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张景明一病一讲第34讲:咳嗽

张景明一病一讲第34讲:咳嗽

张景明教授主讲

张景明教授:陕西中医学院教授。从事《中医基础理论》、《黄帝内经》教学科研工作13年。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在研科研课题5项。

百病百讲,是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基础上推出的实践方法运用,是对常见病或症状的治疗方法示范。既是理论指导实践的结果,也是通过实践对理论的进一步强化和巩固,帮助广大从业者达到对疾病知因知果的目的,明明白白祛除健康的忧患和身体的不适。《百病百讲》主要内容:学习掌握常见病的治疗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达到自我保健,一般病症自我疗愈的目的。实践方法的干货,解决日常疾病“小毛病”,减少医院挂号、找医生的繁琐。掌握真正的中医方法,辩别各种偏方和窍门,解决用药困惑。第34讲:咳嗽——老少皆宜的治咳方法

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依然来学习,临床上发病率很高的,它既是一个疾病,也是很多疾病的一个症状:咳嗽。咳嗽这个疾病在黄帝内经当中、从病理上都是非常详细的记载,论述得非常清楚。由此可见,这个症状的疾病,就是一个高发性多发性的疾病。

内经当中讲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既有声又有痰,就叫咳嗽。所以我们在临床上,看到有些人一张口就是一口痰,有些人咳没痰。

咳嗽由什么原因导致的?

两大类的原因:

一类的原因叫做外感;

一类的原因叫内伤。

我们今天只谈外感的咳嗽。内伤咳嗽不是我们这节课所讨论的内容,因为内伤咳嗽原因很复杂,比如说西医里边把它叫做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就经常出现咳嗽。比如说支原体感染、支气管扩张、肺部的恶性肿瘤、肺结核、胸膜炎等这些疾病它也可以引起咳嗽,这一类的咳嗽,它属于中医内伤咳嗽的范畴,不属于外感。

我们这节课只讲大家在临床上很常见到的,感受了外界邪气的咳嗽,对我们大家的适用性可能才会更高一些。既然是外感的,一定是有邪气,从邪气上来讲,什么样的邪气引起的呢?

首先要知道咳嗽,它的病位是在肺,在基础当中讲肺气主降,它既要向上宣,又要向外发,又要向内降,所以它有宣发、肃降四个运动方式。

从整体上来讲,肺气是向下的,为什么出现了咳嗽?那是肺气不降了,肺气上逆了,谁引起的肺气的上逆?

最常见到的原因:一个叫寒邪;还有一个叫做热邪;还有一个叫燥邪,这是最常见到的三个邪气,但是这三个邪气,常常还是在一个贼邪的领导下发生的,这个贼邪就是风,经常是发生的风寒、风热、风燥这些,那我们一个一个地来看。

如何辨别三个邪气

首先来说风寒性咳嗽,痰一定是清晰白色的,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咽喉部的发痒,有些人可能还会出现鼻塞流涕,这是风寒性咳嗽主要的症状。

既然这个疾病叫咳嗽,所以不论是哪一个分型里边,一定都存在咳嗽这个症状,一般来讲咳了就有痰,所以很关键的判定它是寒、热、还是燥,在痰上面去判定它。

另外一方面,就看它相应的症状,这样对它综合性的评判,是寒是热还是燥就能分清楚了。

如果是热邪引起的,风热之邪所导致的咳嗽,并伴有咳痰。由于热是一种阳性的表现,所以它的痰就不是稀的了,就成稠的了,痰的颜色也不是白的了,就成了黄色的了。

这个时候,咽喉部常常就不是发痒。咽喉部最容易出现的症状是咽喉部的疼痛,甚至有些人这个地方感觉到疼,张开嘴一看,扁桃体肿了,同时它兼有的症状也可以出现鼻塞,也可以出现流涕。但是寒邪流的是清鼻涕,而热邪流的是稠的黄的痰。

一个痰是稀的,一个痰是稠的,一个痰是白的,一个痰是黄的,一个是出现的咽喉部的发痒,一个出现的是咽喉部的疼痛。如果有了鼻塞,有了流涕,一个是流的清涕,一个流的是稠涕。

第三个就是燥邪,风燥之邪,燥邪大家都清楚,燥邪是秋之主气,所以在深秋季节的咳嗽,风燥之邪见的比较多,但深秋季节阴邪已经出现,所以此时风寒侵犯人体导致的咳嗽也是比较多见。既然是燥邪,我们在六淫邪气当中讲燥邪,从季节上来讲,它是秋之主气,我们把它叫做阴邪,但是从燥血本身的性质上来讲,它是伤精的,所以我们又把它叫做阳邪。一般在行内,既然它是一个伤精的邪气,那我们就把它叫阳邪,把燥邪叫阴邪的人少,叫阳邪的人多,为什么呀?因为它的性质就是伤精的,既然是伤了津液。他的痰里边有没有水?有,那现在精液少了。所以他的痰就少啦,或者说他是无痰,因此它常常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干咳无痰,或者有痰,但是痰很少,而且这种痰很粘,所以有些人来了问他,你咳嗽有痰没?他说没有就是干咳,有些人说有痰挺少的,丝丝拉拉的很难吐出来,老觉得喉咙里边有痰存在,好像有个什么东西粘在那个地方,但是一直吐不出来,就是痰少而黏,严重的还会出现声音嘶哑,也会出现咽喉部的干,还会出现鼻子发干,咽干、鼻子干,这就是如何来判定这三个证型,其实挺简单的。

