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服务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学校一直以医科大学内涵标准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整体办学实力。
2019年,学校召开了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两个阶段”的发展战略。第一阶段是从第二次党代会召开,到2025年,全面加强内涵建设,使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达到医科大学的内涵标准。
在学校编制的“十四五”事业发展总体规划中,也将“办学水平全面达到医科大学基本标准;各项事业总体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设定为未来五年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并着重对照“学院”更名“大学”基本条件和标准规划了具体任务与举措。
2017年,在学校建校70周年纪念活动上,四川省教育厅与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成都医学院工作正式启动。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厅市共建”,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对接。在今年5月份,学校与成都市新都区签订了创建医科大学战略合作协议,协议明确新都区将全力支持学校创建医科大学,支持第一附属医院迁建工程,整合区内医疗卫生资源构建北部区域医学中心。
近期,学校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川教函〔2021〕345号),对照“学院”更名“大学”基本条件和标准,正积极准备申报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南多所学院即将更名大学
除了成都医学院之外,西南地区还有几所“学院”也即将更名为“大学”:
1
昆明学院
昆明市人民政府印发《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提到,加快昆明学院更名为大学的步伐,同时力争到2025年新组建2所高职院校。
教育方面具体布局如下:
第四章 加快培育创新主体
第二节 提升校院(所)地协同创新能力
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协同创新,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服务,建设校企联合实验室、技术工艺产品研发中心等协同创新平台,开展共性技术、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打通研发、中试、应用转化渠道。推进校院地创新合作,支持云南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探索建设环高校知识经济圈等新型校地合作模式,加快推进环大学城智慧城、创新创业街区、高校成果转化产业带等载体建设,依托呈贡区、大学城、高新区规划建设滇中(昆明)科学城,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体制机制方面先行先试。支持在昆高校院所与所在县区合作,利用高校院所周边存量土地和楼宇联合建设创新创业载体,形成围绕高校院所发展的创新创业群落。
第二十八章 全面提升群众健康素质
第一节 加快发展青少年体育
全面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业绩考核评价指标,深入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加强体育师资力量建设,推进体育教师队伍专业化进程。鼓励学校申报或建设体育传统特色校,建设学校体育社团和社会体育组织。完善招生政策,畅通体育传统特色校(网)点升学通道。建立和完善体育竞赛体系,广泛开展校园普及性体育运动,逐步建立健全校园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项目联赛机制。积极推进校园足球发展,健全青少年足球训练和教学体系,畅通足球人才输送渠道。到2025年,在义务教育阶段建设国家级特色校园足球学校230所以上。
第三十八章 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优质发展,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优化教育资源结构,努力让全体市民享有更公平的教育,支撑引领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升。
第一节 实现基本公共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构建以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配齐配足学前教育资源,推进学前教育质量提升。通过购买服务、财政奖补等多种方式支持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扩容,扩大公办幼儿园规模,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重点扩大农村地区、脱贫攻坚地区、新增人口集中地区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加快推进“一乡两公办”建设。到2025年,省一级示范幼儿园达到190所以上。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在园儿童占比达86%以上,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50%以上。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学校教师和硬件资源配置,按新型城镇化规划和常住人口规模优化学校布局,加快城镇学校扩容增位。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落实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教师编制、生均公用经费定额、基本装备配置等指标统一。继续抓好“控辍保学”工作,做好随迁子女入学工作。到2025年,呈贡、安宁、石林、五华、晋宁、宜良、嵩明7个县域达到优质均衡国家评估标准。
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实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加快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高中教育资源薄弱县(市)区普通高中发展,推进普高与中职同步、协调发展,建立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互通机制,全面消除普通高中56人以上大班。探索综合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模式。到2025年,建设特色高中25所以上,全市一级高完中达40所以上。
第二节 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推进高等教育提质发展。持续改善市属高校办学条件,加快昆明学院更名为大学步伐,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以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和服务贡献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导市属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突出专业建设,积极参与高校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行动和高校基础研究珠峰培育计划、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加快推进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注重学科集成发展,有效整合学科资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打造优势特色学科群。
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优化中高职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学科结构,确保中高职有效衔接。重点建设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高职院校,完成昆明市技师学院搬迁建设。组建轨道交通、学前教育、护理等8个紧缺人才特色骨干专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重点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为导向,同步规划产教融合发展。加强实训基地统筹建设,完善现代学徒制和新型学徒制。每年至少推荐1-2所职业院校申报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到2025年,力争新组建2所高职院校,打造7个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第三节 完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建立开放共享的终身学习线上服务平台,加强社区教育普惠性,扩大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服务范围。建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加大优质普通高中定向招收少数民族学生的力度,到2025年,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达到200所。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盖。
