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下联可谓绝对

对联是我国传承下来的文化。

除了在节日、喜丧等事中会贴对联之外,我国很多场所也会张贴对联。

就像药店门口就有一句非常经典并且我们熟知的对联。

那就是“但愿世间人无病,宁可架上药生尘”。

这部对联出自清朝时期的一家中药铺里。

从文字中可以看出医生有着高尚医德,也能体现商铺职能。

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下联可谓绝对

所以说对联既能体现文化,还能彰显一个人的看法和品德,也能体现一个场所的职能。

我国火葬场门口也有一副对联。

火葬场在如今非常重要,因为每个人最无法避免的就是死亡。

但是,在这火葬场张贴对联却让很多人感到不解。

火葬场的上联是“早来晚来早晚都来。”

这上联并没有多少文化素养,像是一句简单的白话文。

不过它的下联却让它形成一副绝对。那它的下联到底是什么呢?

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下联可谓绝对

对联的传承

对联属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很多场合里都会用到对联。

从先秦开始,就已经有了对联的雏形,一直到如今,对联依旧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由此可见,对联的传承非常之久,它自然有其魅力和章法令人向往。

对联又叫做楹联。

它讲究句式相同、平仄和谐、还要字数相等,重点是整个意境也必须相互符合。

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下联可谓绝对

最开始对联的雏形就是对偶句。

从先秦开始,对偶句就在不断发展。

这种句式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且还能体现一个人的文化水平,体现文字的博大精深。

也是在秦汉时期,就有春节挂对联的习惯。

当时春节挂对联就是为了驱鬼压邪,不过当时春联并不叫春联,而是叫作桃符。

宋代王安石的《元日》中,也有对桃符的描写,那就是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就是春节对联的起源,不过桃符还没有讲究公整对仗。

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下联可谓绝对

到了五代时期,在桃符上除了画画之外,开始写对偶句。

随着文人墨客的不断推动,对联的形式就慢慢被广泛流传。一直到明朝时期,统治者朱元璋提倡写对联,这就让对联兴起达到顶峰。

如今春节贴对联也是春节的习俗之一。

不仅是春节,像是婚丧嫁娶的人家都会贴对联。

尤其是在古代,文人墨客最喜欢的娱乐方式就是对对子,以对对子的方法去考验对方,就能体现出双方的文学造诣深浅。

这也是对联传播的一种途径。

与对子相比对联更加精简、更有意境、更书面。每一个字都要与上联对齐,也要有统一的主题。

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下联可谓绝对

有些普通百姓可以对上对子,但是无法讲究意境,这就是他们与文学大师最大的差距。

有些对联极为优雅,但是有些对联却通俗易懂,这些对联没有好坏之分,只要能够带给人一定的启示或是意境,就可以被广泛传播。

所以这些当中也有很多绝句对联。甚至有人用对联去表达自己的心情,或去暗讽一件事。

所以对联有很多用途,包括贺联、挽联、行业联等等。

那么火葬场的对联是如何传出来的呢?

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下联可谓绝对

火葬场对联的由来

在我国某处火葬场中就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早来晚来早晚都来”。这样的话让人感到非常膈应。

有人觉得火葬场不应该拿这样的事情开玩笑,也有人觉得火葬场说的就是真理。

实际上这副对联已经出现良久,甚至它其实是我国历史的传承,有着我国深厚的文化内涵,还有着有温度的灵魂。

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下联可谓绝对

根据史料记载,有两个秀才想要通过对对子一决高下。

因为对对子比拼的是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其中还会有逻辑、文学、思想等内涵的体现。

古往今来,有很多喜欢对对子的文人墨客,他们也通过对对子扩大了知名度,受到了大家的广泛称赞。

这两个秀才也以各种地点为主题对对子。

其中有一位秀才出了上联“南通桥,北通桥,南北通桥通南北”。

另一位秀才看到远处的当铺,于是借题发挥给出了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可以看出,对对子必须要讲究每一个字的对应,甚至每一个字含义的对应,不仅要字数相等,还要语境相似。

这副对联无论从对照还是语境来说,都算的上是绝对。

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下联可谓绝对

为此,出上联的秀才不甘心,于是走到关公庙前出题。

当时庙前有个戏棚子,戏棚子上面一般都应该有对联,但是这个戏棚子上却是光秃秃的,于是秀才提议,两人出一对对子赠予戏台。

通过对照,没一会儿这副对联就被对答如流。

上联是“左右奏心声,左啸月,右吟风,声达左右。”

下联是“东西传雅韵,东阳春,西白雪,韵满东西。”

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下联可谓绝对

两人不仅可以通过场景和语境对对子,甚至连彼此说话的方式都可以对照开来。

其中一个说“好你个东西”,另外一个就会回应“管他的死活”!

后来两人又路过一处正要火化的棺材,这也就有了那个火葬场的对联。

这位出上联的秀才遇到此情此景,不由得感慨“早来晚来早晚都来”,而另外一位秀才给出的下联是“先到后到先后全到”。

两人无论是早晚还是先后都有所对照,晚来和后到,都来和全到,每一个字无论是字数,还是含义都称得上完美契合。

并且这副对联朗朗上口,易于传承,还有着人生哲学韵味。

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下联可谓绝对

火葬场有位老人听到这副对联,觉得非常适用于火葬场这样的地点,于是大笔一挥,把这副对联写下,并收藏了起来。

直到后来这一对绝句流传下来,很多火葬场都有了这句经典。

这句对联能够传承下来,不仅因为它每个字衔接的都非常合适,更因为它其中富含的人生哲理。

因为无论是什么社会地位,还是有多少钱,最终的归宿都会是死亡。这幅对联究竟蕴含了哪些人生哲理呢?

