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软蓬蓬的棉花也能做成画吗?我也想试一试,我想做一幅大雁天上飞的画,好挂在我的书桌上。”在非遗项目棉絮画的展位前,挤满来了想要一试身手的小学生。3月21日,春分日,草木蓬勃。2023年西安市非遗保护传承志愿者队伍“四进”活动,首站走进碑林区小雁塔小学。孩子们被传承人们精湛的技艺深深折服,纷纷成为非遗项目的“粉丝”。
当天下午,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西安市非遗博物馆与碑林区文化馆、碑林区非遗保护中心携手23项非遗项目走进西安市碑林区小雁塔小学,举办非遗进校园展示展演活动。
此次活动由秦腔脸谱绘画技艺、秦腔板胡制作技艺、戏剧盔帽制作技艺、太极、古琴、雷氏剪纸、缠花、莲湖精巧面塑、红拳、唐三彩烧制技艺、泥叫叫制作技艺、皮影雕刻技艺、核雕技艺、胡氏木雕、棕榈叶编制技艺、传统古法沥粉技艺、杖头木偶戏(表演类)、关中葫芦刻画技艺、碑林棉絮画、碑林彩塑、碑林王氏布艺制作技艺、结绳技艺、西安鼓乐等众多传承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在小雁塔小学拉开了一场别开生面,观看与体验、互动与学习相结合的非遗展演大课堂。
“老师,我现在学会了,中国结就是这样编的,我演示给你看。”在非遗结绳项目的展示体验区,两位小男孩饶有兴致地各拉着线绳的一头,一个负责绷线,一个负责编,配合默契,编制熟练。
在设立在教学楼二楼的“流动的非遗博物馆里”,一群小学生跟着非遗传承人体验项目制作。像结绳这样成功推广的项目,还有葫芦画、碑林彩塑和布贴画等,众多案桌一字排开,构成了非遗展示的流动风景。
活动中,碑林区文化馆还授予小雁塔小学“馆校合作单位”,以期合作共建,提升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感,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在非遗展演的舞台上,西安鼓乐、红拳和杖头木偶等都受到众师生的欢迎,台下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尤其是当拄着孙悟空木偶的非遗传承人走上舞台,随着金箍棒的急速飞舞,呈现出孙悟空的不凡身手,台下同学聚精会神地观看,伴随阵阵惊叹。“我也想试一试,说不定我也能舞两下。”演出结束后,一位小学生看着杖头木偶道具孙悟空,久久不愿离去,一定要让艺人教教他如何操作。
“今天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依托中国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秉承弘扬中国节日文化的理念,推动非遗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增强其在小学生心中的融入感,让传承非遗的种子在幼小心灵中生根发芽,从小树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认识。”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非遗保护中心将长期开展非遗项目“四进”活动(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进山区),并始终秉承“非遗保护传承从娃娃抓起”的理念 ,积极深入推动非遗进校园活动。希望通过今天的非遗项目展演展示活动,将非遗保护的意识植入童心,让传统文化代代传承,永不遗失。
(赵楠、秦毅 文/图)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