咳嗽的症状,一般来讲都有痰,所以首先从痰上面来区分的:

寒性的痰是稀的,是白色的;

热性的痰是稠的,是黄色的;

燥邪是没有痰,或者有但是量很少,而且很粘,丝丝拉拉的。

再一个从症状来讲,咳,一般都会有着咽喉部的症状:

寒性的,咽喉部的感觉是发痒;

热性的,咽喉部常常是疼痛;

燥性的,常常感觉到咽喉不适,干燥、发干,声音会出现嘶哑的症状。

同时还有患者会出现鼻塞,流涕:

如果是寒性的流的是清涕;

如果是热性的流的是黄涕。

所以从治疗上来讲,寒性的当然是散寒,热性的就是散热,燥性的就要滋阴了。

不论你要祛除什么样的邪气,首先要止咳,他的肺气往上走,你得让它下去,所以从整个的治疗上来讲:如果是风寒性的,我们就要以散寒为主。着以宣肺,所以最常用的药物,炙麻黄、杏仁、紫苑、款冬、白前、前胡。

如果痰比较多,可以加点陈皮、半夏。

请注意,肺要宣起来,宣肺最常用到的药物,一个是桔梗,一个是苏子。既然是寒性的咳嗽,我们在煎药的时候,常常里边可以放几片生姜,这个就叫做药引子。

如果是风热性的咳嗽,就要祛热,我们也可以用点炙麻黄、生石膏、之母、白前、前胡,如果痰比较多,用鱼腥草、银花、野菊花。

上面风寒性的咳嗽,用的是苏紫来宣肺,现在是风热型的咳嗽,就用桔梗来宣肺。如果是燥邪引起的风燥性的咳嗽,既然是燥邪,那我们一定要用养阴的药。肺阴亏虚了,所以我们可以用沙参、元参、百合。去养肺阴,还可以用芦根,还有一位更便宜的药桑叶子。

现在好多药房的桑叶子,都是秋天的或者夏天的很厚很肥那种叶子。一个是采摘比较好采摘,其二一个呢,加工比较好加工,再一个,那个叶子很厚,所以重量也足,这个时候的桑叶子没有任何功效,那我们在治疗咳嗽的时候用的桑叶子。一定是霜降以后采摘的桑叶子才有效果,我们把它叫做霜桑叶,还可以用杏仁,这几味药就可以了。

还要宣肺,那我们依然可以用桔梗。再加个药引子梨,做药引子的时候一定把梨剖开,一般剖开四瓣,把里边的籽去掉,因为梨的核我们也叫做籽,它是酸的,酸性的东西是收敛的。

有些同志讲,我不喜欢吃梨,没关系,拿你家削土豆皮的刀子,把梨皮削下来,放到里边去就可以了。

当然啦,如果你家情况方便,你也可以跑到荷塘里去采荷梗,把荷叶去掉拿回来,你把它一圈一圈盘起来,放到锅里煎,这也是治疗秋燥的一个药引子。同时还可以加白前、前胡。

剂量如下:

麻黄3~6克、杏仁6~10克、紫苑6~10克、款冬6~10克、白浅前9~12克、前胡9~12克、陈皮9~12克,半夏9~12克、苏子6~10克。

如果痰比较多,陈皮、半夏用的量大一点,如果痰比较少,这两味药用的量就小一点。

如果用生姜做药引子,切上薄薄的三片,放到锅里边一块熬就可以。

麻黄3~6克,生石膏15~30克。如果患者风热性的咳嗽伴随有发热,体温升高,那么生石膏用的量大一点,如果没有发烧或者温度比较低,石膏的量可以用的少一点。

知母6~10克,白前9~12克,前胡9~12克,鱼腥草15~30克,如果痰很黄很稠,量很多,鱼腥草的量大一点,如果说他的痰黄稠,但是量不是特别多,剂量就小一点。

银花9~12克,野菊花6~10克、桔梗6~10克。

风燥型的沙参9~12克,元参9~12克、百合6~10克,芦根6~13克、页六到10,杏仁9~12克,桔梗6~10克、梨皮一枚、白前9~12克,前胡9~12克,就可以啦。

大家请注意,你看在上面风热、风寒、风燥里边都出现了白前和前胡。这两味药治疗咳嗽的效果挺好,不论是外感的还是内伤的,不论是风寒的、风热的还是风噪的,都可以用百前和前胡。它的止咳的效果挺好,它是一个药对。

最后希望大家,在使用的过程当中,能够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证型的辨证来进行治疗,严格局限在外感这一块。如果说是一个慢性的咳嗽,大家一定要去做检查。如果说大家在发生了咳嗽以后,使用了这几个方子,你自己认为寒性的、热性的或者是燥性的,你服用了中药,如果用了三天到五天,尤其是用到一星期的时候,感觉到效果不是特别理想,那么我们一定要去做相关的检查,因为咳嗽它在中医里边是一个疾病,也是一个症状。而在西医当中,它就是一个症状而已,很多疾病都可以导致咳嗽这个症状的发生。好了,这节课就讲到这儿。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