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版射雕三大缺点
一是场景简单粗暴。83版射雕如何在香港这个小地方捕捉到大漠草原的辽阔与壮丽?靠着当年那些微不足道的特效,一个场景能有多大的变化。虽然条件有限,剧组也很努力,但场景搭建毕竟粗糙简单。《射雕》写遍大江南北,这些简单的场景设计显然无法展现原著中的恢弘场面。
其次,人物语言是地方化的、口语化的。杨康常被称为阿康,很多人物的对话都像香港本地话,充满浓郁的地方色彩。这与原著不符,版面也显得太小了。看来这只是针对香港人的,并不是为所有华人考虑的。
三是改编严重,有些地方比较笨拙。83版射雕中最经典最出色的无疑是翁美玲饰演的漂亮黄蓉,但黄蓉这个角色也有不少硬伤。剧中黄蓉脏话多,肚子小,心狠手辣。加辱穆念慈,带着梅超风杀了江南七怪。这些显然严重偏离了原著中的黄蓉角色,这些改编确实有损他的形象。洪七公的形象更是一落千丈。洪七公被黄蓉绑在木桩上,说涨潮要把他淹死。洪七公的高强武功呢?洪七公在青楼吃喝,把黄蓉卖到青楼。老老实实的洪七公变成了老流氓。这种青楼文化直截了当地植入,同样令人沉醉。
金庸一直反对改编原著。83版的射雕没有遵循忠实原著的原则,有些地方还挺捏造的,所以金庸对这个版本的评价也很差,对翁美玲版的黄蓉也很不满意。.在金老眼里,张纪中后期版的《射雕》才是他的最爱。大漠草原,万马奔腾,实景拍摄。周迅的黄蓉,他也认为是最好的,比翁美玲漂亮,更符合原著中黄蓉的形象。
83版射雕成为经典的三大原因
83射雕虽有严重短板,但30多年来依然稳居“经典”!对此,就连不服的金庸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版射雕之所以成为几代人心中的月光白,经久不衰,主要有以下四点原因。
一是制作团队实力雄厚,幕后人员水平高,音乐大师演绎,传唱经典。这部电视剧得到了TVB的全力支持,杜琪峰倾力打造。执行总监是徐克,武术指导是程晓东等等,这些人当时可能还不为人知。但是后来我们都知道,他们每个人都才华横溢,在影视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的电视剧其实就是按照电影的高标准来制作的,所以肯定是不一样的。除了音乐,主题曲和插曲由顾家辉作曲,黄沾作词。顾家辉和黄沾这对精采组合在香港影视界的作用有多大就不言而喻了。没有人能超越他们为射雕制作的音乐,经典成为永恒!
其次,演员的演技普遍优秀。这一版的很多人物早已固化为书中人物的倒影。提起黄蓉就想起翁美玲,提起郭靖就想起黄日华,提起杨康就想起苗侨伟,东邪就是曾江,贝贝就是刘丹,老顽童就是秦皇。那个年代这部剧的演员都是TVB专业的,专业性很强。就连绿叶也非常灿烂。此外,黄蓉的扮演者翁美玲年纪轻轻就自杀了,这也为该剧打上了令人惋惜和怀念的烙印。
第三,也跟演员有关,“大牌”耍花样。虽然只是无心插入,但毫无疑问,这是这部剧不可复制的一大特色。这也是很多人刷刷刷刷刷刷一遍又一遍的重要原因。现在回想当年的一幕幕,既好笑又励志。原来大牌也有这样的“曾经”。很多在这里耍花样的大咖都成长为影帝。比如刘德华,吴镇宇。宋秉毅周星驰在影坛早已小有名气,如今已经成为明星。顽皮的乞丐彭老爷子更是黄金配角吴孟达。华正公主的侍女之一是女演员刘嘉玲。这些“戏”的场面,你看的时候完全漏掉了,所以你得仔细看。这就像在沙子里淘金一样,非常有趣。
第四,感情。现在网络发达,各类影视作品也是琳琅满目。但在20世纪80年代,黑白电视并没有完全普及。不少农村孩子一大群围在小电视机前,断断续续追剧。所以这部电视剧不仅仅是一部老电视剧,更是承载了一代人的童年回忆。而且,那个时代恰好是武术的热潮。许魏歌唱时曾梦想着执剑行天下。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武侠梦。所以这部电视剧烙印着深深的武侠梦。这一切,汇聚成两个字:情怀!有了这份感情的加成,即便是看着那模糊的画面,回忆也是骤然涌动,让人哭笑不得。这也是它被奉为经典的根本原因。
终于
关注金庸武侠,感谢您的支持!#金庸武侠#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