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育儿 > 正文

养儿不管,是对孩子最深的伤害

进化妈:孩子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意义,把握好了,适时管教,孩子就能顺风顺水。

作者:静一羽

来源:爸妈进化论原创

网上有个视频,让人印象深刻。

有位准妈妈,带着上小学的儿子,手上拎着一盘水果,有说有笑地过马路。

突然,袋子破了,水果散落一地,妈妈刚弯下腰准备捡,儿子大声说:

“妈妈,你站那别动,你弯腰会压到肚子里的宝宝。”

妈妈欣慰地站在一旁。

经过的一辆公交车停下来,司机也跑下来帮忙,还送他们一个袋子。

儿子拿出一个大苹果,塞给司机,并说:苹果代表平安,祝叔叔一路平安。

暖心的话语,让路人纷纷为他点赞。

话语中最能见教养,也最能看见孩子未来的样子。

孩子尽早懂得换位,学着对人心存感激,这是一种修养。

假如养儿不管,事事为他想周全,不舍得让孩子受点委屈做点事,那父母将难以养出有担当、快乐的孩子。

父母不舍得管

孩子容易边缘化

前阵子的一个视频,在网上疯转。

马路中间,来来往往的车子,有对母子让人驻足。

背着书包的男孩,粗壮的身形,挥动着拳头,一拳一拳地落在妈妈身上。

边打边大声叫嚷。

此时的妈妈,已被结实的他,拳打脚踢摁倒在地,双手撑着地面,勉强没躺下去。

路人见此情景,纷纷指责,一位保安过来想要制止,还没把话说完,就被小孩凶了一顿:

我打自己的妈妈,关你什么事?

保安也是爷爷辈的,被呛得满脸涨红。

本以为妈妈会斥责孩子,但是,她让路人少管闲事。

也许妈妈想要息事宁人,也许家丑不想外扬,也许知道孩子的秉性。

很多网友纷纷表示谴责,有说孩子没教养,也有说妈妈太纵容导致。

小孩年纪不大,说话却非常蛮横无理,妈妈是长辈,但样貌却那么的卑微。

都说管子如杀子,在教育这条赛道上,最不明智的做法,莫过于一直背着孩子跑。

没经历独立的孩子,习惯依赖,事事都以局外人自居。

孩子在家里成了边缘人,看不见家人,只看见自己,越来越自私。

文学家雨果曾说:

“应该强调,不严肃认真的教育,有许多隐患。父母使自己子女享福太早,是不聪明的。”

孩子是家庭一份子,如果一直“捧”着他走,那他将毫无用处。

父母的付出,在他看来都是理所当然,他是家里的“局外人”。

你为孩子做得越多,他离“废柴”的距离就越近。

父母要管,

别舍不得,也别怕孩子惹麻烦

前阵子看到一个小视频,大舅管教妹妹的儿子,让人印象深刻。

大家都快吃完饭来,男孩还在饭桌上玩手机游戏,眼前的饭菜一口没动。

大舅叫他吃饭,他抬头就嘟囔一句:

要你管,你又不是我爸!

旁边的妈妈刚开始没吭声,后来男孩把碗筷一推,气呼呼地站起来就要走。

妈妈回头叫他说:回来吃饭。

男孩大声嚷嚷:吃什么吃!

大舅看不下去了,跟妹妹打了预防针:今天我就替你好好管教他!

他拿着戒尺,走进房间,叫他吃饭,男孩还是气呼呼大叫:你凭什么管我!

大舅一戒尺下去,男孩“嗷嗷”叫,还在大骂大舅。

大舅一点不手软,几戒尺下去,男孩娇生惯养,哪里受得了真打,不一会儿,就从地上站起来,老老实实面壁。

随后还按照大舅的要求,写保证书,列出自己种种不好的行为。

豪横跋扈的孩子,被大舅狠狠的上了一课!

