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朋友忽然开始关注社会保险,但是又没有系统地去仔细学习了解相关政策,将一些社保概念混为一谈。
比如,有些朋友就把“过渡性养老金”理解成为养老保险改革过渡期的“限高保低”政策,认为新办法中高出的部分就是过渡性养老金。
还有人把过渡期期间退休的人员,理解为“中人”,认为自己是在过渡期以后退休,就属于新人了,会完全按照新人新办法记发养老金。
我们今天就再聊一聊过渡性养老金这个概念,希望朋友们能够正确理解。
一、 什么人才有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是退休“中人”基本养老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每个退休人员都有。什么是退休“中人”呢?通俗地说就是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没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要么就是退休“老人”,要么就是退休“新人”,他们没有过渡性养老金。
关于“退休老人”“退休中人”“退休新人”的划分,咱们多次讲过,在这就不重复讲了。我们就说说“退休中人”视同缴费年限所对应的过渡性养老金。
视同缴费年限,就是在实施养老保险缴费制度改革以前参加工作的年限,比如,你所在的地区是1992年开始实施养老保险缴费制度,那么你在1992年之前的工龄,就会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1992年之后的工作,由于已经开始进行实际养老保险缴费了,所以就不叫视同缴费年限了,叫做实际缴费年限。
企业单位基本都是在1992年到1996年之间开始实施养老保险缴费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基本都是从2014年10月开始实施养老保险缴费制度。所以,无论是企业职工还是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都有可能存在视同缴费年限,只不过企业实施的早,机关事业单位实施的晚。如果在同时期退休,企业职工的视同缴费年限会短一些,实际缴费年限会长一些,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职工视同缴费年限会长一些,实际缴费年限会短一些。这样的话,过渡性养老金的额度也就会不一样。
二、 过渡性养老金是解决什么问题的
过渡性养老金的设计,主要是对个人账户资金的一种补充。我们知道,养老金领取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一部分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但是,在养老保险改革之前,由于没有建立个人账户,那么在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时候,视同缴费阶段就没有计算的资金基础,所以就针对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中人”,设计了过渡性养老金,用于对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补充。这样我们就好理解了,有过渡性养老金的“中人”,个人账户养老金相对就少,而没有过渡性养老金的“新人”,个人账户养老金相对就多。
三、 过渡性养老金如何计算
过渡性养老金我们个人不好计算,因为有些数据我们不知道,它的计算公式是:
过渡性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个人平均缴费指数×计发系数×视同缴费年限
你看这三四个数,有三个都要查询,而且各地还不一样。养老金计发基数基本都是当地上年社平指数,个人平均缴费指数,与我们工作几十年来的缴费情况关联,大部分地区以“1”作为平均缴费指数,计发系数由当地政府确定,一般在1.0到1.4之间。
你看,这就是很多朋友让我帮他计算养老金,我说没办法帮的原因,这些数据呢,不仅地区之间有差别,年度之间有差别,个人之间还有差别,如果掌握不准确,很难计算精准。
你看明白了吗?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