第四节 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教学智慧化发展,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广智慧教育应用促进提质减负,推动精准定制化教育服务向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延伸。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健全高职院校“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推进普通高校专升本制度改革。深化学分制改革,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积极推进民办教育改革,建立完善昆明市民办教育信息管理平台,到2025年,全市公民办教育结构趋于合理,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强化教育发展保障。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大幅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收入随当地公务员工资动态调整机制,认真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政策。深入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稳定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乡村学校任教,持续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优先落实教育投入,巩固完善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和校长(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深入实施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2
贵阳学院
2月20日,贵阳市教育局发布2021年工作要点,其中提到——支持贵阳学院“双一流”学科建设、增设硕士点、申办贵州数字科技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贵阳市这些年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每年一届的数博会也办出了影响力和规模,省内的一些大学也围绕大数据产业成立了大数据学院,开设大数据相关专业。但是,围绕大数据产业办一所专门的大学也就成为贵阳市的诉求和期望。
贵阳学院作为贵阳市属高校领头羊,有升级为“大学“的诉求,如果改名为“贵阳大学”本也是题中之义。以数字科技大学为名,倒也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在贵阳市明确提出重点推进后,2021年或将速度加快。
贵阳学院是由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贵阳市金筑大学于2004年合并组建、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
学校设有17个教学院(含1个继续教育学院)、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哲学),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与医药)。现有46个本科招生专业,涉及10个学科门类,有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建设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项目专业5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贵阳学院成功申办为“贵州数字科技大学”,贵州的公办大学将增加一所,其他家几所分包括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遵义医科大学等。
3
重庆三峡学院
之前,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询问重庆三峡学院更名大学事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答复称,重庆三峡学院更名大学已列入全市高校设置“十三五”规划及中期调整方案。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在答复中提到,该委持续在学科专业建设、研究生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学校指导和支持,并会同相关部门推动万州区政府将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整体划转重庆三峡学院管理。目前,重庆三峡学院更名大学已完成市内程序,学校正抓紧时间完善申报材料,拟于近期上报教育部。
重庆三峡学院官网信息显示,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现为重庆三峡学院的直属业务单位。
官方资料显示,重庆三峡学院始建于1956年,现坐落于重庆市万州区,是三峡库区腹地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应用型本科院校。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已形成以工学、文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理学、农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此外,在去年11月,重庆的另一所高校——重庆科技学院也明确了更名大学的消息,重庆市教委称,该事项已列入重庆市高校设置“十三五”规划及其中期调整方案,2019年11月重庆市已向教育部提交了相关申报材料。
西南多所学院即将更名大学
除了成都医学院之外,西南地区还有几所“学院”也即将更名为“大学”:
1
昆明学院
昆明市人民政府印发《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提到,加快昆明学院更名为大学的步伐,同时力争到2025年新组建2所高职院校。
教育方面具体布局如下:
第四章 加快培育创新主体
第二节 提升校院(所)地协同创新能力
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协同创新,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服务,建设校企联合实验室、技术工艺产品研发中心等协同创新平台,开展共性技术、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打通研发、中试、应用转化渠道。推进校院地创新合作,支持云南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探索建设环高校知识经济圈等新型校地合作模式,加快推进环大学城智慧城、创新创业街区、高校成果转化产业带等载体建设,依托呈贡区、大学城、高新区规划建设滇中(昆明)科学城,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体制机制方面先行先试。支持在昆高校院所与所在县区合作,利用高校院所周边存量土地和楼宇联合建设创新创业载体,形成围绕高校院所发展的创新创业群落。
第二十八章 全面提升群众健康素质
第一节 加快发展青少年体育
全面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业绩考核评价指标,深入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加强体育师资力量建设,推进体育教师队伍专业化进程。鼓励学校申报或建设体育传统特色校,建设学校体育社团和社会体育组织。完善招生政策,畅通体育传统特色校(网)点升学通道。建立和完善体育竞赛体系,广泛开展校园普及性体育运动,逐步建立健全校园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项目联赛机制。积极推进校园足球发展,健全青少年足球训练和教学体系,畅通足球人才输送渠道。到2025年,在义务教育阶段建设国家级特色校园足球学校230所以上。
第三十八章 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优质发展,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优化教育资源结构,努力让全体市民享有更公平的教育,支撑引领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升。
第一节 实现基本公共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构建以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配齐配足学前教育资源,推进学前教育质量提升。通过购买服务、财政奖补等多种方式支持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扩容,扩大公办幼儿园规模,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重点扩大农村地区、脱贫攻坚地区、新增人口集中地区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加快推进“一乡两公办”建设。到2025年,省一级示范幼儿园达到190所以上。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在园儿童占比达86%以上,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50%以上。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学校教师和硬件资源配置,按新型城镇化规划和常住人口规模优化学校布局,加快城镇学校扩容增位。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落实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教师编制、生均公用经费定额、基本装备配置等指标统一。继续抓好“控辍保学”工作,做好随迁子女入学工作。到2025年,呈贡、安宁、石林、五华、晋宁、宜良、嵩明7个县域达到优质均衡国家评估标准。