不怕孩子发脾气耍个性,就怕父母不管教。

孩子犯错,不及时管教,最终会恶性成习。小树苗成为大树之前,首先得修剪枝叶,才能茁壮,何况是孩子。

很多时候,我们更重视养,而忽视了教,孩子有没有惹麻烦,就成了培养孩子的一个目标。

电影《我的影子在奔跑》有这样一个孩子,有着艾斯伯格综合症的修直,经常给妈妈惹麻烦。

他会把灯泡装满水,在阳光下点燃纸,对妈妈直呼其名,差点烧毁老师的裙子。

幼儿园拒收他,妈妈就给老师买小礼物,给幼儿园免费做清洁工。

影片中的妈妈宁愿帮孩子解决麻烦,也不愿让孩子留守在家,而是让他在孩子堆里成长。

《解码青春期》的作者乔希说:每个孩子都需要“罗德尼”。

有效的管

需要刻意练习

卢勤说:

人的一生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童年的天地有多大。

养出一个有价值感的孩子,我们少不了这几点建议。

1、管出纪律

很多时候,我们陪伴孩子太多,会让孩子与父母关系亲密,同时也会让孩子依赖太多。

傅雷在告诫傅聪的信上说:

小孩儿经常有人跟他玩,成了习惯,就非时时刻刻抓住你不可。

疼孩子要紧,养成纪律同样要紧;

几个月大的时候不注意,到两三岁时再收紧,大人小儿都要痛苦的。

养育的初心,就是帮助孩子学会正确的走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只有经过修剪的小苗,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2、管出自我修复

知乎上,有个关于孩子修复力的话题。

一位父亲分享自己的经历。

前一段时间,家里的房贷又要交了,他和妻子迟迟没有发工资。

父亲把这情况告诉了儿子,儿子也很着急,还帮忙出主意,甚至还打算找爷爷奶奶借钱。

他全部否决儿子的建议,直接当着儿子的面,打电话给领导,述说了自己的困境。

父亲既没有焦躁不安,也没有故作可怜,最后,领导终于答应把工资发了下来。

在整个过程中,儿子都在一边观察,父亲遭遇的挫折,以及如何解决,儿子都看在眼里。

也许孩子还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但他们会了解如何应对挫折,以及如何自我修复。

有些弯路,孩子要独自去走,懂得自我修复的孩子,更容易扬起生命之帆。

3、管出感知力

有个8岁的小男孩,把画画当成自己爱好,竟然能把化学元素化成连环画。

从小,父母就经常带着他坐在书桌旁,各看各的书。

孩子喜欢画画,父母就会陪着一套画。

因为这个爱好,孩子喜欢看书,碰到觉得有意思的地方,他就会把它画下来。

对绘画的感知力,渐渐在心中萌芽。

父亲写科幻小说,他就为小说配漫画。

大学教授的父亲说:尽量让他做有兴趣的事,孩子的感知力是很强的,我们不会干扰他。

养育孩子,就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让他充分感知生活,他才有更多的体验。

感知力强的孩子,更容易聚焦自己的优势,稍加培养,就能大放异彩。

4、管出爱的能力

《少年说》里,有一个男孩,让人心里暖暖。

他的妈妈是快递配送员,早出晚归的妈妈,让他十分心疼。

他很理解妈妈工作的意义。

在别人眼里这不是一个体面的工作。

在他眼里,妈妈是最出色的,他一直以妈妈的工作为傲。

父母的爱,传递给了孩子,孩子也学会如何去爱别人。

心里有爱,眼中有光,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样子。

5、管出上进之心

池莉曾说:

无论穷富,书总归是家庭最好的装饰。书房是一个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书籍也是一种玩具。

爱读书的孩子,精神世界不会差到哪去。

孩子的心灵,总有我们父母伸手过不到的地方。

有一颗富足的学习之心,他会知道如何前进,如何为自己的人生做好定位。

适时管教,

是孩子一生的幸福

李玫瑾教授给孩子分为4个阶段。

0—3岁阶段(情感、人性培养期);

3—6岁阶段(社会行为建立的关键期);

6—17岁阶段(学习习惯);

18岁以后(修养阶段)。

孩子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意义,把握好了,适时管教,孩子就能顺风顺水。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作数。

点个在看,懂得发现孩子的闪光,发挥他的作用,孩子才能在该笑的时候,神采飞扬。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