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下联可谓绝对

人生哲理

这副对联上联八个字,下联八个字。

虽然总字数不多,但是道理却是意味深长。

从对仗角度来看,该对联就已经属于绝对,因为他表达清晰,对账公整,还有中国语言的技术在其中。

更重要的是它有对人生的看法。

在古代来说,因为人们认知不够,对于死亡都是非常害怕的。

但在当代来说,大家知道死亡是人们的最终归宿,所以如何更好的度过这一生?才是我们现代人考虑的。

在古代,人们考虑的大多是如何避免死亡,于是很多人开始炼制仙丹,开始寻得良药。

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下联可谓绝对

尤其是皇帝,更加害怕自己寿终正寝,因为他拥有无上的权利和地位,而大部分百姓都害怕得罪皇帝。

由此可见,这副对联放在封建时代可能有杀身之祸。

因为它说早死晚死都得死,这是很多地方不愿意相信的话。

不过在现代,人们已经不再相信长生不老,人们相信的就是靠自己的双手去获得幸福,去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加圆满。

什么是圆满?就是自己在死亡的时候能够没有遗憾。

因为大家知道生老病死是人必须要经历的自然规律,大家也就能够理解早死晚死都得死这样的话。

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下联可谓绝对

甚至有些人有着这样的观念,还能让每一天过得更加幸福。

因为把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来过,人就能够更懂得珍惜。

当代的人比古代的人更有豁达之心。

如今的人们更加渴望的是自己的生命灿烂,而不是一生碌碌无为。

大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提高生命质量和价值当中,不再担心死亡,因为每个人固有一死。

从历史上来看,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早在西汉时期,司马迁就已经表示人固有一死,这与早来晚来早晚都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下联可谓绝对

人无论在生前经历了怎样的辉煌和挫折,最终能够带走的也只有他们的记忆,而且人也没有办法避免死亡。

在《铁齿铜牙纪晓岚》中也有类似的描述,那就是“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需一个土馒头”。

所以说,对于死亡大家应该更加看得开。

我们可以通过健康饮食等方法尽量延续自己的生命,但不要执着于生命的长短,而要重视生命的质量。

火葬场之所以用这样的对联,除了应景之外,还是用轻松的口吻告诉大家要直面死亡。

很多人认为火葬场是一个毛骨悚然的地方,也有一些亲人的离世,会让大家觉得火葬场是一个悲痛的地方。

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下联可谓绝对

火葬场用这副对联抚慰那些人的悲痛,同时也告诉大家,一定要珍惜现在。

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就浪费自己的生命,而是应该尽力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去爱,去奋斗,去享受。

对于那些已经去世的亲人,我们也要缅怀,为更好的生活努力。

所以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副对联在如今也能够反映生活状态,给人一些启迪。

因为有些火葬场在岁月的打磨中,侵蚀了对联的另一半,所以也有不少人尝试接过下联。

比如,“得意失意得失随意”“迟去早去迟早都去”等等。

但这些都没有原联更加有韵味和有趣。

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下联可谓绝对

如今我们虽然传承了对联文化,但受到时代的影响,对联不像古代那样难懂,大多都是白话文为主,甚至会俏皮可爱一些。

因为我们生活在快节奏的时代里,不再像古代那样对每一个字都推敲和研究。

不仅是去推敲写,推敲的理解也很难实现。

但对联依旧有着很多的深意,这才值得大家反复推敲。

比如,棺材店的对联是“人无千岁寿,我有长生官”。

这样通俗易懂,在现代更能直击人心。

还有一部分年轻人,他们更多在意的是对联的样式和图案,而并不会过多关注内容。

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下联可谓绝对

这要引起重视,因为对联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如果在不知不觉中让它消失,对我国是一笔重大的损失。

中华上下五千年,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一定要关注这个问题。

文化传承有利于提高我们文化自信,同时也能够团结民族。

甚至能够从古代文化中体会到古人的悠然洒脱,寻到一些现在所体会不到的人生哲理。

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下联可谓绝对

结语

对联是对一个人才华的检验,因此很多文人才会时不时的对对联,并进行比赛。

虽然对联大多都是寥寥数字,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和文化底蕴是高深莫测的。

所以它是一个人才华的浓缩。就连古代诗词的产生都是因为对联,对联只有中国汉字能够表达。

这也能说明我国汉字有足够的韵味,值得字字斟酌和推敲。

火葬场门口有一对联,上联:“早来晚来早晚都来”,下联可谓绝对

对联在文化传播中传到了越南、新加坡等地,目前还在影响着他们的习俗。

这也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一件事。

因为对联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也就意味着中华文化得到大家认可。

对联是中华文化的浓缩,也是代表。

如果想要了解对联,大家就必须要了解每个汉字与其表达的意义。

而每个汉字都有不同的意思,这就是属于我国的特殊韵味。

对于生死,我们也要有着豁达之心,让离开的人安心离开,活着的人认真生活。

每个人应该专注于自己的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价值。

火葬场的对联也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对生命更加珍爱。

你觉得火葬场用这副对联好吗?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