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中医自学整理二(脏腑对应五行汇总)

中医自学整理二(脏腑五行汇总)

病有三因皆从气血

针分八法不离阴阳

中医自学整理二(脏腑对应五行汇总)

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

藏者,藏也,为阴。

五脏对应五腑为: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腑,即消化系统,为阳。

脏腑对应其他五属性总结如下:

中医自学整理二(脏腑对应五行汇总)

五性的划分参考的古籍不同,划分有差异。

《针灸大成》五畜划分为:鸡羊牛马猪;

《黄帝内经素问·五味》五畜划分为:犬羊牛鸡猪;

《汉书·地理志》五畜:犬羊牛鸡猪;

《灵枢经·五味第五十六》:'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

所以五畜应该是“犬羊牛鸡猪”而不是针灸大成的“鸡羊牛马猪“

春节常写“六畜兴旺“。原来的五畜再加上马就是六畜。

中医自学整理二(脏腑对应五行汇总)

五行对天干的细分

因为肝是藏为阴属木,所以肝为阴木;胆是腑为阳属木,所以胆为阳木。

以此类推:心为阴火,小肠为阳火;脾胃阴土,胃为阳土;肺为阴金,大肠为阳金;肾为阴水,膀胱为阳水。

中医自学整理二(脏腑对应五行汇总)

绿色为木、红色为火、黄色为土、白色为金、黑色为水。

五行相生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脏腑对应五行相生相克

1、心和肺、小肠和大肠之间相克制衡

中医把心脏定义为火是因为心一直跳动产生“热”,这种“热”用“火”来称呼,因为心脏不间断跳动不间断的创造“热”,所以体温维持恒定。

小肠和心脏是表里关系,因此小肠在五行里亦用“火”来称呼,小肠是“第二个心脏”,心脏产生的热,热应该是往上走,这是热的本性,人体为了维持恒温,不可以让热全都上升,所以有肺,肺是金,在阴阳五行里,火克金,这两个相互制衡。

肺像天幕一样,吸进去的空气相较于心的热是凉的,类比大自然中的天也是寒冷的,因此肺把心罩住,将热往下导,此时心把温度导向小肠,小肠就变得非常的热。

中医自学整理二(脏腑对应五行汇总)

小肠因为有这个热,食物才会消化。食物消化以后,会进入到大肠,大肠会把食物的水拿走。这是因为大肠环绕着小肠,小肠是火,水在上面走,火在下面烧,大肠的水因为热而气化,蒸气透过大肠壁上升,大肠与肺相表里,水会再回到肺里面,变成正常的津液,食物残渣才会排出来。

中医自学整理二(脏腑对应五行汇总)

如果小肠过热,食物内水被蒸发的太多,因此大便就干干的,造成便秘。如果小肠过冷,食物内残留的水太多,人就会拉肚子。所以人体过热和过冷都不好,打破了平衡人就生病变。

肾和膀胱与肝胆相生(水生木)

当尿液从肾脏累积到膀光前,在肾脏这边第一次气化,膀胱在小肠前面,小肠很热是火,尿液在膀胱里面进行第二次气化,浊水会排出来。

干净的水会交给肝(水生木),肝得到干净的水就可把血液内的毒替换掉、替换掉的毒素被胆收集化成胆汁(胆肝为表里),在进食的时候随着心的跳动和胃的蠕动,有规律的喷射胆汁到胃完成食物的糜化过程。

这就是呕吐患者或者严重酗酒后吐出胆汁的原因。

中医自学整理二(脏腑对应五行汇总)

在膀胱内因为小肠的烘烤里面是热的,膀胱能储存400cc的尿液,当到达该容量时,膀胱内的热气将尿液喷射出去。如果小肠温度不够,致使膀胱内热气不足,就会出现尿频的现象,稍微有点尿液就有便意。

当然尿频不一定小肠温度不够,还有诸多因素。这里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END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