰议会在这年年末单方面解除了这项条约。
亨利八世得到消息,开始谋划“粗暴求婚”计划,即强迫玛丽嫁给他的儿子。具体做法就是武装侵略苏格兰,把尚在襁褓中的女王绑架过来软禁,等到女王能自己走路了,就与儿子爱德华成亲。
亨利八世之所以这么急着当岳父,因为他身体每况愈下,担心自己活不了那么久了。
与此同时,亨利八世根据与哈布斯堡帝国的同盟协定,进攻渎圣同盟中的法国。
这时候,几乎整个欧洲都在打仗,英、法、德都面临双线作战的困境:英国要同时与苏格兰和法国交战,法国要同时与英国和哈布斯堡帝国作战,而哈布斯堡帝国一方面要与法国作战,另一方面还要应付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其实奥斯曼帝国也在进行双线作战,因为哈布斯堡帝国的查理五世与奥斯曼帝国背后的波斯帝国,也达成了同盟协议。
1547年欧洲形势,绿色为哈布斯堡帝国
由此,欧洲陷入了历史上第一次全面战争,拉开了后世一系列欧洲大战的序曲,将其称为“第一次欧洲大战”也不为过。当时只有葡萄牙和西班牙有海外殖民地,后世的殖民强国英法还憋在欧洲没出来,荷兰也还没有独立,因此战火没有烧到欧洲以外。
哈布斯堡帝国已经在欧洲争霸多年,多年战争已经打得精疲力尽、财源枯竭,急需停战喘息。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神,查理五世在1544年与法国签订克雷皮-昂莱奥诺瓦和约,单方面与法国缔结合约后撤兵,把亨利八世晾在法国。
损失惨重并耗费巨大的英法战争持续到1546年,弗朗索瓦一世最终答应英国可以保留其占领的布格涅8年,同时,法国人也发扬了“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神,背弃了法国与苏格兰之间延续了两百多年的“老同盟”,把苏格兰人也抛弃了。
1545年英法海战
这个……说好的契约精神呢?法德两个老狐狸见机收手了,把耿直的苏格兰人坑惨了。
在苏格兰战场,1544年5月,爱德华·西摩率领1.2万人的部队打到了福斯湾,并期盼能攻占爱丁堡俘获还是婴孩的女王,但是苏格兰太后玛丽·德·吉斯(她是法国贵族)将女王隐藏在斯特灵城堡的密室中,英国人掘地三尺,将许多地方夷为平地,也没找到年幼的苏格兰女王。
苏格兰太后玛丽·德·吉斯
亨利八世的儿子爱德华六世即位后,1547年9月10日,已成为英国摄政的爱德华·西摩率军在平启(Pinkie)之战中,又把苏格兰人打得落花流水。苏格兰再次陷入深深的危机之中。
法国的新国王亨利二世打算做与英国的亨利八世一样的事情:让苏格兰年幼的女王与法国王太子弗朗索瓦的联姻,来统一法国与苏格兰。
作为一个列强争霸缝隙中生存的小国,苏格兰人只有选择做谁的家奴的自由,而没有选择独立的自由。苏格兰人与英格兰历史夙愿太深,宁死不愿意屈服英格兰邻居,他们宁愿舍近求远便宜了法国人,于是法国人不费一枪一弹捡了个大便宜。
苏格兰人真是有种,不蒸馒头争口气啊!
如果真形成这样的地缘结构,英格兰是绝对不能容忍自己被敌对势力南北夹击的。就如同法国宁愿背着“基督教叛徒”的罪名与异教徒合作,也要打破哈布斯堡王朝包围网是一样的道理。若是这样的话,人口和经济都是英格兰几分之一苏格兰,别的事都不用干了,就天天准备对付入侵的英格兰军队吧。
1548年2月,当苏格兰太后听到英格兰军队撤军消息后,她将女儿转移到达蒙波特城堡。英国人撤军四个月之后,盼望已久的法军救星就如同警匪剧中的警察一样,匪徒嚣张的时候他们不见踪影,等该杀的都杀了该抢的都抢了匪徒撤退了,他们才姗姗来迟。
年仅五岁的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终于离开了危险重重的祖国,作为法国太子的童养媳来到法国王宫中。苏格兰国内则是太后代为摄政,苏格兰局势暂时平静下来。因为此时亨利八世已经驾崩,英格兰陷入争权夺利引发的内乱而自顾不暇,欲知详情,请看下一章。
(未完待续)
本文属于英国史系列第二卷《都铎玫瑰:阴谋、艳情与鲜血浇灌的奇葩》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