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燕赵文化与影视创作高级研修活动在石家庄举行
以影视镜头聚焦地域文化讲述河北故事
河北日报记者 曹 铮
多年来,河北影视人创作出许多颇具燕赵特色的优秀影视作品,地域文化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3月30日,由河北省电影局、河北省文联指导,河北省文学艺术中心主办的燕赵文化与影视创作高级研修活动在石家庄举行。省内专家、学者围绕地域文化如何融入影视创作的话题进行深度对谈。
近年来,我省影视剧精品创作硕果累累,推出了一大批弘扬主旋律、唱响时代精神,具有鲜明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以及燕赵风骨的优秀作品,形成了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的影视创作“河北现象”。“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是影视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河北省影视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主任汪帆认为,艺术来源于生活,创作者要充满激情地走进生活中,深挖地域文化富矿。回溯近年来我省影视创作,不乏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精品力作,如电影《革命者》《李保国》、电视剧《最美的青春》《最美的乡村》等。
从展现河北光荣革命传统的电影《小兵张嘎》《野火春风斗古城》,到弘扬主旋律的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电视剧《海棠依旧》;从展现河北抗日历史的电视剧《铁梨花》《勇敢的心》《区小队》,到反映时代巨变、记录百姓生活的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丑角爸爸》和电影《人生大事》,河北影视创作既有鲜明而突出的红色传统,也呈现出紧扣时代生活、深挖地域文化的时代特征。
石家庄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文静认为,在全球化和城镇化背景下,在影视创作中呈现地域文化面临着新的挑战。她认为,在影视创作中,不能把地域文化宝库当成一个静态的、固定的“资料库”或“配料库”。只有把地域文化与影视剧中的人物和戏剧冲突融为一体,让地域文化通过影视语言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形式感染观众,才能将地域文化恒久地定格在艺术经典之中。
“地域文化既指那些已经在当地生成、沉淀和总结出来的文化标识,也记录着当地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体验和创造。”王文静说,当代影视创作中的地域文化不再仅仅通过山河湖海等自然地理特征和语言、服饰、美食等进行呈现,而是倾向于价值选择、情感观念的塑造。影视创作者应把影视镜头聚焦到具体的河北故事中,才能彰显出真正有力度、有温度、有深度的燕赵文化。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