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利不止,在现代叫腹泻或痢疾。而西医往往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只重症状不重机理,所以往往是对症下药。
而中医不一样,同样是下利不止,却会去辩别不同情况下的区别,辩明证类,对证下药。
对证下药就会出现同病异治的情况,同样是下利不止,如果是桂枝加人参汤证则用桂枝加人参汤。如果是葛根黄芩黄连汤证就用葛根黄芩黄连汤。
"证"是一个机理过程,不是症状。是通过各种症状及多种诊断方法,综合分析得出的疾病产生原因和过程。同一种病可能存在不同的"证"。
中医二千多年前,早就有辩证论治,同病异治的先河。如伤寒论记载下利不止有二个条文,用方不一。原文如下:
1、太阳外证未解,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表里不解,脉微弱,心下痞硬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2、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
这里最大的区别在于,同样是下利,一个是脉微弱,一个是脉促。
清代柯韵伯讲,外热不除是表不解,下利不止是里不解,病形则同。一个是以微弱之脉,而心痞硬,是阳虚表现,虽协热于外,而里则虚寒;另一个脉促,其证是阳盛,虽下利不止,而表里俱实。
因此,同样是下利不止,一个用桂枝汤,一个用葛根黄芩黄连汤。也由此看来,按症状开药,按症状套方,见头是头,见脚是脚的思维并不科学。
下一篇
感冒了,流鼻血会好?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