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实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加快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高中教育资源薄弱县(市)区普通高中发展,推进普高与中职同步、协调发展,建立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互通机制,全面消除普通高中56人以上大班。探索综合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模式。到2025年,建设特色高中25所以上,全市一级高完中达40所以上。
第二节 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推进高等教育提质发展。持续改善市属高校办学条件,加快昆明学院更名为大学步伐,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以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和服务贡献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导市属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突出专业建设,积极参与高校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行动和高校基础研究珠峰培育计划、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加快推进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注重学科集成发展,有效整合学科资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打造优势特色学科群。
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优化中高职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学科结构,确保中高职有效衔接。重点建设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高职院校,完成昆明市技师学院搬迁建设。组建轨道交通、学前教育、护理等8个紧缺人才特色骨干专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重点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为导向,同步规划产教融合发展。加强实训基地统筹建设,完善现代学徒制和新型学徒制。每年至少推荐1-2所职业院校申报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到2025年,力争新组建2所高职院校,打造7个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第三节 完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建立开放共享的终身学习线上服务平台,加强社区教育普惠性,扩大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服务范围。建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加大优质普通高中定向招收少数民族学生的力度,到2025年,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达到200所。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盖。
第四节 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教学智慧化发展,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广智慧教育应用促进提质减负,推动精准定制化教育服务向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延伸。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健全高职院校“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推进普通高校专升本制度改革。深化学分制改革,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积极推进民办教育改革,建立完善昆明市民办教育信息管理平台,到2025年,全市公民办教育结构趋于合理,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强化教育发展保障。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大幅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收入随当地公务员工资动态调整机制,认真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政策。深入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稳定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乡村学校任教,持续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优先落实教育投入,巩固完善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和校长(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深入实施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2
贵阳学院
2月20日,贵阳市教育局发布2021年工作要点,其中提到——支持贵阳学院“双一流”学科建设、增设硕士点、申办贵州数字科技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贵阳市这些年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每年一届的数博会也办出了影响力和规模,省内的一些大学也围绕大数据产业成立了大数据学院,开设大数据相关专业。但是,围绕大数据产业办一所专门的大学也就成为贵阳市的诉求和期望。
贵阳学院作为贵阳市属高校领头羊,有升级为“大学“的诉求,如果改名为“贵阳大学”本也是题中之义。以数字科技大学为名,倒也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在贵阳市明确提出重点推进后,2021年或将速度加快。
贵阳学院是由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贵阳市金筑大学于2004年合并组建、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
学校设有17个教学院(含1个继续教育学院)、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哲学),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与医药)。现有46个本科招生专业,涉及10个学科门类,有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建设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项目专业5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贵阳学院成功申办为“贵州数字科技大学”,贵州的公办大学将增加一所,其他家几所分包括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遵义医科大学等。
3
重庆三峡学院
之前,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询问重庆三峡学院更名大学事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答复称,重庆三峡学院更名大学已列入全市高校设置“十三五”规划及中期调整方案。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在答复中提到,该委持续在学科专业建设、研究生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学校指导和支持,并会同相关部门推动万州区政府将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整体划转重庆三峡学院管理。目前,重庆三峡学院更名大学已完成市内程序,学校正抓紧时间完善申报材料,拟于近期上报教育部。
重庆三峡学院官网信息显示,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现为重庆三峡学院的直属业务单位。
官方资料显示,重庆三峡学院始建于1956年,现坐落于重庆市万州区,是三峡库区腹地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应用型本科院校。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已形成以工学、文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理学、农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此外,在去年11月,重庆的另一所高校——重庆科技学院也明确了更名大学的消息,重庆市教委称,该事项已列入重庆市高校设置“十三五”规划及其中期调整方案,2019年11月重庆市已向教育部提交了相关申报材料。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